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不尚贤[1],使民不争[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3];不见可欲[4],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5]、无欲[6],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
[1]不尚贤:尚,崇尚。贤,贤能的人。
[2]使民不争:人们不去争强争夺。因为崇尚贤能的人,使他们有了很高的地位,就会有人运用智巧去谋取那些声明地位,所以老子提倡“不尚贤”。
[3]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把难得的东西看得很贵重,就不会激起人们的偷盗之心。贵,看重,抬高价值。盗,偷盗、盗贼。
[4]不见可欲:不把可以挑起人的占有欲的东西拿出来炫耀。见,通现,让人看见、炫耀。
[5]无知:不知道什么是圣贤,不知道什么是难得之货。
[6]无欲:没有贪心妄念。
【译文】
社会上不给有才华的人虚名,百姓就不会崇尚才智地位,争强好胜,互相攀比;稀世珍宝,大家都不去哄抬它的价值,就不会引起贪念,出现强盗窃贼。不炫耀引起贪心的事物,挑拨欲望,就不会使民心迷乱,社会不安。
所以,圣贤统治的策略就是:使人民内心淳朴,不被欲望主宰心智,让他们丰衣足食,身体健康强壮;总之,让百姓达到一种清心寡欲的状态,即使个别人自作聪明,也掀不起大的风浪。这样的话,即使什么都不做,一切也尽在掌握之中。
【阐述】
今天,人们大都羡慕那些风光无限的“名人”。有人还说,出名要趁早,不然的话感觉就不那么美好激爽了。再有名的名人也是一个生命个体而已,或者名人也就是一个光鲜的人名,尽量还是不要在他们的身上寄予太多的超现实的幻念。追逐明星名人还好,只是以一己之身去追逐他者。如果一心想着自己一定要成为所谓的“名人”,那就太可惜了,太可怕了。“名人”不是靠人追求而得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再者“名人”都很忙,活得很累,你要选择一个又累又“脏”的活儿去干,不是太疯狂,太可怕了吗?
名,在道家哲学思想看来并不是什么好货,而是产生争端的所在,是所谓的不吉祥、不吉利的“凶器”(《庄子·人间世》)。“尚贤”就是好名的一种表现。不尚贤,就是告诉我们要断绝好名之心。
老子阐述自己的社会政治思想,认为体现大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不应当尊尚贤才异能之辈,以免让百姓产生争夺权位功名之想。先秦时期,选贤用能是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诸侯国对所谓的人才、贤才很饥渴,争相任用贤才参与政治生活中来,打理国家事务。
在儒家早期的思想表述中就有“举贤才”、“尊贤容众”的提法(《论语》),到了战国时期就成为诸子百家的口头语。唯有老子逆向而动,提出不尚贤的主张。老子的这一思想主张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其实,老子并不贬低真正的人才。先秦时代是诸子百家最活跃的时代,是士子、知识分子崛起的黄金时代,尊贤尚能似乎是应有之义。你不用这些人,别人用了,就有可能把你给灭掉。对于人才,大家争相聘用以壮声威,强大自己的实力。
但老子并不这么看,他论述的着眼点更具人性,视野属于高瞻远瞩类型。在社会政治的层面之上,如果统治者给予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就会让“贤”、“才”成为一种**,这样会引起纷争。人的天性本来是纯洁朴素的,没有善恶高下之分。如果社会崇尚贤能,那就是在挑动人的欲望,占有和逐欲就成为暗潮涌动的激流,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所以就不要把那些可以引起人们欲望的东西,主动地去示之以人,在此境况下人们也许能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
在老子看来,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的当政者和领导者才是高明的。惟其如此,才可以让百姓和下属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过多的规章制度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的、无为的政策。治理国家也好,管理公司也好,不要去搅动太凶,越是有动作,越是有作为的样子,越会让人心躁动,失去应有的节律。“无为”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干,而是依循人心事理去干,无声无息没有波澜,自然而然成事。
“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是老子的教诲。“无为”思想可以视为老子政治理论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