只有两块钱。

也正是那两块钱改变了李金魁的命运。

两块钱不够封一刀礼,所以,李金魁最终也没有成为“李瓦刀”。然而,就是这两块钱加上六个鸡蛋,使李金魁成了大李庄小学的一名学生。

那时上学便宜,学费才一块六毛钱,书费五毛,加起来一共两块一,还是不够,爷去代销点里卖了六个鸡蛋,三个鸡蛋一毛,算是交上了书费;剩下的三个鸡蛋,爷死缠活缠的,跟代销点的洪昌费了半天嘴,才换了五支铅笔和一块橡皮,橡皮是饶头。洪昌不愿了,洪昌骂道:“舅?俺舅,你又来了?把账清了吧。你欠的账还没清哩。”爷说:“鳖儿,不救你你死牛肚里了!……这是这,那是那,两码子事。”爷又说:“饶一块吧,饶一块。”洪昌板着脸说:“你今儿赊一两,明儿赊一两,一两一两可都在账上记着呢……”说着,他又骂起来:“嗑瓜子嗑出个臭虫,你算个啥仁?!也敢来一回回蹭?”爷脸上红了一小块,爷说:“饶一块吧。洪昌,将来你侄瓜子不定结个啥果,要是……”洪昌哈哈大笑,洪昌说:“三岁看大,就这两筒鼻涕?……”爷趁他说话的当儿,伸手抓了一块橡皮……洪昌赶忙去夺,见夺不过来,就在爷的头上狠狠地捋了三下,爷仍然笑着说:“又跟你叔乱哩?……”说着扭头就跑,到底把橡皮赖下了。

就要开学了,他还没有书包。上学的书包是娘连夜用碎布头缝的,作业本是他自己用捡来的烟盒纸订的。烟盒纸有的太皱,娘给他在石头下压了一夜,总算平展了。第二天背上书包上学时,老师点到李金魁时,他愣了片刻,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匆忙站起身来说:我、是我。老师为此多看了他两眼,说:你就是李金魁?他小声说:是。老师“哦”了一声说:李金魁同学,你坐下吧。

上学了,知识是可以出思想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李金魁总是想起爷逃跑时的情景。为了二分钱一块的橡皮,爷拧着身子一窜一窜的,跑起来像夹了尾巴的狗一样,那样子引得村人们哈哈大笑。代销点的洪昌没有真去追赶,洪昌只是做出了一种要追赶的样子,那得意洋洋的神情使他刻骨铭心。以后爷每次撞见洪昌,那眼神总是躲躲闪闪的,像偷了他什么一样。这种感觉是从物质渗到精神的,是一种时间中的升华,是从一次次的咀嚼和品味中得来的,在时光中他发现了给予和索取的奥秘。那就是无论多么小的事物,给予都是高高在上的,就像是洪昌的那张脸;而索取是低贱的,索取在心理上永远处于劣势,你给了人家一点什么和拿了人家什么,那感觉是绝对不一样的,这种关系有一种本质上的差别。这个烙印伴着他读完了六年小学,在这六年里他一边认字一边用那些字来体味和丰富感觉。他是蘸着感觉来认字的,所以他认字认得很快,学字的能力也是超常的。

在这六年时间里,他一共用了一万八千三百四十六张烟盒纸。香烟的气味伴着他度过了许多个日日夜夜。他的烟盒纸作业本在大李庄小学是独树一帜的,他的绰号在大李庄小学也几经变换,有一段时间,学生们都叫他“红锡包”,又有一段,又叫他“白锡包”,还有人叫他“白河桥”,也有人叫他“哈大门”,还有人称他“飞马”,都是香烟的牌子。因此所有的老师都认识他,都知道本村有一个叫李金魁的学生。他的烟纸盒作业本因为不合尺寸常常摆在一摞作业本的上边,每个老师批改作业的时候,都忍不住要多看两眼,先是翻过来看一看烟盒纸上的图案,然后才去批改写在烟盒纸上的作业,改的时候也格外的细致。如有错处,老师第二天是一定要在课堂上讲一讲的,每到这时,老师就显得格外地兴奋,老师站在讲台上“哗、哗”地扬着那由烟盒纸订的作业本,高声说:“同学们,看看这道题是怎么错的?为什么会错呢?一个小数点啊!……”同学们望着那些在讲台上空飞舞的花花绿绿的烟盒纸不由地又一次哄堂大笑!就这样,烟盒纸使他在大李庄小学成了学生们的笑料,烟盒纸也使他在大李庄小学出了大名。毕业的时候,整个大李庄小学独有李金魁一人考上了县一中。

这是烟盒纸的胜利。

那一年的夏天,发通知的时候,李金魁正在田里割草。捆一窜一窜地走来说:“娃子,中了,咱考中了。”李金魁正赤条条地在玉米地里蹲着,手里握着一把小铲,一身的汗水,他抬起头看了看站在田边上的爷,尔后才从玉米棵上取下那条烂裤子,匆匆穿在身上,腰一拧,欢欢地跳出来说:“爷,是县中吧?”捆扬着手里的那张纸说:“是。光彩呀!就你一个。走,进城给你表姑奶报喜去!”

李金魁愣了片刻,却又慢慢把那裤子脱下了,依然挂在玉米棵棵上,往地里一蹲,说:“爷,我不去。”

捆手搭凉棚看了看孙子的下身,笑着说:“咋?鸭娃儿大了?”

李金魁脸一红,不由又磕巴起来,说:“不、不去。”

捆说:“你看这娃,你看你这娃……”捆只说了两句,就再也不说了,孙子正望着他呢,阳光下,地边上,一个黑黑的小泥人,眼很毒,那光螫人,看着看着就把爷看小了。捆挠了挠头,讪讪地说:“不去就不去吧。”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头前队上出了咱两棵树,作价八十,还没给呢……”

在那个夏天里,捆一直跟在新任队长李大牙的后边,絮絮叨叨地说:“队长,那树,那树可是好树,还不该给哩?”

李大牙最喜欢的事就是敲钟,他每天都站在村头那棵挂有一口旧钟的老槐树下,用力敲响那口锈迹斑斑的大钟,让人们下地干活。李大牙敲完钟只给了他一个字,李大牙说:“虫!”

捆说:“结了吧,那树,你给结了吧。”

李大牙还是一个字:“虫!”

捆巴结地笑着,磨着身子给队长说好话,再敬上一支烟,说:“明明说好的,说是麦罢给,那树……”

说急了,李大牙就龇着一口黄牙说:“虫!!闹什么?队里没钱。”

捆急了,说:“不是有烟款么。说过要给钱哩,咋就不给呢?”

李大牙扔下一句话:“你告我去吧!”说了,扭头就走。

捆仍笑着跟在队长的屁股后……

就在那个暑假里,割草娃子李金魁一直不敢在村街里走。他背上草捆回家时总要绕一个很大的弯。他是怕在村街上跟爷爷碰面。他自从碰上了几次之后,就再也不从村街里过了。他不只一次看到队长李大牙在捋爷的头,爷总是像孩子一样弓身站在身材高大的李大牙跟前,而队长一次一次地捋爷的头,一边捋一边说:“捆,你个老虫!你个酒迷瞪。我还不知你么?你欠洪昌的酒账结了么?”爷个小,爷被他捋得像陀螺一样在他身前转着,可爷仍然笑着,爷总笑着说:“别乱,别跟你叔乱……那树,还是结了吧。”

后来他才知道。爷的确欠着洪昌代销点里的酒账。他总是偷偷地在洪昌那里赊酒喝,是那种五分钱一两的红薯干酒,他一两一两地赊着喝,喝出了脸上的那一小块红,也欠下了一笔一笔的酒债。洪昌跟李大牙是儿女亲家,洪昌不说话,李大牙是不会给的。

在夏日的村街里,李金魁眼前一片刺痛。他眼前总是出现爷那白苍苍的头,爷的头一垂一垂的,就像是一蓬乱草……他觉得李大牙捋的不仅仅是爷的头,李大牙捋的是他的眼泡。他眼疼。他不敢去看。可为了那八十块钱,爷仍然不屈不挠地跟在李大牙的身后,爷总是不厌其烦地说:“这是两码事,洪昌是洪昌,队里是队里……”

于是,李金魁哭了。一个小人儿因为没有办法在偷偷地哭泣。他躲在麦场上默默地想了一个晚上,满脸都是伤心的泪水。头上有月亮,水一样的月亮,月亮很大很圆,可月亮一点也帮不了他,月亮离他太远了。一直到了后半夜,他悄悄地摸到了爷住的牲口棚里,对正起夜撒尿的捆说:“爷,那钱,你别再去要了。咱不要了。”

捆背对着孙子,一边撒尿一边说:“咋不要?树是咱的,咱凭啥不要?”说着,他系上腰带,转过身来,很自信地说:“金魁,你放心,爷能要回来,误不了你开学。鳖儿答应过的,就是拖拖……”

李金魁轻轻地吐了口气,默默地说:“爷,我去要吧。”捆诧异地看了看孙子:“你?”

李金魁说:“我去。”

捆怔了怔,说:“要不让你娘出面?娘们家好说话。”

李金魁重复说:“我去吧。”

捆说:“你想试试?试试也成,你已是县中的学生了,对不对?”

捆又说:“他要骂,就让他骂两句,骂骂也长不身上。他要打你就哭,打滚哭……”

李金魁不语,他垂下眼皮,像个小鬼魂似的飘出去了。

三天后的一个早晨,风凉凉的,当队长李大牙趿拉着鞋,大声地咳嗽着,匆匆赶到村口敲钟时,却见老槐树上绑着一根绳子,绳子上吊着一个小人,人下是一双脚,脚尖下点着一摞碎砖头,那砖头摇摇晃晃的,眼看就要倒了……李大牙吓了一跳,定睛一看,那人竟是捆家的孙子——李金魁!

李大牙吓坏了,忙说:“金魁,娃子,你、你你你……这是干啥呢?!下来,快下来吧。”

李金魁苍着一张小脸,轻轻地吐一口气,说:“给我树钱。”

李大牙说:“娃子,有话好说,你先下来……队里确实没钱。”

吊着的李金魁喉咙里“咕勾”了一下,两手拽着绳套,再吐一口气,默默地说:“我知道你不想给……”说着,只见他脚尖一踢,脚下那摞碎砖头“呼啦”一下倒下去了,一个人整个吊在了树上……

这时,李大牙的脸都白了!眼看就到了上工的时候了,村人们马上就要拥出来了,到了那时候,一村人都会说,是他在逼一个小娃上吊!真到了那时候,他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了……他忙扑上去抱住了李金魁的两条腿,连声说:“我给我给我给……我立马给!”

李金魁身下有了依托,又吐一口气,喃喃说:“你真给?”

不料,李大牙竟哭起来了,他张着大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我真给。我不给我是孙子,你是爷,你下来吧!”

李金魁又说:“你别捋我爷的头……”

李大牙说:“我不捋,我再也不捋了,你只要下来……”

李金魁说:“你要再捋我爷的头,我就死在你家大门口。你信不信?”

李大牙忙说:“我信。我信了。”

此刻,李金魁呆住了。连他自己都不相信,事情竟然解决了,就这么简简单单地解决了?!……

事后,使他感到惊讶的是,一根绳子竟然有这么大的力量?!爷跑了整整一个夏天都没把钱要回来,眼看着没有办法了,他没有任何办法。天不能帮他,地也不能帮他,爹、娘、爷,谁也帮不了他,他已无路可走了。其实,他是非常怕李大牙的,他怕他已经怕到了极限,他的心也已经抖到了极限,李大牙野得就像是头红牛一样,在村里没有人是他不敢骂的,没有人是他不敢收拾的。在大李庄所属的十个队里,他是最厉害的一个队长啊!可是,可是呢,一根绳子就产生了一个办法。那只是一根草绳,是捆草用的绳,绳在这里好像是没有一点用处,绳是无势的,绳也仅仅是圈成了一个套,挂在了树上……于是,没有办法也就成了办法。这个梦幻一般的过程是他一生都受用不尽的,只是到了过去之后,他才发现,一根绳子可以产生一种定力,一根绳子也可以产生一种办法,这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认识,也是一种从死到生的体验。于是,十三年的时光,十三年的感觉在这一刹那串了起来,串出了一种对人对自然的再认识,串出了一种生的顿悟。那时,他一口气跑到田野里,躺在草地上,眼望蓝天,满含热泪地高声喊道:草啊,那生生不灭的草啊!

夏天过后,当李金魁背着铺盖卷,兜里揣着他自己要来的八十块钱,兴冲冲地到县城中学上学去的时候,他也背走了一种无畏的豪气。

一路上,捆唠唠叨叨地对孙子说:“到城里要小心些,城里人悭哪。要是有难处,就去找你表姑奶,你表姑奶家阔着呢……”

李金魁一声不吭,只默默地走着。来到了城里的集市上,李金魁突然说:“爷,你坐下歇歇脚吧。”

捆说:“算了。我闻不得香味,那味烧眼。”

李金魁拽了他一下,说:“爷,你坐。”

捆说:“歇歇也干歇歇。”说着,就在一个饭铺前坐下了。

只见孙子堂堂地走过去,片刻时光,就端来了两盘水煎包,两碗肉胡辣汤,四两烧酒,一碟花生米。捆愣愣地望着孙子,正要说什么,只见孙子重新背上铺盖卷,说:“爷,你慢慢吃吧,我去了。”

捆呆呆地望着孙子,眼里泪汪汪地叫道:“金魁呀……”

李金魁回过头来,说:“爷,钱我给过了,你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