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我军反攻南昌(二)

王陵基去湖南沅陵整训部队,夏仲实率七十八军到修水前线接受前敌总指挥罗卓英指挥,被摆在左翼武宁前线。罗卓英是陈诚系的第二号实力派人物,是蒋系统的一位红人,但其打仗的本事却不为人恭维。一次,罗卓英召集各军高级将领召开作战分析会议。在分析日军可能的进攻方向时,各中央系统的将领大多侃侃而谈,一致认为如果日军发起进攻,定会采取惯用的“中路突破,两翼包抄”战术,因而应集中主力于中央南浔路一线。

夏仲实作战一向谨慎稳重,早就多次带领部属赴前沿仔细察看地形,收集日军材料,有把握的掌握了战事的势态。在会议快结束时,他站起身来,不慌不忙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有据有论,用自己所掌握的各种材料说明,如果日军要发起进攻,很可能是避实就虚,先从两翼突破,然后合击中路。一言既出,举座皆惊,众人莫不侧目相视。其观点如鹤立鸡群、与众不同,充分展现了他用兵细腻谨慎和特有独到的思维方式。罗卓英仔细思索了一下,也觉得有一定的道理,说道:“夏兄,”罗卓英也是保定军校毕业的,论资还在夏仲实之后,因此对夏仲实十分客气,说话时皆真诚以“夏兄”称之,对他的意见也比较重视。“如果敌人首先从侧翼发起进攻,务请夏兄为我坚守十二小时,就算立了一大功。”夏仲实慷慨答道:“请总指挥放心,仲实定能守住阵地十二小时。”

事后果不出夏仲实所料,南昌之役敌人兵分三路,中路之敌首先从我左翼开始。日军避实就虚,避开我正面坚固工事和重兵防守之地,择其软肋一举突破我军阵地,连克三道防线绕道南昌西南进行包围而占之。

尽管南昌不保,但在后来的总结会上罗卓英还是为这样事对夏仲实表示欣佩和谢意。当夏仲实步入会场时,罗卓英马上迎上前来,双手拉着夏仲实的手,大声说:“幸亏夏兄的预断和提醒,使我另有准备,减少不少损失而转危为安!”一边说,一边把腰上佩戴的一只精致的美制SW型左轮手枪解下来,作为礼物赠送给夏仲实。

此时,我三十集团军在沅陵的整训已经结束,整训的部队新编成第七十二军两个师。三月二十一日,七十二军在王陵基的带领下来到修水河北岸的武宁。此时,日军的空袭不断,部队只好在夜间出城,沿公路摸黑前进了十多公里到达黄土岗前线接收阵地,同修水河南岸的第七十八军成倚角之势同集中在箬溪的日军第六师团相对峙。

第三天早晨,在树林里的新十四师预备队官兵们好奇地看到几个高鼻子蓝眼睛的美国人来到前线。在他们叽哩哇啦一阵之后,就像变戏法一样,从后面又拖来四门令人羡慕的战防炮。门门大炮油光水滑、闪闪发亮。更令人惊喜的是,十多辆汽车也同时到达,车上全是炮弹!原来这是美国军事顾问团成员来到武宁前线视察阵地,美国人强大的战争力量令人羡慕不已。

战防炮一进入阵地就立即向敌开炮轰击,至少整整打了上千发炮弹。战防炮的发射暴露了我预备队的位置,引来鬼子重炮反击和十多架飞机的来回轰炸。好在这片树林大,能隐蔽的地方多,一天的对射和轰炸,我军只有四十多人的伤亡。

第四天,敌机再次对这片树林狂轰烂炸,一个防空洞被炸塌,二十多人全部牺牲。从此,新兵们得到血的教训,遇到敌人飞机轰炸,宁愿分散隐蔽而不钻防空洞。

部队受命参加春季大****,人人情绪高涨、摩拳擦掌。但部队刚到前线,还没有到预定全线****的日子,日军的进攻率先开始了。王陵基也不示弱,立即把别人的部队放在正面,命令以李玉堂第八军和彭位仁军为中路军沿修水河左岸向敌攻击前进;又以第七十二军为右翼,沿修水河右岸向前推地,协同攻击;同时又命令樊松甫游击军挺进敌后,伺机对敌进行围攻;命令夏仲实第七十八军为总预备队。

王陵基为了便于指挥,把集团军总部向前放到了武宁城西一公里的地方,李玉堂和彭位仁的军部、师部又都前进到武宁城东约五公里的地方。敌人在箬溪发起进攻的地点,距武宁城不过十多公里。敌我双方在这一片不宽的地方塞进了为数不少的部队,摆出了一副拼命的架势。

战斗果然十分惨烈,敌人以重炮不断轰击,数架飞机不断轮番轰炸,就近起飞几乎没有间歇。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

瑞武路上的棺材山再次成为炮声隆隆、喊声震天、硝烟弥漫的战场,第八军李玉堂部正在棺材山与敌激战。

这个棺材山真可谓一个大棺材!它雄据在修水河同支流的交汇的平原和浅丘之上,控制着瑞武公路和从南昌经武宁而去武昌的大路交叉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从去年的武汉会战开始,双方反复在这里进行多次的搏斗,死伤累累。后来王陵基仅在此地就发现川军的三千尸骨,并将其收殓掩埋在武宁、立碑纪念。

在武宁方面担任作战任务的是日军第一师团,敌先以一个旅团展开进攻,在我军的猛烈反击下一个联队几被我全歼。敌师团长稻叶四郎中将眼见攻势无有进展,随即命令第二个旅团进入第一线发起攻势。王陵基得知敌人增兵,立即命令预备队彭位仁部柳善师投入战斗,援兵对援兵,互不相让。双方激烈战斗一天一夜,日军仍无进展。

第二天中午,日军大批飞机飞临我军阵地上空,疯狂轰炸。同时,以又集中以巨型炸弹和烧夷弹轰炸武宁城,半个县城被毁,烈焰冲天,成了一片瓦砾。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电话线断了又接,接了又断,通讯兵几乎全部伤亡,王陵基与各部均失去联络。下午六时,日军一部利用修水河岸低洼处作掩护,接近县城发起进攻,受到我新十四师陈良基部阻击,双方激战竟夜。

第三天,即三月二十九日,日军用十五榴弹炮向陈良基部轰击,掩护步兵冲锋,一天即发炮二百零四发。十五榴弹炮是一种巨型火炮,发炮时响声清晰远处可闻,炮弹爆炸时震耳欲聋。一发炮弹爆炸后,地面就是一个大坑,工事尽被摧毁,官兵的残肢断块被抛向天空。天黑以后,王陵基接到陈良基报告,日军攻击太猛,火力太强,我军伤亡惨重,恐难以支持。此时天空大风大雨,王陵基冒雨亲自带队到公路口督战,电令各部坚持。战斗到半夜,我军伤亡累累,无力支持战线,日军终于占领了武宁。

这一天下午,在棺材山的李玉堂部第三师死伤惨重难以支持。恰好这时在湖南醴陵的杨森部一三三师在师长杨汉域的带领下奉命赶到增援。王陵基立命刚到浦田桥的杨汉域上前受李玉堂指挥。

李玉堂是黄埔一期生,中央军第八军军长,山东人,作战很是了得,被人称为“山东三杰”之一。他看见来了援兵,而且也知道一三三师是一支能打仗的队伍,立刻给杨汉域下了一道死命令,无论如何要守住棺材山阵地,阻止日军的前进!

幕阜山脉是北东走向,但在棺材山一带却有几个成北西向排列的山头,近于与总体方向成垂直,因此又被人称为横断山。在这几个山头中,北西边是望人垴、中间是棺材山、南东边为罗盘山,以棺材山为最高峰。这时,棺材山和罗盘山已经被日军占领。

一三三师赶到棺材山前沿,杨汉域命令三九七旅周翰熙攻击,三九九旅蔡慎猷为预备队。周翰熙到达指定地点后,先命令文伯诚连对日军作试探性攻击,借以侦察敌人的兵力火力的配置。同时,他又命令一个团攻击棺材山,一个团攻击罗盘山,于第二天拂晓发起总攻。

两个团拼着命几次攻上山头,但遭到日军的猛烈****,而且以飞机大炮轰炸,阵地得而复失,我两团伤亡惨重。

攻上罗盘山的二营营长周烘言左手被打断,仍不下火线,坚持在战场指挥。三营营长刘赞禹屁股被榴弹炸去一大块,鲜血如注,抬下山后由营副杨羲臣继续指挥。全营三个连长,张良才、阎雪森、黄甫周均负重伤。

团长周炳文亲到前沿督战,看见二营伤亡太重,立即又命令一营冲锋。一营全营士兵上刺刀向山上猛冲,刚冲上山头,一连连长周岱尧、二连简连长阵亡,三连连长刘国茂负伤,部队又被敌人压下来。团长周炳文也负了伤。

攻击棺材山的情形也和罗盘山差不多,团长徐昭鉴受伤,团副黄建宁、三营长卢光云阵亡,一二营长负伤。全旅的营长只剩景嘉谟一人。这个景嘉谟真是福将也是一员干将,在上海陈家行作战时,那么惨烈的战斗,全营只剩下几个人,全团营长只剩他一人。这次又是如此。

我两个攻击团都伤亡惨重。日本人发现我攻击受挫停顿,立刻发动全线反击。飞机重炮猛轰,整个阵地连同后一线完全都被打得硝烟弥漫,****的日军竟一鼓作气冲到旅指挥所。旅长周翰熙在弹雨中死守不退,亲自持枪作战,决心与阵地共存亡。其弟周汝火是旅特务排长,情急之中命令两个士兵把旅长生拖硬拉地架走。自己指挥着特务排顶着日军的冲锋担任掩护,结果周汝火身中数弹阵亡。

连续的攻击使周翰熙旅伤亡太大。中午,杨汉域命令预备队的一个团接替攻击。另派预备队的陈亲民团绕道友军第三师阵地,乘正面佯攻之际,突然向日军右背突然发起攻击。战斗中日本人一贯采取迂回作战的方式以收奇效,没想到这时他们自己也吃了我这个亏。陈亲民团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一阵猛攻,日军受到重创,丢下大批尸体不得不后撤。正面阵地又恢复原来的样子。

连长蒋永逵(四川南充人)带领士兵冒着弹雨冲锋,在半山腰时身中数弹光荣牺牲。

到了下午,日军又集中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陈团发起反扑,陈团奋力反击,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副团长滕君甫也光荣牺牲。同时牺牲的还有炮营营长陈克勤。

滕副团长阵亡后,陈团已经不能支持,开始向后退却。杨汉域得到报告,急令通讯连长陈德邵(并代参谋)率领冲锋枪排赶往一线督战,始得稳住阵脚。陈德邵又亲往李玉堂部第三师联系,请其协同正在作战,会同陈亲民团攻击这股敌人。

第三师当即从侧面向敌人发起攻击,两下夹攻,激战约一小时,这股敌人终不能支持,狼狈溃退。

到了晚上,日军停止攻击退回罗盘山,阵团也返回原地。经过这一天的战斗,周翰熙旅伤亡过大,防务由三九九旅刘席涵接替,坚守在罗盘山、棺材山南麓与敌对峙。经过这一天的交战,我军伤亡虽大,但日本人伤亡也不小,也没有力量再向我发起攻势。一三三师伤亡虽重,但完满完成了任务,坚守数日之后,将阵地移交王陵基集团军。

这次一三三师在武宁之役,是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官兵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其伤亡之大,仅次于一九三七年十月的上海之战。在这次大战中,全师负伤的团长有周炳文、徐昭鉴;负伤的营长有周烘言、刘赞禹、许忠云、田阡陌、向有余等。阵亡的团长有滕君甫、副团长黄建宁;阵亡的营长有陈克勤、卢光荣;连长有蒋永逵、周岱尧、晏华章、唐勋、曹宇江、王大宣、李永命、简某某;排长有周汝火等;阵亡士兵六百余名(以上仅据回忆,统计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