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人才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场“知识”与"经济"并重的"人才竞赛"中脱颖而出。而要把孩子培养成才,不外乎要从重视孩子今天的“成绩”开始。于是,家长们铆足了劲,为了孩子能取得好成绩开始了竞争:你家的孩子上了"剑桥课",我家的孩子就上"奥数班";你家孩子上补习班,我家孩子请家教;你家的孩子考96分,我家的孩子起码也得考96分……
总之,一切以学习为重要指标,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考试取得好成绩。因为干家务会占用时间,所以家长是总说:"去,去,你去学习!这些事情由我们来做,不用你动手。"于是,把本来属于孩子动手的乐趣剥夺了;有的家长认为“玩”会让孩子的心变“野”,所以就把孩子关在家里,不允许孩子出去“撒野”……孩子的成绩决定一切。至于孩子的心灵感受、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人文教育,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
教育重心的严重失衡,导致教育问题层出不穷。由于学习压力、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有心理问题,比如厌学、焦虑、缺乏自信等。还有一些孩子不堪重压,叛逆、去网吧、离家出走、彻夜不归,甚至以死“要挟”……而家长也常常因为感到付出太多但收效甚微而伤心绝望。
这是继马加爵事件、沙井一名初中学生因上网吧而猝死、深圳某中学一名学生在家跳楼事件之后又发生的一件事:
一名高二年级的女生,因为会考两门不及格,打开煤气自杀了!她留下的遗言是"妈妈,你让我太辛苦了!"读遗言者无不潸然泪下。
与中国大多数家长一样,这位女生的妈妈节衣缩食,风里来雨里去送女儿学钢琴、上各种培训班,一心要把女儿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她不能容忍女儿有一点点惰性、一点点娇气、一点点落后,要是女儿有一处做不到便施以严厉的惩罚。当女儿到了十三四岁的“反叛”年龄时,母女间开始冲突不断。冲突的结果是女儿常常被怒不可遏的母亲赶出家门。最终,女儿选择了另外一条不归路!
类似的事件不能不让我们警醒和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过于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是否歪曲了教育的本义?
事实上,孩子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孩子的成长更重要。过于功利的教育目的只会让教育失衡,扭曲孩子的心灵,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即便最后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好,但依然得不偿失。
对于孩子来说,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家庭教育的核心首先应该是让孩子健康地成长,长大成人,然后才是成绩、成才、成功。
很多时候,孩子能不能考出好成绩,能不能获得成功,是受多方面条件制约的。比如,家庭教育因素、心理因素、习惯因素等等。作为家长,我们不能替孩子成长、不能替孩子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但我们可以给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直、正派的品质……而孩子只有拥有这些可以自己成长的力量,才能经得起未来社会的考验,顶得住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压力,茁壮成长,赢得快乐幸福的人生。
孩子的可塑性极强,但也很脆弱,面对的**也很多。这就要求家长必须具有更多的耐心、细心和智慧,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赏识孩子、规范孩子、引导孩子,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成长,但同样要保持警惕,避免让孩子去体验本不该体验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对于孩子来说,少年时期健全人格的培养正是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保证。因此,家长不能本末倒置,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成长过程中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
本书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教子实例,旨在告诉家长,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希望家长能在阅读中得到启迪,掌握智慧育子的方法,从而更懂得如何去关爱自己的孩子,增强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
愿本书能为繁忙的家长提供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实用技巧。
编者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