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的发掘,一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为14260平方米的大型兵马俑坑终于被揭开,饱受了20多个世纪黑暗挤压之苦的6000余件兵马俑和数十辆战车面世了。人们在目睹秦兵马俑神姿风采的同时,也有机会对它们的设计和创造者做进一步的考察与探索。

据史学家司马迁撰著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可以看出,这位后来的始皇帝嬴政,在公元前247年他13岁登上秦国王位的同时,就开始为自己营建陵墓了。建造人数最多时达到70余万人,前后修建达39年,直到他死亡并葬入地宫后,陵园的工程尚未全部完成,其规模之庞大、建筑之复杂可想而知。

修筑帝王陵墓作为一项巨大的土木工程,在尚无先进机具的古代,必然需要很长的时间和为数众多的人工。而由于治陵工程旷日持久,很自然地赋予了它祝寿和永恒的表象功能。也就是说,帝王生前所属陵墓的修筑时间越长,预示着其主人越高寿。故,历代帝王生前为自己修造陵墓便有了“起寿陵”的说法。秦始皇的祖辈秦孝文王就曾把自己的陵墓直接称作“寿陵”,没有再取其他的名字。汉武帝17岁即位,活到71岁才撒手归天。由于在即位的第二年就开始修筑寿陵[1],在他入葬时,不但墓内的金银财宝堆放不下,而且陵园内修陵时栽的树木也粗大得可以合抱了。

关于秦始皇陵如何修建的问题,历史上有多种说法,据后来主持过兵马俑坑发掘的著名考古学家王学理考证,秦始皇陵墓的修筑初期,曾采取过一项重大的行政措施,这便是秦王政于十六年(公元前231年)设置的“骊邑”。

“邑”作为城市讲,则有“大者曰都,小者曰邑”的区别。作为行政性地域论,则是都、鄙之外的地方。当时秦骊邑统辖的范围主要是占有今临潼县境内的渭河以南地区。隔河,北与高陵、栎阳相接,南以骊山为界,与蓝田为邻。东西因有零河、临河,分别同郑县、芷阳接壤。由此可以推断,因陵而设的骊邑,其城址当离始皇陵不是太远。

秦王政十六年时,秦国正处在向东方诸国发动最后攻势的前夜。就在这一年,秦国开始了两件大事并行的宏伟计划。一是“初令男子书年”,二是设置“骊邑”。前者是通过登记年龄,旨在扩大兵源和徭役;后者则是为了解除修陵的后顾之忧。两件事虽不能同义而喻,但用意却是一致的。由于这两件大事的具体实施,秦国才得以把注意力完全投注于战争,并以疾风扫落叶之势,于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十八、十九年(公元前229—公元前228年)攻赵,并俘虏了赵王迁;二十、二十一年(公元前227—公元前226年)代燕;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王贲率军灭魏;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大将王翦出兵灭楚;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灭燕;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从此统一了全国。秦国发动的吞灭六国的战争虽长达10年之久,但骊山的陵墓工程却秩序正常,并没有因战争而受到影响,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设骊邑”的重要作用和秦始皇的深谋远虑。

由于秦国在战争中的节节胜利,这就为骊山工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和人力技术资源。

秦始皇统一了全国后,把全国范围内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都动员起来,除北筑长城、南戍五岭的国防工程以外,还在首都周围展开了规模庞大的两项土木建筑工程——继续和扩大修建骊山陵墓和建造阿房宫[2]。于是有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的记载。由此可以看出,秦始皇陵墓的修筑工程,在高峰期的人数达到了七十余万。据研究,这些人中,既有自由民,又有罪犯和替债者,同时还有一小部分的奴隶。而在自由民中,又以农民为最多,同时还有市民、商人和掌握各种技艺的手工业者。

按王学理先生的说法,秦征发的“天下徒”一旦送到骊山,即按军事组织的形式编制入籍,严加控制,并统称骊山徒。从流传的“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讴”[3]等民谣来看,这是一支规模宏大的劳动大军。而负责监工的章邯,他本人就是一位秦国将军,并曾在攻赵灭韩的统一战争中屡建奇功。骊山工程的劳动组织之严密、功效之高,可以说是同军事化的编制有着直接的关系。

被禁锢的骊山徒,其劳役带有终身的性质,秦代的历史文献没有留下这些骊山徒役满放归的任何记载。相反,倒是限期延长和死亡恐慌一类记述却不断地充溢在字里行间。后来成为汉高祖的刘邦,当年就是以一个亭长的身份押送丰沛的徒人到骊山修筑陵墓,由于谁都明白一旦到了骊山则绝没有生还的希望,便纷纷在道上设法逃跑。刘邦见此情景,知道自己无法向上司交代,索性带领剩余的人造起反来了。

尽管骊山徒的身份是复杂的,其来源不一,但到了骊山,并成为徒人,就成了事实上的官奴。即使是社会地位稍高一点的技术工匠,尽管受到一点优待,也只是相对而言。他们一旦到了陵区的作坊,就难以脱身自救。不但他们要终生修筑陵墓,而且他们的子孙后代也要编入劳动大军,以致出现了“行者不还,往者不返”的劳役制度和徒人的悲惨命运。而“轻绝人命”的做法,从治罪处死到故意屠杀,随着工程的阶段性进展而变得更为酷烈,骊山徒们随时都有惨死的可能。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号称千古一帝的始皇帝病死在出巡的归途中。据《史记》载:“九月,葬始皇骊山……二世(胡亥)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秦始皇死后,继位的儿子胡亥曾下令,原属始皇帝的妃嫔,凡没有生育儿女的全部被迫殉葬。为了怕参与修筑陵墓地宫的工匠泄露内中秘密,当始皇帝的棺椁进入地宫后,工匠们也被活活封闭于地宫中,做了这位始皇帝的殉葬品。而作为陵墓附属建筑的兵马俑坑工程,在秦始皇入葬地宫后仍继续挖筑,直到周章率领百万农民军攻入关中并对秦朝廷构成巨大威胁时,兵马俑坑的修筑才被迫中辍,草草收场,前后共历37年。

2000多年后,当年兵马俑坑的设计者和修筑者已不复存在,一切的悲壮和苦难也早已随风而去,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则是他们在酷烈的政治背景和生活遭际中,用心血凝成的伟大的不朽之作——庞大的地下军阵。正是这个地下军阵的存活,才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大秦帝国的风采和骊山徒们所创造的辉煌艺术成果。

一号坑出土武士俑头饰

秦兵马俑是悼念为秦始皇扫平六合血染华夏的秦军忠烈国殇;秦兵马俑是哀婉地再现为秦始皇修陵的70余万刑徒的纪念碑群;秦兵马俑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惊人的写实雕塑艺术奇峰;秦兵马俑是中国历史处于奴隶制崩溃,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划时代标志。

从俑坑的形制可以看出,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土木结构建筑。俑坑四周分别布有5个斜坡门道,门道土质坚硬,上有清晰的车轮痕迹,由此推断这是当初放置兵马俑时所出入的通道。兵马俑放置完毕后,门道则用立木封堵,然后再以夯土[4]填平,俑坑始成为一个规则的长方形,在东西走向的11个过洞和墁铺的青砖坑底上,有极为清晰、整齐的方形或圆形棚木[5]凹槽和木炭遗迹。这表明整个俑坑为土木结合而成,俑坑顶部的土层重量主要靠下面的立柱支撑,各个隔梁及四方边墙主要起着隔断墙的作用外,亦有承重墙压力的用途。据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回忆,朝鲜战争中,中国志愿军在阵地上所修的土木工事,和秦俑一号坑的结构形制有同工异曲之妙合。

一号坑出土武士俑头饰

一号坑出土武士俑头饰

尽管兵马俑历2000多年沧桑岁月,变得残缺不全,但庞大的整体阵容,仍不失浩浩****的威势和古老的秦川壮士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雄姿豪情。

坑中的武士俑,身穿交领右祍[6]短褐,勒带[7],束发,凸起的发髻偏于头的右上方,腿扎行縢[8],足蹬方口齐头履。有的手持弩机、弓箭,背负箭箙[9],箙内装满铜矢;有的手持长矛,威严而立;有的腰佩弯刀,目视前方,时刻准备接敌陷阵。

在武士俑中,鲜亮地密布着一队队铠甲锐士[10],这些锐士都具有高大的身躯,外披铠甲,足蹬短靴。战车上的甲士则腿绑胫裆,头戴小冠。尚有不同的锐士手持弩机,腰悬青铜宝剑,虎视阵前,大有慷慨悲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在阵容中威严屹立的陶马,或驾驭战车,或站在骑士身旁恭候战斗命令。战马肌丰骨劲,面部棱角分明,两颊宛如刀削,洗练精致。用曲折的阴线精雕细刻的眼睑、鼻翼和嘴唇,层次丰富,形象逼真,无不透出战马的神韵。

低级军吏俑头戴的武弁

这个有锋有后、有主体有侧翼、步马和车马交错的军事阵容,既严整统一又富有变化,既肃穆静立又寓有动感。那一列列武士,按兵种的不同而身穿绿色或红色的战袍,外披黑色或褐色的铠甲,使军阵的氛围显得威武庄严。而武士面孔和神情的不同,以及发髻的多变,又避免了凝滞呆板。那披坚执锐、挟弓挎箭的武士,伴有齐头并立、昂首仰尾、双耳上耸、引颈嘶鸣的战马,给人以蓄势欲动、挥戈上阵、驰骋疆场的强烈意象。这于统一中求变化、静穆中显跃动的军阵构图,充分展现了秦军气势磅礴、所向无敌的英武气概,从多侧面折射出意境的壮美和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就单个秦俑的人物形象而言,有着科学的写实性和深刻的典型性,其逼真的写实艺术在中国雕塑史上卓越非凡。透过欣赏的表层更能让人们看到潜伏在艺术形式之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的变革。

人类在原始社会漫长的岁月中,对于自身肖像的雕塑并不注重,从出土的实物中可以看到,只有个别的器皿上画有人头形装饰像,即使在商周青铜器上,也只有少数作为器物附属性的卑怯的奴隶形象。当历史的车轮碾轧到战国时期,人的雕塑或画像在不同的场所得以活跃发展。恐怖的饕餮和公式化的螭虺渐渐被简括、凝练的人的身影所代替。秦兵马俑的造型则是战国以来图腾[11]退位、思想活跃、人的地位受到尊重的象征。可惜这种艺术传统在秦末大规模的兵燹中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再也没有继续流传下来,致使这辉煌的文明备受人们长达两千余年的误解。

1975年7月12日,新华社播发了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发掘的消息。这支阵容肃整、披甲执锐的地下大军,将从中国走向世界,接受整个现代人类的检阅。

注释:

[1]即茂陵,位于陕西兴平市策村南,为西汉诸皇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其陵园四周筑城垣,中央为坟丘,呈方形覆斗式,现高46.5米。该陵曾遭赤眉兵劫掠,其东南方现今仍有大片的汉代建筑遗址,已出土空心砖、琉璃壁、瓦当(房屋檐头用以装饰、防朽的瓦片)等建材。

[2]阿房宫:秦代著名宫殿,位于陕西西安市三桥镇以南的古城村附近。秦始皇晚年认为咸阳人多,先王宫殿小,便在渭水南岸上林苑内大兴土木。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至秦亡尚未竣工,历代相传项羽入关后付之一炬。据载它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始皇在位时只建成前殿。该殿尚有残存台基,东西1000余米,南北450米,最高处约7—8米。

[3]见《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陵寝部》引晋人张华《博物志》,又《太平御览》卷559引潘岳《关中记》,此谣作:“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一唱,万人相钩(人力推挽,步步挪移)。”

[4]夯土:经过夯打的土。“夯”是借助人力或其他动力反复将槌状物提起、降落,利用其撞击力把泥土等松软材料砸至密实的程度,使水无法渗漏,构筑成牢固的地基或墙体。这是中国自新石器时代起即开始使用的建筑技术。

[5]棚木:置于二层台(墓葬坑中位于口部与底部之间的第二层台阶或台面)、隔梁和柱头枋木(两柱顶端相连接的横木)上的木料,视需要呈东西或南北向紧密排列。多用圆木,少数特殊地方亦用方木。

[6]衽:衣襟。右衽即右开襟,是古代中原地区人民的固有习俗,“左衽”则为丧服。但少数民族的习俗却与之相反,服装通行左衽。秦俑所着战袍,一般为交领右衽,窄袖口,长多数齐膝,少数仅及臀部,双襟宽大,几乎把身体包裹两周,质地厚重。

[7]古人多着袍服,腰间系丝织大带或皮质革带,其扣结方式是用一组类似今日纽襻的“纽约”,首尾交结扣合。革带头上有带钩,带尾有孔,互相勾连扣合以束腰。秦俑出土的武士俑在腰际都浮雕着腰带,细部雕绘十分清楚,花样丰富多变,反映出秦人的审美观和着装方式。

[8]行縢:原名“邪幅”。就是从足腕缠扎到膝部的裹腿布,近似近代军人的绑腿,可使行动轻捷,秦俑的行縢似以单层布帛制成,颜色多为赭色,上端以彩色组带在膝下束扎,带尾绾结成花朵状。

[9]箭箙:放置箭矢的器具,俗称箭袋,一般以兽皮为之。秦俑坑出土的箭箙呈长方筒形,为麻的编织物,上面髹漆。箙底的左右两侧各以细绳缠扎一圆木棒,箙底内侧铺一长方形木板,以承矢镞,箙的背面中央有一竖立的长条木柄,顶端作云头形,柄上髹漆,左右两侧另有一根细长的藤条,上部绕云头木柄而下,下端呈鼻钮状缚于箙底一圆木棒的两端。箙背的口沿和中腰处各有一根纽带将木柄、藤条和箙磐结成为一体,口沿左右两侧各有两个编织的环钮,用以贯穿绳索,便于背带身上。

[10]锐士:战国时秦国经过考选和训练的步兵。秦自商鞅变法后,奖励军功,兵力转盛。至昭襄王时代,秦的锐士是各国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荀子·议兵》曰:“故齐之技击(齐国精锐部队),不可以遏魏氏之武卒(魏国精锐部队);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荀况曾入秦观摩考察,对秦与六国军队素质之评价,当称公允。

[11]图腾:totem的中译,指原始社会中,被视为社会群体的一种象征或标记的某种自然物符号,通常为动物或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