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必须击退追兵,才能继续保持与太史慈竞争皇帝归属的资格;朱隽尽管暗中偏袒,毕竟决定权不在他一人手中。利用曹军来作为撤退的后盾,这是徐晃的建议,并且收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太史慈可以从容地保护皇帝抵达函谷关,而函谷关上狼烟一起,弘农的华雄立即赶来支援,得知曹操也派军迎驾,下令锁关戒严。

刘虞随军见驾,与刘协相见,抱头痛哭。刘虞道,“今洛阳安定,士民团结,陛下此时回东都,正是时候。”

刘协问起郑纶,“郑将军为何不来接驾?”

朱隽趁机进言,“郑将军治理洛阳,虽然功绩显赫,然东郡曹操平定兖、豫、青、徐黄巾,同样昭著。而且某闻曹操亲率大军五万,良将十员,现邀请陛下驾临南阳,其心更诚。”

刘协不语,显然是在怪责郑纶没有亲自来迎接。

刘虞忙道,“陛下有所不知,洛阳、河东诸郡,久受战祸,伯纯一直往来河东、河内,昼夜不歇。自古以来,迎驾莫如亲,我是朝廷宗正,由我来迎接陛下再为合适不过,况且伯纯从不居功,官位低微,于礼不合。临行前,伯纯曾一再嘱咐我,务必向陛下解释,若此时来迎,颇有邀功之嫌。”

这当然是郭嘉的主意,白波帅李乐等人索要官职的闹剧刚过去不久,刘协不禁流露出了赞许之色:“此真我大汉股肱之臣也!”

朱隽又道,“洛阳之名,尚无凭据。董贼大火,早已将洛阳化为废墟,短短一年的时间,如何便能恢复往日繁华?南阳原是除两都外最重要的都市,人口众多,先有袁术、又有曹操治理,胜洛阳多矣。”

刘虞微一变色,冷笑道,“既然大司农如此推崇南阳,汝便可去南阳。洛阳乃是我朝旧都,历代君王陵寝、宗庙岂可妄动?”

朱隽抗声道,“汝乃败军之疆吏,苟延至此,若非陛下敬汝宗亲,焉有汝宗正之名?”

刘虞大怒,“好你个朱公伟!必是受了曹操贿赂!”

刘协见两人于堂下争得面红耳赤,心里也不禁有些动摇起来,曹操的势力已经不是他这个落难皇帝所能对付,而郑纶在兖州的失败则为他的洛阳之行蒙上了一层阴影。刘协道,“二位爱卿都是朕最可信赖之人,切勿争吵,容朕斟酌。”

包括太尉杨彪、国舅董承在内的大多数朝臣,都倾向于南阳,这是令刘协感到十分意外的。曹操和郑纶的名望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比较,双方的势力对比则更为悬殊,舍弃旧都而投奔一个更可靠的集团,似乎更为明智一些。同时也有人为袁绍提名,此时的袁绍已经将公孙瓒彻底击败,势力从冀州渗透到并州、幽州、青州北部,差不多整个河北的地盘都已经掌握,士甲数十万,猛将谋臣如云。刘协便想到了袁绍,既然左右为难,不如来个折中方案,暂投河北。

夏侯惇全力击溃李、郭的西凉军,折返函谷关;关上城门紧闭,华雄放言,非弘农军马不得入关。夏侯惇怒骂一通,却是无奈,只得在关下安营扎寨。不出五日,曹操也到了军中,早有人将情况告之,曹操一听郑纶没有露面,当下也放弃了亲自出面的打算,忙问戏志才,“陛下在关上多日,也不见有任何决定,却是为何?”

戏志才道,“某闻天子遣使去河北。”

曹操笑了,“袁本初志高识浅,必不迎驾。公孙未灭,张燕不除,河北全境难安,四世三公之后,岂有妄迎天子于乱境之理?”

戏志才连连点头,“不错,我刚得了荀谌的消息,袁绍拒绝了。”

袁绍得到诏书之后,郭图和淳于琼等人竭力反对迎天子到河北,因为他们认为天下割据的局面已经难以收拾,董卓、李郭等人控制皇帝的失败,更是坚定了袁绍先割据而求王的决心,不顾沮授、田丰等真正有远见的人的劝说,断然拒绝。

曹操又问,“郑纶那里又该如何?”

戏志才大笑,“迎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我们最根本的动机。董卓荒**残暴,失去了民心,所以难逃败亡;郑纶在洛阳,以地惠民,虽收民望,恐失帝心。”

曹操眼睛一亮,“先生真高见也!”

就在刘协还在因为遭到袁绍拒绝而郁闷的时候,曹操突然派人送上了许多礼物之后,全军撤回南阳,竟是退出了竞争者的行列。这让所有人都感到困惑,刘协消除了两难,心里却对曹操颇有了些好感。

从弘农到洛阳,一路行来,气象一新。曹阳、渑池等地的开发几近饱和,这与数年前刘协从洛阳转移到长安时的情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随行的朝臣们逐渐改变了对郑纶的看法,在之前,郑纶从来没有将政绩表述朝廷,这一次确实收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郑纶在渑池迎接天子的仪式显得隆重而特别,近十万军民用丰收、胜利的主旋律载歌载舞,尽情狂欢。郑纶非常懂得迎合皇帝的心理,此时的核心人物绝对不是他郑纶,然而在众多百姓士卒们眼中,是郑纶带给了他们最安定最富庶的生活,他们认为郑纶理应得到最大的认可。

刘协的政治觉悟有多高?这从当年取代少帝的时候便有所展现,此后长年生活在董卓、李傕等人的阴影下,他的心理远比普通的年轻人阴暗、深沉许多。他希望得到的是一种全新的,没有任何威胁羁绊的政治生活,而非托庇在另一个“董卓”的旗下。刘协不露声色,暗中却与董承商议,“郑纶之功,当以何官封赏?”

董承是个心思机敏的,忙道,“不如让他自己决定,就象当日李傕、李乐等人一样,如何?”

刘协笑了笑,“也好,那就看他的诚意到底有多少,另外,麻烦国舅去南阳,见机行事。”

董承顿时明白,拜别了刘协,立即动身前往南阳,只说是奉旨召曹操入洛阳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