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问题往往存在于语言中,并非个体本身。简单来说,当人们认为某个人身上具有一些问题时,也许只是周边环境与社会关系影响下产生的某一种结果,社会互动内化和体验往往会产生这些问题。

比如有些青少年身上存在逃避上学的问题,有些人厌倦工作,这些本身并不是什么问题,而是因为周围的人觉得这种行为是一个问题,当人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行为与周围的人的意识观念相冲突,或者这些行为突破了传统模式,以至于人们觉得这些行为破坏了规则。在面对某些人“与众不同的行为”时,周围的很多人可能会缺乏承受力和接受能力,他们无法容忍这些行为。可以说,抗逆力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因此打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对抗逆力的提升很有帮助。

因此面对那些抗压行为有问题的人,周围的人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他们需要积极引导对方建立正确的抗压模式、抗逆行为,周围的人必须对他们进行更为积极的引导,要主动挖掘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和需求,然后建立起更强有力的联结。另一方面,周围的人要想办法提升自己的抗逆力,这是构建良好生活环境的关键。

其中,家庭是个体抗逆力建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外在保护因子,因此家长必须做好亲子教育工作,同时鼓励对方与家人产生更密切的交往和互动,强化他们与亲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结,这样就可以提升家庭的抗逆力。

而家庭抗逆力的提升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促进家庭内部的互动,整个家庭应该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经常分享各自的信息和观点,同时在沟通中保持宽容、和谐,允许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如此,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互帮互助。事实上,这里提到的家庭还可以适当进行延展,由于家庭关系往往需要建立在宗族关系之上,因此在打造和谐家庭关系的时候,需要注意与亲戚之间进行互动,确保家庭与家族关系的平衡。

打造家庭抗逆力还需要建立家庭仪式感,这是给予人们“家”的感觉的重要形式,许多人之所以缺乏抗逆力,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从家庭中获得足够的支持,而整个家庭也没有保持一个和谐的、平衡的状态。

一般来说,家庭仪式感的建立非常简单,比如记得每一个成员的出生日期,然后准时举办生日宴会,或者记得结婚周年纪念日,经常举办家庭宴会,或者大家一起准备年夜饭,一起庆祝孩子考上好的学校。对于一些重要的家庭活动和特殊事件,需要所有的家庭成员共同参与,这样就会让大家觉得这还是一个完整的、有爱的家庭,就会让家庭成员感受到家庭的温度。为了促进家庭内部的交流,家庭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一些休闲活动,通过休闲活动来缓解家庭的压力,同时促进家庭能量的再生、维持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家庭财务是一个维持家庭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家庭内部必须拥有一个健全的财务管理系统,而且必须对各项开支做出一个明确的规定,所有人对于金钱的使用都应该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并且要确保各项开支能够给家庭带来更多的幸福感,能够让家庭成员感到愉悦。

提升家庭抗逆力的关键就在于打造一个更为完整的家庭,在于提供更多的关怀与支持,缺少关怀的环境是难以帮助人们提升自己的抗逆力的。调查人员曾经发现,那些抗逆力很强的人大都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或者说他们能够从家庭中感受到爱意和关怀,这就使得他们在面临挫折的时候,能够借助家庭的支持获得更强的自信和更为强大的支撑力。

有个商人由于投资失败,一夜之间亏损了数千万元,当他变卖厂房和机器之后,仍旧欠下数百万元的欠款,这让他感到绝望。在卖掉厂房当天,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结果发现妻子已经为自己准备好了一顿生日晚餐,而不满5岁的儿子更是拿着自己画了好几天的一幅画送给父亲当生日礼物。在感受到家庭浓浓的爱意后,他一下子就获得了更多的力量,并且下定决心一定要重新振作。两年之后,他终于东山再起,开了一家木材加工厂,还顺利偿还了所有的债务。

除了提升家庭抗逆力之外,还需要提升学校抗逆力,而学校抗逆力的培养与家庭抗逆力相似,同样来自于关怀与支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们通常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只在乎学生是否认真听话,却忽略了心理教育和心灵慰藉。如果学校和老师能够更多地关爱学生的身心,注重心灵和道德的教育,培养学生更为积极正面的价值观,而更加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毅力,让学生变得更为坚强。

坚强的人格培养是学校抗逆力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建构学校抗逆力文化环境中最重要的内容,而形成一个坚强的人格往往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培养。首先是承诺,承诺是一个人应对生活挑战的基本素养,当个体承诺要做某事或者做出某种改变的时候,能够全身心投入进去,积极探索学习的乐趣和意义,而不是在困难到来的时候选择逃避和放弃。当一个人能够看重自己的承诺时,往往可以很好地践行承诺,推动自己完成使命。

其次是控制,控制是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主要表现,当面对不利环境时,个体会产生更加积极乐观的信念,并主张通过强有力的行动来改变事态发展。拥有控制力的人会努力对相关事件施加必要的影响,而不是被动地成为环境的牺牲品。

最后一个是挑战,挑战的信念和意识往往在于人们会将变化和困难当成生活常态,当作一次促进个人成长的机会。正因为抱有这样的信念,他们会改变过去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主动从积极的和消极的经验中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勇气。

人们的性格往往形成于青少年时期,而学校恰恰是青少年时期的一个重要保护因素,可以说,学校抗逆力文化环境的建构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当学校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保护性的成长环境时,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抗逆力。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合理的环境应该是家庭与学校的积极配合,家庭应该与学校进行互动,共同制定教育的策略,家庭不能将所有责任推给学校,学校也不能将责任推到家庭中,两者只有形成合作默契,才真正可以为人们提供更良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