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权哪里知道张辽已经将兵马开进了成都外围,刘璋自顾且不暇,哪里还能管得剑门关这两万人的生死?

听了黄权的话,杨怀、高沛却是必黄权更忧心。黄权忧心的是剑门关守不守得住,而杨、高二人忧心的则是自己的小命保不保的住!

就在三人皆是忧心忡忡的时候,剑门关突然传来急报。

“什么?汉王又派兵来攻?”黄权听到军情,当时便问道。

“此刻正在交战!”军吏报告说。

“二位将军!还等什么?速速随我上关!”黄权立即取了佩剑。黄权是文职出身,并不是上阵杀敌的武将,因此佩剑才是他的兵器。

三人立即上得关城,两边正在交战。关下是徐晃领着三千兵马,以盾牌在前,弓弩在后向剑门关进逼而来,看起来似乎是誓要攻上关城。

黄权立即催促将士,箭矢如同一阵阵暴雨,将徐晃射的举步维艰。

两边对战了一阵,徐晃终于兵退,留下了十来具尸首,黄权关城之上也有数人被飞来的箭矢射中。

见汉王兵马退却,黄权这才松了一口气。下令收拾场面之后,黄权这才下的关城,准备回到中军帐中。

然而当三人就要回到大营的时候,忽然关城之上又传来了厮杀之声。

“这是……”高沛惊讶的问道。

“走!上关城!”黄权毫不犹豫,立即又带着杨怀、高沛回到了剑门关上。

这一次来攻的是韩暹,配置一如之前的徐晃,连攻法也如出一辙,最终结果也是一样。

如此,一日之间,数次攻守,不胜其烦,知道入夜,方才停歇。

回到大营之后,杨怀与高沛计议道:“汉王突然来攻,不知何故。但如此下去,剑门关必不能久守,军中又乏粮草,我看张武说的或许有理。”

高沛也受够了这样的无休无止的状况,如今军中谣言四起,军心不稳,士气不振,剑门关危在旦夕,再不作抉择,恐怕就真的没有抉择的机会了!

“我看不如就依张武所言,绑了黄权,开了城关,往投汉王!”高沛索性明言道。

杨怀见高沛无有异议,于是当即下定决断,二人当即做了安排。

张武在牢中正叹息,只听得几声轻微的响动,还像是什么刀剑划过什么东西的声音,继而便看到了杨怀、高沛二人走了进来,手上还握着正滴着鲜血的环首刀。

“二位将军决定了?”张武兴奋的对二人问道。

杨怀一刀劈开牢门,对张武说道:“快出来,随我一同反了!”

杨怀的话给张武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于是张武立即随着杨怀跑了出去,马上召集了营中心腹,与二人一起直奔黄权中军帐中。

中军帐外有十几二十人的执戟甲士,甲士们看见杨怀三人提着兵器带着人马直奔自己而来,当即便大呼道:“杨怀谋反,都督小心!”

黄权在帐中听得此声,顿时大惊失色,然而却并不是畏惧,而是想到剑门关恐不保。

帐外厮杀之声响起,黄权立即拔出佩剑,出得帐来!

杨怀等人已经砍倒执戟卫士,黄权怒目持剑指着杨怀道:“杨怀!何敢行此叛逆之事!”

杨怀对黄权个人并没有什么意见,相反,对于黄权,杨怀还是比较尊重的,不过现在是各人抉择不同。

“都督休怪我等!这剑门关旦日将破,我等岂甘束手待毙?益州已然无望,都督何不随我等一同开关投效汉王?唯有如此,方可保全性命!”杨怀还在最后劝黄权。

黄权冷笑道:“堂堂将军,竟能说出此等无耻之言,岂不遗笑天下!想不到你杨怀竟也是这等软骨头!我黄权竟与尔等匹夫共事,实乃奇耻大辱!”

“黄权!你莫要不识好歹!杨将军大可取你性命,你却如此狼心狗肺,口出不逊,且看我取你狗头!”

张武挨了黄权一顿军棍,又被革去军职,收押在牢,对黄权可谓是恨之入骨,因此便要杀了黄权。

不过杨怀始终对黄权还是有些敬意,于是拦住张武道:“不可!且擒了黄权交给汉王发落。”

高沛凑到张武耳边对张武说道:“黄权在蜀中颇有名望,你若杀了他,今后如何在蜀中立足?不如交给汉王,我等但献关城而已。”

张武被愤怒冲昏的头脑这会儿才冷静了下来。

杨怀下令生擒黄权,黄权不过是个文士出身,虽然也能舞刀弄剑,可那不过是耍个把式,跟杨怀这些久在军中的人比起来可是差远了!不过三两下,黄权便被当场擒住。

也是令人唏嘘,本来关押张武的监牢,现在却关上了剑门都督黄权,殊为可叹!

一夜之间,杨怀便夺了剑门关兵权,第二日一早,杨怀便令人投书汉王,申明愿投诚之意。

刘征没想到这剑门关倒是自己生变起来,从杨怀的书信之中,刘征也推测到必然是张辽在蜀中给刘璋造成了巨大的麻烦,因此才有剑门之变。

听闻剑门投诚,汉王大营之中众将士皆是欢呼雀跃,于是刘征便带着众将及兵马,浩浩****开赴剑门关中。

杨怀等人将绑着的黄权送到刘征面前,并跪拜道:“罪将等不识天数,妄拒大军,今特擒了都督黄权向汉王请罪!”

黄权被绑的结识,瞧见汉王,确实一脸傲气,剑门关守军所有人都跪下,只有黄权昂首挺立,不为所动。

刘征知道黄权为人,虽然黄权在剑门关对刘征造成了极大的麻烦,若不是张辽偷渡阴平成功,或许刘征取益州之战就要宣告失败,但是刘征对于黄权却并没有恨意。

因为这是黄权的本分,在这一点上黄权做的比益州所有人都好!甚至可以说,黄权成为了益州这半年来的真正支柱。作为人主,最喜欢最需要的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黄权没有见过刘征,本来黄权对刘征是没有好感的,毕竟是益州的敌人。在黄权的心中只有一个“侵略者” 的汉王形象。

但是当看到刘征本人之后,黄权心中的“汉王印象”还是大有改观的,从气度上,刘征就比他所熟悉的主公刘璋高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

一直以来形容人都会用到风度一词,这说明一个人的品性、涵养、才学往往是很容易外放出来的。而汉王这么多年养成的气质,当然是非凡无比,这一点给予黄权的是最直接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