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不足
第二天大早就有车等在招待所的门口,是辆苏联产伏尔加轿车,在当年算是高档车。看来地方上把他们看成首长级别,因为还有辆车临时有事出去,说好一起去的文物部门领导也只能去再想办法。
六十年代的公路还多为泥地,天晴一屁股灰,下雨一身泥。可坐在车里的小六却不管这些,开着窗子欣赏风景,等到下车时,几个人早就满脸的灰尘。开车的师傅是有怨说不得,上面早就打过招呼,尽量依着他们的想法。
目的地是离广州市区有近百公里左右的王歇湖,古墓的位置就在那个公社附近的荒山上。
公社的生产队长是个四十几岁的汉子,姓潘名冬生,又黑又壮。说的普通话非常不标准,小六基本没听懂,但是握手时却记住了这个汉子,因为一不小心他的手差点被捏折。
“我们先去现场看看吧!”杨宏开寒暄几句后提出来。
公社里组织了几个劳动力,由潘冬生亲自在前面带队,路上他说起这墓发现的经过。
那天就是潘冬生带着两个社员守夜,到了后半夜的时候,有个社员饿得睡不着,正起来打算方便,却听到有小孩的说话声。心说这个时候怎么会有小孩来谷仓,如是他就叫起另外两个人,一同出来查看。
也就在这时他们发现山上竟有微弱的火光,这可是不得了的事,要知道岭南地区的植被非常茂盛,如果不小心点着了的话可能会把整个公社都烧着的。如是潘冬生就带着一个社员去查看,让另一个社员去喊人。
等他们跑过来时,就看到火光是盏油灯点着稻草发出的,在旁边有个新挖的坑,坑里躺着两个人,一开始他们还没认出来。和潘冬生一起去的社员胆子特别大,他听着有个人还在说话,如是就把他给拖出来。
拖来后这人就只知道说一句话:“去死。”估计他是疯了,至于这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他们就不知道,反正压在下面的那人已经死去多时,尸体都已僵硬。
不过等公安来了以后,他们大致知道这两人应该是盗墓的,下面那个坑已经挖得差不多,墓室的墓砖外体都已经显露出来。所幸的是他们还只挖到外墙就起了内讧,一死一疯的结局也让人知道这挖坟掘墓的本来就不是好人干的事。
说完这些,潘冬生还不忘对这些盗墓贼大骂,还好他是用的当地语言,杨宏开他们也听不懂,当然就算看得懂他们也会表示深得我心。考古工作者最痛恨的就是盗墓贼,许许多多的珍贵文物就是被他们这些人偷出来卖到国外,还有更多具备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因品相不好被他们直接损毁。
很快他们就来到古墓现场,这里已经被社员们用篱笆围起来,大概有上百平米范围。看这里的地势,从外观上来说实在看不出这里会有墓葬,杨宏开懂得风水,他仔细看过古墓所在后,发觉到蹊跷。
“那个方向以前是什么地形?”他指着远处的一大片农田。
“哦,那里原来有过一个大湖,早几年兴围湖造田,我们就把那个湖给填了,改成现在的农田。”
“嗯,难怪了。”杨宏开不再说什么。
古代墓葬中,以道教的最为讲究,他们尤其相信风水命局对自己死后的修行会造成的后果。所以说当他初看到现在的墓葬格局时,觉得奇怪,这里要说风水中的风势是够了,但水却没有,看来后世的生活与地势变迁,对墓葬的影响还是很大。
这里以前应该还有坟茔,也不知什么年代起,也慢慢变成现在的平地。
盗洞已经挖下去一米多深,和陕西那边专业级的比起来,这个盗洞实在挖得太业余。是斜着往下挖的,只是这个墓的顶端已经离地很浅,所以才挖下去一米多就看到墓砖。墓砖带有东晋时期的特征,当地文物部门判断为晋代确实也没错。
杨宏开下到盗洞里,看到文物部门报上来的太极图以及八卦,这也是为什么还没进入墓室就能确定是个道教墓葬的原因。亲眼看到这些一千多年前的历史,杨宏开又开始莫名的激动起来,道教是中国唯一的自有宗教,过去总是被人为的蒙上神秘色彩,现在他也许将开启一道历史之门,门后会是怎么样的文化沉积!
“已经打过探铲了吗?”他随口问到,没想过潘队长能不能听懂。
“是不是挖的那种圆洞?”还好潘队长是个聪明人,很快就反应到。
“哦,呵呵,是的是的!”他抱歉的笑了笑,随着潘队长的指引走到下铲的位置。
当地文物部门已经初步勘探过,没敢在中间打,只是先划定大致的墓室大小,然后才下铲取土。土样大多都留在原地,能看到米黄色的膏泥,估计当年的封土、夯土层都已经在后世百姓日常生活慢慢被铲掉。
“墓葬的大小是哪位同志定的,很准确啊!”杨宏开也很佩服,看过探洞打的位置,就知道应该也是专家级的。
“哦,是文物所的小顾,都是她指导我们做的,别看她年龄不大,可懂得多了,呵呵。”潘冬生说起这位小顾同志,脸上也带着笑意。
“小顾!他很小吗?”杨宏开原以为是位上岁数的专家,没想到听潘队长的话,还是位小同志。
“是啊!我还问她看对象没,嘿嘿。”潘队长是个实在人,说到这里脸上还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这话刚说出来,发现几位领导都有点奇怪的表情,才发现自己把话说简单了,这样可是会出问题的,他赶紧解释道:“呵呵,不瞒几位领导,我小孩今年也到结婚的年龄,也在城里读书,这不看小顾是个好同志,就想……”
杨宏开是个开明的人,听潘队长解释,也就没追问。
“他们什么时候来?”
“小顾在你们来之前打过电话到公社大队,应该快到了吧。”潘队长回头看着山下。
大概过了有十来分钟,就在他们继续查看现场时,公社大道上有条‘黄龙’一路腾过来。小六有经历,知道应该是拖拉机,果然不出几分钟就看到几个人坐着台手扶拖拉机奔山脚来。
听潘队说这就是当地文物所的人,杨宏开也停下工作,亲自下山去迎接。那个年代的大多数干部还是不敢摆谱的,一声同志就能接近很多人的距离。而不会象现在喊声同志,还得只对五十岁以上的人喊,不然……
“潘叔,你也在啊!”有个女孩子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
小六顺着声音望过去,看到这个女孩子的侧面,非常的白净,留着长长的麻花辫。穿的是当年很普遍的格子衣,整个人清爽而又不失干练。
“小顾啊,来,我给你们介绍。”潘队长开心的说。
“这几位都是北京来的领导,嗯,这是领导的领导杨领导。这位是文物所的小顾。”潘队长不伦不类的介绍反而冲淡了几分紧张和陌生。
“哈哈。”杨宏开连连摆手,开口道:“不要乱说,我可不是领导,大家都是同志。你叫我杨叔就行,这是于晓陆、凌同、莫其声、周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