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重的伤亡熄灭了公孙家族之人的怒火,他们想要退了。
刘襄自然是不同意的,你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哪这么容易?
中军五色令旗招展,黑旗晃动,昭令后军。
骁骑出阵。
这是刘襄手中最大的王牌,也是一路支撑他走到如今的底气。
崔奕率领骁骑从前军让开的通道中冲过,直入敌军军阵,将令支守军拦腰斩断。
原本就被轻车营砸得散乱的阵势,被骁骑冲击得七零八落,护军营的五百甲士带领前军步卒猛扑而入,大肆砍杀。
乞活军也被刘襄派去左翼,他们本就是为了立功恕罪,之前几战没有用武之地,心中异常焦急。这次来了机会,各个奋勇,搏命厮杀。
这些人有的为了活命,有的为了自由,有的为了脱离贱籍。他们都有执念,他们都不想再回苦役营,而眼前敌人的首级,就是他们改变命运的筹码。
有所求又能看到希望的人,他所爆发出来的勇气与拼劲,神仙都会侧目。
勇气什么的,从来不是脑子里想象出来的,它只在你的脚下诞生,当你选择了一条路,当你去追寻什么的时候,它就会源源不断的通过你的脚步涌入你的身体。
执念、勇气、拼劲令乞活军一千三百人冲得极快,他们没有阵型,他们没有甲胄,他们拎着战刀长矛,很快就撞进了敌军人群,冲在了最前方。
崔奕此时领军回头,复冲一阵,将敌军残存的阵势彻底击溃,再次透阵而出,便不再理会左翼敌军,重新调整阵型,奔右翼而去。
刘襄又调护军营一千甲士支援左翼,这一千人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左翼敌军被安平军步卒分割包围,作为军官的公孙家族之人战死后,其余私兵丧失战意,纷纷弃械投降了。
左翼战斗结束的太快,快得出乎预料,城中公孙范根本来不及派兵接应。
右翼紧接着就崩溃了,三千步卒跟胡骑缠斗良久,本就疲惫不堪难以为继,再被甲骑冲阵而入,根本维持不住阵型,被骑兵追杀得四散而逃。
为防止安平军趁势夺城,令支各个城门紧闭,再也不敢打开。守军仅剩三千余人,城中众人心中惶恐。
刘襄见令支拉起吊桥,关闭城门,知道城中再也不敢派兵出城,就令中军各营分散出击,追杀溃兵,收拢俘虏。
又命大营中的民兵出阵,跟着打打顺风仗,算是练兵了。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未时,此役俘虏敌军四千余人,击杀六千余人,令支守军大势已去。
命令正兵修整,民兵打扫战场,不必追杀城中信使。
两万民兵,四千俘虏开始收敛尸体,挖坑掩埋。
盛夏之时尸首难以保存,战死的安平军士卒全部火化,骨灰放入陶罐,标记姓名,回师之后会送他们归家。
一直忙到夜半,大军回营休息。
第二日民兵就被刘襄驱使着去挖堑壕了,他要封堵令支四门,让民兵就地守城。
就是守着令支,不让里面的人出城。
留缇骑统管、监督民兵。
他要带正兵去找援兵玩耍。
刘襄昨日不攻取令支县城,就是为了引出肥如和临榆的援兵,那两个县城地势优越,易守难攻,需要把守军调动出来,否则极难攻取。
肥如位于令支东面四十余里,卢水和玄水的交汇之处,两面环水一面环山,虽然人口兵力不多,但地势太险,极难用兵。
临榆位于辽西走廊的西面出口,虽然已经不在作为边关,近些年更是年久失修,但底子还在,城关险固防御齐备,万万不能小视的。
刘襄绝不会头铁的死磕这种险峻之地。
而令支就是他们最大的破绽,令支遇险,公孙家族面临宗祠被灭的危机,他们不得不救,也不敢不救。
他们败阵未必会死,可要是敢不救援,他们都会倒霉,非常非常的倒霉,那就生不如死了。
这就是辽西公孙氏的威势,这也是辽西各城最大的破绽。
七月十一,刘襄带兵东进,在卢水西岸堵住肥如县援兵四千五百人。
戮战一个时辰,将肥如援兵逼入卢水,射杀主将,全歼其部。
当天顺势渡河,携大胜之威,迫降肥如县城。
在城中休息一夜,留下一曲步卒清理世家豪强,守护城池,大军向临渝方向挺进。
七月十四,刘襄大军在碣石山山脚处伏击临榆援兵,两千郡兵三千豪强私兵尽被击溃。此役击杀千余人,俘虏三千人,余者逃散四方,主将邹丹亦被生擒。
刘襄不急追杀逃兵,迅速带兵奔赴临榆。
两日后,以邹丹之名诈开城门,攻取临榆。
控制辽西走廊西面入口的目的终于达到,刘襄彻底松了一口气。
大军多日奔波,疲惫异常,便在临榆修整,海阳、令支两县虽未攻克,但已成笼中之鸟,旦夕可下,不必着急了。
军队修整期间,刘襄带人进入辽西走廊探查,傍海道路况糟糕,被海水侵蚀,多处路段泥泞难行,要想于此进军,需要事先修整道路,不具备突然袭击的条件。
刘襄深入几十里就回返了,他没有进攻辽东的时间窗口,至少最近一两年他只需要考虑防御的问题。
他还是打算在此建关。
选定了距临榆二十五里处的一块地方。
那里应该就是后世的山海关了,背靠燕山,南临渤海,宽一千余步。
刘襄将此地命名为榆关。
眼看秋收在即,刘襄得把劳力放回家乡,影响了秋收可是大事,就只能利用俘虏和贬为奴仆的世家豪强子弟筑关了。
好消息是公孙瓒的金大腿被刘襄送到渔阳县养老,不用担心公孙瓒迅速崛起,而傍海道也确实不好通行,没有被人突袭的隐患,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不必过于急迫。
大军在临榆修整三日,总算恢复了体力,刘襄准备回军拿下令支和海阳两县,彻底结束战事。
令支守军已被打残,攻取不难。
海阳的守军跟刘襄预料的不一样,铁了心的死守城池,一步都不出来,乌延根本没有偷袭的机会。杨槯试探着攻了两次,都被打了回来,现在是双方对峙的局面。
刘襄准备先打海阳,因为海阳离得近。
留下前军监督俘虏建城筑关。
刘襄带兵西进,临榆向西,过了孤竹城就是海阳了,不足一百五十里。
两县中间的孤竹城,位于滦水西岸,是殷商时期兴起的古国,叫孤竹国,在春秋时期就灭亡了,现在那里是废墟。
孤竹国是商朝的诸侯国之一,商朝那会有点城邦制的意思,有些诸侯国其实就是一个城,城里的叫国人,是诸侯的国民,城外的叫野人,跟诸侯没关系。
那些诸侯就管城池里面和周边的城郭以及田地。其他的他们管不了,也不想管。
孤竹国那里还出了两个名人,伯夷和叔齐,就是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那两个憨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