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陕甘

新作《异仙之门》已经发布,希望大家喜欢,另外如果能把李富贵的推荐票投到那边就更是感激不尽了。

——————————————————————————————

陕甘这些年一直不太平,回民起义此起彼伏,而且往往演化成民族之间的仇杀,这个时代不管是哪一方都做不到秋毫无犯,内战的残酷性更是加深了双方仇视的程度,所以说陕甘总督瑞麟对于这样一条铁路倒也不是一味的反对,但是既然朝廷已经发了话他还是坚决执行的,他和徐继畲当年倒是有一些交往,现在见了面不禁一番感慨,寒暄已毕徐继畲就开门见山,“铁路这个东西总督大人是拦不住的,河南和山西的巡抚已经答应了,到时候一直铺到你的边界上难道你真的派兵阻拦不成。”

瑞麟哼了一声,“我就不信,李富贵还能把兵派到我陕西来,你还真的以为这个天下没有王法了。”

“我说句话您可别不爱听,您的那些兵未必打得过修路的工人,王爷对西北回民的叛乱一直很担心,若是大人能让铁路修到西安,王爷愿意向大人提供四千杆马枪。”说着命令下人把礼物当中的一个纸盒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一杆最新设计的六五式卡宾枪递给瑞麟。

瑞麟对枪并不怎么在行,不过洋枪的工艺出色他还是能看出来的,对于这些内地的省份来说洋枪仍然是一件稀罕的东西,说起来四千只还真的颇有**力,“王爷真是肯下本钱啊,不过我已经说了,陕甘决不能修一寸铁路,谁修都不成。”

“总督大人似乎太不给面子了吧?”徐继畲看到瑞麟这样说心头也不禁有气。

瑞麟哈哈一笑,“别人怕镇南王,我却不怕,他当年敢杀上海道可是今天我却不信他敢杀陕甘总督,你回去告诉镇南王,有什么招尽管使出来,我在这里接着。”

徐继畲笑了笑,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也不知道金积堡的马化龙对这些枪有没有兴趣,听说他们现在到处采购武器。”

“你敢,”瑞麟大喝一声,这个马化龙是一支回族起义军的首领,他在宁夏一带屡破官军,现在更是设立堡寨,摆出一幅进可攻退可守的架势,瑞麟对他们非常头疼,如果这些叛军能够得到洋枪那整个宁夏府恐怕就保不住了。“我与你家王爷本是义气之争,有什么事尽管冲着我来,勾结叛党这种十恶不赦的事情你们怎么能做得出来,那些回子杀的最多的还是你们汉人。”

“总督大人似乎应付不了这个马化龙?”徐继畲仍然是不急不躁,支持西北的回民是他的王牌,既然使出来了下面就只剩下开钟了。

瑞麟哼了一声,“这是我的事。”

“总督大人应付不了的马化龙在我们王爷眼里也不过是一碟小菜,到时候他们闹将起来王爷再将他们平灭也就是了。”徐继畲说的轻描淡写,实际上李富贵对于西北的起义倒是颇为头疼,这里的情况和长江流域差别很大。

瑞麟知道自己遇到麻烦了,徐继畲所说的这些李富贵绝对能够做到,兵匪一家的把戏自古就有人玩,本没有什么新鲜的,如果自己真的控制不住陕甘境内的回民起义李富贵介入也是迟早的事情,到时候可就不是一截铁路那么简单了,“此事容我再好好想想,徐大人以前还未来过西安吧,敬请多盘桓几日。”

把徐继畲安置下来以后心烦意乱的瑞麟找来陕西巡抚柏瑾商量此事,柏瑾听完瑞麟的描述之后立刻吓得六神无主,“这可如何是好,李富贵那个流氓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他养贼自重也不是这一回两回了,到现在石达开这个长毛还被他养在九江,前一阵子他抓住伊犁的那个阿古柏大做文章不就是想要染指西北,我看还是不要挡他的路了吧。”

“那你说怎么办?”瑞麟现在也有些打退堂鼓的意思。

“立刻派快马将此事禀报恭亲王,我猜王爷恐怕也没招,到时候只能任由李富贵去修铁路,这样他就怪不到我们头上了。”

弈欣得到瑞麟的报告也是一愣,他也看出这件事的严重性,西北局势不稳,如果李富贵介入恐怕用不了两年那里就都是他的天下了,心急如焚的恭亲王赶忙把所有的人都找来商量此事。

众人七嘴八舌一时倒也想不出一个好计策,最后桂良提出了一个建议,“现在神州基本上已经平复了,山东还剩下一些捻子,不过也正在商量招安的事情,所以说西北这些回子也的确需要整治一番了,问题是由谁来做,如果李富贵来做回子肯定是难逃一死,可是以后从河南到甘肃恐怕就不是朝廷的地方了。”

“桂大人的意思是,由我们来平灭西北的叛乱?”文祥觉得这个主意倒是很有意思,“釜底抽薪,果然是好计,就是不知道朝廷能不能禁得起这样一场大战,虽然各地的贼情有轻有重,可是这平叛的地方实在是不小。”说着文祥略带疑问的望向弈欣。

弈欣的目光和文祥一碰也就知道了他的意思,想了一会之后一掌拍在桌子上,“不能再退让了,新军现在不用就没有机会用了,钱的方面我来想办法,先把西北扫平,那个时候天下太平、四夷宾服,老百姓对朝廷的信心就会重新建立起来,现在其实民心还是向着我们的,只不过他们害怕李富贵,只要他们相信朝廷,自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了老百姓的支持我们再和李富贵周旋就是事半功倍。”

文祥可没有弈欣这么强的信心,这场大战一起花费必然巨大,这些钱最后都要压在老百姓头上,要说老百姓会为了这样一场战争变得拥护朝廷他可是没法相信,对他来说平定西北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而已,如果不这么做立刻就会丧失西北,至于说平定了以后会怎么样他还真的看不出来。

“要不要请俄国人帮忙,听说他们也正在和浩罕开仗。”醇亲王插嘴问道。

弈欣考虑了一下,“暂时还不用,我们现在主要是对付陕甘,伊犁的事情还要放一放。”

“那三省铁路该怎么办呢?如果我们用兵肯定会有很多钱粮从南方运来,有了这条铁路那胜利地把握就要大很多了。”

弈欣叹了口气,“这条铁路塔要修就让他修吧,铁路这东西我也早就想修了,到时候的确会对战事有很大的帮助,铁路等于一把双刃剑,我们弱的时候它能把对手带到我们面前,可是我们强的时候它又能把我们送过去,既然我们现在决定了不再隐忍那就不应该再害怕铁路了。”

就在北京开始准备经略西北的时候李富贵的注意力却被西南给吸引了过去。六六年的欧洲普奥战争如期而来,普鲁士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干净利落的解决了奥地利,到这个时候拿破仑三世就算再迟钝也察觉出普鲁士有些不对劲了,他一方面应奥地利请求出面调停,另一方面开始把散布在各个殖民地的军队抽调回国。王彦超此时已经凭借一系列的出卖得到了法国人的完全信任,实际上他现在控制了法属越南的大部分越军,随着法国军队开始逐步的撤走这支军队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可是法国吞并越南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不但越南民众人心不服,这些越军同样也怀着二心,平时镇压起义出工不出力,反而把军火粮食偷偷地拿出去卖掉,民间的反抗一直没有被平息。

王彦超的嫡系部队数次击破数量庞大的义军,每次攻克一个地方之后伴随而来的都是纵火、劫掠、屠杀,实际上这支军队经由这种残酷的战争已经成长为一支真正的雇佣军,每天的杀戮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王彦超有时候看着这些手下会感到一阵阵的内疚,最初他有两百多名手下,现在队伍的规模虽然有一千多人可是当年跟随他来到这里的战士只剩下不到一百人了,不管未来他们会得到什么样的补偿现在这些人都已经堕入地狱,他怀疑要是真的到了解甲归田的那一天这些人反而无法适应。不过这种小小的波动并没有对王彦超的决心产生任何影响,看过太多的牺牲已经让他的神经变的非常坚强,比起那些死去的同袍他们这些人还算是幸运的。

在法军减少驻军之后越南皇帝嗣德立刻察觉到这么一个机会,民间的反抗都打着复国的旗号,这当然可以利用,不过他相信光凭这个是无法赶走法国人的,毕竟那是一个如此强大的过家,反复权衡之下嗣德还是只能寻找中国的支持。虽然在上一次出卖与反出卖的游戏中嗣德输得很惨,不过他倒也摸到这个游戏的窍门了,在嗣德的计算里想要复国就要这几个大家伙打起来,英国对越南没有兴趣,他们目前在东南亚的重点是缅甸,那么只剩下中法,可是现在中法瓜分了越南,这是嗣德最伤心的事情。现在他必须让中法再起冲突,那个时候法国人气势正盛,中国捞了点好处就退让了,可是现在此消彼长,法国军力减弱了不说,吴淞口中国人居然打败了英国人,看起来的确到了重新洗牌的时候了。

而且嗣德对越南底层的了解当然要比法国人多的多,所以他相信这段时间民间的反抗背后肯定有中国人的影子,这也说明中国对于上一次分割越南并不是心服口服的。

在越南北部李鸿章花了不少的心血,各种民间的贸易十分的活跃,作为融合的先行者,那些小商人在越北得到了两广政府十分有力的支持,市场上呈现出一片繁荣,张树声也觉得鼓励商人走出去是寻求发展大好机会。

随着法国在东南亚的扩张结束法国神父们的活动也变得不那么活跃,说到底他们还是在为政府服务,如果政府没有能力进取那他们的活动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暂时法国人呈现一种蛰伏的状态。这个时候中国神父们就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了。冈萨雷斯这几年为上海神学院的建设耗尽了心血,整个人完全瘦了一圈,比邻神学院的上海圣母院也建的恢宏壮观,为此李富贵还不得不放了一笔血,不过主要的经费还是由冈萨雷斯想办法筹集的,经过突击培训一批中国神父拿到了学士学位披上黑袍开始踏上宣扬基督荣光的神圣之旅。

李富贵对这第一批毕业生不是很满意,这些人都是早已接受基督教的人员,大部分人都有多年在教堂工作的经验,所以这些人受基督的感化颇深。李富贵和这四十名学员亲切会面,然后又单独约见每一个人,最后只有一个能够让他接受,其他的人基本上只能充当传教的角色,李富贵只能寄希望于下一批学员。

那个被李富贵看中的人叫赵保罗,他入教前接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之所以会入天主教还是因为在家乡和恶邻争一份地产,最后被人冤枉一怒之下就入了教。李富贵觉得这个人有一定的野心,同时对国家、民族似乎还看得比较重,加以引导倒是个好苗子。所以其他人奔赴各地参加到弘扬天主的大业中去,而赵保罗则留在了李富贵身边担任顾问一职。

冈萨雷斯对于这个结果有些失望,他本来觉得应该能有好几个进入政界的,不过对于赵保罗能够成为李富贵的高级顾问他还是很满意的,彼得虽然和李富贵十分亲近,但是这个人的能力实在是太差,他只能作为私人神父来巩固李富贵的信仰,而赵保罗做事干练,应该可以影响到李富贵的决策。不过他没有想到李富贵只用了两个月就得到了这位保罗先生的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