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送走李鸿章后,李富贵对于这个人又仔细地加以了一番斟酌,最后他作出了一个他以前从没有想到的决定:他需要善待李鸿章。李富贵仔细的比较了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历史发现了一个现象,中国太缺少肯做事的人了,几乎每个时代都是站在边上骂的人占大多数,不过李富贵也并不认同清流误国、清谈误国这样的观点,国家的情况摆在那里,总不能不让人说话吧,他只是认为清流清谈多了才误国。实际上干的人和骂的人中国都需要,但是这里面必须有一个平衡,可是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平衡却始终建立不起来。李鸿章是个干事的人,当然他有种种缺点:自私护短、胆小怯懦、眼光还不准,不过考虑到这个时代的特征李富贵决定原谅他,他希望以自己为榜样,从现在开始中国人可以对做事的人更宽容一些,这也算是千金买骨,便宜李鸿章这小子了。

而在李鸿章之后李富贵又想到了关于人才的问题,这个时期中国能称得上人才的人往往出于湖南、安徽、广西,在李富贵看来应该是这场太平天国运动给了这三个省的人才脱颖而出的机会,而不是其他地方没有人才。除了那些真正称得上百年不遇的天纵之才,其他的人才由于每个省人口的基数非常之大按理说在各省之间应该是平均分布的,起码相差不会如此悬殊。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些人额头上又没有写字,怎么才能把他们辨别出来呢,自己亲自去找在初期算是一种应急的办法,但最终必须通过制度来实现这种功能,可惜这种制度在李富贵的记忆中还没有出现过。不过考虑到现在特殊的国情,李富贵倒是想出了一个办法,李富贵打算在民间弄一些新鲜玩意,什么唱歌比赛啊、运动会什么的,能很快接受这些新事物的人应该对自己有用。

借着军民同乐的名义各种竞技联欢活动在好几个县展开,组织形式借鉴了庙会的方式,这种充满乡土气息的活动得到了大众的欢迎,而且李富贵发现在这个活动中江苏兵和安徽兵的关系变得融洽了许多,这让他发现了一个解决军中老乡结群的问题,以前这个问题李富贵一直没有什么好办法,这个时代的人口音都非常重,李富贵曾经在茶楼里听过几个皖南的商人聊天,那简直就是外国话,你很难对这样一个人产生认同感,相对来说富贵军中这个问题还不算太严重,毕竟都属淮河流域。这天李富贵亲自参加了一个小镇的一个民间运动会,他一边兴致勃勃地观看村民们在那里热热闹闹的玩着类似于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边观察地方组织者的表现,李富贵只拿出了很少一点钱置办彩头,而得到这样一个效果让他非常满意了,可惜作组织工作的那些年轻人表现平平,从事组织工作的人不得超过三十岁这是李富贵定下的规矩,毕竟人才不是发掘出来就完事的,后面还有巨大的培养工作要做。

回到凤阳亲兵向李富贵报告杨天求前两天从颖州回来了,“哦,他回来了,太好了,赶快让他来见我。”

杨天求一进门就像李富贵请求处分:“司令,你处分我把,我没有把任务完成好。”

听到这话让李富贵一愣,“怎么?那个什么藩台不肯给银子吗?”

“和司令要的数目还差一些,都是我没用,闹得还不够狠。后来那个藩台都哭了,我心肠一软,就回来了。”

“呵呵,他都哭了?那就算了吧,还差多少?”

“还差三万两。”

“也不是很多嘛,算了,你这一趟也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吧,这个任务算你完成了。这一趟还有没有别的事?”

“回来的路上有捻子想来枪我们,被我打跑了。”

捻子?!这个时候捻军就有这么嚣张?竟然敢抢劫大队官兵,这个地方的群众革命基础还真是好啊。“他们有多少人,打仗怎么样?”

“大概有一千人,他们埋伏在山坡后面想伏击我们,一顿排枪就把他们打蒙了。”

“嗯,你这次干得很好,先下去吧。”看来自己还真得留意一下这支力量了,印象里捻军好像要比太平天国晚,现在看来不是自己记错了就是历史改变了,不管怎样从明天起就要加紧对捻军的情报搜集了。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吓一跳,原来这时候的捻军在淮北已经有相当大的民间势力了,只是还没有举旗起义。前年捻军首领张乐行为了救他的族子张扬,带了几万人包围河南永城劫狱,其规模之大实在出乎李富贵的意料。从得到的报告来看张乐行这个人十分有意思,明明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却具有如此之高的无产阶级革命觉悟,看他所作所为颇有古代豪侠之风。我需要去拜访一下这个人,李富贵对自己说道,不过从材料上来看,这个人恐怕不太好收服,具体该怎么办还需要好好谋划谋划。“尔知州如欲与吾相见,带兵来洪沟作战可也”,这话说得还真有意思,好,我就带兵来洪沟作战。

这是的天气已经入伏,李富贵带着一个团的兵马从怀远渡过淮河,向着颖州进发,这个消息可把阜阳的安徽藩台章立忠吓得不清,常言说得好阎王好过小鬼难逃,自己好不容易把小鬼打发走了,怎么这阎王又跑来了,这可要了自己的老命了,这让自己到哪里给他弄那剩下的三万两银子。而这时的李富贵却在路上怀念起自己的那顶官轿起来了,今年的天气尤为炎热,这大热的天穿着这么一身僵尸服骑马走在大太阳底下可真不是人受的,兵工厂那些该死的工程师,直到现在生产的马车还不过关,在这种破路上一跑准要散架,也不知道今年的夏天要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