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欧洲战场(1)
波兰战役,闪电战的首次应用
作战地点:波兰
作战国家:德国波兰
作战将领
伦斯德: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出生于1875年,死于1953年。1892年毕业于高级军校,被派到驻卡塞尔步兵团任职。1900年升任步兵团中尉副官。1907年军事学院毕业后,任步兵团上尉连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初任预备第22师参谋,继任喀尔巴阡山某军首席少校参谋官,大战结束时任西线第15军参谋长。1920年起,历任骑兵第3师参谋长、第2集团军参谋长、骑兵第2师师长、步兵第3师师长、第3军区司令。1932年10月晋升为步兵上将,任第1集团军群司令。1939年8月,他应召重新服役,任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同年9月参加侵略波兰的战争,10月升任东线总司令,不久,调往西线,任“A”集团军群司令。
冯·博克: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出生于1880年,死于1945年5月5日。1897年,博克服役,毕业于波茨坦军官学校。18岁时他就已经是少尉了,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起,博克担任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参谋官,并获得德意志最高战争勋章。1929年,博克任第1骑兵师师长,同时晋升为少将;1931年升中将;1935年升为上将。1938年晋升为大将,博克指挥第8集团军群进占奥地利,率第2坦克群进占捷克苏台德地区;1939年9月,在闪击波兰时,博克是北方集团军群司令,他指挥所部与南方集团军群合围了波军主力,迫使其全部缴械。10月起担任“B”集团军群司令。
作战兵力
德国:62个师,160万人,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组成了南路和北路两个集团军群。
波兰:波军共动员了40个师又22个旅,870辆轻型坦克,824架飞机和4300门火炮,组成了波莫瑞、莫德林、波兹南、罗兹、克拉可夫、喀尔巴阡、纳雷夫7个集团军。
■“白色方案”
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此外,波兰的煤矿很丰富,冶金、化学、机器、造船等工业也相当发达。德国如果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因此,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地兼并了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随即把目标定在了波兰。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被迫割让大片土地,但泽被划归波兰辟为自由市,通往波罗的海的“波兰走廊”将原本连成一片的德国领土分成了两块,位于“走廊”之东的东普鲁士成了远离德国本土的“孤岛”。为此,1939年3月21日,德国向波兰发出通牒,要求它把但泽(格但斯克)“归还”给德国,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波兰政府拒绝了德国的这一无理要求。3月23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然后于31日对波兰的安全给予保证。有了英法的保证,波兰态度更加坚决。
其实,德国并不是要求归还领土这么简单。希特勒曾在一次高级将领会议上明确地说过:“但泽根本不是争执的中心问题。中心问题是要把我们的生存空间向东方扩张。”由此可见,德国对波兰垂涎很久了,其最终目的是想侵占整个波兰。
1939年4月3日,希特勒下达了代号为“白色方案”的秘密指令,要求德国三军部队于9月1日前完成对波兰作战的准备工作。希特勒在指令中强调指出:“一切努力和准备工作,必须集中于发动巨大的突然袭击。”
德军侵波战争的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其战略企图是:利用快速兵团和优势航空兵,实施突然袭击,一举灭亡波兰。
战前波兰政府执行亲英法政策。1939年5月,法国和波兰签订一个协议,法国承诺会在波兰侵入后15日内加入战争,援助波兰。1939年8月25日,英国和波兰签订成为军事盟友的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成立的波兰,为了“波兰走廊”东面的边境与苏联爆发战争。当时由于苏联国内也爆发内战,无暇也无力顾及波兰,因此,两国于1921年3月18日结束战争,在拉脱维亚签订《里加条约》。可是这个条约的领土和解对苏联不利。因此,在以后的日子苏联一直希望找到一个可以废除《里加条约》的机会。这次,苏联想借助这个机会,然而波兰政府拒绝苏联关于缔结互助条约和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但德国怕苏联参战,1939年8月23日两国外长在莫斯科秘密地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这个条约中的秘密条款将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分为德国和苏联控制区。
就这样,德国有了苏联不参战的保证。而波兰政府也认为英法会支持自己。
德军准备是充足的。按照希特勒的要求,德军统帅部计划以快速兵团和强大的空军,实施闪电袭击以摧毁波军防线,旨在迅速占领波兰西部和南部工业区,继而攻入波兰腹地,围歼各个孤立的波兰军团,力求在半个月内结束战争,然后回师增援可能遭到英法进攻的西线。为此德国动用了62个师,160万人,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组成了南路和北路两个集团军群,可谓是南北夹击。陆军一级上将伦斯德指挥南路集团军群,下辖布拉斯科维兹上将的第8集团军、赖歇瑙上将的第10集团军和利斯特上将的第14集团军,共8个步兵军和4个装甲军。他们的任务是首先歼灭西里西亚地区的波军集团,而后从西南方向迂回华沙。陆军一级上将包克指挥北路集团军群,下辖屈希勒尔上将的第3集团军和克鲁格上将的第4集团军,共5个步兵军和1个装甲军。他们的任务则是首先切断“波兰走廊”,彻底围歼集结在这里的波军集团,而后从东普鲁士南下,从背面攻击维斯瓦河上的波军,并从东北方向迂回华沙。
波军统帅部也制定了代号为“西方计划”的作战计划:如果德国进攻波兰,波军要乘德军主力尚未东调之机首先向北进攻,夺取德国的东普鲁士,以消除北方威胁;在西部和西南边境采取守势,等待英法在西线发起攻击,东西夹击,打败德国。为此,波军共动员了40个师又22个旅,870辆轻型坦克,824架飞机和4300门火炮。组成了波莫瑞、莫德林、波兹南、罗兹、克拉可夫、喀尔巴阡、纳雷夫7个集团军,沿北部边境部署了2个集团军,沿西和西南部边境部署了4个集团军,另外1个集团军部署在维斯瓦河以东地区,作为预备队。
于是,一场侵略性战争随即就爆发了。
■“格莱维茨事件”
1939年8月31日晚,德军制造了“格莱维茨电台事件”,作为袭击波兰的借口。
当晚,一批身穿波兰军服的德国党卫队队员,按预定计划,“袭击”并“占领”了紧靠波兰边境的一个德国城市——格利维策,德军“占领”该城的电台后,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了几具身穿波兰军服但实际上是德国囚犯的尸体。接着,德国的所有电台便广播了所谓“德国遭到了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希特勒在广播里声称:“德国已遭波兰的入侵,德军已开始自卫反击,从现在起,我们将以炸弹回敬炸弹。”
那么格莱维茨电台事件是怎样出笼的呢?
1939年8月22日,阿道夫·希特勒把陆海军的将领召集在奥伯萨尔茨堡他的一个乡村隐秘的居所,给他们召开高级将领会议。从上午至下午,他发表了长达数个小时的演说。他近乎声嘶力竭地高叫:“打垮波兰是第一件要做到的事。目标是消灭有生力量,而不是为了到达指定的界线。”“由于季节的理由,必须速战速决。”因此,“我将提出发动战争的宣传上的理由——不必管它讲得通,讲不通。胜利者在事后是没有人问他当初说的是不是实话的。在发动战争和进行战争时,是非问题是无关紧要的,紧要的是胜利。”希特勒要求他的将领“心要狠!手要辣!谁强就是对,心要硬,不要发慈悲!要心如铁石,不要有怜悯!谁若是仔细想过这个世界的道理的话,谁就懂得它的意义就在于优胜劣败,弱肉强食。”
希特勒说,波兰将遭受集结在其边境的150万军队及数以百计的装甲部队的攻击。时间定为9月1日凌晨4:30。目标是彻底摧垮波兰。
不久,德军首脑们获悉了希特勒突然提出的代号为“希姆莱行动”计划。这个计划是德国为了向全世界证明是波兰率先挑起了事端,德国出兵是为了报复波兰的“无礼”。那么,这个阴谋是谁在背后一手策划的呢?这个就是党卫队的头目、擅长阴谋策划的海因里希·希姆莱一手操作的。希姆莱最信任的年轻的党卫队军官阿尔弗雷德·瑙约克斯负责具体实施。为了具体实施这个计划,他在距离波兰边境很近的小镇——奥潘林藏了六天。
8月31日,中午12时30分,希特勒下达了“第一号作战指令”,下令“对波兰的进攻将按照白色方案所规定的准备工作进行”,进攻时间是拂晓4时45分。这时,“希姆莱计划”也在悄然进行。
当天中午,海德里希向瑙约克斯下达了在当晚8时“攻击”格莱维茨德国广播电台的命令。瑙约克斯迅即向缪勒领取了“罐头货”。该“罐头货”是事先麻醉过去的集中营的死囚。虽然没有枪伤,也没有死,但其脸上抹满了血污,穿着广播电台工作人员的便服,人们很难从他的眼睛等外观判断他是否还活着。“攻击”发起时,先由穿戴波兰陆军军服的德国党卫队人员开枪射击,再将“罐头货”放在广播电台门边的地面上,伪装成被打得奄奄一息的“电台伤亡人员”。党卫队人员“攻占”了广播电台之后,立即由一名能讲波兰话的队员,通过一个紧急备用发射台广播发表了约4分钟的波兰语演说。演说完毕,党卫队人员就朝天放了几枪,然后迅速隐蔽地离去了。
第二天清晨,德国报纸摄影记者和报道记者涌向格莱维茨电台。几小时后整个第三帝国的所有出版物都登载了“守卫电台的德国士兵”击毙的“波兰士兵”的照片,照片极易激起民众的强烈义愤。这样,希特勒便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这可真是贼喊捉贼啊,很显然这是一场阴谋。希特勒为自己发动侵波战争找到了一件“合法”外衣。也就是从这个时刻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闪击波兰
9月1日拂晓,德国便大举入侵波兰。这一天后来被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在战争开始,德国空军就立刻开始执行轰炸任务。德国空军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彻底摧毁波兰的空军力量。德国人对于波兰的各项军事部署和位置了如指掌。波兰所有的主要军事基地都遭到了猛烈轰炸,德国空军所到之处的地面目标也都遭受到了重创。
德军首先袭击了波兰的21个机场,其中大部分飞机被摧毁,随后又大量轰炸机密集突击波兰的战略中心如波兰的部队、军火库,交通枢纽如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等,这使得波兰30多个城镇发生大火。
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波兰人便第一次痛苦地品尝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空中轰炸。德国的这次突袭打得波军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线飞机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无数火炮、汽车及其他辎重来不及撤退便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均遭到重创,波军部队陷入一片混乱。
尽管波兰飞机也迅速投入到战争中,但是波兰军队的旧式战斗机与德国现代化的战斗机相比,那就是麻雀遇到鹰,不堪一击。
大约一小时后,德军地面部队从北、西、西南三面发起了全线进攻。同时,停泊在但泽港外伪装友好访问的德国战舰“霍尔斯坦”号也突然向波军基地开炮。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德军的地面部队,特别是坦克和摩托化部队,也迅速突破了波军的防线。
当天上午10时,希特勒兴奋地向国会宣布:“帝国军队已攻入波兰,德国进入战争状态。”他还宣称,“从现在起,我只是德意志帝国的一名军人,我又穿上这身对我来说最为神圣、最为宝贵的军服。在最后的胜利到来之前,我决不脱下这身军服,要不就以身殉国。”
希特勒的演说可谓是鼓舞士气,振奋人心。但同时,法西斯德国也将滑入了无边的战争深渊。
9月3日上午9时,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上午11时之前,提供停战的保证,否则英国将向德国宣战。正午时,法国也向德国发出类似的最后通牒,其期限为下午5时。德国对英法两国的最后通牒,均没有理睬。于是,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宣战。当晚,希特勒将他的办公地点从柏林的总理府移到了“亚美尼亚”号火车专列上,乘车去前线视察,并在火车上处理东线和西线的战事。
虽然英法两国正式宣布对德作战,但实际上他们是宣而不战,没有认真援助波兰。波兰当局由于之前并没有好好备战,完全是仓促应战,结果在德军的进攻下防线迅速瓦解。波军统帅部曾决定在西布格河、维斯瓦何、桑河一线组织抵抗,但未能实现。
9月5日,北方集团军群中的克卢格第四军团协同屈希勒尔的第三军团,切断了“波兰走廊”,波军的“波莫瑞”集团军被包围。随后隶属第四军团的古德里安第十九装甲军强渡那累夫河,沿布格河东岸推进,向波兰首都华沙后方攻击前进。南方集团军群也在宽大的正面战场上作深远突破。所属赖歇瑙第十军团的霍斯第十五摩托化军和霍普纳第十六装甲军,在波兰“罗兹”集团军和“克拉科夫”集团军的结合部实施快速突破,迅速将其击溃,深入追击。9月6日波兰政府被迫迁往卢布林,9月7日波军总参谋部转移到布列斯特。接着,机械化装甲部队又抢在溃退的波军前面抵达维斯托拉河,然后向北旋转,沿该河建立一道封锁线,进行反正面作战。9月11日前后到华沙—布列斯特铁路,距华沙仅30公里。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于9月14日在维斯瓦河以西合围了从波兹南、但泽走廊和罗兹地区撤退的波军,占领了波兰中部地区,使华沙处于被半合围的状态。至9月15日,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坦克部队,沿西布格河南下,攻占了布列斯特。与此同时,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坦克部队,包围了利沃夫之后继续北进,16日在符沃达瓦地区与北线德军会师,合围了退集在布格河、桑河与维斯瓦河三角地带内的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