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比丘,过着相当简单而知足的生活。
他经常在化缘时,回到他原来居住的村落,随缘接受布施;然而村落如有举办大型仪式、庆典,或者是斋僧供养,他却尽可能地回避,不前去参加。
其他比丘看到了,对他的行径感到很不以为然,便向佛陀报告此事。佛陀把那位比丘叫到座前,要他说明此事。
那位比丘说道:“我虽然常去自己熟悉的地方托钵,却不在于食物的美味与否。只要足够了,我就离开。”
佛陀听了后,便赞叹他的少欲知足,并勉励大家应效法这位比丘的淡泊自持。
佛陀接着向大家说了以下的故事。
河岸边的树林里,住着一群鹦鹉。由于树林里美味可口的果子越来越少,鹦鹉们纷纷离开树林,移居到食物充足的地方。最后,只留下鹦鹉的国王独守树林。这时候,尽管树林里的果子,全部被鹦鹉们吃得一点都不剩,鹦鹉王仍然很知足地啃食着不甚美味的树皮、嫩叶。
帝释天知道了,想考验它的德行,便运用神通力让所有的树木全部枯萎。接着,帝释天化成一只白鸽,飞到了鹦鹉王的身边。
白鸽问鹦鹉王:“看样子,这里已经无法再生长出美味可口的食物了。大家都离开了,你为什么还不走呢?”
鹦鹉王回答:“这一片树林养育我的色身,我不能因为它不再提供美味的食物而抛弃它。只要这里还有丝毫的食物可以让我活命,我就绝不会离开这片树林!”
帝释天听了后大为感动,马上恢复自己的身份,并施以甘露水,令这片树林再度回复到以往的繁茂。
所谓:“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如天堂。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如地狱。”一个人在生活上的富有,并非全然地以金钱来衡量,能够知足感恩的人,才是享有真正富足的人生。
有的人家财万贯,仍感到不足;有的人家中无隔宿之粮,却逍遥自在。佛陀的弟子大迦叶于冢间修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颜回居陋巷而自得其乐,他们之所以能够不以生活的匮乏为苦,主要在于他们懂得淡泊以自明,少欲知足的乐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