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在蒯正明的鼓动下,职位的竞争很激烈。三名副总经理职位由刘副厂长、施永兴、毛琦等30名科室管理人员上台参与竞争演说,每个人只有五分钟的时间,大家都意犹未尽。每个部门正副两名经理的职位由许多专业技术骨干登台参与竞争演说。员工的岗位一公布,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员工得意扬扬,那些文化基础差、嘴笨手拙、不善言辞的员工竟哭了起来,到后来大会的场面有些混乱。蒯正明保证说:";没有岗位的下岗职工,可以通过培训,再次上岗。年龄大的下岗职工,有足够的生活保障。他们的生活费用已打成了转制的成本,请大家放心!";这样说,会场才安静下来。

竞争岗位、竞争职位在一片欢呼声中结束。通过评委打分,蒯正明很快确定了30名中层以上干部,并在会上当场进行了聘任。这30名中层以上干部三分之一是重新竞争得到职位的原中层干部;三分之二是从专业技术人才、科室管理人员、生产一线的工人中选拔出来的。许多优秀的技术熟练工通过竞争得到了自己的岗位,还有的当上了值班长与班组长。刘副厂长、施永兴、毛琦等一大批中层干部落选了。蒯正明看到了刘副厂长走出会场时,狠狠地往地上吐了一口痰。

会后,刘副厂长对施永兴、毛琦等人说:";蒯正明这一手真毒,他不是吓吓我们几个不听话的人,而是全体免职。把在老贝、汪浩兴手中提拔起来的人统统一撸到底,他再重新任用。这样一来就都是蒯正明提拔起来的人了,那这些人又有哪个敢不听他姓蒯的话?蒯正明在光明机械厂马上就成了个一呼百应的人物了,成了土皇帝了!走,我们去找马家明!";

马家明一见到刘副厂长等人,就说:";我知道你们要来找我,你们是想不通吧?";

刘副厂长急切地说:";马局,我们光明机械厂转了制,还算不算是共产党的企业了?怎么成了他蒯正明一个人的天下?他要怎样就怎样?";

施永兴和毛琦也说:";对,我们光明机械厂是国有企业,怎么现在成了蒯正明横行霸道的天下了?";

马家明给他们每人倒了杯水,说:";还有什么话,统统都说出来吧。?";他见他们不说话了,又说,";我们现在正处于改革的非常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还在探索之中。光明机械厂也是我市第一个转制的企业,有不足的地方那很正常。";他转过头对刘副厂长说:";小刘,你不要太偏激,谁说光明机械厂不是共产党的企业了?国有控股还有30%,你们不是还有厂党委吗?你们的党委还不是在上一级党委的领导之下?怎么成了他蒯正明一个人的了?你这个党委委员说话要注意呢!还有,不是我批评你们,你们是受了汪浩兴的影响吧?唉,老汪这个人怎么这样糊涂啊?我看他有后悔的一天!你们受了他的影响,就没有入股。改革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光明机械厂的改革都与你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你们身为党员干部,却一点也不支持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一点也不支持蒯正明。你们的觉悟连一个基本群众的觉悟还不如!不要说蒯正明觉得寒心,连我也觉得你们这样做是对光明机械厂不负责任,也对你们自己不负责任!";

马家明喝了一口水,又说:";这次蒯正明的这个大动作,可以说是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吧,它是符合改革转制大方向的,你们没有学习股份制的章程文件?企业中的中层以上干部都由董事长聘任,这一条写得明明白白。蒯正明事先也向我汇报了他的想法,我很支持他。老话讲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领导当然要换手下的干部。小刘你换位思考一下,倘若你坐在蒯正明的位置,你换不换人?你肯定也是要换的嘛,可能没有蒯正明这么彻底罢了。蒯正明确实是个人才呀,到底是从部队回来的人,有魄力,有能力。他用竞争上岗、竞争职位的这个方式来选拔干部、员工,既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挖掘了人才,又做到了公平公正,我觉得这很好嘛。这为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探索了一条新路子,我还要好好总结你们厂的经验,在其他企业转制中推广。我说呀,你们回去好好支持蒯正明,别学老汪,被别人戳脊梁骨!";

蒯正明连夜召开改制后的光明机械厂首次厂务会。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同志们,我们身上的担子很重啊,现在光明机械厂的前途与命运就在我们在座31个人的手上!";接着,他说:";这次会议有三个内容:一是明确分工、明确责任;二是追加股份;三是初步讨论一下企业如何发展,要求大家畅所欲言。";

会议开得十分热烈。那198股也追加到每人头上,蒯正明起先入了12股,现在又追加了13股,他一下拥有了25股,成了厂里最大的股东。他苦笑着说:";债多不愁,蚤多不痒。25股就25股吧!";他没想到这25股成了他当大老板掘的第一桶金,这25股也是他滚的第一个雪球。之后,这个雪球就越滚越大

会上大家在讨论企业如何发展时,归总出的一致意见是:开发新品,与高等院校、科研所联手,走产学研发展的道路。企业要生存、要发展,不开发新品无疑是死路一条但开发新品到底开发什么?怎么开发?大家七嘴八舌,抽掉了几包烟,也没讨论出个什么名堂来。

蒯正明说:";大家别争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吧。走产学研发展的路子是对的,至于跟谁联系,怎么搞,开发什么新品,我们还要根据市场需求仔细研究。";

蒯正明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他躺下后仍睡不着,想着刚才的会议。他在**翻了下身,把妻子吵醒了。徐丽华睡意朦胧地说:";你干吗呀,你上战场时我也没听说你睡不着,当个董事长比打仗还难了?";

蒯正明拍拍妻子的背说:";你睡你的。";接着又叹了口气说,";打仗当然难,要有人员伤亡的。当董事长也难,千把个人要张嘴吃饭的。现在不像以前了,企业发不出工资可以伸手向上级要贷款,如今转制了要自找饭吃!好,不说了,睡吧!";

几个月来,蒯正明与他的三个副手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他们发现冰箱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大有潜力可挖。回来后,蒯正明决定跟上海一个科研所合作,利用他们的技术生产制冷压缩机。

转制后第一年年终分红。蒯正明向一个女工借了一只布袋子,他拎了一布袋的钱回家。徐丽华见他拎着一只布袋回家,问:";正明,你买的什么?";

蒯正明笑笑说:";我买的是钞票!";

徐丽华知道丈夫爱开玩笑,也没当回事,说:";洗手吃饭吧。";

蒯正明把布袋往餐桌上一倒,一大叠一大叠的钞票堆得像小山似的。徐丽华惊叫起来:";天啊——!";她的一张嘴合不拢了,眼睛都发绿了,她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钞票。她奔到桌前,看到都是一叠叠的百元大钞。她颤抖着手拿起了一叠,说话都结巴了:";这——钱——钱,你是——是哪哪来的?";

蒯正明一本正经地说:";这钱是偷来的!";

徐丽华又吃了一惊:";你要死啊,你怎么能这样?";

蒯正明说:";这钱是偷共产党的。你想啊,这些钱我们一辈子都挣不来。可现在我一年就拿回家了,你说这不是偷来的是什么?";

徐丽华这才转惊为喜,问:";有多少?";

蒯正明说:";150万!";

徐丽华立即把钱一叠叠放进布袋,一边放一边数。数着数着她说:";怎么少了一叠钞票,还有这叠钞票也比其他的薄好多。";

蒯正明说:";你真是算进不算出,我贷款不要还啊?那13万总要还给共产党吧?还有利息呢!";

徐丽华心花怒放地说:";这回我们可以买幢大房子了,比卖掉的那套还要大!";接着,她又说,";这么多的现钱放在家里不安全,明天就去存银行!哎,正明,你怎么拿这么多的钱,你们股红是怎么分配的?";

蒯正明说:";我入了25股,配股100%,也是25股。50股,一股红利3万元,不就是150万嘛!我要让员工尝到转制的甜头,来年工作更积极!";

第二天,徐丽华就到世纪名流庄园买了房子。当她在众人惊诧、嫉妒、羡慕的目光中,拿出几十万块钱一次性付清房款时,那感觉真是爽极了!她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她在心里面对自己说:";有钱真好呀,老公万岁!";

第二年,蒯正明花巨资引进了一条德国制造制冷压缩机的先进生产线。由于有科研所作技术后盾,光明机械厂生产的制冷压缩机当年在市场上一炮打响。生产冰箱的厂家订单像雪片样地飞来。让人印象最深的是,生产厂家提货的大卡车在光明机械厂门口的大街上排起了长龙,成为江南市街景的一大奇观。然而,尝到甜头的蒯正明还不满足,他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发新产品";沁凉";冷柜,产品一经上市,即成了抢手货,占领了冷柜市场好大一个份额。蒯正明又马不停蹄地引进了另一条生产线,生产千斤顶。所出厂的千斤顶在汽车市场又被十分看好。

第二年,蒯正明把巨额存单交给妻子时,徐丽华的手不再颤抖,只是发出一声声的惊呼。那天晚上她对丈夫说:";正明,当初你还去求李茂生,幸亏李茂生没帮忙。要是他把你随便往哪个部门一塞,就算工商、税务吧,撑破天一年也就得个十来万。你转制第一年拿回家的钱,要在那些部门干十来年才能拿到这么多!当时我真把李茂生恨死了,现在却要好好地谢谢他呢!我们什么时候去看看他,他不是嫌我们礼送得少吗?我们去送他两瓶路易十三的洋酒,镇镇这个老家伙!";徐丽华现在有了巨款,花几千块钱买一瓶洋酒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蒯正明不知是没听到妻子的话呢还是不愿意接她这个话头,沉默了一下,他觉得妻子变了,变得越来越俗气了。她还是那个在小学门口卖葱煎馒头的徐丽华吗?当初那个朴实能干的徐丽华早变得没了踪影,他有点悲哀地想,";这就是金钱给妻子带来的变化!

路口的绿灯亮了,后面的汽车使劲地摁着喇叭,催蒯正明快走。蒯正明一个激灵,从沉思中醒过神来,急急地发动车子,奥迪便像箭一样冲过路口,又融入了前面的车流之中。

蒯正明回到他的办公室,刚泡了杯茶,厉坚就带着人进厂了。蒯正明忙迎了出来,他握着厉坚的手说:";厉市长,我们又见面了。欢迎您来指导工作!";

厉坚摇摇蒯正明的手,说:";我是来学习的,还有,请叫我厉副市长,你把部队的作风都忘了吗?";

蒯正明脸一红。

厉坚说着又凑到蒯正明耳旁小声说:";在老战友们聚会或我们两个人时,你叫我老厉好了。罗洪刚就是这么叫我的,不要搞得那么一本正经。";

蒯正明点点头说:";好。";

接着,蒯正明把厉坚、司进东、马家明领到厂部会议室。会议室早布置好了,会议桌中间放着鲜花,桌子上还有招待客人的水果、瓜子、香烟等。蒯正明向厉坚等人汇报了光明机械厂两次转制的筹备情况与员工们对二次转制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