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带着五百余人,赶着两百辆大车,南下黎阳,他要在那过黄河去陈留。

两百辆大车有一百五十辆装的是铜钱,两千万五铢钱。

铜钱很重,八十个钱就是一斤,两千万钱就是二十五万斤。

老曹即是个无赖,又是个讲究人。他无赖的用刘襄的钱买刘襄的东西,讲究的是,他用翻了一倍的价格购买兵器,那些武器,即便是新的,也就值五百万钱,老曹留下了一千万。

在听到送给他的回答之后,仍然坚持付钱。

且一句都没提战马的事情。

贪而有度,令人印象深刻。

所以刘襄又送了他两百辆辎车和两百匹上好的驮马,能给斥候代步的驮马,这些,价值不下五百万钱。

其实还有个问题,他一直没有问出口,兖州连五千人的装备都余不出来了吗?

他们到底招募了几万人,才如此的缺乏兵刃?

兖州这一路的联军快要准备好了,就是不知道豫州是个什么情况,而将要去徐州琅琊郡上任袁绍,又会和徐州刺史陶谦,发生怎样的故事?

陶恭祖可不是温厚纯笃的老实人,先后跟随皇甫嵩、张温征讨叛军,去年任职徐州刺史,今年年初就把黄巾军赶出了治下的地盘。

他和韩馥可不一样,性子没那么懦弱,也不是袁氏的门生故吏,历史上也没参与讨伐董卓。

而袁绍此番去琅琊,袁家花费了不小的力气,硬生生的把琅琊国除国,改成了郡。

琅琊国是光武帝刘秀之子刘京的封地,已经立国一百五十多年了,下辖十三县,地域广大,赋税甚高,宫殿华丽,都城坚固。

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丘陵地带,是徐州的北方屏障。东面临海,北上可截断半岛,夺取青州大部,西进可入兖州,南下可攻占徐州平原,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琅琊既有心向袁氏的世家大族,又有陶谦布置在那里的军队,由臧霸、孙观领兵,这两位的出身都不高,怕是跟袁绍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一番争斗是避免不了的。

袁本初这人吧,属于逆境总有神操作,但顺境又浪又菜的主。

可惜不能近距离吃瓜围观,就算派出探子,隔着个兖州,也难以及时的传回消息,细节更是不要想了。

遗憾!

送别曹操之后,回城的路上胡思乱想了一阵,但也只能想想,关东士族联军自己是不会去招惹的,主要是打不过、耗不起,安安稳稳的守着黄河防线看戏,老老实实的等到明年秋收,那时候才有粮食搞事情。

先守好治下的九百多万人口,七十万顷田地,才是最重要的,这是自己腾飞的基础。

刚回到署衙就接到了一个好消息,磁石山找到了。

刘襄倒不是想要吸铁石,他想确定磁州的位置。

主要是眼馋磁州窑。

就像眼馋邢窑一样。

这可都是历史上数得着的瓷器产地。

他知道这两个地方有高品质的陶瓷土,但具体矿脉不清楚,所以早就命人探查了。

邢台的位置在东汉的襄国县附近,属赵国境内。磁州在粱期县和邺县之间,因磁石山而得名,在魏郡境内。

他要寻找瓷土矿,然后就近筑城烧瓷器。

这几年,幽州白瓷受大汉权贵追捧,价格昂贵,但渔阳没有品质高的陶瓷土,烧瓷器的时候选料极其繁琐,得事先拣选,过多遍筛子,然后再跟淘米一样水洗。

而且品相好的不多,产量极低,都不能用物以稀为贵来形容了,是听说过没见过的程度,饥饿营销也没有这么饿的,太耽误赚钱了。

邢窑瓷土矿没有明显的地标,所以磁州先找到了。

在粱期县东南,邺县西北的滏水上游,位于太行山中。

“瓷土矿脉应该在磁石山东方,加派人手尽快探查,调一万苦役过去,在矿脉附近的山谷筑城建窑,用城塞封住谷口,水泥窑、石灰窑一起建,工匠、力役安排在城中居住,派一千兵卒驻防。”

磁州窑要提前出世了,他仿佛看到了金山银海。

瓷器可是宝贝,特别是白瓷,大汉独一家,这是垄断的生意,能换来数不尽的财富。

单单瓷器的利润就能养起一支大军。

若能打通丝绸之路,再重新开拓海贸航线,贩卖瓷器的收益足以支撑一波全国性的大开发,或许还能推进大航海,大开拓时代的到来。

就算暂时只能内销,刘襄的治下也会多出一个支柱性的产业。

这让他不禁想到了肥皂,原本开玩笑一样的“退瘟丹”,现在成为了幽州商业的支柱之一,而且体积小,价值高,方便运输,是最受商队追捧的紧俏商品。

家中子弟没有大功劳的军属商队,根本进不了货,民间商人更是想都不要想!

因为要优先供给军中,也没有将制造规模扩展的太大,所以流入民间的并不多,价格居高不下。

当然,不会像刚出现的时候那样,号称百万钱也不卖。现在,基本是一块一千多钱。军中采购一律三百钱一块,兑换新币之后是一百钱一块。

工坊大概每天能出产三千多块,最大的客户就是军队,每天平均要采购两千块,利润是十九万平安通宝,将近六十万五铢钱。

剩下的一千多块会以三百平安通宝的价格卖给军属商队,利润是四十万平安通宝,五铢钱一百二十万以上。

每年肥皂所获的利润超过六亿五铢钱。

这还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所获得的收益。

无法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时代,不能考虑普及大众的问题,那不现实,油料的产量就能卡住大规模生产的上限。

主要是需要用到油料的地方太多了,总不能都用来生产清洁用品吧?

所以,肥皂工坊的规模并不大,是刘襄的私产,利润的一成是宿卫的专属福利,工人也在宿卫的家人中挑选,而一旦选入,就终身不能退出。

因为宿卫没有退役只有战死,战死了也是记录在名册之内的,他们的家人仍旧是宿卫的军属,享受同等待遇。

至于受伤和年纪大了不能作战的,门房、侍从、肥皂工坊等等等等,有得是地方安排他们。

自起兵开始的两百“值日功曹”,到现在的一千宿卫,除了前期有一部分调出去领兵的,以及随自己冲阵战死的,剩下的大部分都留在了身边。

刘襄习惯了他们在身边,让他觉得安心,死了、伤了、老了,我养你们。

其实人数并不多,不到一千两百家,大部分的家人在肥皂工坊,其余的就住在周边。

他不准备再扩编宿卫了,五百骑士,五百甲士,一千人足够保护自己,他还有三万中军,这都是他的直属部队。

如果算上革甲的话,披甲率超过了七成,如果只算铁甲的话,披甲率也超过了三成,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支全员老兵的军队。

是他从无到有,一点一点组建起来,跟着他一战又一战打过来的军队。

全军三万两千人,其中骑兵八千七百人。

这是他控制地盘的底气。

而他的地盘已经可以算是幅员辽阔了吧?

大汉三州之地,鲜卑王廷所在之地,东鲜卑南部草原,高句丽全境,朝鲜半岛全境。

人口将近大汉的六分之一、耕地占比也差不多,矿产资源极其丰富,而且被探查出来的越来越多。

军都、昌平两县的金矿,渔阳县东北的银铅伴生矿,军都山的铜矿,红透山的铜金伴生矿,西山、土垠、西盖马、平城的煤矿,渔阳、涿郡、海阳、襄平、平郭的铁矿,海阳、泉州、平郭、沓氏的海盐,雁门郡盐泽中的池盐。

以及高品质的木材、陶土、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等等等等。

这些矿区以及所属的工坊,全部收归专营,几十万人为此忙碌。

长白山山脉、千山山脉、燕山山脉、太行山山脉、吕梁山山脉、阴山山脉,这些山脉都是他的实际占领区,里面蕴藏着数不尽的矿产,等着被发现、被开采。

他要守着这一切,观望形势,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