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城内的杀喊声持续了一个上午,浮屠教信徒的反抗很激烈。
即便利用笮融的投降,泄了他们的气势,缴了他们的武器,张辽所部两万人仍然有上千人的折损,掌控城防的禁军三营也伤亡了百余人。
狂热的宗教疯子真的不好惹。
求生的欲望也绝不能轻视。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下午才进入收尾阶段,三千多个幼儿被送入军营,五万多信众被击杀,笮融囤积的粮草、资财一车一车的运出城外。
浮屠寺中佛像的镀金、彩缎、大铜镜也被拆卸。
六七万人一直忙碌到深夜,才完成搬运,单单黄金就超过了一万斤,其他钱财、珍宝装了上百辆大车,笮融这家伙,真是没少搜刮。
跟这个“在世活佛”,后世佛教的“菩萨”相比,城里的浮屠教信徒就贫穷得多了,不说一贫如洗,至少也是家无余财的赤贫状态。
与其说他们是信徒,不如说他们是奴隶。
思想和身体,都是奴隶。
可悲,可怜,可叹。
这就是浮屠教。
“传令,浮屠教刺杀朕,意欲谋反,打为**祠邪教,各地官府伐山破庙,禁绝祭祀。”
刘襄针对的是浮屠教,没有针对佛家思想,那个牵联太广,得徐徐图之。
佛家思想传入大汉将近四百年了,传播的手段不怎么样,主要走的是上层路线,可他们的思想并不受士族青睐。
咱们有一脉相承的玄学,什么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等等等,诸子百家哪个不包含哲学思想?哪个不牵扯点神仙鬼怪?
自己家的还没学明白呢,一个小小的身毒学说,哪里能让那些骄傲的士子重视?顶多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显示一下老子博闻广识,用来装逼而已。
信的不多。
直到东汉明帝开始信这玩意,还派人去印度求取真经,使者领着队伍到达阿富汗,那时候叫大月氏王朝,碰到了两个在那传教的印度高僧,就把人请了回来,还用白马驮着经书入洛阳。
明帝很高兴,就在洛阳西郊建了白马寺,推广佛学。
汉明帝推广的是佛学,不是佛教,这一点要分清楚,就跟道家不是道教一样。
道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就开始流传,但道教直到东汉后期才出现,汉末才发展壮大。
佛教也是在汉末才出现的。
这么说吧,思想学说只是一种哲学,而利用这个学说,拉拢、蒙骗信徒,企图达成自己的私欲,比如赚钱啊、造反啊什么的,这种功利性的组织,就是宗教。
两者是不同的。
其实吧,主要是天下还不稳定,刘襄现在不敢焚书坑和尚,只能烧一下江都的浮屠教。
火焰是能够净化一切的,整个江都城变成了一个大火盆,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浓烟滚滚而上,直入云间,遮蔽了漫天的繁星。
“陛下,这些幼儿该如何安排?”赵云觉得这些孩子太可怜了,想要给他们争取一些优待,至少能让他们活下去。
这个年代,小孩的夭折率太高了,更何况是这群失了父母的。
刘襄看着城中的大火,思考着江都的未来,随口回道:“子龙想养,就接回家养着吧。”
“臣养不起。”赵云的俸禄不少,可他没有置办田产,算不上有钱人,三千多个孩子,他是真的养不起。
就算养的起,也没人敢养。
刘襄嘴角上翘,微笑了一下,对于赵云的品行、操守,他是极为欣赏的,调侃道:“要不,朕给你点店铺的成股吧,统儿将来是要继承家业的,你连家业都没有,他以后如何继承呢?”
统儿就是赵统,赵云的长子,如今已经四岁了。
“臣的俸禄足以养家,钱财够花就行,不必积攒太多。如今最为紧迫的,是那些幼儿如何安置,军中都是粗汉,谁也不会带孩子。”
这些幼儿真的让赵云很为难。
“找些干不了重活的老人和妇人看孩子,军中伤残之人也调拨一些,在广陵城里划块地方,办个养济院,花费由内库划拨。
安排几个吏员负责管辖,记录日常所需,以及遇到的困难,整理出一份可行的办法,朕以后要将养济院推行天下,这里就是试点。”
大规模的战争快要结束了,刘襄准备抽出一部分钱财,做一些养老、抚幼的事情,主要是抚育孤儿,为了人口的增长,这事是必须要做的。
以前为了尽快的壮大势力,一切以军队为优先,其次是种地、赚钱,顾不上其他的。现在,征战的储备不用那么急迫,有余力做一些他早就想做的事情了。
比如养济院。
民间总有一些流离失所的孤儿、弃养的老人和女婴,特别是女婴,这是千百年来的社会问题,各朝各代都有抛弃女婴的现象,养不起,不想要,为了生儿子得节省粮食。
很残忍。
可这是现实。
光批判、谩骂、指责是没有用的,朝廷发诏令也于事无补。
绝大多数父母也不愿意抛弃亲生骨肉,可宗族社会就是那么看重血脉传承,没有儿子就是绝户,民间吃绝户的恶事,残忍到令人发指。
一个家庭若是没有儿子继承,当父亲死去的时候,母亲和家里的女儿根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财产会被族人瓜分,女人会被赶出家门,或者卖掉,甚至会被杀死。
这就是现实,不只是父亲想要传承血脉,家里的女人也需要一个儿子保护,哪怕他还是个撒尿和泥的懵懂幼童,他就是能保护家里的女人们。
只要他活着,宗族就赋予了他这份能力。
面对这样的宗族社会,谴责有用吗?也别用父系社会压迫女性说事,如果是母系社会,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只不过抛弃的婴儿变成男婴而已。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穷。
生存资源就那么多,不够吃,就得做出选择。
没办法。
必须要做点什么,解决这些问题。
刘襄不会在汉代闹什么男女平权,那是纯扯淡。
趁着汉朝的女子地位还不像后面几个朝代那么低,他已经大量的招收女工了。
参与劳动,获得报酬,能赚钱养活自己,社会地位自然变高,比喊些口号,仇视男性,闹一大堆幺蛾子有用得多。
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还得加上官方的救助。
他不会一拍脑门,强令各地办孤儿院、养老院。
这种社会问题不是一道政令能够解决的事情,钱财从哪里来?怎么管理?怎么监督?怎么才能长久的办下去?
这是一套体系,他需要摸索出一整套的办法,之后才能推广,若是不管不顾,只知道下命令,最终必然会成为恶政,成为一些吸血虫的饕餮盛宴,且流毒无穷。
有的人,善良的好似救苦救难的神灵,而有的人,他们邪恶的堪比食人的妖魔。
官方养济院之类的机构,最终变成贪官的钱袋子,老人做苦力,疲累、虐待致死,小孩养大了买给青楼、瓦舍、人牙子,那是食人魔窟啊。
历史上发生了太多这样的事情,不得不慎重。
想做好事,不能只有好心,还得有手段、有耐心,甚至是有杀心,才能找到一个好办法。
“朕想救济一下经历了苦难的孤寡鳏独,便从这些孩子开始吧,让广陵县令暂时管辖此事,朕会调几个锦衣卫监督,随后会派几个书吏过来。
希望最后不是好心做恶事。告诉他们,事关救济天下苦难,但有差错,夷三族!定为永例!”刘襄这话不只是跟赵云说的,还有随侍的书佐,他们会起草诏令,发回长安。
养济院这事很重要,可现在只能是个插曲,最紧要的,还是怎么平定江南。
江都大火至少会持续半夜,夯土城墙经历这么大的火势,估计会被烤得酥脆,肯定是不经用了,这里暂时不能作为渡江南下的物资囤积之地。
可此地的地形非常优越,放弃就太可惜了,需要修筑一座新城。
正好他想在丹阳的秣陵附近修建南京城,可以一并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