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谈论的教师教育的热点有两个:一是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转变,即逐步取消中等师范学校,小学教师由师范专科学校培养;二是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即除了师范院校培养中学教师外,其他普通高等院校也可以培养教师。对这两种转变,有人赞成,有人保留意见,虽说不上反对,但认为现在还不到时候。我想就这两个问题发表点看法。
一、历史的经验
众所周知,教育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有培养下一代活动的教育存在。但是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现在大家愿意把它称为教师教育,包括了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对此,本文不做论述)则是近代以来的事。大家公认的第一批师范教育机构是法国拉萨尔(La Salle)于1684年在兰斯(Rheims)创办的教师训练机构,1695年德国法兰克(A. H. Francke)于哈雷(Halle)创办的教员养成所,以及德、奥各地出现的短期师资培训机构,至今不过300多年的历史。随着普及义务教育的提出和发展,师范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早期师范教育的特征有两个:一是水平较低,往往是初等教育毕业以后经过短期培训就去担任小学教师;二是专业性不强,由于教育学、心理学还不发达,因而教师缺乏专业性培养。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义务教育的延长,欧美一些国家的师范学校陆续升格为师范学院。20世纪50年代以后,许多发达国家的师范学院或并入综合性大学,或自身扩大为综合性大学。从此,师范教育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有的研究工作者把世界师范教育截然分开为两种类型,即封闭型和开放型,或者如英国《詹姆斯报告》(James Report)中所称的“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其实,教师这一行业从来就不是封闭的。由于以往教师的专业性不强,几乎任何高等学校的毕业生都可以当教师,所以重视教师工作的发达国家都设有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通过考试等方法来认定教师资格。即使如苏联以定向型为主的国家,有师范教育体系,但仍有15%左右的教师由综合性大学培养。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师,大多数国家在综合性大学培养。如法国,师范学院主要培养小学教师,中学教师资格主要由综合性大学毕业生通过教师会考而获得。
由此可知,教师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是必然的趋势。分析一下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师范学院向综合性大学转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一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更高水平的教师,师范学院历来学术水平较低,已经不适应培养高水平教师的需要;二是教师在数量上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不需要设立专门的师范学院来培养;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批复员军人涌入高等学校,许多师范学院由此而扩大为州立大学。其实,师范学院依然存在,不过是存在于综合性大学之中,有的称为教育学院。西方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培养两个层次的教师:一是本科生,培养小学、初中教师;二是接受其他学科的毕业生,经过一两年的教师教育专业训练,培养为高中教师。
从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教师教育的水平是由低到高发展的,教师的专业性也是逐步提高的。与其他职业不同,教师教育水平不是一开始就是高水平的。但是进入20世纪后半叶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的发展,教师专业化程度在提高,教师教育的水平也在提高。
第二,教师教育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是历史的必然,是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水平提高的标志。
第三,高中阶段教师的培养始终是以开放型为主,即使专门设有师范学院的国家,高中教师也不是全部由师范学院培养。
第四,教师教育转型的实质不是培养形式的变化,而是水平的提高。
二、中国的情况
中国的师范教育产生得很晚,如果从盛宣怀于1897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内设师范院算起,至今也不过100多年的历史。应该说,我国师范教育虽然起步晚,但起点并不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中就有师范学堂和师范馆。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已是1904年1月13日)颁布的癸卯学制则把师范学堂分为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前者属于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后者属于高等师范学校,培养中学教师。1902年又在京师大学堂内创立师范馆,招收科举时的举人、贡生、廪生、监生和中学堂毕业生,修学3年,毕业后择其优异者给予中小学堂教习文凭。以后至辛亥革命前,几乎各省都办起了师范学堂,有的办了优级师范学堂,有的办了两级师范学堂。癸卯学制规定在初级师范学堂内可设简易科,以解决当时初等小学堂教师的急需。至1949年,全国有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12所,在校师范生1.2万人;中等师范学校610所,在校师范生15.2万人。全国院系调整以后,向苏联学习,师范教育实行三级制,即中等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小学教师;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至三年,培养初中教师;高等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四年,培养高中教师。在职教师进修,小学教师有各县设的教师进修学校,初中教师有各地区、市设的教育学院,高中教师则有各省的教育学院。这个系统50年来培养了千百万名教师,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系统50年如一日,没有多大变化,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首先,这个系统设定的培养教师的目标就是低水平的。特别是小学教师的资格设定在中等教育水平上,初中教师定位在专科水平上,在世界范围内是偏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教师教育都逐步升格,小学教师一般在专科以上水平,中学教师,包括初中教师,在大学本科以上水平。我国教师水准定位较低是符合国情的。我国基础教育的人口基数大,要在短期内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师的缺口太大,教师标准定位低一些,容易达到合格的标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标准需要逐步调整,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有必要也有可能把教师的标准调高,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
其次,师范教育的课程内容陈旧,培养模式落后。20世纪后50年是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50年。有的学者认为,人类知识总和的90%是在这50年内创造的。但是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在50年间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对培养教师至关重要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几十年来也有很大的突破,但很少反映到师范院校的课程之中。
最后,师范教育在我国不能说不受重视,历次教育决定都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也召开过多次师范教育会议,但是对师范教育的认识有偏差。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师范教育是低水平的,只要能把中小学教科书中的内容教给学生就可以了。另一种观点是教师没有什么专业性,任何有知识的人都可以当教师。由于有这两种观点,国家对师范教育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投入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师范院校中存在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这是对师范教育认识不同的反映。从1958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就提出“向综合性大学看齐”的口号,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人们对向综合性大学看齐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有的人确实想摘掉“师范”的帽子,把师范大学办成综合性大学。但按我的理解,绝大多数师范大学的教师并不是不想培养教师,而是想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我国虽有培养教师的独立师范教育系统,但历来都不排除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当教师。“**”以前,许多北大毕业生进入了中学教师队伍,于是社会上就有一种舆论,认为北大的毕业生有后劲,就是说,开始的时候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教得好,因为他们懂得教学方法,但几年以后,北大的毕业生摸索到教学方法以后会教得更好,因为学科知识比师范大学毕业生学得多、学得扎实。师范大学的老师就不服气。有人就说,由于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优秀青年不愿报考师范,师范大学新生的录取分数线比北大要低50分到100分;同样都是四年学制,但师范大学学生需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过去叫教材教法),还要教育实习,当然学的学科知识就没有北大的多。与此同时,师范院校在高等院校中的地位不高,科研、经费等都得不到领导部门的支持,师范大学的广大教师有一种不服气又自卑的心态,于是向综合性大学看齐,得到了许多教师的支持。为了在学科知识上比高低,教师教育的专业课程和训练被压缩到最低点,教育实习由1966年前的12周压缩到现在的6周。可以说,今天我国的师范教育,学术性、师范性都不高。让这样的师资水平在21世纪推进素质教育,不是缘木求鱼又是什么?当然不排除广大教师都在勤奋工作,为素质教育做贡献,而且不少教师做出了成绩,但从国家教师队伍的总体情况来讲,不是说没有问题的。
三、几点建议
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了比较稳固的基础教育基础,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要求,迫切要求师资水平的提高。
第二,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已经基本上得到满足,已经有条件来调整教师教育的结构。
第三,我国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长,人民生活进入了小康社会,已经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来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准,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有这样的迫切需要,也有这样的可能。
第四,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扩招也为教师教育的调整创造了条件。
因此,教师教育要抓住当前的机遇,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为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提高对教师教育的认识。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教师为先。没有一支合格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都是一句空话。教师是专业行业,不是有知识的人都能当好教师。不能用50年以前的眼光来看教师教育。由于50多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进步,教师的专业是知识增长得最快的专业之一。有了这种认识,我们才能真正把教师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
第二,稳步地将三级师范转变为二级师范。这种转变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先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有些地区,如北京、上海等现代化城市,可以一步到位,小学教师也由大学本科生担任。但即使是这些城市,也不是所有教师岗位要求一步到位。有的同志主张保留中师模式,不要取消中师,因为中师比较重视师范性,培养的师范生受小学的欢迎。这不是理由。小学教师由师专或师院来培养,不能改变它的性质,只是提高他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师专和师院要单独设立小学教育专业,要充分考虑到小学教师的特点,吸收中师培养模式的优点,而不是用原来培养中学教师的专业和模式来培养小学教师。
第三,开放型的教师教育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有利于利用一切高等教育资源。事实上,综合性大学文理科的毕业生不可能全部去从事科研工作,一直以来都有一部分进入教师队伍。但是过去没有明确他们也有培养教师的任务,因而他们不重视教师的专业训练。20世纪50年代,综合性大学曾经设有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不知是哪一年取消的,今后应该在综合性大学中恢复教育专业课程,这样它们才能有资格培养教师。
教师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许多师范学院的领导感到一种压力或者困惑,不知师范教育要向何处去。其实,转型的最本质特征,不是培养机构的转变或者培养模式的变化,而是质量的提高。这对师范院校是一种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深入改革,努力提高培养质量。教师教育既要加强学术性,又要加强师范性。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都实行过五年制,应该恢复,使学科专业学习能与综合性大学的水平拉齐,加强教育专业训练,特别要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至少要有3个月的时间。延长学习年限,就有一个工资待遇问题,这可以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而改善。
第四,要改革现有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可以设主修和辅修,鼓励学生跨系科选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今天的教师既要在所教的学科上有深厚的基础,又要了解更宽广的知识领域。要改革和完善教育学科课程,设立多门选修课,把最新的教育理论介绍给学生。要让学生早日接触孩子,这对于培养他们的专业思想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帮助。要改进教学方法,教师专业是一种应用专业,要多用案例教学来培养学生解决教育问题的实际能力。要用信息化来带动教师教育的现代化。
第五,尽快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开放型的教师教育就要有资格证书保证。教师是专业行业,不是任何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能够担任的,只有经过教育专业训练,考验合格者才能有教师资格。这也是确保教师崇高地位的措施。
第六,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结合起来。现在的职前培养是由师范院校担任的,在职培训是由教育学院承担的。虽然师范院校大多设有成人高校,为在职教师提供进修机会,但都是学历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仍是职前培养,真正在职的继续教育很少。教育学院本来是提供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但也在办学历教育,完全把事情颠倒了。教师在职进修主要是在原有水平上提高,或者为了更新知识,或者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但是,从现有的人力、物力条件来看,教育学院不如师范院校,因而大多数教育学院事实上承担不了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的任务。应该把教育学院并入师范院校,实行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的统一,目前是管理体制阻碍着这种合并。
第七,重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4次会议通过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这是为中小学教师专门设立的研究生学位,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招生4年来,专业逐年增加,现在已涵盖中学所有学科,将来在适当时候还将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加,2000年已录取7 478人,我们计划在“十五”期间,授予学位人数能突破5万人。这项工作需要得到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支持。有些地方和学校支持不力,他们怕影响学校工作,不愿意送骨干教师出去学习,这是一种短视的看法,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八,所有高等学校的课程和图书馆应该向广大教师开放。教师教育既然要实行开放型,开放的程度应该更大些,特别是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更应该是开放的。对于教师的继续教育,人们的想法过于狭隘,主要着眼于所教学科的知识更新和教材教法的研究。我认为应该放得更宽些,要着眼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知识创新的时代,知识创新往往在学科的交叉点上。教师的责任不是把现存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因此,任何学科知识对一名教师来讲都是有益的。数学教师为什么不能在继续教育中选修古典音乐?语文教师为什么不能修学信息技术?我认为完全是可以的,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美国佛蒙特州规定每个教师每七年必须在大学里修完两个学分,课程不限,很多教师选学了中国文化课。我想,这门课与他们教数学、教英语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有利于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要做到这一点,大学应该向广大教师开放。
总之,教师教育开放性的本质特征是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从而提高教师的素质。我们的改革都要落实到这个本质上,而不能仅是形式的改变。
[1] 原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