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前进

南华联邦共和国首先选择的前进基地是原印尼和澳大利亚之间的东南群岛--努沙登加拉群岛。

这个群岛包括西起巴厘岛、东至帝汶岛的两支岛弧,东西长约1600公里,总面积88488平方公里。

其中有活火山约20座,地震强烈。

这里干雨季分明,民族与生物种具有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成分。

努沙登加拉群岛分为三个地区:巴厘岛,西努沙登加拉以及东努沙登加拉。

它包括的主要岛屿有巴厘岛,龙目岛,松巴哇岛,佛洛雷斯,阿勒岛以及帝汶岛。

南华联邦共和国首选的目标是--帝汶岛。

弗依洛若高地,位于帝汶岛最东部,是最大的平坦地貌区域,其海拔向南逐渐下降,由700米降至500米,但因为区域广大,不易觉察。

这片平地主要由巨大的珊瑚岩构成,它周围还有3片平地环绕,北部的纳依,中部偏西的罗斯帕罗斯和南部的勒勒。

岛的北部还有一些平地,大小不一,较大的一处位于包考,其地建有小型机场。

另一位于拉噶,均是珊瑚岩形成,也因此尽管面积广大,却土地贫瘠,难于耕种。

另外拉乌登和包考之间还分布着一些冲积平原。

其他一些平原面积较小,代表性的有马拉笃笃和帝力。

帝汶岛南海岸则分布有大片平原,起自维格格,即便是最狭窄处的洛勒也比北部平原宽大,其中最重要的是阿拉斯,有南拉克罗河流经此地。

而帝汶岛的北海岸,陆地多陡直插入海中,边缘十分粗糙,很难找到适宜作为港口的地方。

海岸朝向太平洋,水势平缓,土著人称其为女人海,但海水深度离开海岸后迅速增加,离岸10公里处水深已经超过1000米。

帝汶岛北面有韦塔海峡和翁拜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

其宽度可以保证核潜艇经常出入这里,而这里的水深保证了其隐蔽性,这足以说明这条航道的重要战略地位。

帝汶岛最适宜作为港口的地点只有帝力这个地方,珊瑚礁岩缓冲了地形的劣势,形成两个天然出入通道。

另外,包考和欧库西也可作为吃水较浅的港口,但后者容易受到西北季风的袭击。

帝汶岛的南海岸基本上没有适宜的地点作为港口。

帝汶岛位于努沙登加拉群岛(小巽他群岛)的最东端,形似一柄短剑,剑锋向南面对印度洋的安汶海,向北嵌入太平洋的班达海和韦达海峡。

努沙登加拉群岛是马六甲海峡向东南方向的自然延续的两条岛弧,在北面拱卫澳大利亚大陆。

这里属于众所周知称的南洋群岛,又称东印度群岛或马来群岛,包括菲律宾群岛、大小巽他群岛和摩鹿加群岛。

地质学上,南洋群岛大部分处于构成亚洲南缘的造山地带,为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一个部分,至今仍然活跃。

这一活跃的造山带,西起苏门答腊,向东延伸至爪哇、巴厘、帝汶等岛,然后绕过班达海,转向西经过苏拉威西,再向北推进至菲律宾。

沿线形成一个曲折不断的大岛弧,弧上多火山,弧外为海沟,弧下是地震带,是亚欧、印澳、太平洋三大板块交汇之处,地质状况及其复杂。诸岛均有丰富的矿产和石油资源,也正是由于其复杂的地址背景所致。

由于被大陆和岛屿环绕,帝汶岛虽然身处大洋,却绝少被台风、海啸等灾害光顾,惟地震频发。

在大航海时代,这里是令无数航海英雄魂牵梦绕的香料群岛上的一环,以盛产檀木和檀香著称。

但是,留给南华联邦共和国进攻部队的难题很多,帝汶岛仍然没有建立起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能源等的框架体系,甚至不能提供清洁用水。

这个岛没有制造业,所有工业产品完全依赖进口,仅有的为数不多的加工业也只停留在手工作坊水平。

一般将帝汶岛经济视为农业经济,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划为农业人口,而实际上帝汶岛根本没有成规模的农业,粮食完全不能自给,农产品包括玉米、稻谷、薯类等,数量十分有限且品质欠佳。

种植业曾是帝汶岛的骄傲,咖啡、橡胶加上紫檀木并称为--帝汶三宝,但如今紫檀木已经砍伐殆尽。

而橡胶随着品种老化、种植技术落后,产量徘徊不前,质量也在不断下降。

目前,咖啡可能是帝汶岛唯一的出口产品,占全部产值的百分之九十。

帝汶岛四面环海,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渔业,仅有岸边的一些捕捞。

松巴岛是印度尼西亚小巽他群岛中的岛屿。

它东临萨武海,北隔松巴海峡与松巴哇岛和弗洛勒斯岛相望。

长24公里,宽80公里,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25万。

大部分地区高600-1000米,最高是松巴峰,高1340米。

松巴岛内大部分河流不能通航,沿岸有狭窄的海岸平原,雨量丰富。

十七至十九世纪是檀香木、肉桂等重要热带树木的产地,曾有檀木岛之称,现仅在内地有少量残存。

松巴岛上以饲养良种马著名,此外还生产玉米、稻、咖啡、烟草、水果等作物。

松巴岛北岸的良港哇英加普为行政中心,有良好的锚地和机场。

早在五十年代,苏卡诺统治印尼如日中天的时候,帝汶岛的东部就暴发了大规模的独立运动。

为此印尼中央政府派重兵镇压,这一举动,随即被联合国认为是入侵。

1959年12月,在南华联邦共和国驻联合国代表的提议下,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印尼从帝汶岛撤军,呼吁各国尊重帝汶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人民不可剥夺的自决权利。

此后联大还多次审议帝汶问题。

1960年2月4日,印尼政府在外界强大的压力下,表示允许帝汶广泛自治,建立独立的政党,独立选举议会、省长,并可以在保留印尼国旗的前提下拥有自己的旗帜等。

这种软弱的政策,让帝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8月30日,帝汶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了全民公决,78.5%的帝汶居民赞成独立。

这一结果,让印尼的民众异常的愤怒,纷纷指责苏卡诺的无能。

这件事,也敲响了苏卡诺下台的丧钟,从此苏卡诺政府离心离德,威望每况日下。

当然,这一切对奔拆那-戴在正常不过。本来嘛,这是他拿手的项目。

同时,南华联邦共和国的第2海军陆战队旅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两艘护航航母组成的新编队也整装待发。

由于换装的缘故,原来从美国购买的的2艘护航航母,3艘驱逐舰,6艘护卫舰,3艘胜利级运输船,加上1艘新的大型登陆舰都已经编入南华联邦共和国的近海海军。

以现在南华联邦共和国海军的实力,在这一地区已经成为仅次于米国太平洋舰队的水面力量。

对于帝汶的独立,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民主对独裁的战争,是民族问题的解放战争。

其实不是,这次战争是以独立的名义的进行的对天然气争夺的战争。

帝汶岛地下有很丰富的天然气,它的周遍更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已经的探测表明,它将是第二个科威特。

南华联邦研究院的专家研究这些已经很久了,所以,南华联邦政府私下与帝汶即将成立的政府签定了长期的很大的合同。

于是,南华联邦共和国公然支持帝汶独立,并在第一时间派部队进入帝汶,声言是保护当地居民。

天上不会掉馅饼,南华联邦共和国不会轻易派自己的子弟去做大公无私的事的。

他们控制了帝汶的局势,也就控制了帝汶的天然气和石油。

小小的帝汶才80万人,独立什么呀?明白人一想那幕后肯定另有故事,尤其是欧美人,澳大利亚人只能大骂叶奋韬的贪婪。

作为帝汶共和国首任驻南华联邦大使,张芬霞对南华联邦的做法极为推崇。

“帝汶90%产业是农业,老百姓大多靠天吃饭,南华联邦政府知道我们国家今年收成不好,特意提供了5万吨大米,有此义举,实在是让我们万分感激。”

在帝汶共和国恢复独立周年之际,张芬霞发表演讲,她历数南华联邦和帝汶建交史上的大事:

帝汶独立后将自愿加入南华联邦。

建国后,联邦政府并援建了帝汶外交部,总统府大楼。

另外,援建的国防部,国防军司令部办公楼、友谊学校等也相继开工。

南华联邦的专家在帝汶开展了杂交水稻种植示范项目以解决帝汶人民的温饱问题。

另外,在南华联邦的协调下,联邦内各个共和国提供的医疗队和维和部队也极大地帮助了帝汶人民。

“帝汶将以联邦为楷模,视联邦为自己的娘家。”张芬霞坚信,“在联邦领导人精心培育和双方共同努力下,帝汶共和国将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