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自西凉,烈马出(恭祝元宵节快乐!)

吴在天笑笑,道:“第三,第四等三位少年人中之龙,也是有判词赠预的,初九贤侄,你问问你大哥,说不定你大哥心有灵犀,是知道的!”初九转头看莫残,莫残不答,只是尴尬笑道:“吴师兄何必取笑扯远,胡乱引导后辈子弟,也不怕我二弟心里笑话我们两人?”

吴在天却是神秘一笑道:“有何好笑?初九贤侄要笑也只是笑贤弟你,与愚兄何关?因为这流影师侄与后面三人的赠词最先都是从‘销魂莫处,纸醉金迷楼’传出来的,应该是她们看无尘姑娘已经有词赞誉,而后面四人与她齐名,便是补词来与无尘姑娘的词相配!想那‘销魂莫处,纸醉金迷楼’中当世第一才女,亲自握笔,赠词自然是好词,颇有意境!”初九后面完全听不明白,便是问道:“吴师伯,什么‘销魂莫处,纸醉金迷楼’?什么当世第一才女?与我大哥有何关系呢?晚辈却是不懂!”吴在天哈哈一笑,道:“这个嘛,你大哥既然现在不想说,还是以后你自己问你大哥了!”

莫残点点头,却是问道:“吴师兄还是接着说这五大少年人中之龙的第三位是谁吧!”吴在天长叹一声,脸上突然笑容不再,有森然之色,道:“这第三人不知道贤弟与贤侄听说过没有?却是西凉崆峒派掌门烈赤炎的座下大弟子峥勃云!”

初九“啊”一声惊叫,道:“是崆峒派烈赤炎的大弟子?烈赤炎一身神功通玄,害死了晚辈几位尊敬的前辈,也重伤了晚辈,几乎让晚辈死去,想来这大弟子峥勃云也乃是得到烈赤炎的真传,非同小可了!”他天性已经深恨烈赤炎,便是直呼其名了,莫残与吴在天当年一为狂剑,一为血剑,反叛江湖乃是最为常事,因此都是对初九表现异常毫不吃惊,隐约还有欣喜之色!

吴在天点点头,道:“恩!峥勃云乃是西域异族少年,听说除了武功卓绝,还在修炼崆峒派道家无上玄功‘天昏地暗七绝大法’,那具有‘日、月、星、辰、雨、风、雪’七种变化中,听闻已经得到四种玄变的三昧真义,崆峒派中仅在他师父之下,还在其他师叔之上,玄功武学,互为辅助,生生不息,更增其修为!”

莫残也是点点头,突然问道:“传闻一年前,青海派中三大护法都被人赶出湖心岛,不得不带领青海派近百人迁徙,便是这少年的手段了?”吴在天“哎”一声,回道:“正是!想那青海派立派百年,一直在昆仑派的庇佑下,青海独霸,但是自从三十年前,昆仑派在正道与魔教的决斗中,大伤元气,崆峒派并无多大损伤,便是趁虚而入,渐渐蚕食青海,当年烈赤炎重伤青海派掌门,如今却是只是派了这掌门大弟子峥勃云,出手便是将青海派赶出青海湖,霸占了湖心岛!可见烈赤炎是多么看重他大弟子,也可见这少年当真是功力、心计都不简单!”

初九好不诧异,问道:“竟有这等大事,为何少林,武当两派都不出言或者是出手禁止呢?他们乃是武林的泰山北斗,崆峒派,烈赤炎,峥勃云这般恃强凌弱,少林,武当为何也是不管?”吴在天脸上一红,道:“少林派是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不过当日我听闻到信息,也曾经问过敝派掌门师兄:‘师兄,烈赤炎强占了青海,只怕西北武林将要大乱,我们武当派是否要有所昭示?’谁知道掌门师兄只是道:‘青海派向来声名也并不多好,不值得……而且这是西边武林的事,让他们自己解决最好!若是有人上武当求解,师出有名,我们再出手不迟!’我好生纳闷,但是掌门之言,只得......

执行!”初九何等聪明,知道吴在天停顿省略的话,只怕更是难听,心中还是纳闷,武当派恨真人乃是天下道宗第一人,当今天下四大高手之一,按理不应该说出这样的话!

而少林派的想法,三人都已经明白,定是这样想:“西北崆峒派,昆仑派都是道宗大派,越是打斗激烈越好,这些年,道宗武当,昆仑,点苍,崆峒,华山五派都是好大的架势,佛宗千年的根基,竟然也不能超越他们,他们要打便是打,少林派隔山观虎斗,正好!”

莫残笑道:“看来恨真人当真是变了好多,他本意想是先让青海派求救于昆仑派,让昆仑派与崆峒派打斗一番,两败俱伤,最后武当派出面,摆平干戈,这样武林道宗又是表面一团和气!好如意的算盘!”初九突然道:“对了,我记得了,去年有一个月,师父与五师叔都是带着大师兄,二师兄外出,小师妹求师父带上她,师父都是说此行有危险,而没有带上,看来,便是师父与五师叔想远上昆仑,相助昆仑派七叔了!二师兄非常郑重来向我与小师妹道别,我们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呢!”

莫残叹息道:“应该是真的,你师父与七夕大哥齐名江湖,乃是过命的交情,自然要相助于昆仑派!去年要是打起来,数人都是各门各派的掌门,天下第一流的高手,江湖中可就热闹了!”吴在天也是点点头,道:“谁知道出人意料,最后西边武林乃是风平浪静,传出来消息是,昆仑派掌门楚惊西竟然是好大气量,将昆仑山九十九峰中划了十九峰与青海派诸人养伤居住,绝口不提复仇之事!生生忍让了这口气!”初九也是点点头,道:“恩,我先前见师父与五师叔走的时候如此凝重,以为最少也要半年才能回来,哪里知道只是两个月便回山了!最高兴的只有我与小师妹,忙是找二师兄玩耍,却不知道还有这等大事!”

莫残接口笑道:“看来恨真人的一石三鸟之计失算了!道宗却也还是表面平静!不过,小弟想七夕大哥没有同意联合点苍派出手,只怕也是有些忌惮崆峒派第一代高手众多!加上现在还有这少年高手峥勃云等,吴师兄,只是不知道这峥勃云本性如何?”

吴在天道:“这倒是不太清楚,只是听闻人传言,这峥勃云性若烈马,满面胡须,身材高大,浓眉大眼,**乃是大宛神马留下的良种‘火云烈马’,日行千里,也为他壮了不少声势!在西域对黑道中人绝不留情,算是有些心狠手辣!他在西域已经是赫赫有名,人多传说,当日只是不到十招,他单枪匹马便是破了青海剑派那三大长老的‘三才剑阵’,让三大长老俯首称臣!看来他武功修为之高,可想而知!加上‘火云烈马’,喜爱烈酒,因此也被人称作‘烈马公子’”

初九笑道:“西域异族少年,这个‘峥’姓当真是少见,这般出色,也是万里挑一,怕就怕他性格如同他师父烈赤炎一样,阴狠毒辣!只是不知道,江湖中所传他的赠词乃是什么?”吴在天笑道:“初九贤侄,听我道来,‘销魂莫处,纸醉金迷楼’乃是这般说他‘自西凉,烈马出,怒云玄通道为尊。日月星辰幻变。’”

莫残点点头,当真是恰到好处的判词,不见峥勃云三字,但是字字都是对他与崆峒派的描述!初九感叹,默默思量,却是一惊,道:“吴师伯,这无尘仙子,流影师兄,烈马公子三人评词所说,连在一起,似乎还是一首词牌,仔细推算来,乃是前大宋朝《声声慢》词牌的字数?可是这样?”莫残却是不明白,他当年便是与陆......

少航一样,多是在试剑殿中苦练武功,知书楼还没有初九去的次数多!因此他忙是听吴在天道来。

吴在天笑道:“初九贤侄用心了,不错,字数确实是《声声慢》词牌,但是‘销魂莫处,纸醉金迷楼’并不用‘声’字入韵,她们解释道当今天下,表面国泰民安,人人安居乐意,人生得意须尽欢,不应该如弱宋《声声慢》那样凄凉曲风,便是自谱新曲,将这曲子定名为《归来侯》,似乎是等候意中人之意!”【九玄盗版封印,首发零点书院,只更新,不说话,不广告,干净的VIP!后面所有的废话从现在起,全部废去,更新提示不再在文中出现,预知请加QQVIP群46810320,看完只求投{推荐票},今天你投票没有?谢谢啊!上班的朋友,恭祝快乐!听雨白天也是上班,压力还是很大的!疯狂冲榜已经成功!本周继续保持快速更新,今天或者是三更,这是第一更,后面还有第二更,第……谢谢支持订阅!今天五大后起之秀人中之龙(凤凰)将一一道来,第一,第二,第三已经出,第四,第五是与前面有些隐约提到的,是谁呢?猜猜哦!请在心中与初九比比!他们以后都是要陆续有对手戏的!】

吴在天说完,侧头看了莫残一眼,莫残便是笑道:“吴师兄这般看我,贤弟有些心虚!”吴在天笑道:“贤弟对愚兄心虚什么?只要不对那天下第一才女心虚才是!”

初九用手一捎头,道:“师伯与大哥说的话越来越深奥了!我都是听不明白!这个词牌,具体的,弟子却也是不知道了,只是不知道五大人中之龙,少年子弟中,后面还有的两人是谁?会怎么被评说,以完成这《归来侯》,‘销魂莫处,纸醉金迷楼’中人,可真是有才!”

莫残也问道:“是啊,吴师兄,已经是三人了,还有两人是谁?”

初九心想:“剩下的两人与无尘仙子,流影师兄,烈马公子同列齐名,自然不会相差,江湖果真是大,自己都是不识!江湖之中,还有这么多的少年高手,只是会是谁呢?”

(听雨携《九玄》恭祝元宵节快乐!慈悲无尘,快剑流影,烈马公子之后,剩下的两大少年高手,人中之龙乃是何人?听雨会一一会您解开,谢谢支持!)

注:

元宵传说: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

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节的主要吃食是元宵。在南方,元宵也叫“汤圆”、“圆子”。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大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

不许喊元宵。

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切记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