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我们收购了斯科特·费策公司,我们不仅得到了一家优秀企业,还得到了拉尔夫·舒伊这样一位杰出的首席执行官。那时,拉尔夫·舒伊已经61岁了。那些十分关注年龄而不是能力的公司,应该从拉尔夫·舒伊的才智那儿受到启迪。而伯克希尔公司正好相反,拉尔夫·舒伊经营斯科特·费策公司长达15年,直至2000年末退休。在他的领导下,这家公司为伯克希尔贡献了10.3亿美元,而我们当初的收购价格只有2.3亿美元。我们又利用这些资金收购了其他企业。总的来说,拉尔夫·舒伊对伯克希尔现值的贡献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
——彼得·林奇
[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巴菲特在留心投资机会方面具有极大耐心,宁可在那里蛰伏着也“不见兔子不撒鹰”。他在收购斯科特·费策公司时就颇费了一番功夫,显示出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耐得住寂寞,并善于抓住时机。
从1984年开始,斯科特·费策公司就一直在待价而沽,等待着被人收购;而一直从事企业收购的巴菲特,也在通过各种媒体尤其是报纸默默关注着这一动向和进展。
斯科特·费策公司首席执行官拉尔夫·舒伊(Ralph Schey)在商界有着不同寻常的人脉关系。他和公司总部所在地的克利夫兰医疗中心、俄亥俄大学、凯斯西部储备局、风险投资公司等都有非常良好的关系。
可不知怎么搞的,一年过去后,斯科特·费策公司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买主,所以股东们不得不通过了一项职工持股计划。由于接下来该公司经营发生困难,这项计划也不得不随之搁浅下来。
巴菲特认为这时候主动出击的时机到了。于是他主动给拉尔夫·舒伊打电话,要求在他方便的时候两人见个面。
1985年10月22日,巴菲特、查理·芒格、拉尔夫·舒伊一起在芝加哥共进晚餐,当场就达成协议,并且在一个星期后签订了收购合同。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9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回顾说,当时的斯科特·费策公司曾经和一家投资银行签订了协议书,答应如果被收购成功后斯科特·费策公司支付给这家投资银行250万美元费用。可是回过头来想一想,在伯克希尔公司收购斯科特·费策公司过程中,这家投资银行又究竟做了什么呢?不用说,它什么也没做。
巴菲特当时就预测,这家投资银行一定舍不得唾手可得的250万美元收入,可是也一定不好意思不劳而获。也就是说,无论是否真正起作用,作为中介来说它都必须做点什么来表示一下。
果然不出所料,这家投资银行慷慨地拿出了一份原来就准备好的关于斯科特·费策公司的文件,厚达1英寸。但是,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看也没看就把这份文件给退了回去,他们的理由是,既然双方已经达成了协议,也就没有必要人为地把这件事情复杂化。
查理·芒格在伯克希尔公司1987年股东大会上幽默地说,我们愿意支付这250万美元,支付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看这份文件。和过去一样,只有把事情尽量弄得简单一些,才能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有意思的是,当初公布斯科特·费策公司收购消息时还闹了一阵惊慌呢。收购消息最早是由道·琼斯新闻服务中心发布的,消息的内容是“斯科特·费策公司要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这让伯克希尔公司股东们一阵惊讶。当然,消息后来很快就被更正过来了。
1986年初,伯克希尔公司斥资3.15亿美元收购斯科特·费策公司,从而使得伯克希尔公司的销售额得到成倍增长,达到近20亿美元。要知道,斯科特·费策公司拥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科比真空吸尘器公司、道格拉斯公司、克利夫兰·伍德公司、阿戴利特公司、法兰西公司、西部塑料公司等21家生产和销售企业,员工总数超过4800人。
总体来讲,斯科特·费策公司旗下的这些小公司单独来看每一家都不起眼,可是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就非常了不得,尤其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最令巴菲特喜爱有加,此外还有科比真空吸尘器公司。这两家公司的名称,读者在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中经常会读到。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0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拉尔夫·舒伊这位86岁的经理人于2000年末退休了,他很怀念他。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拉尔夫·舒伊完全有资格列入伯克希尔公司名人榜。
据1999年7月5日美国《商业周刊》报导,斯科特·费策公司并入伯克希尔公司后,很快就成为伯克希尔公司一只名副其实的“现金牛”——伯克希尔公司1986年收购该公司后,它每年的收入增长速度高达5.5%,年年被巴菲特称之为“资本效率的典范”。1998年,斯科特·费策公司净资产高达1.12亿美元,税后净利润0.965亿美元,净资产收益率86%。更令人惊讶的是,巴菲特13年来一直在利用它赚钱,总额超过10亿美元!
1998年,伯克希尔公司收购了英国劳埃德保险集团下面最大的保险商之一DF曼恩公司,这下引起了议论纷纷,同行纷纷猜测伯克希尔公司此举很可能是为下一步收购该集团的其他几个分公司作准备,最终事实证明,伯克希尔公司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在2000年收购了英国万宝路保险代理公司。
由此可见,巴菲特的收购动作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实际上他更侧重于留心各种投资机会。每当他认为值得投资的机会出现时就会迅速出击,而全然不顾别人是怎么看的。
[启示录]
巴菲特处处留心投资机会,伺机出击,收购斯科特·费策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各方面都非常符合巴菲特的收购标准。而斯科特·费策公司也给了巴菲特以极大回报:13年间获利回报10多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