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欧洲战场(4)
丹王和首相鉴于德国人保证不加干涉,也在4月9日发表了一项声明,在抗议之下承认占领这一事实,命令人民不要进行任何反抗,并呼吁他们遵守秩序和保持克制。这种态度无疑是颇为奇特的,但是鉴于国王的威望,大多数丹麦人接受了这一现实。
就这样,德国仅用4小时就占领了丹麦全景,达到了“和平占领丹麦”的既定目的。
■挪威沦陷
挪威土地面积为3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300多万。全国只有人数不足的6个步兵师、1.5万多人、飞机190架、超龄舰艇64艘。挪军的作战计划,是建立在英法派遣远征军的基础上。计划规定,挪军和英法远征军的主力在南部展开,西海岸由英法海军掩护。挪军预定在4月7日开始动员和集中展开,并于10日前准备好港口,供英法军队第一梯队登陆之用。
1940年4月9日凌晨5时20分,德驻丹麦和挪威大使分别向上述两国政府发布最后通牒,要求他们放弃抵抗,立即接受“德国的保护”。并宣称“德国军事行动的目的,完全在于保护北方,以防止英法军队企图占领挪威基地”。半小时后,挪威政府严词拒绝,并表示决不自动臣服。
5时50分,德军在挪威沿岸的各主要港口登陆,同时出动800架作战飞机和250架运输机,从空中压向挪威。由于挪威的军队还没充分动员,因此有些仓猝应战。
当时驻守纳尔维克的将领是个法西斯迷,因此当德军刚抵达纳尔维克港口,便命令部署投降,为此海军指挥官对此特别气愤,拒绝服从,命令挪威舰艇立即向德军开火。当10艘德国驱逐舰迫近港湾时,港内两艘挪威古老的装甲舰“艾得斯伏尔德”和“挪奇”号向德舰发出信号,要他们说明身份,试图阻止德军进攻。随后德军假装听从,在挪威军舰放松警惕的时候,立即用鱼雷将其击沉。两艘挪舰先后被鱼雷击沉,300名挪威水兵全部阵亡。到上午8时,纳尔维克被德军占领。
在特隆赫姆,守卫该港的挪威第5师师长遵从吉斯林的号令,未作任何抵抗便交出了这个良港。这使得德军不费吹灰之力便轻而易举占领了这个港口。
在卑尔根港口,德军遇到了挪威的抵抗,但也取得了成功。4月9日凌晨五点半,以“柯尼斯堡”号轻巡舰为首的德国舰艇群逼近港口,挪威守军对此进行了猛烈射击,致使“柯尼斯堡”号巡洋舰和一艘辅助舰受到了重创,尽管如此,但其他德国军舰还是闯关成功,在港口安全登陆。于午前便占领了整个城市。
在对斯塔万格的攻击重点集中在索拉机场。德军认为如果攻占了索拉机场,德军的飞机就可以从这里起飞攻击挪威沿海的英国舰队,同时也可以袭击德国北部的主要海军基地。在此次作战中,德军使用了新的作战形式,空战。数十架轰炸机对挪军机枪阵地进行轰炸,使后续伞兵部队得以顺利着陆并控制机场。经过训练的空降兵,眼扣风镜,钢盔帽带的下端紧紧勒住下颌,身背着鼓鼓的伞包。这一切都超出挪威的想象。与此同时,德军登陆部队也在港口上岸,很快就占领了整个城市。
再说德军对挪威南部海岸克里斯蒂安桑的作战。德军也进行了空军作战,将要塞炮台一一摧毁,德国军舰才得以入港,并于下午3时占领克里斯蒂安桑。但离港却不那么顺利,“卡尔斯鲁厄”号遭到英国舰艇的攻击,沉入海底。虽然在这次作战中德军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与攻占首都奥斯陆相比还是较为顺利的。
德国海军由“布吕歇尔号”重型巡洋舰和“吕佐夫”号战列舰为首,共14艘军舰和9艘共载有2000名登陆官兵的运输船组成的庞大舰队,从海上进攻挪威首都奥斯陆。
9日凌晨,德军按照预定时间驶入奥斯陆峡湾,但立即遭到挪威军舰的拦截。在激战中,德军的一艘鱼雷艇被击沉,还有一艘巡洋舰受伤。此时,两岸炮台也展开猛烈轰击。德军趁夜幕派出一股兵力登陆,从翼侧攻占炮台,掩护舰队继续向峡湾深处开进。在奥斯陆南约25公里处,海面变得狭窄起来,沿岸还设有奥斯卡斯堡炮台。挪威守军发现德军后立即开炮,并发射鱼雷。这使得德军“布吕歇尔号”重型巡洋舰中弹沉没,巡洋舰上1600名德军军官和准备逮捕挪威国王的秘密警察,以及一些其他官员全部葬身海底。德军宣布从水路进攻的企图未能得逞。
尽管如此,在这一天快结束时,德军还是如愿以偿地攻占了首都奥斯陆,以及一切主要港口。接着,德军全线向挪威内陆发起进攻,战争的第三天占领了奥斯陆、克里斯蒂安桑、斯塔万格、卑尔根、特隆赫姆等地,控制了主要机场,迫使挪军退出沿海地区。到4月14日,德军已从奥斯陆推进到挪成和瑞典的边境。这时,挪军已经动员,进行了顽强抵抗。英法军队由于决心不果断,行动迟缓,直到4月14日和16日才开始在挪威北部纳尔维克和中部纳姆索斯登陆。在中部登陆的联军于4月19日向特隆赫姆发起进攻,因未掌握制空权,部队及交通运输线遭到空中袭击,大量船只被击毁,物资供应中断,进攻失败。德军尾追,于5月1日夺取重要铁路枢纽当博斯。英法联军深恐被歼,便在4月30日和5月1日从原登陆地点撤出。在挪威北部登陆的盟军,曾于5月28日攻占纳尔维克,但由于当时西欧战场英法军队已遭惨败,便于6月8日从挪威撤出。6月10日德军便占领了挪威全境。这时,吉斯林政府组成了出卖国家的政府,但这一行动并没有得到德国主子的欢心。德国驻挪威大使布劳尔拒不承认吉斯林政府,他在大使馆门前布下岗哨,严禁吉斯林出入。德军总司令法尔肯霍斯特将军也宣布不再支持他。4月15日吉斯林被免职,转而出任主管复员工作的长官。直到1942年德国才重新恢复其首相职位。德国战败后,吉斯林以叛国罪被挪威判处死刑,这便是一个卖国贼的下场。
此战役德军共伤亡5700人,损失驱逐舰10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2艘、潜艇4艘;英法和挪威军队共伤亡5000余人。英国损失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7艘,法国损失驱逐舰1艘。
挪威的沦陷,保障了德铁矿砂供应通道的安全,为德国海军打开了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大门。这也为即将到来的大西洋海战创造了条件。
挪威战役,是德军陆、海、空三军进行的第一次联合行动战争已具有立体性。在这次战争中,德军之所以取胜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同盟国态度的举棋不定。在德国进攻丹麦和挪威的前夕,英法拥有800艘舰艇,但都停泊在本国的基地内按兵不动。战争爆发后,英法当局举棋不定,直到4月14日才派兵在挪威登陆,已为时太晚。英法军队在作战中又缺乏统一指挥,互不协调,各行其是,终于无法挽回败局。
第二,德军重视伪装和欺骗。德军在海上作战并不占优势,因此他们的军舰和运输舰伪装成英国的船只,航行时实行了严格的灯火管制,并利用雾天的掩护,避开了英国海军的监视,登陆兵和空降兵同时登陆和着陆,协调一致,互相配合,迅速攻占对方的港口和机场,航空兵对重要目标实施密集突击,打挪威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第三,德军利用吉斯林分子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吉斯林分子占领电台,颁发假命令,指令各要塞和舰艇投降,为德军的入侵和迅速取胜提供了有利条件。
就像一次大战时的英国海军部长温斯顿·丘吉尔对当时红极一时的斯佩将军的评价一样:“有如插在瓶中的花,外观尽管艳丽多姿,但为时不久,必将凋谢。”但在挪威战役中,他们却连艳丽多姿的外观也不具备了。
荷兰战役,第一个
战役规模的空降作战
作战时间:1940年5月10日~5月14日
作战地点:荷兰
作战国家:德国荷兰
作战将领
曼施坦因:1887年11月24日,出生于德国柏林。1906年,担任近卫军步兵第三团见习军官。1907年,晋升为少尉。1913年,在柏林军事学院学习。1914年,晋升为中尉。同年,回到近卫步兵第三团,不久担任近卫第二后备团的副官。1914年~1918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27年,晋升为少校军衔。1933年,晋升为上校。1935年,转到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工作。1936年,晋升为少将,出任德国陆军参谋总部第1军需部长,不久又升任德国陆军总部首席副参谋总长。1938年,担任李格尼兹的第18步兵师的主管。1939年,晋升为中将。同年,担任伦斯特将军指挥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参加波兰战役。1940年,出任德军第38军军长,制定德军入侵荷兰的计划。
斯徒登特:德军空降兵的创始人。
作战兵力
德军:“B”集团军群第18集团军,共10个步兵师和1个伞兵师、1个机降师,指挥官库赫勒将军。
荷军:荷兰军10个师。
■“黄色方案”
1939年,德国征服波兰之后,希特勒曾提出和平建议但为英法所拒绝,于是希特勒便决心用武力来压迫英法求和。为此,10月9日,希特勒为此下达了第6号指令,接着陆军总司令部拟制了行动计划,代号为“黄色方案”。该方案实际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史里芬计划”的翻版,即经比利时中部以法国巴黎为主要突击方向。
1940年1月10日,一名携带西线作战计划的德军军官因座机迷航在比利时迫降,该计划后落入英法手中。也就是说,已经泄密了。德军“A”集团军参谋长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却觉得这个方案不是很好,只不过是老调重弹,并且已经泄密,如果继续执行,战略突然性也就无从谈起。同时,希特勒本人也不喜欢这个计划。于是,曼施坦因大胆地向希特勒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觉得法国阵地的弱点位于马奇诺防线的西北角,即马奇诺工事与盟军机动地段的结合点。因此,他主张德军进攻的主要矛头应放在中央,而不是在右翼。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对具有战略决定性的突破口——阿登森林地带,实施主要突击。如此,可切断南北盟军之间的联系,分割合围英法联军,迅速灭亡法国。他的这一建议遭到了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等一批高级将领的反对,但却得到了希特勒的大力支持。为此1940年2月2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正式采纳了曼斯坦因的建议,经过修改后的作战计划规定,德军主力将翻越阿登山区,攻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然后再从西、北两方向进攻巴黎。在法国精心构筑的马奇诺防线正面德军,则组织佯攻,牵制当面之敌,等到主力攻占巴黎,并推进至该防线侧后时,再发起进攻,与主力前后夹击,聚歼当面法军。
那么德军是怎样部署的呢?
1940年4月,德军占领丹麦,并在挪威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德军统帅部认为进攻西欧的时机已经成熟,准备于5月初开始进攻。此时,德军从北海至瑞士一线共集结了136个师,其中10个装甲师和6个摩托化师,坦克3000余辆,飞机4500余架。另有运输机600架。兵力配置上分为A、B、C三个集团军。依次沿着德国与西欧国家的国境线从北向南铺开。
“A”集团军群,由博克上将指挥,辖第6和第18集团军,共28个师,由第2航空队支援,配置于荷、比国境线直至亚琛地区,任务是突破德荷边境上的防线,占领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
“B”集团军群,由龙德施泰特上将指挥,辖第4、第12和第16集团军,共44个师,由第3航空队支援,配置在亚琛至摩泽河一线,是主要突击集团,任务是经过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向圣康坦、阿布维尔和英吉利海峡方向实施突击,割裂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军队。
“C”集团军群,由莱布上将指挥,辖第1和第7集团军,共17个师,配置在马奇诺防线正面,进攻开始时先实施佯攻,牵制该线法军。
德军战略预备队共47个师,配置在莱茵河地区。
这就是德国著名的“黄色方案”进攻计划。
■作战部署
同盟国一方,法国认为德国在占领波兰后,必将进攻苏联,即使要进攻法国至少也要在四五年之后;英国认为自己海军力量比较强大,因此主要负责对德国实施海上封锁和战略轰炸,地面作战则主要由盟国承担;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严守中立,就可避免卷入战争。显然,这只是个幻想。所以,战前,这些国家均没有进行充分准备。
同盟国的作战计划直到1940年3月12日才最后确定,这是由法国总参谋长兼英法联军总司令甘末林上将支持制定的,代号“D”计划,该计划有两个方案,如果德军进攻比利时,法军2个集团军和英军1个集团军应迅速进入比利时,在比军配合下,坚守代尔河一线;如果德军进攻马奇诺防线,则以1个集团军依托工事进行防御,再以1个集团军为二梯队,随时增援。
当时,同盟国军队有法军94个师,英国远征军9个师,荷兰军10个师、比利时军22个师(其中3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坦克3000余辆,欧洲大陆上有飞机1300余架,英国本土还有1000余架飞机可供使用。
比军和荷军都部署在本国境内,英法联军103个师,分为三个集团军群:第1集团军群,下辖法军第1、2、9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共51个师,部署在法、比边境和法国北部;第2集团军群,下辖法军第3、4、5集团军,共25个师,部署在马奇诺防线正面;第3集团军群,下辖第6、8集团军,共18个师,部署在马奇诺防线后面;还有9个师作为战略预备队。此外法军第10集团军,部署在法国与意大利边境,未计算在内。
1940年5月10日,天刚破晓,成群的德军俯冲轰炸机突然对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机场、铁路枢纽、重兵集结地区和城市进行猛烈的轰炸。5时30分,在北海到马奇诺防线之间的300多公里的战线上,德军地面部队向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揭开了西欧战役的序幕。荷兰首当其冲。德军在进攻荷兰时,再次使用了空降部队,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战役规模的空降作战。
■部署作战
进攻荷兰的德军是由库赫勒将军指挥的“A”集团军群(由第18集团军,共10个步兵师和1个伞兵师、1个机降师组成)。德军对荷作战的企图是:以空降兵的突然袭击保障地面部队快速越过荷兰边界,突破哥雷比—皮尔防线的防御,向鹿特丹、海牙两地进击。
在德军入侵波兰的第二天,荷兰政府就下达了战争动员令。荷兰的防御计划是在英法陆军到达前,只在边界线上和纵深内的筑垒地域进行防御,迟滞德军进攻,保障英法军队展开。这是根据英、法、荷、比四国联合抗击德军进攻的协议而制定的。
那么荷兰是如何部署的呢?
荷兰军队兵力有限,因此为防御德军入侵,他们设有3道防线:
(1)在边境地区构筑有一般的筑垒阵地,只部署少量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