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科举与捐官 官吏的选拔(一)

选拔官吏是我国古代政治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什么人能涉足官场,担任官吏呢?通过什么途径可以担任官吏呢?大致有世袭、察举、科甲、捐纳、荫功,等等。

世袭是我国古代沿袭最久远的一种入官途径。《孟子万章篇》说“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故能“继世以有天下”。夏启是史书公认的开世袭之先河的第一人。《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礼。”世及”即世袭,孔颖达说,世及,诸侯传位与自家也”,父传与子,无子,则兄传于弟也”。靠世袭为官,上古贵族,诸侯才有此特权,所以《孟子告子下》云:士无世官。”就是说士不得世袭为官。秦汉以后,凡是立了大功,封了爵位的高官死后,儿子就可以承袭得官。这方面的事,《红楼梦》中写了很多:“宁国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只剩一个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别事一概不管。幸而早年留下一个儿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所写贾代化、贾敬、贾珍都是世袭得官。另外荣国公的后人,贾代善、贾赦,也是世袭得官。

“察举”制度是我国最为古老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周礼·地官·乡大夫》讲到三年举行一次“大比”,以考查乡人的“德行道艺”,选拔贤能的人才。据《礼记·王制》记载,周朝时即养士于“庠”“、序”等地方学校中,由乡大夫、乡老考察其是否贤能,择其优者送进“国学”,然后再选其“贤”者授予一定的官职。《礼记·射义》也有诸侯贡士于天子的说法。

春秋初期,一些诸侯国为了争得霸主地位,纷纷进行改革,其中一项重要改革便是打破原来官爵世袭的制度,按照“选贤任能”的原则来选拔官吏。例如齐国管仲就主持从国都中下层的士中挑选人才。当时管仲提出选拔人才的标准是贤、明。贤,即拳勇股肱有力出众;明,即好学、慈孝、聪惠、质仁。选拔时要经过三选,三选而合格者,可以担任上卿的副手。

战国时期,各国从平民中选拔官吏已相当普遍,在选官标准上一般都采用“选贤任能”、论功赏爵”的原则。如秦国规定,凡能辟地,胜乱和力农者,可以仕进为官。为保证选官得当,秦国法律还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

汉代在选拔官吏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开始形成明确的选拔官吏制度。当时主要推行“察举征辟”制度。所谓“察举”,是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吏,如丞相、侯、刺史、郡守等,将经过考察的优秀人才向朝廷推荐,经过朝廷考核后,授予不同的官职。所谓“征辟”,是朝廷和高级官吏选拔任用属员的一种制度。高级官吏把有声望,有才干的人才聘为自己幕僚属官的称为“辟”。西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度,注重于有声望长官的推荐,“不察廉为不胜任,当免官”,可见郡国长官在察举过程中地位和作用相当重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豪门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竭力推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九品”,即将士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等九个等级,在州、郡、县设“中正”,由“中正”负责对本籍士人进行考察,评定出品级,供朝廷授官。由于地方上担任“中正”的均是有地位有势力有声望的士族成员,他们评定士人品级重出身门弟,不重视真才实学,这严重堵塞了普通中小地主进入仕途而迁升的道路,造成魏晋南北朝一段时期内,官僚统治阶层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

隋唐以后开科取士成了士子得官的主要途径,但“察举”一途仍未阻断,一直延续至清代。清代将此得官之途称为“保举”。就是由外省大吏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专折向皇帝密保,某人可以担任什么官。京中大僚如大学士、九卿、尚书、侍郎也有此权。经密保的人,可以不经科举考试,便由皇帝召见,面奏称旨,授予科名官职。这些人大都是学问特别好,平日已有了声名,便有可能逢此运气。康熙四十五年,大学士李光地荐直隶秀才王兰生入值内廷,皇上面见后十分赏识,赐予举人、进士,授予翰林院编修,后来王兰生做到了一品大官。

“科举”,又叫科甲,这是隋唐以来沿袭到清末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也最受士子的欢迎,这种制度为庶族地主得官提供了机会。以“科甲”出身得官,被视为正途出身,是最正当的,最荣耀的,尤以进士科为最。进士科考试合格者称为“及第”,唐代的“及第”者要在曲江池参加庆祝宴会(宋代称“闻喜宴”,因宴地在琼林苑,故又称“琼林宴”,明清定制由礼部赐宴,称“恩荣宴”),得以在长安慈恩塔下题名(元以后,改为由朝廷出资刻建进士题名碑),荣耀之盛,可想而知,以致当时进士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之称。所以士人对科举考试趋之若鹜。

明清时科举制度变得十分严密,各种弊端也愈严重。最大的变化莫过于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乡试和会试,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生答题有固定的程式和一系列清规戒律。规定一篇文章在开始的破题,承题之后,必须有起讲,领题(人手),提比(起股),中比(中股)后比(后股),束比(束股),落下等部分,在提比,中比,后比,束比的每一部分都要有两股两相排偶的文字,共计八股,所以这种严格的文体又称八股文。八股文这种死板的考试形式,在明初至清末的五百多年里,严重束缚了士人的思想,使应试者都向酸腐迂拙、不学无术方向发展。《儒林外史》中对周进、范进中举的刻划就十分深刻,尖锐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其实早在唐代就有人看穿了科举制度的实质。《唐摭言》说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知识分子热衷功名利禄者,把科举当作入仕的途径,因此也就甘心受人收买和笼络,虽老死于科场亦无所恨“。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正是这种现象的写照。

“荫功”是靠祖宗余荫得官,多出之于皇帝直接给,因而也叫“钦赐”。

《红楼梦》第二回写贾政的出身:“原来他从科甲出身,不料代善临终遗本一上,皇上怜念先臣;即叫长子袭了官,又问还有几个儿子,立刻引见,又将这政老爷赐了个额外主事职衔,叫他人部学习,如今已升上员外郎。”贾政本想从科甲及第,但本事不济,未考中“举人”“、进士”。他老子的官,由长子贾赦承袭了,轮不到他。他的官来自“不料”,皇上念他父亲一生,赐”了他个官。

按“荫功”得官,意思就是祖上的功劳荫及后代。分恩荫、难荫、特荫三种。贾政得官,属于“特荫”。《清史稿》“选举志五”引乾隆三年诏曰:“皇考酬庸念旧,立贤良祠于京师。凡我朝宣劳辅治完全名节之臣,永享禋祀,垂举无穷。其子孙登仕籍者固多,或有不能自振,渐就零落者,朕甚悯焉。其旁求贤良子孙无仕宦者,或品级卑微者;各都统,督,抚,择其嫡裔,品行材质可造就者,送部引见加恩。”

贾政就属既不能因科甲得官,又没有条件袭官,就如“诏书”所说“不能自振,渐就零落”了,因而被皇帝“特荫”钦赐了个官。

清代选拔官吏不叫“选官”,叫“升”官,“放”官,授”官。选官”在清代有特殊的含义。清代规定,已经取得出任知县、知府资格的人,并不是马上可以到某县、某府去上任。而是到吏部按期抽签选定省分,领了凭证去上任。因为有资格的人多,而实际的职位少,用抽签的办法,谁先抽到谁先去“。选”的花样很多,引几句《清史稿》的原文,就可见一斑:凡选缺,分即选、正选、插选、并选、抵选、坐选,各辨其积缺不积缺,到班者选之。选班有服满、假满、俸满、开复、应补、降补、散馆庶吉士、进士、举、贡、荫生、议叙、捐纳、推升。大选双月,急选单月……应选者悉赴部投供点,为永制。”

有了作官的资格,选了官,才能去“上任”。不然,只能等着。选了官,走马上任,叫着“实官”。有资格而无实官,为“后补”,如后补知县、后补知州等等。有的要后补很多年,才轮到“候选”,因为轮到候选,就可以到吏部报到抽签,得官就有望了。《清史稿》记“乾隆间,举人知县铨补,有迟到三十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