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mínɡ·于yú谦qiān
千qiān锤chuí万wàn凿záo出chū深shēn山shān,
烈liè火huǒ焚fén烧shāo若ruò等děnɡ闲xián。
粉fěn骨ɡǔ碎suì身shēn浑hún不bú怕pà,
要yào留liú清qīnɡ白bái在zài人rén间jiān。
诗文大意
经过千锤万凿出自深山,
把烈火的焚烧视作等闲。
粉身碎骨仍然毫不惧怕,
要把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三步精读
主观感受
朗诵古诗,用三个词写下你自己对这首诗的感觉:
1. ________2. ________3.________
身临其境
写下这首诗时诗人还是个少年。受历史上文天祥等忠臣义士的感召,诗人自小就有清白做人、以身许国的志向。
他平时用功读书,同时也注意关注民生、观察世界。这天,他路过一座石灰窑,观察了解了石灰采制的过程:先从山中开凿矿石,经过烈火焚烧后再碎成粉末,最后变成洁白的石灰,供人们在建筑、生活中使用。
石灰本是普通、廉价的事物,诗人却对它深有感触,他从石灰的采制联想到自己的人生追求,写下了这首托物言志的诗。
细品词句
这首诗前三句依次讲述了石灰采制炼造的过程,用拟人的写法展现出石灰蕴含的品质,实际讲述的是仁人志士的精神成长和生命过程。
首句讲石灰的开采,工人需进入深山开采石灰石。“千锤万凿”表面上说石灰石要经受敲打锤凿,实际比喻有志之士少年时经历的刻苦学习、磨炼的过程,“出深山”说明他们出身乡野,怀揣着才学和壮志走向朝堂,要造福国家和苍生。
第二句写石灰的烧炼,古时石灰石要经过七天以上的焚烧才能烧制完成。“烈火焚烧”象征着志士经历的种种挫折、磨难与考验。如果熟悉历史就会知道,自古忠贞之士要面对的不只是身体上的摧残,还有心灵上的痛苦。但是这些在他们看来“若等闲”,他们永远从容不迫,不怕毁谤、不惧艰险。
第三句写石灰的粉碎与制成,石灰石煅烧后碎成洁白的粉末,就可以供世人使用了。“粉骨碎身”象征着生命的结束,忠义之士面对人生的终结也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直抒胸臆,总结全诗。当然,表面上看还是石灰的精神:石灰色白而性烈,不会腐坏,可以灭虫解毒,以自己的粉身碎骨造福人间。而诗人的志向也正是如此:清白做人、廉洁正直,哪怕牺牲也要为人间留下清正之气。
这首诗咏物言志,把人生追求和石灰的炼制过程融为一体,磊落豪迈、铿锵有力。诗中所表达的精神也正是于谦本人的写照,令人读起来肃然起敬。
讲个故事
北京保卫战
于谦是明朝的著名大臣、爱国英雄。据说于谦出生前的晚上,他父亲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说:我文天祥感动于你们于家的家风忠义,所以打算转世,来做你们于家的子嗣。他父亲听了连声谦逊地道谢,说“不敢当”。后来孩子出生,父亲就给他起名为“谦”,表示谦逊自省。
这个故事可能是后世百姓为了纪念于谦和文天祥这两位爱国英雄而编成的。但于谦确实一直以文天祥为楷模,他将文天祥像挂于座位之侧,几十年如一日地向文天祥学习。
于谦为官清廉、刚直无私,是个铁骨铮铮的硬汉,遇到不痛快的事,总是拍着胸脯感叹说:“这一腔热血,不知会洒在哪里!”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北京保卫战”。
1449年,明英宗不听于谦等大臣的劝阻,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执意御驾亲征和瓦剌作战。结果发生“土木堡之变”,明军大败,精锐损失殆尽,明英宗也被俘虏。瓦剌大军以明英宗作为要挟,进逼大明的都城北京。
大明遭遇了自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有的大臣建议赶紧迁都南京,这时的情况和宋朝“靖康之变”是何其相似!如果这时王公大臣带头逃亡南京,必定军心、民心崩溃,北方的国土一定会被瓦剌占领,甚至南方也不一定守得住……
于谦此时担任兵部左侍郎,他大义凛然地站了出来,力主组织军民守卫北京,坚决抗敌。
于谦临危受命,担任兵部尚书,他有胆有识、运筹帷幄,有条不紊地组织军民备战。瓦剌军队以皇帝明英宗要挟,于谦知道一旦妥协此战必败,他回复“社稷为重,君为轻”,力请郕王朱祁钰即位,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
之后,明军在北京城下与瓦剌大军展开决战,于谦、石亨率军与瓦剌军战于德胜门外,瓦剌军大败。瓦剌军随后又转战至西直门进攻明军,也被击退。瓦剌军不甘失败,又在彰义门组织进攻,明军佯装失利,瓦剌军追到土城,被潜伏在民居内的明军火枪手阻击,死伤无数。面对京师外围守军的奋力抵抗和严寒天气,瓦剌军只好退回塞外。“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胜利,明朝也转危为安。
学个成语
大义凛然(dà yì lǐn rán)
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自宋代曹辅的《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
说段历史
做了两次皇帝的明英宗
古代有过不少“太上皇”,有的是主动让出皇位,自己去享受生活,比如宋高宗赵构;有的是还没做够皇帝,被迫当了太上皇,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其中只有一位,成为太上皇之后又“复辟”,重新做了皇帝,这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是明宣宗的长子,八岁就继承了皇位。当时明英宗年少,国家大事都由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过问,这位太皇太后非常贤明,重用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老臣,史称“三杨”。明英宗少年时,边防安定,经济繁荣,明朝的国力也日渐强盛。
八年之后,太皇太后去世,明英宗开始亲政。年轻的皇帝掌权初期颇有雄心壮志,勤于政务,励精图治。但是,他自幼身边就有个叫王振的太监,明英宗当上皇帝之后,任命王振为太监中权力最大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他过于宠信王振,让这个太监可以作威作福,随便惩处、陷害大臣。于谦因入京时不向王振送礼,曾遭其诬陷下狱,后来因各地百姓、官员力保才被释放。大明的朝政危机重重。
胸有大志的明英宗曾三次组织北伐,与蒙古人建立的瓦剌作战,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这让他信心膨胀,好大喜功起来。第四次北伐,明英宗受王振怂恿执意亲征,结果因为情报有误、指挥不当等兵败被俘,这就是“土木堡之变”。之后他的弟弟朱祁钰被于谦等大臣拥立登基,他在敌营中被尊为太上皇。“北京保卫战”之后,瓦剌看到他已经没什么用处,还不如送回去给明朝制造矛盾,索取了一些财物之后,就把英宗送回了明朝。
他回来之后,果然陷入了尴尬境地。朱祁钰不愿让出皇位,就把明英宗安置在洪庆宫,让他继续做太上皇,实际上是将他软禁了起来。
七年后,朱祁钰突患重病。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大臣和宦官看到了机会,就把明英宗接出来,拥立他重新登上皇位,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夺门之变”。在这之后不久,朱祁钰就去世了,有人猜测是被英宗谋害,但朱祁钰当时也确实身患重病,也有可能就是病死了。
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复辟功臣与于谦有仇,立即把于谦关押起来,诬陷他有谋反之心,明英宗虽然知道于谦有功,但还是同意杀了这位拯救大明的英雄,这成了他一生中另一个污点。
此后明英宗又做了几年皇帝,他没有了以前的锐气,倒是有一些宽仁的举动,他下令释放了建文帝的后人。更为人称道的是:他在临终前下旨废除了明朝一直以来的妃嫔殉葬制度。从此,后世宫中许多苦命女子,摆脱了皇帝驾崩后被殉葬杀害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