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赏析

昆虫界不仅有建筑师、钻井工人,还有音乐家、服装设计师,在本篇中,我们就将认识到一位爱做衣服的小虫子。你一定很难想象,它的设计天赋竟然是与生俱来的,究竟它能设计出怎样的衣服?阅读这篇文章,你就能找到答案。

阅读批注

温暖的春天终于来了。憋了一冬天的我终于可以迎着和煦的春风出门踏青啦。我走在路上,忽然发现一根很小的柴束在空中动来动去。我心想这东西怎么会平白无故自己动弹呢?于是我小心地走上前一看,啊,原来是柴束里的毛虫在动啊。真是吓死我了。[1]

毛虫身上有黑白相间的条纹,它一直在动,至于是在找吃的,还是在找一个能让它安安静静变成蛾子的地方,我就不知道了。

毛虫用树枝包住了身体,只露出头和六只短足。它的胆子特别小,但凡有点儿动静就嗖地一下把自己藏起来。我们一般管这个小家伙叫柴把毛虫,也是被管虫的一种。

被管虫怕冷,一出生就给自己建了一个温暖的茅草屋。茅草屋就像穿在身上的衣服似的,在它变成蛾子之前,这件衣服它是绝对不会脱下来的。[2]

被管虫的衣服样式都差不多,像个纺锤,一寸左右长,前边的细枝是固定的,后边是分开的。衣服的主要材料是那种滑溜溜的带着木髓的小树枝和小叶子,或者草叶和柏树的鳞片枝。[3]

假如有时候被管虫实在找不到做衣服的材料了,也会用一些枯叶的碎片和碎枝做衣裳。总之,保暖是最主要的,至于用什么材料,被管虫还真不太在意。

被管虫做的衣裳是有讲究的,为了确保行动方便,它绝对不会在前面放一些影响它头部活动的树枝。省得干着干着衣服坏了。离它脑袋比较近的地方有一个领圈,领圈的丝带用料是一些碎木屑,这种材料很有韧性,不会影响行动。柴束前面可以容毛虫自由活动头部的地方摸上去很柔软,那是用纯丝织成的网,外面包着绒状的木屑。这些木屑,是毛虫割干草时得到的。

被管虫的衣服还是挺有意思的,总共有三层,按顺序排的话最里面是细小的绫子,与毛虫的皮肤直接接触;第二层是碎木屑做成的混合物,用来保护衣服上的丝;最外面一层是小树枝做成的外壳。

一般情况下所有被管虫都穿着三层衣服,唯一的区别是被管虫种类不同,最外面一层衣服的用料可能也有所不同。一些讲究的幼虫,用一些树干的碎片、细麦秆的小片或是绿草的碎叶等制成外壳。这些外壳制作精心,美观、大方。也有的被管虫比较懒,随便找一些干草敷衍了事,这种衣服不用想,听上去就感觉很粗糙。[4]

四月份的时候,我抓了几条比较小的被管虫,把它们放在一个铁丝笼子里。那时它们还处在蛹期,等着变蛾。可是它们一点儿也不老实,总是动来动去。还有的竟然爬到铁丝格子上去了,用一种丝做的小垫子把自己固定住了。

六月底,雄性的幼虫从壳里钻出来,这个时候它们已经变成蛾子了。雄蛾穿着一件简单的黄灰色衣服,翅膀和苍蝇的差不多,边上有细须头,身上长着像羽毛一样的触须,看上去非常漂亮。

几天以后,雌蛾也从壳子里慢慢爬出来了。它们的样子实在太难看了,像怪物一样。它们没有翅膀,就像一个光溜溜、圆乎乎的肉棍。[5]

雌蛾戴着一顶灰白色的帽子,背中间的第一节上有一个很大的长方形黑斑点,这是它们身上唯一的装饰品。与雄蛾比起来,雌蛾真的太难看了。

雌蛾离开蛹壳之前会把卵产在里面,还把自己的衣服也留给孩子们。雌蛾产卵的时间很长,产卵量也很惊人,一般需要三十个小时左右。

产完卵后,它们会把自己关起来,免得被打扰。这时,它已经找不到可以堵门的材料了,只能用那顶丝绒帽子来堵住门口,确保孩子们的安全。[6]

雌蛾妈妈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柔软舒适的屋子,也为了让刚出生的幼虫找到合适的材料包裹**的身体,它还要用自己的身体给孩子们再设置一道屏障。

它在隧道里跑来跑去,经过一番猛烈的动作,它身上的绒毛掉下来了。但是它还来不及给孩子们做最后的事,就因太过劳累不幸去世了。

七月份,卵开始孵化。幼虫的头部和身体的上部都是黑色,下面两节是棕色的,别的部位全是琥珀色。[7]它们从孵化袋里出来以后,要先在母亲为它们准备的绒毛堆里休息一会儿积蓄力量。

休息好了,幼虫们全都钻出来,开始为自己做衣服。在它们看来,衣服可比找吃的重要多了,它们才不要赤身**地跑出去呢。好在雌蛾妈妈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它为孩子们准备好了上好的衣料。幼虫们只要从现成的材料中选出自己中意的,裁剪就可以了。

幼虫们从小树枝里弄出木髓,把这些填塞物弄成非常小的圆球,然后把这些小圆球拢在一起,按次序串起来。这些小圆球串起来后像花环一样漂亮。等小圆球串的长度够了,幼虫们便把它围在腰上,用丝绑住,只把六只脚留在外面。[8]

这一圈腰带对幼虫们来说太重要了,这一圈腰带是做衣服的基础和支撑物。接下来,幼虫会用大颚不停地从壳上取木髓,使衣服不断变大变长,最后成为完整的外衣。那些木屑或圆球,有时放在下面,有时放在旁边,但大多情况下是放在前面。

接下来,幼虫们要开始纺织工作了,它们不断往腰带上添东西,用不了多长时间,腰带就会变成披肩、背心、短衫,后来还会成为长袍。[9]

幼虫们一出生就迫切地做衣服,倒也不完全是因为它们怕冷。冬天的时候,那些没有衣服的毛虫要么躲到厚树叶里,要么躲在地下的巢穴或是树干的裂缝里。只有被管虫不怕风,也不怕冷,肆无忌惮地到处转悠。它们一开始就知道该做些什么抵御冬天的寒冷,所以早早做了准备,如此聪明的小虫子,真的很不简单啊。

阅读赏析

本章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爱做衣服的被管虫,为了证明它爱做衣服的特点,作者在开篇便从它奇特的外形切入,进而从“茅草屋”引入对它的“衣服”的介绍。或许你会发现,作者几乎从始至终都在用“衣服”形容被管虫的装束,还将这些装束比作人类的丝绒帽子、腰带和长袍等等,可见作者已经完全认可了被管虫的纺织能力,仿佛它们已经是专业的裁缝了!

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中,作者直接将被管虫的“衣服”称作披肩、背心、短衫、长袍,却不表现本体和比喻词,这种比喻的形式就是借喻。借喻往往在本体与喻体关系十分密切时使用,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这一段虽然没有提及“衣服”,但读者却清楚地知道作者始终在形容被管虫的“衣服”。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你也可以在阅读中继续寻找这种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进行应用。

阅读延伸

1.作者从哪些方面证明被管虫是“爱做衣服”的?

2.文章分别从成虫和幼虫的角度写被管虫做衣服,它们的衣服各有怎样的特征?

3.文章使用了怎样的结构进行写作?

[1] 心理描写 《昆虫记》不止写昆虫,也记载了作者的日常生活和人生感悟。在文章中,昆虫的生活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常常融为一体,作者也总是时刻准备发现关于昆虫的一切。在本段中,作者正是在散步过程中无意看到了毛虫,进而开始对它的研究,通过心理描写,读者能够充分代入作者的角色,切身体会到观察的乐趣,更易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2] 比喻 作者把茅草屋比作衣服,极其准确地表现被管虫因怕冷将茅草屋“随身携带”的状态。

[3] 细节描写 “衣服”作为被管虫赖以生存的一部分,属于被管虫非常典型的细节之一,文章中对被管虫“衣服”的大量描写,也符合细节描写时要注意抓典型细节的要求。本段从形状、大小、结构和材料四个方面写被管虫的“衣服”,让读者对被管虫的“衣服”形成具体深刻的印象,便于突出被管虫的典型形象。

[4] 对比 虽然被管虫爱做衣服,但并不是所有被管虫都会做出精美的艺术品,作者将不同被管虫的衣服进行比较,表明被管虫衣服的外形也是千差万别的。

[5] 对比、外貌描写 作者对雄蛾和雌蛾的外形进行细致的描写,用雄蛾的漂亮衬托雌蛾的难看,两相对比之下,雄蛾和雌蛾的特征便极其分明地展现给了读者。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对比可以揭示事物的对立性,起到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6] 动作描写 为了保护幼虫,雌蛾在产卵后需要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孩子,这一段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雌蛾全身心为孩子付出的样子,刻画出无私的母亲形象。读到后文,我们还会看到雌蛾因为太劳累而去世,这些都表现了雌蛾作为一个优秀母亲的奉献精神。

[7] 外貌描写 通过不同色彩对幼虫的身体部位进行区分,让读者在理解幼虫身体结构的同时也形成具体的色彩印象。

[8] 动作描写、比喻 被管虫从小就有打扮自己的天赋,在幼虫们制作小圆球的情节中,能看出它们有条不紊的工作状态,通过将串起的小圆球比作花环,表现出被管虫具有极强的艺术美感。

[9] 比喻 既然小圆球是腰带,那么爱做衣服的被管虫也自然会有完整的装扮。作者将不断完善的“衣服”称作披肩、背心、短衫、长袍,形容被管虫的“衣服”如同人类的服装,表现出对被管虫纺织能力的认可,紧扣标题,说明它们“爱做衣服”是名副其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