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炮后置怎么样?

“这个可能和双方的实验环境不同有些关系,贵国的战场是北海和波涛汹涌的大西洋,而我们的战场则是在远东的近海,最远不过是南海。双方对适航性的要求会有一定差异。不过为了谨慎起见,我们可以重新考虑战舰的重量分配和进行相关实验。“严博勋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我会安排鲁登道夫哈克先生和您一起重新评估这艘战舰。”提尔皮茨也知道对方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自己的意见,再去争论对与错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双方代表的是华夏共和国和德意志帝国,颜面还是很重要的。

随后,严博勋在一天内就将这次会谈中并不算好的插曲整理出来然后通过电报发给了远在北京的徐杰,在信中,严博勋对徐杰的“创意”表示了相当的不满,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要么增加重量,比如说采用平甲板,或者说将武备降低,要么将两座前炮塔之间的辅机舱取消,总之,不管用哪种方案,都要重新设计。而增加重量无疑是最好的方法。简单,而且工作量很低。预计这艘快速战列舰最终的重量将到2万2前吨。

“该死的。当年维内托也是这样这样布局的吗,怎么就会出这么一件事?黎塞留号也是主炮前置吗,炮塔之间也塞进去了一个柴油机舱,怎么到了我这里,就会出事呢?”徐杰心中相当的郁闷啊。当然了。徐杰选择性的忽略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维内托级的两座主炮塔距离非常近,比如说黎塞留采用的是平甲板设计,而不是只有艏楼,再比如说,徐杰这艘战舰扣吨位现在有点严重。

在2周后,严博勋的电报又一次放在了徐杰的桌子上,而这回的电报上则说明了原版战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不是特别严重,如果仅仅是在近海作战,这样的问题倒也没什么。但是如果在较高海况下作战的话,战舰埋首现象会比较严重,因为船前部重量过高,船首恢复会比较慢,而且火炮极易进水,尤其是第一座炮塔。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加高炮位,但是随之又会带来中心过高,稳性下降的问题。到底是凑合还是大改。需要徐杰定夺。

如果华夏海军还是在近海作战的话,徐杰估计也就同意小改一下就行了。但是考虑到,今后华夏海军要在南海的另一端和强大的俄国舰队交战,那么就必须考虑适航性。按理说直接增加吨位最简单,但是徐杰还想在国内建造一艘。而国内的造船厂对战舰的吨位要求还是很苛刻的,吨位最多不能超过2万1千吨,如果要在国内造,那就必须限制吨位。

不得不说,徐杰要求的有点多了,拥有战列舰的吨位和较高的航速。还要保证炮塔之间的距离,吨位还要尽量压缩,要知道,1战是的德国战列巡洋舰吕措夫号装备了8门12寸炮吨位就到了2万6千多吨,虽然,自己的新式战舰动力连吕措夫的一半正常功率都没有,虽然自己的3联炮塔更加节省重量。防护也没有吕措夫好。但是直接压了5000吨,还是有些过分。

徐杰这时候发现自己有些贪心了,就像葛朗台对自己的每一个金币都看的死死的一样。徐杰对战舰的吨位和性能也是相当苛求的。中轴布局不能改,3联炮塔9门炮不能少。炮塔之间的距离要保持这也是一定的,防护和航速,削减哪一项都是徐杰不愿意看到的。于是乎问题陷入了一个死结。

但就在这时,华夏设计局的一个叫肖傅翰的设计师提交上了一个设计思路,原来,在严博勋将相关问题发给徐杰的同时,也将同样发到了华夏海军设计院的几个资深设计师哪里,毕竟徐杰身为总理事情很多,最多也就是给个指示,而华夏设计院的这些人则是专门干这个的,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处理这件事。

不得不说,那个名叫肖傅翰的设计师还真是兼顾了徐杰对这艘快速战列舰的要求,而且吨位也没增加,但是这个布局确实相当的另类!船首依然是艏楼布局,然后按了一座三联12寸主炮塔,但是另外两座炮塔则是布置在了后部,其中第二座炮塔位于延长的艏楼上。而第三座炮塔则下降了一层甲板布局,而在后面两座炮塔之间则放置了辅机舱。

这样的布局不但很好的平衡了战舰前后的重量,而且节省了不少重量,比如说因为炮塔和辅机舱的后置,缩短了艏楼的长度。而且因为是尾部背负而不是艏楼背负,节省了整整一个炮座的重量。而且重心降低,稳性增加。可以说是个非常不错的设计,但是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样的设计让正向火力大减,而重火力后部布置的方式,给人一种还没有开打就准备逃跑的感觉……。

而正是这种设计,让看过的人只摇头。海军部部长杨用霖甚至开玩笑说,这艘战舰更适合担任后卫!不过作为一个技术官僚,徐杰对这样的评价反而不太在意,他在意的只是这艘战舰到地有多高的性能。

火炮后置又如何?两艘战舰船头对船尾的情况极少,至少双方纵向有一些距离,后面的炮塔在前面也有相当的射界,就如同他那个位面上法国黎赛留级战列舰一样,虽然炮塔全前置,但是后部只有60度是主炮无法覆盖的。所以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设计并不缺乏正向火力,而在战列线上,双方都是侧弦交战,火力发挥问题上更是与正统布局无异。

“难看就难看点吧,反正一样使用,能打能抗能跑才是战斗力啊。”最终徐杰终于首肯,就这样,世界上第一艘后向火力比前向火力都要强大的战列舰出笼了。而当严博勋看到这个电报时,也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不知道高傲的德国人是否会接受这样的布局,徐老大是一个实际的人,但是威廉二世可把面子看的很重啊。”而最终的结果则是,德国人宁可增加重量也绝不接受这种看起来随时准备逃跑的战舰,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感谢书友翱翔于宇宙的星群的打赏,以及书友韩江蛟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