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节

“淑珍,你现在肚子里还有我的孩子,怎么能让你一个女人到处跑呢,你就在家里呆着,我去联络,放心,我都熟着呢。”陈立德望着自己老婆的大肚子,连忙劝阻道,还有几个月就要临盆了,怎么还能瞎跑呢。

“就是,立德兄弟说的没错,马同志,你还交待给别人吧,反正都一样的,身子要紧,可不能伤了肚子里的孩子。”李卫自然也不会让一个大肚婆东奔西颠去组织民兵,那简直是有丧天良。

“那也行,我找别人替我,我就在家里,负责联络。”马淑芬一脸幸福地抚着自己已经高高隆起的腹部。

四菜一汤的标准公务员中饭后,经过一个下午的商讨,李卫将陈武庄附近民兵们集结训练时间安排到十天后,由陈武庄民兵连长陈立德进行联络各村民兵,其妻子马淑芬登记造册,毕竟根据地民兵数量众多,如果全集结在十二区队的训练基地,负担太大。

下午三点多,李卫再次跨上自行车,与陈立德一家人挥手告别,继续向下一站赶去。

经过四天时间,李卫和反恐训练组的几个连长干部,走遍了整个根据地,甚至还将反恐训练的征集对象延伸到十二区队根据地以外,其他作战单位根据地,反恐行动,也需要同心协力,独善其身只会被敌人各个击破。

统计了一下参加反恐训练的名单,大概有两千余人,单单是十二区队的营区最多只能容纳一千人,根本无法容纳这么多人。

马回头军事基地的教员由三连和新兵营的干部中间抽调,教材由三连和四连的笔杆子合伙编撰,教材编辑过程中,作为区队里两大拥有大学学历的文化人,范国文和李卫也被拉入其中,范国文倒是老实,编辑字句,设定些专业技术名词,李卫同志则是没少添过乱。

在恐怖主义业务发达的现代21世纪,随便哪个老百姓都能讲出几个恐怖主义行动的案例,例如绑架啦,劫持啦,人体炸弹啦这些都是小儿科,例如规模大点的飞机撞大楼啦都是常见。李卫自己也玩过飞机撞据点这种极度奢华的攻击,像搞火车相撞这种游击队也没少干过,不过反恐教材上还是偏向于针对民众的恐怖行动,毕竟八路军没有铁路和大楼供敌人破坏。

不得不说从现代社会里长大的李卫,眼界确实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所能相比,毕竟几十年的差距摆在那里,各种各样的恐怖主义案例简直让那些负责写教材的人瞪大了眼睛,眼神儿直勾勾地盯着小李子,一脸地不可置信,个个捏着笔杆子满头满脑直冒寒意。这家伙不会天生就是恐怖分子吧。这些恶毒方法怎么是人想得出来的,五花八门,异常歹毒,造成的后果也是影响力极奇恐怖,这“恐怖分子”这一词可真贴切,专门制造恐怖的干活。

在离石井镇外十二里,通着潴龙河支流的月亮溪弯角处,有一个叫马回头的河滩荒坡,满滩的杂草乱石野藤,也没什么人烟,战争打着荒地倒处都是,地都不够人耕。

这年头也没什么国土局审批,十二区队就在这片无主之地上画圈占地,雇佣了大量群众修建了一个占地数上千亩的训练基地,除了宿舍区以外,还参照河北地区民宅的特色还建立了一片民宅建筑,模拟出一个冀中村庄的格局,不过里面并不打算住人,而是用作训练使用。

恐怖分子针对平民的血腥杀戮主要是处于村落内,作战方式和战场上两军交锋完全不同。针对保护平民的特种作战训练需要独立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演练,现场模拟课是必可少,反恐战斗更需要抓住时间和制造心理战,远比闷头打冲锋要复杂得多,这次征召训练的民兵无一例外都要求头脑活络机灵,能够随机应变,在平常来说最受欢迎,最具可塑性的憨实汉子是第一个被刷下马,太老实的不要,不会欺负人的不要,怕吃苦的不要,没耐心的不要。

在反恐训练组的李卫等几个人外出进行组织联络之前,区队上下军民就开始了马回头军事基地的建设行动。

如此不算小的土木工程,区政府季平区长心中狂呼终于是英雄有用武之地,政绩啊,大大的政绩工程摆在面前,不好好表现一下,实在是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委以重任,当即装模作样地摆起姿态,振臂一呼,立时附近的村落群众集体响应,再大的工程也架不住人多,进度极快,仅仅是两三天就打实了地基,演习村落的宅子反正也不住,造个模样就成,连地基都省了,直接夯一了遍地皮就吭吭哧哧像搭积木的垒起一片豆腐渣工程,也没什么好料子弄去,有个样子就成,只有在宿舍区才是实打实的建筑,半点料子都没省。

待参与人员的大名单定下以后,将相应的宿舍房扩建了一部分,才匹配了整期训练任务,而以今后,马回头基地也将成为一个类似于学校的大型培训中心,为各种抗日项目的培训提供场所。

地方的干部行动效率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十月十七日,第一批反恐训练开训的前一天,从太阳还没从东边升起,根据地内各个村庄赶来参加训练的民兵们陆续不断到达,在报到后分配好宿舍放下行李,来参加训练的民兵们看到未完工仍然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收尾赶工中的马回头军事基地,也没有人带头,民兵们自发性的主动投入到基地的建设队伍中,这次来参加训练的都是各地方的精干人员,有这支生力军的加入,一下子让基地的建设进度加快了许多。

路程较远的民兵都是提前出发,临近中午,第一批名单上的民兵们就已经全部签到,看来各地的干部们也对这次的反恐训练相当重视,宁早不愿迟。

天色偏向正午,马回头基地的伙房烟囱上炊烟生起,为了训练中让民兵吃好喝好,有足够的精力应付繁重的训练任务,区队里专门调来了炊事班顶级大厨耿班长来基地的炊事班亲自带队,大厨炊事班耿班长大马勺刚刚举起准备敲着锅沿,刚想喊开饭,就见成堆的人涌了过来,排成一溜溜地长队,要自觉有多自觉,每人手里大小碗盆都已经整装待发,干活不偷懒,吃饭谁跟你客气。

这年头新兵参军的最初理由就是为了有一口饱饭吃,在一九四年年初,应党中央的号召,在根据地内进行大规模开荒,军民同垦,收获下来的粮食使十二区队不再有闹饥荒之虞,尽管被延安克扣的新作物数量剩下不多,经过抢种和补种后,可以大规模投入第二次耕种,延安的大丰收也将被克扣的种籽以两倍返还,区队里的伙食标准自然而比其他部队要高,不仅管饱,有时还有肉,最起码天天还能见些油盐,加上厨师手艺了得,十二区队的炊事班在十一分区里也算是小有名气。

来参加训练的民兵们来之前就一早打听好了,十二区队的伙食是顶呱呱,所以报名反恐训练是争先恐后,除了保卫亲人和家园外,第一理由恐怕就是为了个吃,民以食为天,在炊事班耿班长面前被论证的无以为复。

“娘的,这帮子吃货!”耿班长呲了呲牙花子,拎着大马勺轻轻敲了敲锅沿,排队开伙的队伍中一阵**,一张张年轻的脸上都带着兴奋劲儿,总算可以尝到十一分区里有名的十二区队伙食,如果目光能够实质化的话,耿班长眼前这锅炖着土豆烧肉几乎要被无数道目光给戳烂至渣。

有些着架不住众多眼睛有泛绿倾向的民兵们,耿班长扯着嗓子喊排队,照着一贯的调子喊道:“开饭排好队海人四两饭,不够再添,土豆烧肉限量,每人一份。”

说是炊事班,但也有十来号人,拉开了流水线,耿班长打头一个,管土豆烧肉,下一个炊事班战士管炒扁豆角,再下一个管加饭,今天做的是杂粮饭,玉米、小麦和荠麦同煮,玉米的微甜,小麦的香和荠麦的微苦混合在一起,非常实在,最后一个战士管的是白菜汤,汤上面还漂着薄薄一层油星,足见下料的厚道。

同样的饭菜组合,还有三组,拉开了流水线的阵势,一个人端着空碗从一组炊事班的人前走过,就是一大碗饭菜组合,因为吃着方便,每个人都是至少一个大海碗,底下是菜,上面压着饭,再用菜汤一浇,易消化又有营养。

连民兵带建筑队的群众将近六百来号人,在户外扎了堆吃饭的场景是很壮观的,到处都是啧巴啧巴的吞嚼声,刚来就有肉吃,都赶得上过年了。

一顿丰盛的中饭激发了前来参加民兵们的**,在日落前,就把基地内的收尾工作给完工,提前一天完成建设任务,这也是十二区队所没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