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叔衡

位于福建长汀县的小迳村附近,有一座高达三米左右的大理石碑,碑上用红漆刻着“何叔衡同志死难处”。这里是当年何叔衡牺牲的地方。

何叔衡,生于湖南宁乡杓子冲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当地农村流行“男子要五不得五,逢五就有福”的说法,意思是说:生辰逢“五”很难得,若是碰上了那将是吉祥、幸运的事。而他出生那天,恰逢阴历五月初五。此外,他在堂兄弟中排行老五,所以亲人们都觉得何叔衡是个“有福气”的孩子。然而不幸的是,在他五岁时,母亲过早地离开了他。生活上的贫困和情感上的缺失,让幼年时的何叔衡过得并不幸福。那时,他最大的愿望是和牛吃草一样吃顿饱饭。父亲对他说:“你长大了,像牛一样做事,一定会吃饱饭的。”父亲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何叔衡的脑海里,在他以后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中时时刻刻体现了“牛”的特质。但他壮烈牺牲的那一刻,也实现了自己生前“我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钢铁誓言。

何叔衡的父亲认为,这孩子将来会有大出息,所以拼命挣钱供他念书。十二岁那年,他进入私塾念书,除了中间有两年在家种地外,一直读到了二十二岁。二十六岁那年,他遵从父命参加科举考试,结果考中秀才。不过,他拒绝了县衙门送来的任职书,回乡当起了教书匠。他这一待,就是五年。他广博的学问、廉价的学费,赢得了十里八乡的好口碑。

1909年,他在云山高等小学任教期间,收到了参加同盟会的堂弟寄来的革命书报。书报上的内容促使他的思想从痛恨清政府的腐败统治转变为推崇孙中山的革命民主主义。

辛亥革命爆发后,何叔衡带头

剪掉了自己的辫子,并在学校揭露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罪行和宣传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随着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他毅然决然地辞掉云山小学的职务,到长沙求学,寻找新的道路。

1913年春天,已经三十七岁的何叔衡考入湖南第四师范院校学习。第二年,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他随之成为第一师范的学生。在第一师范求学期间,何叔衡认识了小自己十七岁的毛泽东。两人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志趣相同,常在一起讨论救国救民之理,很快成为莫逆之交。两人在早期的革命事业中常常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在第一师范学校读了半年之后,何叔衡提前毕业,受聘于长沙楚怡学校担任国文老师。不过,他与毛泽东之间的友谊并没有断,仍旧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1918年4月14日,由毛泽东和蔡和森等倡导的新民学会在长沙成立。何叔衡成为新民学会年龄最大的一位会员。不久,毛泽东和蔡和森两人为组织会员赴法留学的事情相继北上。新民学会的会务和联络任务的担子都落在了何叔衡的肩上。第二年冬天,何叔衡被选为执行委员长。

新民学会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反帝反封的运动。其中,声势最为浩大的是“驱张运动”。在“驱张运动”中,何叔衡负责衡阳代表团的工作。他靠着自己坚忍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联合湖南各界人士一块“驱张”,最终取得了成功。不得不说,“驱张运动”得以成功,衡阳代表团起了重要作用,而领导者何叔衡的功劳更是不可小觑。

经过“驱张运动”的洗礼,经过毛泽东等人的熏陶,何叔衡最终走上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1920年6月,何叔衡从衡阳回到长沙

,帮助毛泽东在湖南展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筹建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准备工作。

1921年6月19日傍晚,何叔衡和毛泽东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征程,出席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胜利结束后,他和毛泽东返回长沙,着手准备建立地方党组织的工作。同年10月,何叔衡等人建立中共湖南支部。此后,他在湖南各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组织工人运动。

1928年夏天,何叔衡被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随后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两年后,他学成归国,到上海负责共产国际救济总会和全国互济会的工作。当时,上海的局势十分紧张。大批革命志士遭到国民党的逮捕和杀害。何叔衡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奔走,营救被捕人员。

1931年8月后,由于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三次“围剿”均遭受失败,遂在白区疯狂地实行恐怖政策。上海的情势更加危急。为此,党决定让何叔衡转移到中央苏区。同年秋天,何叔衡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部代理部长等职。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主力红军被迫转移,开始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此时,已年近六旬的何叔衡留在了根据地继续与国民党斗争。1935年2月,何叔衡等人从瑞金转移到福建长汀时,不幸被敌人发现。在突围过程中,何叔衡身负重伤。为了不连累大家,他最后选择了跳崖自尽,壮烈牺牲。

1943年,谢觉哉怀念老友何叔衡,赋诗一首:“叔衡才调质且华,独辟蹊径无纤瑕。临危一剑不反顾,衣冠何日葬梅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