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声由远及近,动静不小。

“太子殿下,臣弟找你来了~”

还没进门,刘德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声音里的兴奋劲,隔着老远都听得分明。

刘荣无奈的放下手中书简,转头看向殿外。

淮南子还没捂热乎,打劫的就到了。

唉…

刘德、刘阏于兄弟俩,在门口脱了屐履,一前一后进到殿内,走到刘荣身前行礼过后,满脸热切看着他。

“臣弟刘德,拜见太子。”

“臣弟刘阏于,拜见太子。”

刘启见他俩这个样子,哑然失笑。

这两个臭小子,不知道哪听到的消息,速度竟然这样快,就到了这里。

刘德凑过脑袋,小声试探:“太子殿下,上次臣弟和你说的那件事,你看?”

说完,眼睛直勾勾盯着书简,根本挪不开视线。

刘阏于低着头站在旁边,虽然没有吭声,也同样看向书简,目的不言而喻。

用手中书简轻轻一个敲了一下他俩的脑袋,刘荣没好气的轻声呵斥:“想看就看,孤又没拦着你们俩,在那发什么呆!”

刘德怪叫一声抄起一卷书简,席地而坐看了起来。刘阏于腼腆的笑笑,也加入了看研读的行列。

这两个人,真的是见到好书就不撒手,恨不得自己钻进书里。

“二弟,你们怎么知道今日淮南子到孤这里?”

刘德头也没抬,只顾看书,回了一句:“方才午间时分,阏于急匆匆跑到臣弟那里,告诉臣弟太子这里有人送书简过来。”

“臣弟得知后,便与他一起过来了。”

原来,刘陵领着人早早就到了太子居舍。不过不凑巧,当时刘荣正好出城相送郭解。

等了半晌也不见他回来,只好冒昧进到画堂询问。刘荣这个正主有事请了假,窦婴和汲黯下午才过来授课。所以,刘陵只见到了在那温习课业的刘阏于。

刘阏于平时胆小,本不想出声,但听到刘陵送的是淮南子后。便私自做主,让她把书先放到侧殿。

而后,一路小跑去找刘德。刘阏于找刘德,是想让二哥作陪,等会儿好向刘荣借读淮南子。

“原来是这样。”

听了刘德的解释,刘荣这才知道,原来刘陵在这苦等半天。

听完刘德的解释,刘荣只是笑笑,也拿起一卷书简,看了起来。

刘安虽然人品不怎么样,所做的淮南子还是相当有水平的,文笔堪称上佳。

淮南子共有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书中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糅合起来,合为一书。

主旨为道家思想。

其中,道术(不是施法那种哈)之论,深谙帝王之道,驭人之术。

这也正是刘荣,喜欢这书的原因之一。

而其飘渺浩大的描写,更是堪称一绝。

比如原道训中有一句: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

读来简直是一种享受。

三人埋头读了半个时辰左右,也不进食,全然忘了饥饿,把门外侍候的单丘急得不得了。

刘荣看完一卷,正要再拿,一抬头,只见窦婴不知何时到了,站在那也不吭声,正笑意盈盈看着他们。

刘荣起身见礼:“学生见过先生。”

见刘荣开口,坐在地上的刘德、刘阏于这才反应过来,赶忙放下书简见礼。

“见过太子太傅。”

“学生见过先生。”

窦婴笑呵呵点头问道:“太子殿下读的如此痴迷,不知读的是何书?”

“回先生,是淮南王叔所做的淮南子。”

窦婴眉头一挑,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对于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一书,窦婴心道书是好书,至于人嘛…

一个一根筋的书呆子罢了!

“授课时间已到,太子,咱们开始今天的课业吧。”

“好。”刘荣笑着拱手道。

刘德见窦婴转身去拿自己的书简,准备授课。连忙抱起几卷书简,小声对刘荣说道:“太子殿下,臣弟先拿几卷读读哈。”

说完,也不等刘荣同意,抱着书简就跑。

这臭小子,也不嫌沉!

而且,跑的还挺快。

刘荣摇摇头,抚然一笑。

……

未央宫,宣室阁。

宣室阁,因其建于前殿最高处,犹如台阁,故又称宣室阁。

位于未央宫前殿大朝正殿北部,很多军国大事,都是在这里决定,而后昭告天下。

刘启批复奏章,也多在宣室阁内的侧殿。

“和亲的人选,选好了吗?”

刘启低头手执朱笔,在摊开的书简上面用朱笔一边批复,一边看似不在意的随口问道。

春陀闻言,赶紧从一旁小太监手中接过一块帛布,递给刘启:“仆正要向陛下禀告此事,您看,这就是这次选中之人。”

接过帛布随意看了一眼,刘启沉声道:“就她吧,”将视线从奏章上移开,茫然的盯着帛布,眼神涣散:“匈奴乃边境苦寒之地,让人多备点陪嫁物品。”

“也好让她闲暇时,睹物思人,不至于太寂寞。”

“诺。”

春陀低声回应后,小声问道:“陛下,此番和亲,还请陛下赐下公主名号。”

和亲的人,表面说是公主,其实不过是宫内选下的宫女,赐以公主名号后,远嫁匈奴罢了。

有汉以来,从未真正有公主嫁入匈奴,都是以此为名,进行和亲。

有传言说,历史上刘彻的姐姐南宫公主,迫于形势,被刘启远嫁匈奴。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刘启根本不会这么做。

太史公编写的《史记》中,南宫公主所嫁之人并非是匈奴的单于,而是南宫侯张坐。

嫁了张坐,才有了南宫公主这个称号。(**公主,代表的嫁的夫婿的爵位)

(历史上,翁主都没有远嫁匈奴的记载哦)

眼中的痛苦一闪而逝,手中朱笔不自觉间紧握在手,刘启沉声道:“赐名…隆曦。”

“去罢!”

“诺。”

春陀低着头,领着传话的小太监悄然退下。

到殿门口,春陀对早已等待的礼官大夫说道:“陛下有旨,册封曦儿为隆曦公主,多备陪嫁物品,以为思念故土之用。”

“臣领旨。”

礼官大夫接旨后,一言不发去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