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三十三章 发现端倪(1)
屈指数来,“唐氏兄弟”的通缉令已经发出去一个礼拜了,一点反应也没有,这就说明“唐氏兄弟”已经隐藏起来了。怎么将“唐氏兄弟”从茫茫人海中找出来,成了眼下最关键的问题,尚军觉得唐氏兄弟丢失的身份证,很有可能是被犯罪分子有预谋的的窃取的,也许唐氏兄弟当时处在伤痛之中,他们无暇顾及这些,被犯罪分子趁机钻了空,如果是这样的话,假冒的“唐氏兄弟”一定在海南的那个建筑工地留有线索。但是现在最可气的是,唐氏兄弟根本说不清他们所在那工地的名字和地址,只知道是海南的海口市,因为他们当时只在工地住了几宿,还没有来得及了解、熟悉工地的情况,他们就发生了意外事故了。
再说了,即便有确切的工地地址,也不一定保证能找到所有在那个工地工作过的工人,农民工的流动性很大,况且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了,也许,当初哪个工地的工程早已经竣工,工地早已拆迁了,建筑工人早已解散了。
但是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死马当活马医,就是将所有海口的建筑工地寻访一遍,海南虽然是中国最小的一个省份,但这个只有238万公里的土地上,有多少个建筑工地?这个工作量,对于几个侦查人员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即便是求助于当地的警方,也是无济于事的,警力短缺是全国公安机关的普遍现象,想找到隐藏在人海中“唐氏兄弟”,必须要长时间的守候,当地的警方不可能抽出有这么充足的时间来配合他们的,要想彻底查清楚,还得另想办法。
办公室里,尚军紧蹙眉头,思量对策,突然,他的眼前一亮:自己曾在海南当兵,虽然已经转业了多年,但部队里还有几个战友在服役,求助于部队,是个绝佳的办法,大脑的连锁反应,他又想到了彭局长,彭局长是今年刚从海南部队转业的,他与部队的关系一定更为广泛,“嗨!有了!”尚军高兴得一拍大腿,立马来到大队长张扬的办公室汇报他的想法,听完尚军的汇报,张扬觉得值得一试,就是尚军提出要独自一人去海南,张扬有点不放心,遂拿起桌上的电话,准备向分管副局长金石鱼请示,“这是个好办法,无任结果怎样,都起码值得一试,我来向金局请示一下。”
“别!”尚军立马用手按住话筒,“我有个想法,先暂且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金局。”
“为什么?”张扬不解。
尚军从口袋里拿出那份贾行长留下的遗书,摊在张扬的面前扬了扬,问:“这份遗书你看过了吧?”
“看过呀?那天在现场就已经看过了。”
“有没有觉得这份遗书少了什么?”尚军进一步问。
张扬蹙了蹙眉,“我没有觉得少了什么?一般自杀的人,临死前都是这样,总是含沙射影、语无伦次的留下几句豪言壮语,好像临死之前,是经过再三权衡后,不得已才走的这条不归路。其实,是在给自己找理由开脱罪名。我看不出少什么啊?”张扬自信的望着尚军,因为他也是从侦查员成长起来的,有什么可疑的,难道能逃脱了他的眼睛?
尚军知道张扬眼神的意思,“你没觉得贾英献的遗书写得太少了,是一份不完整的遗书吗?”尚军将那一页遗书摊在张扬的面前。张扬的目光又一次落在了这份遗书上,遗书是用银行的格式公文纸写的,式样是这样的:
我没有贪污、也没有挪用,钱是被
他们精心策划骗走的。邓明,你这
个阴毒的女人,我死后-做鬼,也不会
放过你们的!!
贾英献
就这么四行字、就这么几句话,难道能隐藏什么玄机?张扬有点不信,随手拿起这一页遗书,来回又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反过来倒过去的看了几遍,“你是说最后这两个‘你们’二字,包含还有其他人?”张扬似乎发现了什么,接着又自行否决说:“这个‘你们’可能就是指的‘唐氏兄弟’啊?”
“嗯、你说的很对!既然是可能是‘唐氏兄弟’,也就有可能不是指的‘唐氏兄弟’,还有其他人!”尚军在一旁开导道。
“那是谁?”张扬不由自主的问。
“我也不知道。”尚军随即俯下身子,用手指着遗书的开头,进一步分析说:“这一行字是顶格写的,按照中国人的书写习惯和书写格式,文字的开头应该空两格的,而这份遗书,没有按照我们日常的书写格式写。没有按照书写格式写也不要紧,说明书写者当时心烦意乱,随手下笔的。但是从遗书的字迹看,贾行长写的每一个字,都在格子里,而且,每一笔、每一画,都极其的工整,包括他的签名,都很认真,这就证明贾行长当时不是随意写的,是很认真对待这份遗书的;再次联想到案发现场的情况看,贾行长这个人当过兵,做事很规范,就连办公室里的被子都叠得方方正正,那就更加证明,贾行长做任何事,都会有始有终的,他既然写遗书了,也绝不会只留下这么一点儿断言片语的,前面肯定还有内容的。”尚军的分析确实很仔细、也符合逻辑,引起了张扬的重视。
“你的意思,遗书被他人做了手脚?”张扬的眼睛一下被尚军的话点亮了。
“通过银行的监控录像和对现场人员的调查,遗书的第一发现人是金军虎,金军虎本人也承认是他发现遗书的。”尚军补充道。
张扬惊愕了:“你是说……金……有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