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全民公决

喜玛拉雅山上的积雪,年复一年,依然是那样的洁白;雅鲁藏布江像一条银色的巨龙,日复一日仍然是那样的清澈,从雪山冰峰间流过,将冰液玉桨由西向东孕育着两岸的花红草绿。

当我们立足于这个世界屋脊,鸟瞰这个风云变幻的小小的寰球,就会看到了在中国5000年文明的历史长卷,伟大的新中国又在上面镌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喜玛拉雅山上雪更加洁白。使雅鲁藏布江水更加清。

1956年6月1号,在暂且称为印度东北部的7个邦,对这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归属问题,由生活在这里的200多个民族3800多万人民进行全民公决。

受该地区人民公决委员会的请求,由联合国副秘书长带领的各国监督代表200多人进入了各个县级以上的公投站,监督和见证这里的人民自由的行使着自己神圣的权利;来至世界各国的个大媒体的300多名记者也来记录着这一最为公正的历史时刻。

在各级临时搭建的公投站中,两个相隔10米的投票箱上分别沾贴着中国国旗和印度国旗。在中国的投票箱的背后还悬挂着巨幅的五星红旗,参加公投人们向过节一样欢天喜地的,很多人手里拿着一面面鲜红的小幅的五星红旗,兴高采烈的来到了投票站。还有很多人额头上画着中国国旗。不停的高喊着:“中国!中国!我们要做中国人!中国!中国!我们要做中国人!......”

参加公投的人们,十分有序的站成排,把写有自己名字,性别,年龄和家庭地址的选票投入投票箱,不用看票数,只要看看投票箱前的排队情况就一目了然了。中国的投票箱前,投票的队伍见头不见尾,印度的投票箱前半天看不见一个人。每个投票站都有中国提供的录像设备,客观的记录着整个投票过程,对整个投票和数票的过程进行全程记录。

各国记者活跃在在投票站四周,记录着现场实况,进行现场采访。

“先生你好!,我是华盛顿邮报记者大卫华依考尔,我想耽误你几分钟时间回答我几个问题好吗?”这位华盛顿邮报记者拦住了一个刚刚走出西隆劳大学投票站出来的中年人知识分子。

“没问题,请吧”这位中年人很配合的说。

“你不介意我问你的职业吧”大卫华依考尔很客气的问道。

“不介意,西隆劳大学物理系教授,爱华辛格”

“谢谢,爱华辛格教授,”大卫华依考尔随即提出了他的第一个问题“请问你投的是中国票还是印度票?”

爱华辛格看了看华盛顿邮报记者说:“我很奇怪你提出这样的问题,任何一个神经正常的人都会选择中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为什么呢?”大卫华依考尔随后把采访进一步深入。

“不为什么,你可以把1949年和1956年,两年的中印两国的发展数据做一下简单的对比就会得出答案了”爱华辛格有些不屑一顾的回答道。

大卫华依考尔紧接着问:“这是你投中国票的唯一理由吗?”

爱华辛格反问道“难道这还不够吗?”,紧;接着又说:“如果你感到这还不够的话,那你就看看今天的中国,不!现在应该说是我们中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不但把印度远远的抛在了后面,而且在一些领域里,已远远的把你们美国和苏联抛在来后面,如,半导体,核物理,航天科技等领域。”

“我刚才注意到了,你说的第一人称‘我们中国’严格的讲你现在还不是中国人”华盛顿邮报记者心态有些不平衡的说道。

“不!从我投出了我手中那神圣的一票起,我的心就属于了中国了”爱华辛格看了看手腕上的中国手表说:“对不起,记者先生,我还有课,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改时间再聊,拜拜”

大卫华依考尔转身又栏住了一男一女两名位手里,各子拿着一面小五星红旗,一面走一面热烈讨论着什么的大学生。

“HI,我是华盛顿邮报记者,你们不介意我对你们采访吧?不用问你们一定是投的中国票”大卫华依考尔很纯熟的驾驭着自己的采访。

两位大学生停了下来,那个男同学说:“正确,记者先生你会汉语吗?如果你会的话,我很高兴用汉语来回答你的问题”

大卫华依考尔面带遗憾的摇了摇头说:“很遗憾,我不会,不过我的确应该学习汉语了。”

“呵,呵,呵”那个站在一边的女同学发出了一串清脆的笑声,说:“那你还不是个很合格的记者,连世界上最优美,最科学,最准确的语言都不会,还有什么资格做记者呢。”

“哈,哈,的确如此,看起来我回去就得把这份记者工作辞掉,去汉语学校了。”大卫调侃道:“不过在完成这次采访前,我还不能这样做。女士们先生们,还是请你们谈谈你们为什么投中国票?”

“很简单,我们东北部的各族人民本来就是中国血统,看看我们的肤色,看看我们的相貌完全和中国人一样,那像印度那些老黑”那个男同学颇为自豪的回答道。

那个女同学也抢着说:“不光如此,我们的文化也十分相似,这充分的证明了,我们血统是纯正的中国血统而且也同样传承了我们中国祖先璀璨的文化。”

“对,从北京来的老师说过,经过DNA分析,我们的DNA完全和中国人的DNA完全一样”那名男同学找出了最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

“DNA?DNA是什么?”见多识广的大卫有点傻了。虽然1953年英国剑桥大学两位年轻的科学家发现了:DNA是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但到80年代中期,人类才发明DNA遗传指纹技术,这怎么能让大卫不傻呢。

“DAN都不懂,真没十分得意的说:“DNA是英文Deoxyribonucleicacid的缩写,又称拖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基因组成的,也称为遗传微粒。看起来美国太落后,这么大的记者连DNA都不懂。”

在古瓦哈提火车站的公投站,英国泰晤士报记者邓洛普也正在采访一名刚刚投完票的长途货车司机。

“先生,你一定去过很多地方,对于中国的侵略军对印度所犯下的罪行一定了解的很多。你能谈谈这方面的见闻吗?”这个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明显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所提的问题带有强烈的误导性。

“侵略?什么侵略?我不懂,要我看这纯粹是印度闲着没事找挨打。从第4师向达旺运送给养,那里可从来就是中国人的地方,这一点你们英国人是清楚的。中国现在是什么国家。是印度能惹的起的吗?你说不是找打是什么。”

“不管怎么说,中国10几万军队侵略了印度这是不争的事实,给印度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名司机从车的脚踏板上放下了右脚,转过身面对着英国泰晤士报记者用手指点着邓洛普说:“你说的印度人民是指尼赫鲁吗?伤害?你看看我的这辆车中国产的新车,这是中队增用我的车损坏后,赔给我的,一辆顶我原先你们英国人产的那辆破2,5吨的卡车4辆。如果这也算侵略,这也算伤害,我到是希望中国能侵略全世界,能伤害全世界人民。”

然后转身登上了驾驶室,关上了车门,摇下车窗,对这位还站在车下的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大声的说道:“嗨!英国佬,快滚吧!今天你很幸运,遇到了我这个好脾气的人,否则你这样说话,遇到别人非打你个满地找牙不可。”

对印度东北部的7个邦的归属问题进行全民公决的统计结果,第2天就统计出来了。联合国副秘书长在由各国记者参加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印度东北部7个邦总人口数为3828万,参加这次全民公决的16岁以上的有效人口为,2312万,实际参加公投的人数为2126万,赞成归属中国的票数为2054万票。占96,61,赞成继续留在印度的票数为72万票,仅占3,39。

这一结果是生活在这里的200多个民族3800多万人民,在没有任何外来势力的干预,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每个参加公投的人,都是根据本人的意愿,完全自主的按着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该地区归属的。公投结果真实有效。

根据联合国1370A号决议,这里毫无悬念的应当归属中国,由全民公决的统计结果公布之日起15天后,也就是1965年6月16日0时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在对这里行使国家主权。如各国对这次公投结果存有异议,可在15日内对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复议,复议期间不影响中国在此行使主权。

当天世界各大媒体均为头版头条报道了联合国副秘书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统计结果和讲话,以及这件轰动世界的大事相关报道,但也有例外苏联真理报只是在国际版发了一个只有不到百字的消息。

华盛顿邮报记者大卫华依考尔,在华盛顿邮报的头部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胜利》的报道:日益崛起的中国,以其绝对势力击败印度。这是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战场上,印度跟中国所使用的武器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留给印度的只有挨打的份。双方的战损达接近100比1......

中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样俘虏了绝大多数印度人的心,在我所采访的印度知识界的人士中,他们无不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出由衷的赞同,他们对中国的半导体技术,核物理技术,航天技术以及生命科学技术佩服的五腹投地。他们对自己能够成为中国人感到无限的自豪。

英国泰晤士报也发表了驻印度记者邓洛普《是人民的意愿?还是侵略?》的评论员文章:中国以反击印度军队入侵藏南地区为名,依仗着强悍的军队,旋风般的横扫了印度恒河流域占领了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和东北部。但随后中国把他们占领的这些地区交给了他的傀儡势力印度,把他们这种裸的侵略行为装饰成为印度国内的内战,这一手玩的确是很飘亮。对印度东北部他们丝毫不掩饰他们的领土野心,但他们所使用的手段,确出乎全世界的意料之外,这次这个政权尽然高举民主的大旗,在这一被占领地区搞起了全民公决,使他们的占领完全合法化。对印度东北部7个邦的归属问题进行全民公决,由那里的人民自己选择,这看起来是公平的,但实际上对印度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中印两国不管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上都存在巨大差距。在这样的差距面前,公投的结果会怎么样?肯定是毫无悬念归属了中国......

法国世界报发表了《更文明的扩张》中国发展的速度令世界感到震惊,这一全民公决的结果说明中印两国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差距,这一地区归属于中国对于这个地区和人民来说无疑是件好事,是一个先进的文化对落后文化的取代时一种更先进文明社会的扩张。希望印度能够认清国际发展的形势,从自己那不切合实际大国的梦幻中走出来,接受现实,搞好和中国的关系,享受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给世界带来的实惠,如果搭补上这趟中国高速发展的列车,在今后的若干年印度将会落后世界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