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金陵。

朱红墙,琉璃瓦。蜿蜒曲折的墙壁下,盛开了一簇一簇火红色的虞美人,亭亭玉立,绽放得甚是招摇。

暮春时节,江南烟雨,淅淅沥沥,终日天空总是迷迷蒙蒙的。周薇懒洋洋地跪坐在美人靠上,手托下颚,百无聊赖地看屋檐下,一滴又一滴雨水滚落下来。园子里的花木静静擎在烟雨中,整个世界都是雾蒙蒙的。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回到南唐国已经有三个月了。三个月,南唐国风平浪静,依然歌舞升平,但后周朝廷却突发政变,风起云涌。后周世宗病逝以后,赵光义,潘美,石守信,赵普等赵匡胤手下的大将和谋士,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如愿以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后赵匡胤改国号为北宋,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宋太祖,从此开始了仅仅只有三百多年,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时代的宋朝历史。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芙蓉花玉钗静静躺在她纤纤如玉的掌心,因为她的指尖微凉,玉钗抚摸起来也凉沁沁的。

盈盈一线间,默默不得语。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闻听此言,周薇惊呆了!

老天!李煜的《浪陶沙令》!这首词不是在他国破家亡,成为赵匡胤俘虏后才伤情而作的吗?莫非她一个不小心,又

穿越了?

侧过头,李煜一身白色锦玉金丝滚边长袍,在廊下迎风而立。抬头仰视雾蒙蒙的天空,神情忧郁,目光涣散。他原本俊美,此刻此情此景,叫人忍不住被他身上散发出来的贵族气质,忧郁气质深深吸引,他美得如此动人心魄。

她从美人靠上滑下身子,小心翼翼走到他的旁边,轻言细语问安,生怕惊扰了神思恍惚的他,“皇上……”

李煜转过头来,柔声道,“起吧!”

他的眉头紧蹙,神色忧郁得叫人心疼,默默无语。

“皇上……”周薇轻声问,“今天的作词怎么如此伤感?”

李煜怔怔地凝注着她,良久,从喉咙间逸出一声叹息来,

“自从那天我见了赵匡胤,便知道此人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但我没有想到他竟然会成为北宋的开国皇帝!北宋是泱泱大国,我辈小国岂是他国的对手!早晚有一日都会成为北宋的砧上鱼俎!”

周薇心中震惊。李煜竟然已经预料到会亡国……原来《浪陶沙》这首词并不是在他国破家亡,一无所有后才创造出的伤怀之作,而是在他预料到会亡国前的郁郁之作!

周薇脑中昏昏然,一时想不到以怎样的话语来安慰他,却听他眼神迷茫,语气满是困惑问她,

“我始终不明白,过安宁而和平的日子不好么?为什么一定要起战火,致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位皇帝要成就开国大业,背后有多少老百姓的血与泪,妻离子散,甚至是丧失性命!你知道吗?我不愿意看见战争,不愿意面对战争,倘若那

赵匡胤要攻我南唐,我愿意大开城门,向北宋投降!”

听见他这番话,周薇倒抽了一口冷气。古往今来,历代几百位皇帝中,他能说出这番惊世骇俗的话来,真真是空前绝后了!他的思想,给人感觉那么懦弱,可是她却找不到任何言语来反驳他。

李煜与赵匡胤,一位不愿陷黎民于战火硝烟之中,所以甘愿弃国投降,俯首称臣;一位立志解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身披铠甲,征战沙场,洒下鲜血,一统天下!他们都是为了黎民百姓,可选择的方式截然相反。孰对孰错?

周薇正在分神,李煜抬起手,为她拂试鬓间的一缕被雨水洇湿的秀发,缓慢而温柔,眼神醉人,“你和你的姐姐,真的太不相同了……你姐姐与我,朝朝暮暮,互相为伴,琴瑟和弦,谁也不能离开彼此……可是你于我……”他的声音恍若天籁,在她的耳边,一声声直醉向她的内心最深处,

“你于我……你那么懂我,我总是情不自禁将我的心事于你诉说,在这后宫之中,你是唯一一个,即使你的姐姐……我也不能将这些话说与她听!”

周薇静静地聆听着,心中暗想:也许是因为我是一个最佳的听众吧!

从他的肺腑之言中,她能感觉到他对姐姐的一番深情。他与姐姐恩爱得如同一对一夫一妻的夫妻,多年的感情……李煜是一个感情极细腻,极丰富的君王!

她知道,此时此刻,他并不需要任何人的安慰,他心中一切都明了。于是,她陪着他并排站立,看那漫天的烟雨,花非花,雾非雾,漫无天际,纷纷洒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