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说:“如果你是个精明人,你就不必负债。如果你尽冒傻气,将会贻害无穷。”这主要是考虑利率因素,负利率的保险浮存金他还是求之不得的。

★越有越算,越算越有

我们对债务的态度基本上就是这样。我们对于伯克希尔为了并购或经营的目的而发生任何大量的债务根本不感兴趣。当然,根据传统的商业智慧,我们在财务上显得太过保守,如果我们在资产负债表中加入适当的财务杠杆,无疑能够安全地增加盈利。也许如此吧。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越有越算”在中国人的语境中可不是一个什么褒义词,而“越算越有”却截然相反。在巴菲特身上,这两者做到了完美的统一。巴菲特无论是个人家庭消费还是企业治理,都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点。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5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从投资风险角度看,如果拥有10种各不相同并且各不相关的公用事业收入能够足以支付债务利息,假定两者之间关系的比例是2∶1,那么这时候它与单一来源、支付能力更大的收入相比要安全得多。

巴菲特的意思是说,单一来源的收入与多种来源收入相比,它的抵抗债务风险能力要差得多。无论一家公司的债务政策多么保守,发生一件灾难性的事件就可能会让一个单独的公用事业陷入破产境地。当年美国卡米拉飓风摧毁了新奥尔良的电力事业,就是一个有力证据。

可是,同样是卡米拉飓风这样的地理灾难,包括在美国西部地区发生的地震,却不会给美中能源集团公司产生类似的毁灭性打击。即使是查理·芒格这样的小心谨慎者,也不会认可这种事故能够大幅度减少该公司的公用事业收入。归根到底,美中能源集团公司的收入来源是多元化的,完全能够抵抗偿债风险。

他说,伯克希尔公司对于债务的态度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如果是为了并购和经营的目的而产生大量债务,巴菲特对此根本不感兴趣。当然从传统商业智慧看,伯克希尔公司的债务政策确实过于保守,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负债比例,无疑能够安全地增加盈利。

但是巴菲特认为,成千上万的投资者购买伯克希尔公司股票,公司经营就应当小心翼翼。只要伯克希尔公司发生一项重大灾难,也就意味着这些投资者个人同样面临着一项个人的重大灾难;更不用说,伯克希尔公司拥有大量的保险客户,对于那些已经向伯克希尔公司交纳了15年甚至更多年份保费的客户来说,很可能会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伤害。因为伯克希尔公司曾经向他们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例如金融危机、股市关闭、核武器战争、化学和生物武器战争,他们的投资都是绝对安全的。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伯克希尔公司因为负债过多倒闭了,这些承诺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那将要贻笑天下的。

巴菲特的这种投资观念几乎可以说与生俱来。他在不到20岁时就成了百万富翁,而直到这时候,他才为巴菲特有限公司添置了一项“高档办公用品”:一台IBM打字机。

当时的推销员威廉·奥康纳在IBM公司担任推销员30年之久,后来成为奥玛哈共同基金公司副总裁,他回忆说,当时正是他向巴菲特推销这台打字机的。在此以前,巴菲特总是说他不需要打字机,后来购买的这台打字机是一台标准型电子打字机,价格295美元。正如你想像的那样,巴菲特并没有选购昂贵的总裁型打字机,虽然这位百万富翁有的是钱,购买这样一台打字机也根本用不着负债,他就是这样节俭。

巴菲特唯一的一次贷款是1971年他购买一处三室二卫房子时,借了7万美元抵押贷款。这是他的第二处房屋,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海滩,主要是为了每年圣诞节去度假用的。当时的房屋价格是15万美元,当然现在已经升值了,而这笔贷款也早就还清了。后来随着家里人口增多,巴菲特又在这幢房屋边上买了一幢新房。

1991年9月13日巴菲特与所罗门公司客户交谈时就提到这件事。他说,站在你们眼前的这个家伙,就曾经负债7万美元购买了位于拉古纳滩的一幢房屋。当时之所以买这幢房子,主要原因是贷款利率低。现在回想起来,这是很多年来我欠的“全部债务”。

1999年9月29日巴菲特在参加一家商店的开业仪式时说,他从来没有变卖过自己的房子。除了自己的住所以外,他还有4处房屋,从来就没有卖出过其中任何一幢。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5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当大家看到合并后的美中能源集团公司报表会以为伯克希尔公司对负债经营的容忍度已经有所增加,但事实并非如此。伯克希尔公司过去一直不主张负债经营,今后也是如此。只有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才可能会考虑举债:

一是需要偶尔利用回购协议作为某种短期投资策略。其中包括购买美国政府及其代理的证券投资,但只限于流动性很强的证券。在过去的几年中,伯克希尔公司进行了好几次这样的投机操作,所幸的是不但没有造成任何亏损,而且还有盈利,最终都全身而退了。

二是有时候会为了投资某种应收账款组合而短期举债,不过这种应收账款组合必定是在非常了解其风险特征背景下去投资的,毫无疑问这时候的投资风险会大大减少。例如,伯克希尔公司2001年就这样操作过,当时为了与莱卡迪亚公司(Leucadia)联合收购破产的Finova公司,为56亿美元的银行借款提供了担保。

三是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一些子公司的债务,会因为报表合并反映在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上,只是由于双方都属于法人企业,伯克希尔公司并没有为这些债务提供担保,所以这些债务虽然出现在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上,可实在与伯克希尔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属于一种“伪债务”。

【启示录】

巴菲特掌控伯克希尔公司,自然就把他那一套不主张负债经营的做法带到了该公司,并且一以贯之。正如一句中国人口头禅所说:“冷,冷在风上;穷,穷在债上”,为此不惜被人骂作太保守他也在所不惜。

★负债率过高是罪恶的种子

就这方面而言,我们试着事先规划伯克希尔的未来,时时谨记查理常说的一句格言:“希望能够知道自己最后会死在哪里,然后打死都不去那里!”如果我们没办法承担可能的后果,不管其可能性有多小,那么我们就必须避免播下罪恶的种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大幅举债的原因。同时,虽然“霹雳猫”业务损失理赔的上限金额看起来很大,但对伯克希尔本身价值的影响却极其有限。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在巴菲特看来,企业负债率过高是罪恶的种子。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大,都要尽可能加以避免,这就是伯克希尔公司为什么不大肆举债的主要原因。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6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他在尝试规划伯克希尔公司未来的同时会时时牢记查理·芒格经常说的一句格言,那就是希望知道自己最后会死在哪里,然后打死都不去那里就行了。巴菲特的意思是说,既然知道自己最后会死在那里,那么永远不去那里也就不会“死”了。

他说,如果伯克希尔公司没有办法承担负债过多可能造成的后果,那么无论这种负债率有多小,都要尽可能避免。至于伯克希尔公司开展的巨灾保险“霹雳猫”业务,虽然一旦造成损失它需要理赔的金额非常大,可是对于伯克希尔公司的影响却是非常有限的(它在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不会构成什么威胁)。

2008年5月,巴菲特在接受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公司美国彭博电视台采访时透露,正是因为巨额债务和资金筹措的原因,他错过了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收购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的机会。

他说,2008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安排美国第二大商业银行摩根大通银行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贝尔斯登公司,这一举措非常恰当。因为如果这一着棋没走好,导致贝尔斯登公司倒闭,那么第二天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公司跟着倒闭,从而形成非常混乱的局面。

其实在摩根大通银行收购贝尔斯登公司之前,有一位负责这件事的人曾经找到巴菲特,和巴菲特在电话里交谈了半小时。巴菲特没有透露这个人的身份,但明确表示这个人不是来自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或美国财政部。事后巴菲特表示,考虑到贝尔斯登公司的庞大债务,并且如果确认伯克希尔公司收购该公司必须在几天内拿出650亿美元,巴菲特自称没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想出一条妙计来(解决债务问题、提供巨额资金),所以才放弃了这笔购并项目。

容易看出,巴菲特虽然通常可以在5分钟内作出是否购并的决定,并且动不动就是大手笔,但毫无疑问,在考虑到债务尤其是巨额债务问题上还是非常谨慎的。

巴菲特认为,企业负债过高主要是公司管理层造成的,具体地说,负债过高的罪恶种子是公司管理层埋下的、是公司董事失职造成的。他在伯克希尔公司2002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早到1993年他就指出公司董事有一项重要职责,那就是当公司管理层过于贪心时必须适时出手加以制止并给予警告。然而,虽然公司管理层为了个人利益和所谓一时业绩竭泽而渔、掏空股东口袋,却从来不见有公司董事出面制止,究其原因是“董事会习性”造成的。

举个简单例子来说,董事会上通常洋溢着一种和谐气氛,董事们根本不可能去质疑首席执行官有关购并、举债事务,尤其是当在座的各位以及外部顾问一致认为首席执行官的决策如何如何英明时,就更不可能讨论有关是否应该撤换首席执行官这样的严肃话题了。否则,这些董事早就被开除出去了。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薪水报酬是否得到了提高,而不是公司经营业绩和债务风险。即使提出任何保留意见,也会被人看作是在宴会上打嗝一样失礼。

那么,既然公司内部董事对此无能为力,那么那些独立董事又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呢?巴菲特的回答也是“不”,而且他个人在这方面非常具有发言权。

因为在过去的40多年里,巴菲特除了在伯克希尔公司担任的职务外,还先后担任过19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至少和250位以上的独立董事打过交道,对其内幕非常清楚。

巴菲特认为,独立董事必须具备三项必备条件:一是丰富的商业经历,二是积极的工作态度,三是以股东利益为导向。

然而在他所接触的那些独立董事中,虽然他们的身份基本上都符合独立董事的条件,可是绝大多数人会至少缺乏他说提到的三项特质中的一项。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他们对于公司股东利益的贡献微乎其微,甚至还会经常损害股东利益。

总体上看,这些独立董事虽然彬彬有礼而且学识渊博,可是对于这个产业的了解却非常有限,更不会站在股东立场上去质疑公司管理层的经营决策、不合理酬薪、负债经营风险。

巴菲特幽默地说,当他作为首席执行官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往往做得也不够好,他的对策通常是选择沉默以对,用和谐感战胜独立性。

巴菲特认为,公司董事会及各位董事的职责虽然很多,可是在实际运作中通常只有两项是最重要的,一是找到最优秀的首席执行官;二是协调争取最低的管理费,其中当然就包括对外负债规模在内了。

【启示录】

巴菲特认为,企业负债率过高是埋下了罪恶的种子,而其责任当然主要是首席执行官的,但公司董事监督不力也是主要原因。如果公司管理层处处为股东利益着想,就不会把公司拖到危险的边缘。

★负债少的企业股东回报率高

查理跟我曾公开表示,如果符合以下两点条件,则股市并未高估:1)利率维持不变或继续下滑,以及2)美国企业继续维持现有的高股东权益报酬率。现在看起来利率确实又继续下滑,这一点算是符合条件;另一方面,股东权益报酬率仍旧维持在高档。换句话说,若这种情况继续维持下去,同时利率也能够维持现状,则一般来说没有理由认为现在的股市过于高估。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在巴菲特看来,只要企业股东回报率维持在一个高位,并且银行利率水平维持不变甚至还在下滑,这时候再高的股票价格也是合理的。而研究发现,负债率低的企业股东回报率往往高,而且走得稳。

想一想也是,企业负债率低,税前利润用于抵偿利息支出的部分就小,挤占利润的部分就小,股东回报率当然就高了。虽然企业负债在这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杠杆作用,但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往这里翘,也可以往那里翘。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虽然他从来不去预测股市走向,可是却仍然可以大约评估某股价是否处于一个合理位置。他说,在1997年5月举行的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当时的道·琼斯工业指数大约为7071点,长期国债利率为6.89%,他和查理·芒格就公开表示,只要符合以下两点条件股票价格就没有高估:一是银行利率维持不变,或者还在继续下滑;二是美国企业能够继续维持比较高的股东权益报酬率。

而一年过后回过头来看,这两项条件都是符合的,所以这时候的美国股市就不能算是高估了。不过如果从比较保守的角度看,股东权益报酬率也是很难一直维持在高位上的。他的意思是说,一方面负债较少的企业更容易形成较高的股东回报率,从这一点上看不能负债太多;另一方面负债较少虽然比较容易做到,可是如果要长期维持比较高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却是不容易做到的。

他举例说,1979年夏天的美国股市到处都是便宜的股票,到处弥漫着悲观情绪,为此他在《福布斯》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在股票市场中,想让大家有乐观的共识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他的意思是说,悲观情绪使得许多股票的价格相当吸引人,可是却又不影响它们比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投资者应当对此感到高兴才是。而一年过后回过头来看,美国上市企业的获利大大增加,利率水平又在下跌,这就使得企业所赚取的每一元钱利润比过去更加珍贵了。

从巴菲特的一生看,从财务准则方面来考察他的投资行为,他并不是很关心某一年经营业绩,而是侧重于看四五年来的平均水平。这主要是:

一是看股东投资回报率,而不是每股利润或每股收益

例如,大多数上市公司都会从上年度的盈利中拿出一部分来增加权益资本,所以这时候的每股收益就不值得大惊小怪。如果该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10%,与此同时权益资本也增长10%,这种每股收益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投资者这时候应当用投入成本而不是股票价格来衡量股东权益,并且主要是考察经营利润,另外就是负债要少。如果通过提高财务杠杆才能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那么一旦遇到经济增长放缓或经济衰退,这种权益资本收益率就很脆弱,很可能会掉头向下。

20世纪7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在经营战略中提出不再对停滞不前的业务感兴趣,之后卖掉了葡萄酒公司,股东权益资本收益率保持在20%以上,1988年甚至达到31.8%。正是在此背景下,伯克希尔公司开始大举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

二是股东收益

股东收益是巴菲特自己创立的指标,指“公司利润+折旧+摊销-资本性支出-其他需要增加的营运资本”。

虽然这个指标不能为价值分析提供精确数据,但是他认为“宁可接受模糊的真理,也不要精确的错误”(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话),这一指标尤其在分析通货膨胀情况下非常有用。例如经他计算,1973年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东收益为1.52亿美元,1980年为2.62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8%;1988年为8.2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7.8%。

三是致力于寻求经营利润高的投资对象

经营利润高当然就表明该公司的获利能力强,在这方面巴菲特特别看重该公司能否大刀阔斧地降低成本,认为这才是问题关键。

例如,1980年可口可乐公司的税前利润率不到12%,并且连续5年出现下跌,远远低于1973年的18%。而当该公司经营利润率超过前期高点达到19%时,巴菲特果断地开始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

在压缩成本方面,伯克希尔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典型。该公司的费用开支仅仅只有经营利润的1%,而同样获利能力的公司则在10%左右。

四是对公司产生的每1元留存收益要能至少产生1元市场价值

这就是说,该股票市场价值的增量不能低于留存收益。以华盛顿邮报公司为例,该公司1973年到1992年间一共为股东创造17.55亿美元利润,其中分配给股东2.99亿美元,公司保留了14.56亿美元用于再投资。而该公司的市场价值1973年为0.8亿美元,1992年则达到27.1亿美元,增加了26.3亿美元。从这20年间看,该公司每1美元留存收益为股东创造了1.81美元的市场价值,大大超过了巴菲特的标准,难怪他每年都要为华盛顿邮报公司大唱赞歌了。

【启示录】

在考察股票投资价值时,股东权益报酬率高低是一个重要指标,它比每股收益更有用。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没有负债或负债很少的情况下,这种高报酬率才是真实可靠、经得起经济衰退考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