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大和号一声炮响.......

?封建社会主义打着“社会主义”招牌,代表没落的封建贵族利益的社会思潮。19世纪30、40年代流行于法英等国。

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32年英国的选举法改革中,法英两国的封建贵族再度被资产阶级击败,已无力同资产阶级再进行争夺统治权力的斗争,于是转而以“同情工人”的面目出现,给自己的理论涂上“社会主义”色彩,站在封建贵族立场上,留恋没落的封建制度,抨击和诅咒资本主义。他们竭力证明工人生活状况的恶化是封建王朝被推翻的缘故,美化封建王朝是“贵”和“贱”之间和谐一致的时代,要求恢复昔日的贵族统治,断言专制政权能“拯救世界”并把社会导向社会主义。封建社会主义者声称资产阶级的主要罪状,是在其统治下产生了一个将把整个旧制度炸毁的革命无产阶级。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根据这种思潮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冠以这个名称。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崇仁天皇在李华梅和大和抚子的鼓动下,想搞就是这一套。他不光想学希特勒的“改革”,从财阀财团身上割肉,而且在他还想学拿破伦和李润石,做个“人民的天皇”。

过去的十年里,崇仁天皇研究过中国革命,他派出大量的亲信到中国考察,了解中国崛起的真正原因。冈村宁次、石原莞尔这些昔日的侵华先锋,在进入新中国后,都受到了中国方面的“热情款带”。依上级的指示,各地的中方官员把这些日本鬼子带去农村,带去基层,让他们做最彻底的实地调查。

在弄明白了中国崛起的真相后,这些日本人个个全部绝了再次入侵中国的信心,由强硬的侵华派变成了“中日友好派”。当时华身大和抚子的李华梅点醒崇仁天皇:一切问题的关键,都在于生产资料、社会财富的再分配问题。这个答案对崇仁来说并不是陌生。在当时,李华梅举了拿破伦的例子告诉崇仁:拿破伦所以让法国人无比怀念,一是他老打胜仗,二则是他在法国大革命中。把从贵族手中没落的土分给农民,这让法国人民对他感恩不尽。这份感恩甚至影响到了他的后代,让拿破伦三世成功地复辟。

李华梅告诉崇仁天皇,要想让自己的士兵对他绝对的忠诚,那就分给他们土地。于是也就有了棉兰岛的“福利”。而要想让全日本的人民,发自内心地支持他,那就是在全日本进行土改,进行土地的再分配。这样不光得能得到了海军底层官兵的支持,同样也能得到的陆军底层官兵的绝对支持。有这两方的支持,他才是名副其实的“日本天皇”。

打完太平洋的战争后,崇仁有些得意忘形了中,在大和抚子的鼓动下,他开始想做

“大事”想成为超越祖父明治的人。对财阀动刀,只是崇仁改革的第一步。按李华梅母女为他安排好的剧本:第一步对财阀对刀割肉,第二步就是对国内的地主动刀。

崇仁天皇唯一不知道的是,大和抚子交给他的剧本,稍稍改了一个地方。

被修改的地方就是,他崇仁天皇,并不是这个剧本的主角,主角是大和抚子,而他只是祭品。

八月十五日白天,和日本国会大厦里和政府部门的高官再次就“改革”和“裁军”问题发生意见冲突后,崇仁天皇于当晚八点半后。怒气冲冲地离开了三笠宫,直奔靖国神社的巫女宫,去面见的日本守护神大和抚子。

当天皇车队远远地看到神杜的大门时,天皇的座车恰好经过停靠在路边的一辆无人的小汽车。

就在这时。附近黑暗的角落里,有人悄悄地按下了无线电引爆器。

“轰!”

一声惊天的巨响,一道明亮的火光闪过,那个无人的小汽车直接炸得粉碎。

车上被人足足塞了三百公斤重的烈性黑索金火乍药,直接将经过的和其公有三米远的天皇座炸得飞上了天。爆火乍的威力如此之大,甚至连附近五百米内的商铺、居民住宅的玻璃皆被粉碎。

大和抚子在天皇遇刺后二十分钟。就乘车离开神社,然后海军陆战师总部。如今的东京防卫安全,完全掌握在海军陆战队手中。目前在东京,除了海军第一陆战师驻防外,东京附近的仙台,还驻有一个月从夏威夷撤回休整的海军第六陆战师。

从日本的守护神口中听到天皇遇刺的消息后,海军陆战师全体上的官员顿时失声痛哭,悲愤交加。

林汉的女儿,大和抚子悲愤交加地表演道:“是三井三菱中岛的那些无耻的财团,勾结无耻的政客,行刺了崇仁天皇!”

半个小时后,一队队紧急集和的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头上缠着白布,打开仓库,拿出武器,开着坦克和汽车,驶出了驻守的营房。

“泪羅の淵に波騒ぎ,巫山の雲は乱れ飛ぶ。(汨罗渊中波涛动,巫山峰旁乱云飞。)

混濁の世に我立てば,義憤に燃えて血潮湧く。(昏昏浊世吾独立,义愤燃烧热血涌。)

権門上に傲れども,国を憂うる誠なし。(权贵只晓傲门第,忧国此中真乏人。)

財閥富を誇れども,社稷を思う心なし。(财阀但知夸积富,社稷彼心何尝思!)

……”

这些悲愤交加的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是崇仁天皇和大和抚子狂热的崇拜者。在日本陆军中,低级军官和普通士兵在前线打仗,家中的妹妹甚至妻子因为贫困交加,被迫去当女支女、慰安妇都是很常见的事。而这样的事在海军陆战队中一件都没有,原因正是天皇和大和抚子对海军陆战队的“特别宠爱”,是他们大恩人。

不需要作太多的鼓动,仅仅是说了一句:“人民的天皇,被害了!”

这些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就全体化身成两眼喷火的公牛,唱着《昭和维新之歌》,义无反顾地举起了复仇的大旗。

“……

古びし死骸乗り越えて,雲漂揺の身は一つ。(腐旧尸骸跨越过,此身飘摇共浮云。)

……”

在《昭和维新之歌》中,两个海军陆战师在大和抚子的指挥下,进入东京街头,开始进行紧急戒严。

当时大和抚子拿出了崇仁天皇亲笔签名的“革命预案”,开始指挥海军陆战队行动。

这份预案海军陆战队的高官并不陌生。是两个月前崇仁天皇下令要他们配合大和抚子做的。当时的崇仁天皇在大和抚子鼓动下,向这些人解释道:这是未防万一。

当时海军陆战队里的那些前皇道派的军官们,为天皇的高义感动得泪流满面,却浑然不知,正是有了这份预案,让李华梅母女完全鸟尽弓藏,将已失去利用价值的崇仁天皇干掉发挥“最后一分余热”,然后拿着这份有崇仁天皇亲签名的预案当作“秘诏”使用,揭开了日本革命序幕。

在李华梅母子的剧本里,崇仁将来一定会成为“人民的天皇”而让日本人永远怀念。不过死后追封的。

分驻在横滨、长崎、广岛、名古屋、小仓、仙台几个日本主要城市的海军陆战队,在当晚接到了来自海军陆战队总部的紧急电文,在早就安排好的日共卧底的鼓动下,纷纷拿起武器,冲出营房,开始“天诛国贼”的“革命”。

八月十五日晚十十一分,大和抚子乘车赶到东京湾,开始“接受”停泊在东京湾里第一舰队的各舰。

十二点整,东京湾里的所有军舰,全体倒向了大和抚子。听从她的指示行事,大和、信浓两舰的十八门460毫米的巨炮一齐转向东京市区方向。

不过,当晚这十八门的460毫米的巨炮终究没有开火,只是用边上的130毫米高平两用炮。装填信号弹朝东京打了数发,象征打响“革命炮火”

除去必要军舰留守人员外,海军也很快加入了“革命大军”的行列。

比起昔日皇道派搞笑般的兵变,这次的东京海军革命起义,其行动方案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名义上是海军陆战师的几个高官做的。但实际上却林汉透过汉娜,请德国参谋本部的精英精心策划的。然后交给自己的第四个女儿大和抚子。大和抚子再拿出这份预案交给下面的讨论、补充。

此时的东京,本就在海军陆战队的控制下,就连警察局的人,也早就是大和抚子的心腹,所以当晚东京根本就没有爆发激烈的战斗。

海军陆战队的行动中,政府大楼、电报局、皇宫、车站,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被轻易占领。唯一发生较大的交火的是陆军总部陆军向来不鸟海军,加上最近裁军问题和海军关系很差。但是陆军总部的守军只有一些轻武器,而海军却直接动用了坦克,好在事前大和抚子不愿意看到日本军队相残,包围了陆军总部后,稍一交火就主动停火后撤,而后大和抚子亲自出场喊话,陆军总部的人很快就放弃了抵抗。

八月十五晚在东京暴发的“日本海军革命”,整个行动中军方只死了三个人,伤了十余个。

当晚的革命,其实是一起规模庞大的“逮捕行动”。

在东京,整个日本上层的高官几乎被一窝端了,正在东京努力地想“说服”天皇的三井、三菱、中岛等各大财阀的首脑人物,更是一个不剩地全部被逮捕。

东京的行动基本是“和平”解决,而分散各地的海军陆战师的行动,也十分地顺利,几个大财阀里的关键人物大部分都在当晚被控制住。而各地的日本陆军虽然和海军不对付,但是事起突然,一方精心准备布局,一方措手不及,即使有抵抗,也因为分兵力分散被对手轻易地镇(蟹)压下去。

当八月十六日的太阳从天边上升起时,全日本有近三分一的城市,已经在大和抚子的“绝对控制下”,余下的三分二中,有三分一正在被接收和“投诚”中,只有陆军势力较强的长洲还未被掌握,但这意义已经不大。

八月十六日清晨,大和抚子通过对国民广播讲话,宣布了天皇遇刺的消息,并将国内的财阀势力定性为行刺天皇的凶手,将他们全部宣布为“叛逆”。

当她站出来进行全国广播后,日本国最后的抵抗力量,顿时就土崩瓦解,没费多少力气,海军的人就轻易地控制了剩余的地区,在这过程中,和海军一向不对付的长洲藩的几位大佬,他们在绝望中纷纷剖腹自尽。

在这过程中,他们有人看出了名堂,但这又如何?多次预言地震,还打胜了太平洋战争,此时的大和抚子,在日本人心中已是毫无疑问的神明存在,威望更在崇仁天皇之上,崇仁一死,她已无人可治。

从八月十五日晚靖国神社门前一声巨响,到大和抚子进行全国讲话“平叛”,全部过程不到二十四小时,“革命”就获得了成功。

革命起义前,李华梅母女准备了一份长达十五万人的逮捕名单,在当晚的行动中,这些基本都没有逃掉,日本各地的监狱很快人满为患。

裕仁天皇的年号叫“昭和”,而到了崇仁天皇时,因为有“神明降世”,拯救日本,所以后来崇仁天皇将自己执政时的年号定为“神佑”。

而八月十五日晚日本的革命,是由“神明”发动后,后来日本官方也将此次革命称为“神佑启明”

当晚的行动中,被关押在各地的日共成员,也被偷偷地放了出来。事前知道日本会爆发革命的中方和苏联,在数天后很快承认了以“大和抚子”为首的新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