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拜访郡主府(1/3)

“我和小皇叔都上了折子,还请皇祖父网开一面,从轻处置。毕竟,其中有很多人根本连潞王谋逆之事都不知晓。”云炫叹息道。

虽说谋逆之罪不可饶恕,这样的重罪也不可能说什么一人做事一人当,可若能少追究一些人,也是好的。

到底有很多人都是无辜的,若是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人死去,什么都不做,他也于心不忍。

何况,他也不希望皇祖父杀戮太重。

都是至亲血脉,左处死一批,右处死一批,即便皇族人丁兴旺,也是经不住这样杀伐的。

当年东宫之事,他实在是不希望再重演。

血流成河的场面,实在也太令人惊心了。

战场之上血流成河,那是没法子的事。可家族之内,就不要再随便血流成河了。

“这样也好,毕竟很多都是无辜的。”苏琬抿了口茶。

若是皇上真能网开一面,少追究一些人,也是好的。

既然信王都能饶其一命,那其他那些人,就更是没有这般大的罪责了。

“希望皇祖父真能听我们一句劝吧!”

“那么借此改革吏治的事呢?”苏琬又问道。

“朝中已经有人提了,又因为有不少学子进言,想来皇祖父也会下令彻查过去的一些人,很多官员也会重新考核。”

即便皇祖父不想朝中动乱,希望能平平稳稳的度过当政的最后这些年。

可很多人站出来要改革,皇祖父自然也不能驳斥所有人的提议。

当然有人提,也就有人背地里要做些事了。

毕竟真的肃清吏治,可是要动很多人的利益的。

他能想象,接下来朝中可会有很多的纷争。

“后面,我只怕会很忙。” 云炫忽然说道。

“我知道了,你尽管去忙吧!府里的事交给我就好。”苏琬笑了笑。“倒是岐王,你要多小心了。”

沈隽说司徒琴背后之人很可能是岐王,就连先前一直推波助澜的人,也可能是岐王。

若真是岐王,那么先前此人可算是隐藏的够深的。越是这样的人,越是不好对

付。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万安郡主从宫中搬出来几日之后,苏琬被备了礼物,带着晏儿打算去探望一番。

即便是不曾相认,云薇也始终是晏儿的亲姑姑,她早就想让两人见上一面了。

到了郡主府,却是没见到云薇,听伺候的下人说云薇一大早就出去了。

“她会去哪里啊?”苏琬有些狐疑。云薇可还在装疯,这一大早的出门会去做什么?

以云炫所说,最好还是让云薇再装疯一段时间,这些时日便是安心的在府里好好调养身子。

等过段日子,便说是调养好了,那个时候云薇再出去行走,自然也就好了。

即便有人会质疑云薇以前是装疯,却也不必再多说什么了。

毕竟云薇如今已经没了罪责,是正经的皇上的孙女,是皇上早年册封的万安郡主。

没有人会傻乎乎的站出来追究以前的事。

“既然郡主没在府里,不如王妃和小公子改日再来拜访吧!”春云低声说道。

“再等一会儿吧!来都来了,她即便是出去了,也还是要回来的。”苏琬便和郡主府的下人说了一声,带着晏儿去花园里走走。

这处宅子因为是皇上匆匆赏赐的,故而地方不大,好在还算雅致。

景致的设计也很不错,花园里还是很有看头的。

苏琬和晏儿在园子里转悠了好半晌。

“娘,咱们要来看谁啊?”晏儿有些不解的看着苏琬。

“看一位姑姑。”苏琬笑了笑,“是你义父的堂妹。”

她和云炫成亲之后,倒也不让晏儿继续喊云炫“沈叔叔”了,而是让晏儿喊一声“义父”。

毕竟以云炫的身份,自然也不好让晏儿喊什么父亲。云炫私底下收一个义子倒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真让晏儿喊父亲的话,皇上只怕就要追究了。

云炫还这样年轻,可不需要一个嗣子。即便是需要,嗣子也必须出自皇族。

而如今晏儿的身份仅仅是她捡来养大的一个野孩子,而她希望晏儿永远都是这样的身份。

云寰

之子的身份,实在太沉重了,只怕晏儿若背负了这样的身份,便是一辈子都不得轻松。

何况她也很怕,若是有那样一个身份,晏儿有朝一日会生出野心来,会同云炫为敌。

看着别人祸起萧墙,还可以只当着看戏。可若是自家也祸起萧墙,她只怕会十分痛苦。

她忽然就想起了卫子夫的结局,汉武帝逼死了戾太子刘据和其子,丈夫和儿孙为仇,儿孙和女儿接连丧生,对卫子夫是灭顶之灾。

而那样的悲痛之下,死去也成了卫子夫唯一能选的路。

夫婿和儿女为仇,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皇权太诱人,她实在很害怕晏儿会动心。

“那姑姑何时回来?”

“咱们再等一会儿,若是她还不回来,我们就先回去,改日再来。”

正说着话,便有郡主府的仆人找来,说是万安郡主回来了。

苏琬这便带着晏儿去找云薇,见到云薇的时候,苏琬却发现云薇的脸色十分苍白,仿佛整个人都受了极大的刺激。

“你……这是去哪里了?”苏琬问道。

云薇抬眸看着苏琬,眼神却呆呆的,也不知道可将苏琬看清楚了。

“我……我……去看行刑了。”好一会儿云薇才说道。说这个话的时候,云薇却是一阵干呕,十分难受的样子。

行刑?苏琬猛然想起了潞王。莫非是云薇去看五马分尸了?想想的确是够恶心的。

她可从未想过要去看行刑,那种场面,只怕要让人生出心理阴影来。

当然她也清楚,这样的刑罚只所以存在,便是为了震慑万民,让人不敢轻易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来。

所谓杀一儆百,便是如此了。

这个时代所谓的秋后处斩,也是因为秋后过了农忙时候,百姓们都颇为清闲。

这个时候处斩死刑,让百姓围观,也是一种警示作用。

她心里却是一直都觉得,那种场面实在没什么好看的。因为砍头也好,更残忍的五马分尸、凌迟处死也罢,在她看来都是十分吓人的,比现代的枪毙吓人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