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处理问题时如何维护上级形象?徐阶和嘉靖皇帝的小默契(1/3)

大概没有一个领导不爱面子的。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但真心说一句,你见过不爱面子的领导吗?说句笑话,有不要脸的领导,但没有不要面子的领导--尽管“脸”和“面子”是一个意思。

几年前,有个很火的戏,叫《蒋公的面子》。这“蒋公”,就是当时全国的最大领导蒋中正,所以蒋公的面子就能拍一部戏。换个平常人,比如我,你拍部“老杨的面子”,那不成了笑话?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是办公室里写材料的。他给局长起草了一个讲话稿,主任大大地改了一通。局长把他和主任一起叫去,说是一起研究稿子,其实就是现场指导。局长说:“这里,啊,还有这里,应该这样讲这样讲。这两句呢只要前后调换一下,不就理得很顺了?”口气呢还有几分得意。这小伙子脱口而出:“我原来就是这样写的”。一下子,两个领导的脸都有点挂不住了。他后来跟我说:“我可真是笨啊”。我说:“哪呀,你真聪明,轻轻一句话,就让两个领导面子都掉到了地上。”

人有笨死的,也有聪明死的。《三国演义》里的那个杨修,就是聪明死的。他处处表现得比曹操还聪明,让大老板曹操没面子,他能不死吗?

明朝嘉靖年间,就有一件事关“领导面子”的大事儿。

严嵩、严世蕃父子,是明朝,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大奸臣。这父子俩权倾朝野,陷害忠良,贪赃枉法。他们的权势有多大?连太子裕王朱载垕(就是后来的隆庆皇帝),也要向严世蕃送上1500两银子,才能拿到本该属于他的“岁赐”。他们受贿的钱有多少?严家府中,专门挖了十几个地窖,这不是放红薯,是放金银珠宝的--你家的红薯也没他家的珠宝多吧。严氏父子被抄家时,贵重物品要登记在册,结果一记就记了六万多字,最后成了一本书,叫作《天水冰山录》。你去记一下家里的值钱的东西,看看能写上几行?

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到了严嵩晚年,终于在权力斗争中失势,其儿子严世蕃也以贪污罪,被下到狱中,等候判决。

扳倒这严氏父子的,是徐阶,他是当朝大学士、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吧。这徐阶的为人,历史上评价很不一致,但有一点大家都承认,就是“深沉又机智”。顾名思义,说这人智谋过人,但这智谋又藏得很深,一般人根本不会想到去防范他。举个例子吧,徐阶与严嵩是政敌,但在严嵩深得嘉靖帝信任时,他知道不能以卵击石,就处处顺着严嵩,还把孙女嫁给了严嵩的孙子,两人结成了亲家。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为人霸道,多次对徐阶无礼,徐阶照样安之若素,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而同时,徐阶又用心揣摩嘉靖的脾气,慢慢地取得了嘉靖帝的信任。在严氏父子的不知不觉中,升到了内阁大学士,有了与严氏父子“扳手腕”的实力。这份苦心孤诣,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后来嘉靖所住的永寿宫发生大火,嘉靖有意想新造一个宫殿,但这样大兴土木的事又不好意思自己说,就问严嵩的意思。严嵩此时骄横惯了,已不大把皇帝当回事,竟然说没这个必要。徐阶却看透了嘉靖的心思,积极建议造新宫殿,而且还别出心裁地说,可以用永寿宫被毁后剩下的材料。这一来,既营造了新宫,又堵了谏官们指责嘉靖铺张浪费的嘴。嘉靖一听大喜,徐阶因此加封少师,而严嵩渐渐被皇帝冷落。最后徐阶瞅准机会,痛下杀手,一举把严氏父子赶下了台。

再说这严世蕃,是朝廷的大官,犯了罪,必须要由“三司会审”。三司,就是明朝的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的公安部、检察院和法院。“三司会审”,就像重症病人得名医会诊一样,也是高规格的待遇,一般犯人还轮不到。

这公

检法三司长官,平日是受够了严世蕃的气,这回落在自己手里,那也是毫不客气,尽力搜罗严世蕃的罪证。而这严世蕃呢,关在牢里,也是提心吊胆。他对来看望他的朋友说:“任他燎原火,我有翻江水。想我严某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这回也定是逢凶化吉。唯一的担心是沈炼和杨继盛的旧案,如果被翻出来,那我就死定了。”这沈炼,就是电影《绣春刀》里的锦衣卫沈炼的原型。不过当时的大奸臣是严氏父子,而不是电影中的魏忠贤。沈炼和杨继盛上奏弹劾严氏父子,结果被迫害下狱,惨遭杀害。

严世蕃这话传到了三司长官的耳中,他们一听大喜,这姓严的命里该绝,自己送了这么个罪名上来。于是三位“部长”拟好了一份谳词,也就是判决书,拿了来请徐阶审阅。徐阶看了,呵呵一笑,对三人说:“你们这是要救严公子呢,还是要杀严公子?”三人大吃一惊:“徐大人您这话说的,叫人听不懂哪。”徐阶说,“按照这判决书,严公子明天就可以出门了,你们三位说不定倒关了进去。”这三位听徐阶说得这么严重,一下子都愣住了:“那徐大人您倒说说,这审判书怎么个写法呢?”徐阶又是呵呵一笑,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知道你们会这么写,我呢,早就替你们写好了。”

徐阶的这份判决书,写明了严世蕃的四大罪状:一、严世蕃在老家南昌占据了一块有王气的土地,盖了一座府邸,比王府还气派;二、严世蕃与一名亲戚在京城聚集亡命之徒,训练私人武装,图谋不轨;三、严世蕃勾结倭寇,就是日本人,纠集了死党五百人,企图外逃日本;四、严世蕃有个叫牛信的部下,本在山海关把守边关,最近忽然逃往北方,企图勾结外敌。那三位部长看了面面相觑,不明所以。因为这几条罪状,虽都是死罪,却经不起细细推敲。比如既是要亡命东洋,就没必要在家乡大兴土木;倘要勾结外敌,自然是里应外合,为何要只身逃出山海关?把这些道听途说之词写到判决书里,真是对不起自己三司长官的职业精神。但徐阶说天机不可泄露,你们照写就是。

据说,严世蕃在狱中一开始探听到三司的谳词内容,哈哈一笑说,看来只怕是有救了。后来再看到徐阶拟定的文本,顿时瘫倒在地,惊叫道,“这下死定了。”果然,嘉靖皇帝看了奏章,龙颜大怒,他平生最痛恨的,就是“犯上”与“通倭”。嘉靖立即下诏,以“里通外国,企图谋反”的罪名,判处严世蕃死刑,也不容严世蕃申辩,更没有什么取证、对质,快刀斩乱麻,把严世蕃给杀了。严世蕃老子严嵩的官职也被一抹到底,两年后凄凉死去。

徐阶为什么能顺利地杀了严世蕃,不是他拟的罪名有多么高明,高明的在于他没有就事论事,而是看到了严世蕃背后有一张脸,那就是嘉靖皇帝的面子。

嘉靖想不想杀严世蕃?当然想杀,但前提是不能影响自己的威信,不能伤及自己的面子。要知道,嘉靖这个人,是出名的“right先生”,不是说他是真命天子,而是说他总是对的。《明史·奸臣传》说:“(嘉靖)帝英察自信,果刑戮,颇护己短。(严)嵩以故得因事激帝怒,戕害人以成其私。”也就是说,嘉靖这个人,就是死要面子,最恼火别人说他错了。所以,严嵩要想害人,只要抓住嘉靖“护短”的心理,挑拨是非,煽风点火,激怒嘉靖,就能借嘉靖之手把人给杀了。譬如杨继盛上奏弹劾严嵩,奏章中所列严嵩罪状,证据确凿,严嵩根本没法抵赖。但老奸巨猾的严嵩,抓住奏章中“或问二王(裕王、景王),令其面陈(严)嵩恶”这句话,对嘉靖说,这人跟太子结交,攀上高枝了,眼里哪还有你皇上?嘉靖一听勃

然大怒,根本不管奏章中说了什么,不由分说就降旨将杨继盛逮捕入狱。这回严世蕃之所以要把审判引到沈炼、杨继盛案上,就是想抓住嘉靖“死要面子”的性格煽风点火,把水搅浑,来个浑水摸鱼。徐阶的第一高明之处,是他把嘉靖皇帝的心思揣摩透了:那就是既要杀了严世蕃,又不能没面子。

严家父子当年那么不可一世,就在于有嘉靖皇帝做靠山。他们能够制造许多的冤假错案,要么是嘉靖明确同意的,要么是嘉靖默许的,比如沈炼、杨继盛的案子,就是嘉靖下旨的。如果把这些冤案作为严世蕃的罪名,他要是说,我这可是请示过皇帝的,是皇帝点头的,那你怎么办?能把皇帝也作为奸党吗?能把皇帝拿来审讯下监狱吗?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是无法想象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到此为止,不了了之,把严世蕃放了。这其实还算好的。要是皇帝脾气上来,嗯,你们这是啥意思?是想查朕吗?是想造反吗?来人,先把这三个不长眼的东西关起来。而现在,徐阶给严世蕃定的罪名,每一条都是阴谋造反,犯上作乱,跟皇上过不去。这样的事他当然要背着皇上干了,这就把嘉靖干净利落地“切割”出来了。皇帝也就顺水推舟,把严世蕃杀了,朝野人士全都高呼“皇上圣明”。所以,徐阶的第二个高明之处,就是在不动声色间把嘉靖和严世蕃切割了开来。

但徐阶在这样处理的时候,对三司长官的疑问,他的做法是“不解释”,好像这些罪名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也没有跟嘉靖去表个功,说我这是为了您皇上的面子。他事实上与嘉靖达成了一种默契。设想一下,假如满朝大臣都知道徐阶故意切割嘉靖与严世蕃,或者徐阶在嘉靖面前卖个好,你让嘉靖这做皇帝的情何以堪?《朱子格言》里有句话:“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这是在说做好事,其实给面子也是一样,你给面子给得人人皆知,这就不是给面子,这是示功卖好,是自我标榜,只会让对方更难受,这面子也就白给了。所以这是徐阶的第三个高明之处,给面子给得很到位。

徐阶在严世蕃一案的处理中,正是由于他领会了上级的意图,体现了上级的意图,嘉靖的面子给得风风光光,从而顺顺当当地解决了问题。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理念,给上级面子,就是给自己面子。因为上级所掌握的资源和影响力,对每一个下级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积极帮助上级解决棘手的难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树立起领导的威信和形象,上级就会放心地把更多机会提供给你,而这,正是一个人得到快速发展的前提。这就叫“有面子才有里子”。

所以,做事情,尤其是在处理一些棘手的敏感的问题时,领导的面子,是必须要考虑的。这也不仅是给不给领导面子的事,更是为了把事情办顺当。比如我那个朋友的孩子,领导说怎么改,你点头称是就行了,领导跟你想的一样,就证明你的工作能力没有问题,既然不影响最后结果,何必一定要说穿呢?局长心里舒坦了,主任心里踏实了,觉得这小伙子还真懂事,事情呢,不也办顺溜了?

职场论语:

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世上最长的路,就是高手的“套路”。

职场中最难的那部分是什么?除了完成业绩,你还需要面对一些你讨厌的人,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堆徒劳无功的事。事情不会变得容易,但是你会让你自己更擅长处理这些事。所有不能打败我们的,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既然做不到面面俱到,就要保证不忽略重点。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说你好,直接主管认为你有问题,你多半就是有问题了。一言以蔽之,就是你要“保证重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