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化”这个词,我们平常会用来形容那些对现实有过高期待的人,而在精神分析中,它是指一种自骗性防御机制(1),指人为了防御现实问题带给自己的挫败感,对他人进行抽象美化,再通过跟这个人建立起模糊界限的关系以自我认可,从而缓解内在自我否定带来的压力。

像小时候跟小伙伴比成绩比不过时,我们就会开始比父母的工作收入,这就是个启用理想化防御的过程。成绩比小伙伴差,这是一个会带来挫败感且暂时无法改变的现实问题,会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种感觉就是挫败感,于是我们会把跟自己关系亲密的父母进行理想化,以超越对方的父母,从而缓解这种挫败感。潜台词就是“我虽然不如你,但我有个比你厉害的爸爸/妈妈”,于是自己就舒服了。

如上例,小正之所以总是对男朋友有过高的期望,就是由于理想化的防御机制。小正觉得自己皮肤差、身材差、声音难听、脾气大,会经常由于自身条件不够完美而有挫败感,并因此觉得别人不重视自己,所以经常闷闷不乐。

跟男朋友谈恋爱后,她就经常通过各种经过加工的故事,跟身边的人吹嘘自己的男朋友。男朋友是私企派驻到国家机关的,小正就跟身边人说男朋友是公务员,而且是副局级;男朋友的父母在北京租房打工,小正就跟身边人说男朋友父母定居北京,还有北京户口;男朋友出差坐飞机,顺便从机场给小正买了瓶香水,小正就跟身边的人说男朋友公费进修,回来时顺便给她带了外国的香水。只有在身边人对她的附和跟羡慕嫉妒声中,她才能稍稍缓解对“现实存在不如意”的挫败感。

本来这事跟小正男朋友没什么关系,但小正在别人面前一遍又一遍地理想化男朋友后,再看到真实的男朋友,她的注意力就总会放在男朋友表现得不够理想的地方,进而产生“男朋友不应该是现实中这个样子,要是找个真跟我说的一样的男朋友该有多好”的想法。于是时间长了,小正对男朋友的期望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多。但凡男朋友没有达到她的期望,她就会有股恨铁不成钢的愤怒,觉得自己已经降低标准跟他在一起了,可他丝毫不懂得感恩。

她这股恨铁不成钢的情绪是如此强烈且真实,以至于她几乎不会质疑自己的高要求是否合理。反而是身边的人,包括她男朋友,都会被她的这股强烈的情绪所裹挟,为了缓和她的情绪而被迫受她操控。

习惯用理想化防御机制缓解挫败感的人,是把解决自己问题的责任,转嫁到了伴侣身上。外界的认可和自己的自欺欺人,对于缓解挫败感只能起一时的作用,而且外界的认可也是不稳定、不可控的,所以期望外部力量来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自然是缘木求鱼,总是会失败。

防御机制是我们缓解内心冲突、保持状态稳定的必备本能。但过于原始的防御机制,往往会让我们扭曲对外界的认知。尽管理想化的防御机制确实能够防御我们的挫败感,但理想化投射失败后,我们会由于被迫直面自己生活的不如意,而攻击被理想化的人,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比如,上例中的男朋友,他没能按小正想象中那样时时关注她、事事重视她,小正就会愤懑地责怪男朋友不够体贴;比如,现实中我们会认为,比我们有权势、有知识的人应该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解决更多问题,如果他们做得不够好,便会有很多人群起而攻之;比如,很多追星的粉丝,由于偶像没按自己的期望行事而转变成痛恨偶像的“黑粉”。

习惯用理想化防御挫败感的人,久了会变得愤世嫉俗,对身边的所有人、事、物都不满意,觉得自己现实中的不如意都是别人的错,但自己又无力改变,负能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