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义,最近忙着恒儿的事,想必是累坏了吧。”唐绍给两人各自斟了杯酒,道:“这是安神酒,特意为你酿的,最能滋养慢补,一会儿我让人再给你送过去一些,记得每日早晚各饮一杯就好。”

“绍儿,你能回来,真是我的福气。”光义由衷的叹道。

“行了,少说这些肉麻的话,忙完了这阵子,你也该好好歇歇了,一些事能交给恒儿办的还得让他多帮帮你,他如今是太子了,总不能比从前还闲在。”

光义盯着唐绍,坏笑道:“最喜你对我的温柔体贴,舒服得很。不过,以后一段日子恐怕你有的忙了。”

唐绍不解,问道:“我?忙什么?”

“自然是为咱们挑一位端庄贤淑的儿媳,恒儿也不小了,是时候找个人管管他了,太子已立,太子妃的位子也不能空太久。”

“你这么一说我倒记起一桩事来,前两日路过御花园,恰好看见恒儿与郭守文家的二小姐在一处说话,看那样子,恒儿似乎对她很上心。”

“可是宣徽南院使郭守文?”

“正是,我也瞧见了那郭家二小姐的长相,倒是个大家闺秀。”

光义点头,道:“两个孩子若都有意,咱们就亲自替恒儿上门提亲。”

唐绍忍不住笑道:“你倒是对做媒人挺来劲,想必清扬的婚事也是你撮合的吧,没去做媒人真是可惜了。”

光义笑而不语,他早已习惯了唐绍对他这样说话,看上去没大没小的,可却说的他极舒服,仿佛他们俩只是一对普普通通的夫妻,没有规矩的束缚,没有宫廷的争斗,他在唐绍这里总能找到最真的自己,不是皇帝,只是赵光义,仅此而已。

“对了,今晚回去把木匣打开吧。”

光义盯着唐绍看了会儿,道:“好,本来还想着今晚留在你这儿,看样子你是要赶我走?”

“元佑今儿执意要我陪他睡,你总要顾及一下你儿子的感受。”

光义故作不快,道:“恒儿也是我的儿子,难道他也要和你一起睡?”

“你——强词夺理!”真是的,多大的人了,还吃孩子们的醋。

“罢了,我就回去,你也早些休息。”

回到万岁殿,光义直奔书房打开了木匣,里面只有一张纸,上面只有一行字,却看得光义目瞪口呆,难以置信:至道元年八月壬辰,立寿王元侃为皇太子,更名恒,大赦天下。

绍儿,你竟预言了这件事,这一切难道都是真的吗?原来你早就知道元侃会被立为太子,改名赵恒,原来你早已知道确切日期,原来你早已知道我会大赦天下,而这一切在那之前我从未跟你提起过,原来,你真的来自一千年以后。

暴雨如注。

驿馆内,耶律隆绪把写好的信装进信封交给韩德让,道:“把这封信送出去,务必要送到赵光义手上,朕要让他亲自打开。”

“是。”

这两日接连下雨,气温略有下降,空气总是湿冷湿冷的。光义的脚疾刚好些,却又赶上这连日大雨,就又犯了,脚踝略微有些浮肿,唐绍日日在万岁殿照顾光义,每日给他擦药酒,涂药膏,倒也有所好转,已经没有那么疼了。

雨停了,唐绍给光义上好药,静静的坐在床边陪着,宁静而美好。窗外不时有雨水从树叶上滴落,发出美妙而清脆的声响。

“折子还没批完,明日早朝议事还要用到,绍儿,陪我同去可好?我最享受我批折子时你在一旁磨墨,有时候趁你不注意,我能偷看你好久。”

唐绍笑他此时像个孩子般天真,于是扶他下床,给他披了件衣服,道:“好。”

折子没批几道,赵林就进了书房:“奴才参见陛下、娘娘。”

光义有些不高兴,勉强叫了起,道:“不知道皇后也在吗?再说,朕批阅奏折时一向最讨厌被人打扰,这些规矩你都忘了?”

“陛下恕罪,有辽国使臣来信,上面写着要陛下您亲启,奴才一看不敢耽误,这才送了进来。”

“哪来的信?”

“驿馆,但不知是哪一家。”

“退下吧。”

光义拿起信,见信封上果真写有“宋皇帝亲启”的字样,但明显此人并不工于书法,甚至只是略懂皮毛,字迹有些不工整。抽出信来一看,满满一张纸都写满了契丹文,这封信,其实是耶律隆绪写来试探唐绍的,如果他猜不错的话,唐绍应该不会回应。

“这信上写的是什么?密密麻麻让人看了头晕。”

光义自然看不懂契丹文,很自然的递给唐绍,道:“我记得你说过在辽国时曾学过些契丹文,你试着看看,看能不能看懂。”

唐绍接过信,开篇上书琬儿二字,唐绍大惊,下意识看向光义,又回过头去看那封信,内容并不多:琬儿,如果朕没有猜错,你就是宋国的皇后吧。陷害韩德让也是你蓄意设计的,对吗?朕此时就在城外驿馆,只待进宫见大宋皇帝,想来再过两日咱们就能会面了。

唐绍的手下意识抖了起来,信从手中滑落,看样子,他已经识破了我的计谋,可他此番前来究竟是为何?不好,只怕要有麻烦了。

“怎么了?信上怎么说?”光义见唐绍失态的样子,大手紧紧覆上她的,示意她不要担心,一切有他在。

“耶律隆绪看穿了我的身份,也识破了我设计陷害韩德让一事,现在他就在城外驿馆。光义,我担心他此行不善。”

光义却笑道:“既是他亲自前来就不会有事,放心。”

“也对,他若是真的另有企图,断不会这般冒险,只身前来汴京。”

“不,他肯定不是只身一人,他此番前来,定是借着为太子庆贺的由头,我猜,这另一个人是韩德让,否则,萧太后绝不会允许自己的儿子这般胡闹。”

唐绍靠在唐绍怀里,道:“我一着急竟忘了这些,还是你想得周全。”

“放心,一切有我。”

果然不出光义所料,第二日,韩德让便修书一封请求面见大宋皇帝及太子殿下,以表示他们对立太子一事的祝贺,光义准了他的请求,当日下午就在崇德殿见了韩德让,光义一眼就看见了他身后的随从,倒是比他更像主子,心想,那就是耶律隆绪吧。光义故作不知,接受了韩德让二人的朝贺。

“本想按礼节命文武百官一同迎接使臣,再安排赐宴,谁想使臣在信中却希望朕不要声张,只见朕与太子即可,这又是为何?”

韩德让不卑不亢,道:“本是臣来迟,错过了册立太子大礼,怎么还敢劳烦贵国皇帝陛下盛礼相迎,能见到陛下与太子殿下已是我二人的荣幸了。臣在此代我皇恭贺太子殿下。”

赵恒起身回礼,道:“使臣多礼了。”

“来人,赐座。”

韩德让谢过,毫不客气的坐在了下首,道:“早听说大宋皇帝英明果断,是位明君,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太子殿下也是年轻有为,英俊不凡。”

光义笑道:“使节过誉了,朕这儿子年纪尚轻,做事尚有些鲁莽,贵国皇帝才是真正的年轻有为。”

几番交谈下来,耶律隆绪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大,赵光义怎么从头到尾一副不认识自己的样子?他若看懂了那封信,就必然会猜出自己的身份,难道琬儿不是他的皇后?不可能啊,画像上的女子明明就是她,怎么可能出错?

“如此甚好,朕这便命人安排你们在宜居馆住下,那是宫中最清静凉爽之地,住在那儿也可不被汴京的炎热所扰。”

清扬的身孕已经七个月了,此时的她正悠闲地坐在摇椅上看着她的陪嫁丫头——绿袖忙里忙外的为她收拾东西准备进宫,皇后娘娘放心不下怀有身孕的公主,于是决定把公主接到宫中亲自照顾一个月,生产之前再送回府中。

“公主,不过去宫中住上一个月,根本不用拿这么多东西,再说了,千金殿什么都有,就算是住在仪宁宫,娘娘也会把日常物件给您准备好的。”

“你这丫头怎么如此啰嗦,让你收拾你就收拾,本公主高兴带那么多东西。”清扬根本不理绿袖的诉苦,继续让她收拾,绿袖无法,只得从命,公主果然是脾气不改,都要做娘的人了有时却还任性的像个孩子。

刚要进屋的赵承煦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了,他最喜欢清扬偶尔使小性子的时候,让他觉得十分可爱。

“你退下吧,我来收拾。”

“是。”绿袖一见发话之人是驸马爷,如遇大赦一般,立刻老鼠一样溜了出去,好不搞笑,清扬故作不快,道:“我是猫吗?溜得比耗子还快。”

“本就是你太任性了,也难怪绿袖跑的那样快,此去宫中小住确实不必带太多东西,宫里什么没有?再说,娘既然要接你进宫,定是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了,你实在不必如此折腾,嗯?”

“你也是,愈发唠叨了。”

赵承煦笑而不答,继续收拾着。

“公主,驸马,皇后娘娘派身边的茗衣姑姑来接公主进宫了,马车就停在府外,茗衣姑姑正在正厅候着呢。”

“知道了,你先把东西放到马车上,在外面候着吧。”

“是。”

赵承煦扶起清扬缓步走去正厅,格外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把清扬摔着碰着,像捧着一个瓷娃娃一样。

“奴婢见过长安公主、驸马爷。”

“不必多礼。”

“公主若收拾好了,这便随奴婢进宫吧。”

“好。”

赵承煦扶着清扬走在前面,茗衣在后面跟着,直到把清扬扶上了车,赵承煦还不忘嘱咐两句:“进宫后千万照顾好自己,知道了吗?我会时常去看你。”

“嗯,放心吧。”

“娘娘,这是德妃娘娘刚刚送过来的后宫这三年来各宫收入支出的账册,请娘娘过目。”

“放这儿吧,去给本宫再取个冰碗子来,这天气实在闷热的厉害。”

碧荷劝道:“娘娘,您都已经吃了四五个冰碗子了,再吃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不如奴婢去给您取碗冰镇的绿豆汤来,既败火又解暑。”

“也好,去吧。”

唐绍细细把账册翻看了一遍,做的虽然不是很清楚但也并无差错,一口气喝完了绿豆汤,开始闭目养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