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柬埔寨的谢提尔普洛斯村和斯瓦安普村,共有农户749户3637人,其中贫困户113户547人,贫困人口占比15%,是柬埔寨的典型贫困村。2017年,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的“东亚减贫合作倡议”的号召以及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推动下,四川省扶贫开发局在这两个村开展了为期三年的中国援助柬埔寨减贫示范合作项目。该项目结合中国的“整村推进、精准脱贫”的减贫经验和柬埔寨的农村实践,在示范村开展了一系列的减贫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柬埔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选择和参考。
(一)案例简介
2014年11月13日,李克强在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时指出,减少贫困、改善民生是亚洲地区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并提议实施“东亚减贫合作倡议”,提供1亿元人民币,开展乡村减贫推进计划,建立东亚减贫合作示范点。2016年12月,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推动实施了为期三年的“中国—东亚减贫示范合作项目”,通过在老挝、柬埔寨、缅甸三个国家的6个村庄试点,利用中国政府提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借助中国已经成功的“整村推进”减贫经验,因地制宜、因贫施策,为受援国政府及东亚国家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供示范。云南、广西、四川分别承担缅甸、老挝、柬埔寨部分的东亚减贫示范项目。
2017年7月,中国援助柬埔寨减贫示范合作项目在干丹省莫穆坎普县斯瓦安普乡正式启动,两个示范村是位于干丹省莫穆坎普县斯瓦安普乡的谢提尔普洛斯村和斯瓦安普村,共有农户749户3637人,其中贫困户113户547人。四川省扶贫开发局为该项目投入2500多万元人民币,并先后派遣8名业务骨干,组成专业队伍常驻柬埔寨,与柬埔寨农村发展部共同组建中柬联合项目管理办公室,一起把中国减贫经验和柬埔寨农村实践相结合,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减贫之路。2020年年底,中国援助柬埔寨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成为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中首个完成验收的项目。项目实施的三年多时间里,中国专家组建成了乡村饮水工程1处、集中供水塔1座,打深层井2口等,解决了村民长期以来的饮水难问题;新建了一栋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中心,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技能培训、文化活动的场所;为71户特困户建造了新房,改建了190户农户房屋,为贫困户新建了厕所,为82户贫困户接上了照明电,为500户村民发放了节能省柴灶;帮助了200户村民发展盆栽蔬菜、80户村民种植小米椒、28户村民种植大棚蘑菇、40户村民发展养牛,建成2个洗洁精加工厂,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场所。
这些扶贫实践成果改善了示范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村民找到了生计来源,增强了村民的谋生能力,给村民带去了希望,是一个“惠民生”的生动实践。中方专家组提供的实实在在的帮助,当地的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把这些中国的朋友当成最亲的亲人。中方专家组的工作也获得了柬埔寨政府的肯定,柬埔寨农村发展部农村经济发展司副司长衡真田表示:“中国专家不仅经验丰富,而且潜心研究当地实际情况,把中国的经验和柬埔寨的特点相结合,带来新的扶贫发展创意。当地的硬件环境改善了,老百姓思想也发生了转变,这是柬埔寨人民宝贵的收获。”
(二)一堂生动的减贫示范课
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约有1600万人口,2020年人均GDP为1600多美元,工农业基础薄弱,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以及世界银行认定的中低收入国家。根据柬埔寨计划部给出的最新的贫困线(Poverty Line)[人均生活费低于每天10951柬币(约2.73美元)]估计,截至2021年11月,柬埔寨贫困人口比重达17.8%。消除贫困是柬埔寨政府的头等大事,过上不愁吃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生活是柬埔寨人民的迫切需要。中国援助柬埔寨减贫示范项目可以通过结合中国的减贫经验与柬埔寨的实际情况,为柬埔寨政府和人民提供一些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方法和思路。
1.来自中国的“整村推进、精准脱贫”方案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对于如何消除贫困,理论界一直在进行探讨,各国也在积极实践。马尔萨斯认为人口的过度增长是导致贫困的原因,因此若要消除贫困就必须抑制人口增长。马克思认为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只有改变这一社会制度,才能够真正消除贫困。福利经济学家庇古认为要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和国民收入再分配来改善相对贫困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福利。“涓滴效应”反贫困理论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消除贫困的问题。“涓滴效应”理论指出通过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做大经济这块蛋糕,贫困问题就会通过经济的“渗漏”得到解决。赋权反贫困理论认为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建立一套政治和社会体制,赋予贫困者享有基本的政治与公民权利,获得基本生活需要和教育、医疗卫生等权利。世界银行在《2000/2001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了一套通过创造机会、促进赋权和增加安全保障这三个途径来消除贫困的战略。印度自独立以来就一直在与贫困作斗争,采取了土地制改革,农村综合发展计划、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巴西在扶贫前期深受“涓滴效应”的影响,积极推行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极”扶贫战略,后期才开始实施土地改革、“家庭资助计划”及“扫盲计划”等一系列扶贫措施。英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经济基础良好,其扶贫的措施主要是建立福利制度。
中国进行大范围扶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大致经历了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几个阶段。“整村推进”是中国在40多年的扶贫探索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指的是以重点贫困村为基本单位,对当地农村经济整体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开发,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来实现农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①“整村推进”的扶贫模式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甘肃省探索出结合大型开发项目和到村到户的新模式,成效显著。国务院扶贫办将这种新的模式进行提炼并称为“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相较于“到村到户”的帮扶,“整村推进”的项目更有组织性,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程度,同时是对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有效补充,能够解决其难以解决的分散的贫困村、贫困户的问题。“精准扶贫”是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的。精准扶贫的基本内容包含基本方面: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目的是要找到真正的扶贫对象。精准帮扶就是要充分考虑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实际致贫原因,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和手段。精准管理是用信息化的手段对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动态管理。精准考核能够调动扶贫工作者的积极性。①“因贫施策”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相比起集中连片的扶贫开发模式,精准扶贫可以提高扶贫资源的边际效率。
经过前期可行性研究,中柬减贫合作项目中心将干丹省穆坎普县的斯瓦安普村和谢提尔普洛斯村确定为项目实施地。干丹省距离柬埔寨首都金边约40千米,驱车不到一小时就能到。据中方专家组回忆,初到示范村时,看见的都是灌风漏雨的破旧房子,村里没有饮用水,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放着水缸接雨水饮用,没有电,没有厕所,没有动物圈舍,家禽在村里随意乱跑。村民们受教育程度低,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选择这两个典型的贫困村作为试点,检验中国“整村推进、精准脱贫”的方案是很有代表意义的。
2.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民众基本生活底线
中国专家组在柬埔寨的减贫示范村主要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善示范村的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的、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农村饮用水、农村公共卫生、农村住房、农村文娱事业等方面。增加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社会安全网,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增强其抵御市场、社会和自然风险冲击的能力。缺乏基本生活保障将导致贫困人口缺乏提升发展能力的机会和选择。根据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权利贫困概念:贫困者贫困的原因在于他们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往往被系统性地剥削,不能够获得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和机会。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手段;同时,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①民生问题最基本的层面就是保障民众的底线生活状态,即保障民众作为人类的基本尊严,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基础性的住房保障、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社会保障等。
中方专家组主要从清洁饮水、居住环境、文化娱乐三个方面提升了示范村的基本公共服务。
(1)清洁饮水
项目专家组在走访农户时发现,村民居住的高脚屋的屋檐下都摆放着水缸,雨水是他们的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雨水中含有许多杂质,不够卫生清洁,经常饮用容易患上传染病。为了让村民喝上清洁水,联合项目办最初决定从湄公河引水。但是从湄公河引水并不是一种经济的做法,引来的水还需要经过后续的过滤等一系列处理,比较麻烦。经过论证后,项目组决定打水井。井水的水质更好,而且不需要太多的后续处理,管道占地也很少,不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可行性更强。不过这一方案在操作过程中也遭遇了困难。打到七八十米深时,项目组发现水里含砷,砷的许多化合物都含有致命的毒性,常被加在除草剂、杀鼠药中,含砷的水可以浇田但不能饮用。一直打到200米深时,水质才符合饮用标准。这项饮水工程前前后后共历时13个月,最终打了两口水井,铺设管道3.3万米,入户约800家,还建成了一座高25米的白色水塔,矗立在村子中央。
(2)居住环境
住房困难是示范村的另一个大问题。村里的房子大多破败不堪,一下雨屋里就满是积水,房前屋后都是垃圾,而且没有厕所,居住环境十分恶劣。有着25年减贫经验的中柬项目联合管理办公室中方专家组组长袁刚深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减贫的原动力。于是,专家组工作人员带领村民将自己的房屋打扫干净,将屋里的家具什件收拾整齐。重建了71户危房,改建了190户比较破旧的房屋,修建了132间厕所,给500户村民发放了节能省柴灶,为82户村民通了电。生活环境的改善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据干丹省农村发展厅厅长吉塔维描述,他下乡调研时发现村民开始注意起卫生了,不再像以前一样乱扔垃圾。住上了新房,通了水电之后,赌博、睡懒觉的人变少了,大家会自觉地收拾起家务,会注重居室周围的环境和庭院的摆设,慢慢给家里添置一些新物件:吃饭的桌椅、二手的音响、新的被褥等,有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居住条件改善给了村民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是脱贫致富的强大精神动力。
(3)文化娱乐
项目组还为当地修建了一所社区活动中心,该社区活动中心高2层,占地面积200平方米。活动中心底层有2个办公室,1个物料间,1间会议室,2间休息室,2个卫生间。活动中心一楼设有1间厨房,2个卫生间,1间餐厅,能同时容纳100人就餐。活动中心的建成可以用于斯瓦安普乡的乡村干部的日常办公场所,以及整个斯瓦安普乡社区的广大民众活动场所,特别是作为会议、培训或开展其他活动的场所。柬埔寨农发部部长乌拉本在社区活动中心落成典礼上表示该活动中心要成为农发部各部门、干丹省农发厅和其他相关工作单位为项目村探索新技能和技术、为人们提供培训、帮助他们增加就业机会和培养创业能力的地方。目前,已经在该活动中心开展了多次汉语培训等技能培训和大型活动,为村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3.精准产业脱贫,解决民众的生计来源
第二件事情就是针对示范村的实际情况精准发展产业。发展产业是解决农村增收致富的一项根本性和长远性举措,是“从短期效益到长期效益”"从输血到造血"的主要抓手和平台。①世界银行在以贫困问题为主题的《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把贫困定义为“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②。因此,培养贫困人口谋生的能力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方式。但是传统产业扶贫注重自上而下的资源输入,忽视其他社会主体在扶贫中的参与、合作与分享,缺乏社会根基,导致项目偏离扶贫目标乃至影响社会团结。③产业扶贫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后,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匹配,生产效率会更高,贫困户的积极性和自我发展能力也能够得到更大的提高。同时,精准发展产业也是在保障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生计来源问题是在解决基本生活底线之后的民生,只有当民众拥有个人发展的资源和机会时,民众才能够通过勤劳致富,并因此享受到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但是柬埔寨土地大多属于私有,两个项目村749户村民,有土地的仅占20%左右。中方专家组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有土地和无土地的农户进行了不同的脱贫规划,并引入中国的“扶贫车间”模式为村里留守的老人、妇女和残疾人提供就业门路。
(1)有土地的农户
对于有土地、房前屋后有空地且有意愿的农户,中方专家组引导其中40户养牛、28户加入高温蘑菇示范项目。养牛项目不是简单地向农户发放牛犊,而是以“礼品传递”的方式实施:先由20户养殖20头母牛,10个月生下小牛犊后,母牛作为“礼品”传递给另外20户养殖。选择这样的做法是因为以前的失败经验,过去当地的干部为了帮助村民发展产业给村民发放过鸡苗,可是过了几个月之后鸡苗长大了却被吃掉了。“礼品传递”的方式可以扭转群众对无偿捐赠的依赖,引导他们建立起自力更生的观念。按当地成年牛每头1300美元计算,如今这40户通过养牛可实现产值5.2万美元。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连续传递,还可进一步扩大项目村养殖规模。柬埔寨地处热带,非常适宜种植高温蘑菇,大棚种植一般每年可产三季。在专家组的帮助下,两个村建起了28个蘑菇大棚,每个菇棚放置3000个菌袋,年产菇约2250千克、产值达3370美元。村民祝金是首批高温蘑菇种植户。种植高温蘑菇的三个月时间里,他已采收1200多千克蘑菇,收入近2000美元。“感谢中国专家帮我脱贫致富。想不到种蘑菇可以挣这么多钱。”祝金现在还向其他村民推广传授蘑菇种植技术,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2)无土地的农户
对于那些既无土地又无空地但有意愿的200户农户,专家组借鉴发源于四川的“庭院经济”,引导村民利用废弃地种植盆栽小米椒、矮生番茄、黄秋葵、西葫芦等蔬菜。这些盆栽蔬菜不需要温室和塑料大棚,在家育苗和浇水就可以生长,也不需要特定材料的花盆,塑料的、木头的、泥瓦的都可以,肥料则是牛羊粪或是种植蘑菇的肥料。专家组给村民们讲解栽培技术,亲身示范如何松土、施肥、浇水。有了这些盆栽蔬菜,村民们不需要再去市场上买菜,可以省下一大笔开支。村民宋娜丽说:“以前每天要花2000瑞尔(约合0.49美元)买菜吃,现在不用买菜,每月能省下10—15美元开支。”值得一提的是,有20%的农户所种蔬菜除了供给自己食用外,还有富余,可销售给周边村落或县城,销售收入可以用来补贴家用。
(3)“扶贫车间”
村里留守的老人、妇女和残疾人也需要有一个谋生和自我发展的平台。经过一番研究以后,专家组决定搬来中国的“扶贫车间”模式,为这些群体提供就业门路。与房前屋后有空地的农户达成协议,让他们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在村里建成了两个洗洁精加工厂,如今每个加工厂年产洗洁精5万瓶,实现年产值1.5万美元。扶贫车间既为当地建立起一个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村办企业,也为剩余劳动力特别是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妇女及残疾人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就业平台。村民们“忙时务农,闲时务工”,脱贫路上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项目组还先后组织了1期管理培训、3期务工技能培训、6期实用技术培训、3期参观学习培训和2期32人的赴华培训,去四川实地考察当地的扶贫车间,让村民学习、借鉴到了产业脱贫的经验,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产业脱贫的重要性,增强了产业脱贫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