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道:“还想有下次?下次再也不让你们几个出门了!”
秋兰忙道:“娘,那怎么能行?万苏哥哥说了,等元宵节就带我们去看灯笼的!”
李氏道:“还看什么灯笼?要是再遇上这种事可怎么好?”
秋兰忙道:“万苏哥哥说了,只要有他在咱们就不用怕的,他会保护咱们的。”
李氏道:“他还是个孩子呢,怎么保护你们?快别说了,赶紧收拾一下,咱们这就去外婆家。怕是一家人都在等咱们吃午饭了。”
赵长福闻言,忙去套好马车,说道:“快赶紧的。”
于是一家人急匆匆地赶到桃花村,果然见莫氏拉着一串包子尾巴在门口翘首以待。
李氏领着孩子们下了车,说道:“娘等急了吧?”
莫氏埋怨道:“可不是等急了?饭菜都凉了!”
李氏歉然道:“娘,因为岑府二少爷冷不防过来了,咱们招呼了他一个多时辰,这才耽误了过来。”
莫氏忙问:“岑府二少爷?是不是你周大娘那家岑府?”
李氏道:“正是那家。”
莫氏奇道:“她家二少爷怎么会到你家去的?”
李氏道:“就那样去了。”
莫氏道:“我怎么听不懂你的话的?”
李氏怕将孩子们看舞狮的插曲说出来会吓着老母亲,因此只是含混带过,说道:“想必是吃了咱们家的鱼和菜,所以才想着来一趟,好玩耍一下。”
莫氏听了也没再深究。
次日大年初四一大早的,张氏和赵老头两个就来到农场,张口就要了十只鸡,赵长福不敢作主,忙问李氏,谁知道李氏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知道了。”就没有其他表示。
赵长福将十只鸡送去老院,心惊胆战地回到家,准备接受妻女们的批判。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一家人根本就没将这事放在心上,仿佛这事再也稀松平常不过,她们连话都不愿意再问一句。
巳时左右,李桦李桥兄弟两个分别赶着牛车、驴车载着一大家人来到农场。
吃饭的时候,李氏摆了两张桌子。
两家人吃得无比痛快。
赵老头又道:“我得去看看亲家两口子。”
赵长福忙道:“爹别忙,我爹娘去我舅家拜年去了。”
赵老头笑道:“那可不巧了,我还想着和你爹喝两杯呢!既然如此,我带来的酒不如现在就喝了?”他命小儿子将米酒拿出来,斟了几杯,笑道:“咱们爷几个好好喝!”
李氏见他们喝酒,忙收拾了残席,将干果瓜子花生米卤水鸡脚鸭掌翅等下酒菜都摆了上来。
男人们在厅堂里喝酒,女人和孩子们全都跑鱼塘那边看鱼儿跳水去了。
当然其中并不包括李清和春杏。她们两个早已进房织起布来了。
李清回家十天有余,因为没得织布,一天到晚无聊到抽筋,好容易等到年初四,忙将换洗衣服全都收拾好了,说要去农场住。
现在一吃饱饭,她就拉着春杏进房织布去了,半刻功夫都不想耽误。
到了下午,周氏又带着夫君孩子运了半车的年货来拜年,李氏又惊又喜,热情款待了一番,临走又送了好几只鸡鸭,十多条活鱼,用木桶装着,让他们养着慢慢吃。
周氏自是感激不尽,又说年货里有四身衣裳,三套是春杏秋梨可橙的,另有一套是小显昌的。因此不大清楚秋兰的事,所以这次没有备秋兰的衣裳,下次必然会补上的。
秋兰听了忙道:“周姐姐,你们能来我已经很高兴啦,还说什么衣裳不衣裳的呢?”
周氏笑道:“要的要的,好孩子,你等着,等姐姐做好了就送过来给你!”
好容易送走了周氏、外婆一家,谁知道到了晚上,二大娘领着何莉抱着孙子、三大娘和三大爷拎着个小木桶,里头装着三条白鳝又过来了!说是白天忙着去别处拜年,自家人住在一个村里,晚上串串门就算是拜年了!也省得煮饭麻烦!
李氏哭笑不得,说道:“我的大娘哦!不煮饭是省事多了,可是让别人知道肯定要骂我懒,说我不愿意煮饭款待上门拜年的亲戚了!”
三大娘道:“别人说什么就由得别人说去!众口难调!哪管得了那么多呢?做人嘛,最要紧的是高兴!”
秋梨可橙最喜欢三大娘的论调,闻言忙上前来接了她手中的木桶,笑嘻嘻地道:“三大娘真好!知道咱们爱吃白鳝——”
三大娘笑道:“你坚子哥哥装的,反正我是不会。你们家什么都有,山货前几天坚子也送过来了,我就懒得再费心思琢磨了,干脆拎几条白鳝过来算了。你们不要嫌弃才是呢。”
可橙忙道:“您这是说的什么话?谁不知道清水江的白鳝有钱也买不到?坚子哥哥心里想着咱们才肯捉来给咱们吃,这个人情大大的!我领啦!”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春杏进房把小床推了出来,让二大娘把赵小宝和显昌并排放在一起,自己拿了个拨浪鼓逗他们。
何莉自当了母亲之后,脾气温和了许多,整个人散发出来的气质都与从前大不一样了。现在听见俩孩子“咯咯”的笑声,笑得温柔而满足。
秋梨看在眼里,笑道:“莉莉姐,你现在呀,变得跟我娘差不多了。”
何莉笑道:“当娘的人自然会跟当娘的人一个样的。”
秋梨想起何为来,忙问:“莉莉姐,大为哥哥呢?不是说他今年会回来过年吗?”
何莉说道:“回来了呢,大年三十那天才到家,一到家十里八乡的读书人都慕名前来,说什么‘何秀才荣归故里,咱们赶紧上门请教去’拉着他问长问短,每天不是研究学问就是问他在书院里都读些什么书,把他闹得脑壳都快要爆炸了。一到晚上就和我爹娘抱怨,说道‘在书院里天天读书还不够,回来想清静一下都不行!我不行啦,我过两天就去姐姐家避难去’。但我爹娘呢,好容易才见儿子一面,哪里舍得他这么快过来找我?因此硬是将他留在家里,说等初三过了再放他出门。明天不是初五了吗?怕是明天要过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