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莽大叫一声,护着苏牧急走几步,来到孙正等人后方。

苏牧却是脸色大变,不为别的,因为两侧的帐篷里有几十枚雷管,一旦那两顶帐篷也被引燃,附近的人不死也是重伤。

他猛然出声提醒道:“帐篷里的雷管。”

护卫们听到他的话,都是心中一颤。

他们从西安州出发时,在去萧关的路上,见识过雷管的威力,离得如此近,几十枚雷如果一起炸了......

孙正手中斩马剑猛的砍下,直接将一名乌桓人的肩膀劈了开来。

他持的是一人多高斩马剑,剑柄与剑身各占一半长度。

由于剑柄足够长,非常利于双手持剑砍杀,剑身又是双面开刃,二十余斤的重量,一剑砍下去,对面的乌桓人直接被劈成了两半。

“啊——”

乌桓人身体被劈开的瞬间发出一声惨叫。

火光映射下,不少人看到了这一幕,无不是心胆俱寒。

对面的乌桓人此刻心中都是同一个想法。

这些魏人好狠辣啊!

牛莽道:“来几个人跟我去把雷管取出来。”

话音未落,他已经转身向帐篷冲了过去。

苏牧迟疑了一下,咬牙道:“牛莽小心行事,若不可为速速退回来。”

紧接着几名护卫也撤出战斗跟了过来。

苏牧双手持着斩马剑,跻身上前,就要加入战斗。

孙正见此直接将他拦了下来。

“大人,您身上没盔甲,小心对方暗箭伤人。”

说着一把将苏牧挡在了身后。

十余名护卫皆是身着重甲,他们快速背靠背围成了一个圈,将苏牧毫无死角的保护了起来。

正面则挥剑与正前方的乌桓人缠斗起来。

苏牧见此也没有再坚持,来杀他的人不过五六十人,自己的这些护卫完全能应付,他最担心的是后面还会不会有人来。

如果对方派更多人来,他只能用上雷管拼死一搏了,但那样活下来的机会也很渺茫。

毕竟这是在对方的军营里。

大魏士卒具甲持刀稳扎稳打,砍翻了不少对面的乌桓人。

乌桓人似是来的匆忙,只有不到半数穿着盔甲,而且较为劣质。

只是一刻功夫不到,对面便死伤大半,都有些不敢上前了。

此时牛莽带着四五名护卫,将雷管分数次搬出来,放在了自己这方人脚下。

苏牧再去看那两顶帐篷,发现已然着起了火。

牛莽吩咐人加入战斗,跻身来到苏牧面前,“先生,您的盔甲来了,快穿上。”

苏牧想骂这厮一顿,穿个屁的盔甲,这是在对方军营里,此刻穿不穿盔甲没有任何意义。

牛莽可不管那么多,拎着重重的锁甲往苏牧身上一批,转手又将头盔拿起直接给他戴到了头上。

就在这时,数百名乌桓人持着火把飞快赶来,将此间两伙人团团围了起来。

场内战斗戛然而止。

苏牧见此肩膀一抖,将锁甲抖落在地,伸手取下头盔,而后目光落在了脚下的雷管上。

如果将这百十枚雷管都点燃抛出去,可以让他暂时保住性命,但也只是暂时而已,关键还是要看这些乌桓人的真正来意。

牛莽和孙正等人已经弯腰拿起雷管,夹在腋下,且一只手已经摸向了怀里的火折子。

却见有几人走入场内,来到苏牧这方面前,问道:“魏使可在?”

苏牧冷声道:“来者何人?”

“大皇子有请您过去一趟。”

过去一趟?

苏牧心中冷哼,厉声道:“本使乃是大魏的使者,不是乌桓的臣子,他要见本使,就让他来此见。”

牛莽跟着怒道:“让他来此见。”

“这......”来人迟疑了一下,转身退走。

不多时,又一行人进入场内,这次没有来见苏牧,而是对着试图刺杀苏牧的乌桓人一摆手,吩咐道:“都带下去。”

一队士卒上前,将人陆续带离,而后周围的乌桓士卒也纷纷退走了。

苏牧顿时松了一口气,对方如此,说明来杀自己的人是私自行动。

“孙正,咱们的人可有损伤?”

孙正忙道:“有几个人负了些伤,问题不是很大。”

苏牧点点头,望着起火的帐篷,微微皱起了眉,蛮夷终究是蛮夷,开化时间太短,即便是贵族也达不到魏人的高度,更不懂邦交礼仪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如果他死在这里,乌桓的对外邦交肯定会恶化,到那时附近的大魏和贺国,甚至吐蕃、回鹘、高昌,都会视乌桓人为异类,不肯与其建立正常交往,从而导致乌桓人无法在这片土地上正常生存下去。

一个国家连外邦使者都杀,谁还敢来跟你建立邦交?

此时刘吉急匆匆赶来,客气道:“王妃请魏使过去一叙。”

苏牧冷哼一声:“本使哪里都不会去,他们要见就来这里见本使。”

刘吉叹道:“唉——,魏使大人的帐篷已然烧毁,王妃和大皇子的意思是,请魏使去驿站下榻。”

这还像句人话,苏牧思忖了一下,点点头,对着护卫们吩咐道:“带着东西跟我去驿站。”

“是。”

众人齐齐道。

刘吉急忙前面带路,“魏使请。”

苏牧带着护卫来到驿站大堂内,见到拓跋青筠和乌宁明都在,随即冷哼道:“你们需要给本使一个交代。”

乌宁明抱拳道:“今夜让魏使受惊了,此事待到了天湖行宫,父皇肯定会给魏使一个交代。”

苏牧闻言苏牧冷哼一声,没有言语。

乌宁明比他大四五岁的样子,举手投足间一脸的斯文像,与野蛮的乌桓人形象有很大不同。

乌宁明向拓跋青筠投去求助的目光。

拓跋青筠美眸一闪一闪的看着苏牧,心道,乌宁明尊崇汉族文化,常年醉心于读书识字,不太擅长人际交往,被乌桓国人称为书呆皇子,认为他太过媚外。

这里最大的就是乌宁明和拓跋青筠。

乌宁明平时不善交际,只能拓跋青筠出面了。

拓跋青筠脸上露出淡淡笑意,说道:“今夜发生此事,实属不该,这件事大王一定会给魏使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