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时期,生存的环境还是极其危险的。变幻莫测的天气,毒虫猛兽,无一不在威胁着人族的生存。神农看着族人们不断的被病痛侵扰,看着族人们不断的用生命来判别各种动植物是否可以食用,是不是有毒,能不能加以利用。

生病的族人往往就意味着生命的消逝,每一种毒物,往往都要付出几条人命或者更多。神农为了人族,开始继五谷之后,做出的第二件造福洪荒的大事,神农决定亲自尝百草,验百兽。

神农将对人族统治交给人族长老,便出门向大山深处行去,一路之上但凡见到以前未曾见过的草木便亲自尝试,看其有毒无毒,并将他们记录下来,等到晚上的时候便将那些毒草服下,检验其毒性的强烈,慢慢的神农发现各种毒药都有都有五行属性,有些厉害的毒药更是混含了数种五行之力,所以才毒性剧烈。

神农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慢慢的便可以用之解毒,还可以治病。

一天神农在石缝中找到一支开小黄花的藤状植物,神农吃了一朵花瓣发现其中蕴含剧毒,便把花和茎吃到肚子里以后,没有多久,就感到肚子钻心地痛,好像肠子断裂了一样,连忙用功德之力解毒,一会神农起身擦了一下头上的汗说道:“幸好我是人皇有人族气运护体,不然就会死在这里了,一定要将这种草记下来告诉族民,以免族民误食而丧命。这种草吃下去肚子钻心地痛,好像肠子断裂了一样,就叫‘断肠草’吧”。

因为尝百草,神农时时刻刻把自己至于危险之中,《纲鉴易知录》曾有记载:“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可见神农当时的情形是多么的危险。经过数十年的辩尝发现甘草可以治疗咳嗽,大黄可以治疗便秘,黄莲可以消肿等等。

神农继续尝百草,将洪荒常见之物,不常见之物一一写进书中。神农写完药经后,开始研究药理为人族治病。人族中人何其之多,那些病症虽无后世那么多,可每日前来看病求医的也不少,神农一边为人族看病,一边研究治病之法写在药经之上。神农也将这药经传授给人族,让人们知道万物的药性与作用。一些人在神农那里学到不少医理,便开始学神农在人族四方走动,为人治病。这些就是最早的游方郎中。

神农在人族治病多年,研究无数尸体写下人体经脉穴道全图,在研究经脉穴位之时而且还把人体研究个透彻,也一并写在书上留于后人学习。

本来这人体全图,现在还没人敢研究的,毕竟这是对死人不敬的。那神农身为人族共主,为了人族研究医理,人族自然感激还来不及,倒不会阻止神农此举,倒有不少人前来献身帮助神农研究。

神农在位研究医理花去百多年,终是写成一书,名为《神农百草经》,此书一成天地震动。

当这本书写完的时候神农忽然感觉心中空灵一片,心想自己大道已成,所剩的便是传授这丹道之术以及找寻下一代人族共主接班人了。

再回到蒲版之时,蒲版的人族长老几乎没有人能够认出神农,神农也很难叫出那些人族长老名字。

老巫常老烛龙等人亲自来迎接,神农问道:“我去了多久?”

神农在离开蒲版的时候还是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他在成为人皇第二年离开蒲版。

老巫常惊讶地看着神农,曾经的神农如今已经是半百的老人,如果不是神农有人皇功德护体,如今他已经死去。

“一百年了,人皇你走了一百年了!当初伏羲圣皇留下的老臣子功德不够的已经轮回转世,功德足够的已经被圣皇带去火云洞天,现在的臣子都是最近几十年的新人。”

神农点了点头道:“难怪,难怪我不认得他们,他们也不认得我。”

神农氏回到蒲版,这是大事情,人族各族长汇聚在一起,其中包括四百多岁的遂人龙,原本以燧人龙为代表能够“修炼”的人族还想要欺负神农,可是见到神农双眼中的精芒,一个个退了下去。

这一次大会有两件事情,一件事情便是让那些新的人族臣子认识神农,另一件事情便是神农氏决定在各部落挑选年轻聪明的孩子,传授自己的《神农尝百草》,那些部落族长听说此事儿,纷纷把自己的得意弟子送给神农教导。

老烛龙等人汇聚在一起,那祖龙嘎嘎笑道:“我等人先前还替神农担心,担心他没有伏羲圣皇背景,无法降服这些族长,今日里看来是多虑了!”

那老巫常点头道:“然也,神农氏教导人族,等那些孩子成长起来必然是一族长老或者祭祀,这些人到时威望高他们又支持神农氏,如此一来无人可撼动神农氏地位。”

回到人族部落,神农氏清晨和傍晚教授孩子们百草经,白天治理人族,开拓平原,和伏羲圣皇喜欢结交大能高高在上不同,神农氏更“接地气”,人族多愿意与神农氏往来。

神农氏丝毫没有架子,孩子们喜欢在他身边玩耍,那些鸟儿也愿意在他头上栖息,便是那些野兽见了神农氏也收起野心下跪行礼。

那些人族长老一个个见神农氏所作所为便有些羞愧,尤其是羲和西王母两位曾经做过天后的女子,那西王母还好说,那羲和原本以为自己已经算是“平易近人”,今日里看来远远不如神农。

羲和心中道:如果当初帝俊有神农一半的优点,妖族天庭也不会灭亡。

西王母则觉得神农氏性格太随和缺少人皇该有的威严,她确是忘记了,当初她和东王公被帝俊太一赶下台,一方面是实力不行,另一方面也是东王公和她自己做事儿太霸道,刚柔并济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