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平衡

李富贵离开北京之前远远的把圆明园眺望了一番,他这次不打算去长城,因为李富贵觉得自己还没有资格去面对它,不过圆明园毕竟是他保护下来的,所以总可以算作是一件功劳,起码在圆明园上他把历史上那屈辱的一页揭了过去。这座经他之手保存下来的万园之园是那么的美丽,在晨曦之中望着它那朦胧的轮廓让人浮想联翩。

"其实大人想进去看一看的话也不是不行,这北京城里还有什么地方咱们不能去的。"勤务兵小周看到李富贵呆呆的样子赶忙向他献计。

李富贵摇了摇头,过了好一会才回答道:"算了,还是不去了,这是一座我梦中的花园,如果可以的话还是让这个梦继续做下去吧。"

从圆明园回来李富贵就把肃顺他们全部放了出来,关于如何处置肃顺他们因为几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一直没有一个结果,所以肃顺虽然被软禁但是职务却被保留着,这次富贵军突然一声不吭的撤走虽然并不能让他们重新夺回政权,但还是显示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李富贵并不是完全站在奕欣他们一边的,这样朝堂之上保守势力的胆气立刻又为之一壮,也有那么两个自认是铮臣的开始为肃顺他们鸣冤,并且指责这次和议丧权辱国,里面句句都扣住恭亲王,反而对实际主持和谈的李富贵并无太多牵扯。

实际上自从李富贵大张旗鼓的准备南归之后,朝中的大臣都有些奇怪,按说走到他这一步之后似乎不应该再远离政治中心,从这次处理肃顺的事情来看李富贵完全有实力与恭亲王分庭抗礼,一个总督和半个朝廷相比起来还是小了一些。大家对此的解释是李富贵嗜财如命,留在北京虽然权柄较大但是收入恐怕不如两江总督,这种说法倒是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慈禧对李富贵擅自释放肃顺感到怒不可遏,这个时候她才意识到这个人当年连咸丰都不放在眼里,现在又怎么会对自己言听计从呢?"这个李富贵,迟早有一天我要让你好看。"

过了两天慈禧的心绪平静一些之后,还是暂时压下了种种不快,李富贵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能把咸丰气死,还有什么不能做的,这个人一贯如此倒不是特别针对自己,这样一想胸口的恶气还真的消下去一些。

李富贵与慈禧的再次相见两人都感觉生分了一些,谈话基本上都是一些官面上的客气话。说到最后慈禧长叹一声,"如果可能,我实在希望李大人能够留在北京的,其实朝中这些大臣我只信任李大人。"

"太后言重了,富贵愧不敢当,南方仍是多事之秋,我实在离不开,而且恭亲王与肃顺大人实际上都是朝廷的股肱之臣,若是能够合起来善加使用,实在是朝廷之福。"

"肃顺恨不得要我们娘俩的命,这样的人你还让我继续用他?"慈禧显得非常震怒。

"其实肃顺并不是针对太后您的,他只是在遵照先帝的遗命行事而已,虽然这是一道乱命,但这还是应当被看作一种忠诚,您现在是万民之主,应该能够得到他的忠诚,那样的话就是太后的福气了。如果微臣看错了肃顺这个人的话也不要紧,只要有臣在一天就决不容他对圣母皇太后有丝毫的不利。"李富贵劝说道。

这段话对慈禧有些触动,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喜欢使用二臣,这当然是有道理的,肃顺忠于咸丰也的确不能说不对,现在既然朝廷已经定下了太后垂帘的规矩,那他如果还忠于朝廷就必须忠于自己,用他来牵制奕欣倒也不错。现在只要李富贵一走朝廷的事务就完全掌握在自己和奕欣手中,肃顺若是很识相的投靠自己就拿他当一颗棋子来用用,要是不识相的话,宰了他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

想到这里慈禧决定先照着李富贵的说法试一试,"李大人说得也有道理,国家连遭大难,实在不宜再多加杀戮,就先放他一马,以观后效吧。"

"太后泽被牛马,肃顺知道之后自当誓死报效。"

慈禧轻笑了一声,心里想道:走着瞧吧,但愿如此。"李大人此次南下又要劈荆斩棘,为我大清东征西讨,一定要多多保重。"

"多谢太后关心,富贵定当保此无用之身来报效朝廷与太后的大恩。"

等李富贵里去之后慈禧微微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道:"虽说讲话时看不出有学问,不过也没有他们说得那么不堪啊,看来这几年他还是在很努力的学习啊。"

李富贵认为肃顺的所作所为是因为忠诚,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肃顺对咸丰的这种忠诚可以为他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政治上的好处。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挟天子以令诸侯,肃顺这个人并非没有野心,不过和他的三个对手不同他的野心只是掌握朝政。所以除了李富贵没有被肃顺视为劲敌之外,慈禧与奕欣一直都被肃顺敌视,奕欣自不必说,他的才能连咸丰都感到担心,而慈禧同样也显示出了过人的手段和勃勃的野心,咸丰生前就对他俩人不是很放心,而肃顺则完全认同这种观点,这次他的失败也正是这几个政敌联合的结果。相对来说李富贵更专注于他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咸丰来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不能允许有什么土皇帝存在,但是肃顺对他的这种爱好倒是可以容忍。

这次肃顺败是败在李富贵手上,可是能活下来也要托李富贵的福,这让他有些糊涂,被解除了软禁之后肃顺直接备轿到赵府去找李富贵,这阵子肃顺也是破罐子破摔什么避讳都不管了,而且对李富贵也的确用不着。看着赵府上下忙忙碌碌的样子肃顺对迎出来的李富贵问道:“李大人真的要回南方去了吗?”

“是啊,这里所有的事情都已经了了,我还不回去干什么?上次我进京可是差点让长毛抄了我的老窝,这次我可不希望历史重演。”

“所有的事情都已经了了?我的看法恰好相反,所有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大人是说朝堂之争吗?李某对那个不感兴趣,若不是大人坚持不与洋人和谈,或许我根本就不会进北京。”

“这些就是你想要的?割地赔款?我真的很想知道大人究竟长了一副什么心肝。”肃顺这段时间脾气大得不得了,不管对谁稍有不如意就严词呵斥,这话出口之后他心里也是打了个颤,毕竟李富贵杀人不眨眼,现在他就是拔出刀来把自己砍了也不会有任何人站出来为自己讲话。

李富贵略带笑意的看了肃顺一眼,“不知肃中堂对这次议和的条款以为如何,我觉得还算不错。”

肃顺为之气结,“这样的条款你还觉得不错?”

李富贵点了点头,“要是再打下去大清就要亡了,我是带兵打仗的人,这我比你清楚,说起割地毕竟都只是租借,咱们历史上的战争好像还没有哪一次打完了胜利者会把占领的土地再还给战败者的吧?”

李富贵对战场悲观的预言让肃顺有些感触,实际上他的确对当时的战局感到绝望,那个时候也只是想着尽量多撑一段日子,希望能有转机,“大清朝,大清朝究竟怎么了?”

“有赌未为输,但是赌账不能赖,就好像你,大人这一圈落了下风,下一圈想办法找回来就是了,说不定就和个十八罗汉什么的,干吗非要见生死。”李富贵淡淡地说道。

“我正想问你,为什么不肯杀我?我知道那个女人心肠毒辣不会对我网开一面,鬼子六也是早就恨不得我死,我实在没有想到你会为了我和他们交恶。”这才是肃顺此行的目的,实际上这次三个劲敌的联手让肃顺看出自己的力量究竟是多么的虚弱,现在的他终于知道了前几年自己嚣张的是那么可笑,所以也打起分化敌人的主意来了。

“其实我与中堂大人并无什么个人恩怨,前些年中堂对富贵的照顾我也时刻记在心上,这次与中堂为难只是因为政见不同,用不着弄个你死我活,实际上,中堂大人的人品李某还是非常佩服的。中国现在正值多事之秋,不管持何种政见都应精诚合作才对,就算做不到这一点也不应该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你想想若是真的借你之手弄的先帝与恭亲王骨肉相残,你又于心何忍,将来到了地下见到康熙、乾隆这些列祖列宗们你又该如何交待,”李富贵顿了顿伸手入怀把他从肃顺那里抢来的遗诏掏了出来,“这个东西我相信是乱命,你要真是先皇的忠臣就不应该把他拿出来,你看那天恭亲王哭的多伤心,按说呢我应该把它销毁,不过这毕竟是先皇的东西,现在物归原主,千万不要再拿出来了。”

李富贵的天真让肃顺感到吃惊,朝堂上的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这次他竟然能够托这个傻小子的福逃得一条性命也算是异数。不过现在肃顺手中的力量已经少得可怜,而这个李富贵能够首先释出那么一丝善意也算是难能可贵,“李大人说得太有道理了,我当初的所作所为的确有很多不对的地方,现在想起来实在是汗颜,难得李大人能如此高风亮节,肃顺自当与大人协起手来帮助大清渡过难关。”

“肃中堂能够这么想实在是太好了。”两个人的手激动地握到一起,同时心里都骂了一句:“这个傻鸟。”

接下来肃顺又向慈禧表示了臣服,这样他的对手就只剩下奕欣了,其他的顾命大臣中穆荫算是身败名裂,不过看在李富贵的面子上大家暂时也还不会把他怎么样,文祥不知道走了什么门路和恭亲王打得火热,载垣心灰意懒关起门来作他的亲王去了,其他几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只好夹起尾巴做人,不过总的来说他们还算是肃顺一伙。

奕欣一直想把禁军彻底抓到手里,可是在这个问题上慈禧并没有完全站在他一边,禁军的各个统领大部分还是委任了满蒙贵胄,这些人在这次政变中大部分是站在奕欣这一边的,但是那只是因为他们看不惯肃顺,要说他们就此忠于奕欣倒也不至于。所以在李富贵的身后留下了一个充满变数的北京。

奕欣答应李富贵的那一笔钱这次出京只拿到了个零头,北京的现银基本上都交给英法联军了,李富贵这会从他们那里实在是敲不到什么东西,要不是最后李富贵威胁说他的这些弟兄已经没有生活费,如果不带一点现银回去恐怕他也无法阻止这些人洗城这二十万两他们都不想给。倒是英法联军相当的爽快,这次从北京得到的大部分白银直接就留在了上海。

出京的路上李富贵还在回味他与郭嵩焘的见面,李富贵本来是想在出京前见上一见这位奇怪的编修,不过后来事情一忙就给忘了,没想到就要出京了这个郭嵩焘急急忙忙的赶来给李富贵送行,两人趁着第一军团在外面整队的时间聊了那么一会。

这个郭嵩焘给李富贵的印象十分深刻,虽然两人谈话的时间不长但是李富贵很明确的感觉到这个人言之有物,他对吏治有着很独到的见解,建议李富贵回到南方要以严刑峻法改变当时吏治腐败的状况,听他列举的种种建议最后都能归纳到一个严字,在这个讲求一团和气的官场十分罕见。让李富贵感到好笑的是郭嵩焘对出使的事情却没有多少想法,反而一个劲的向李富贵推销它的政治理念,同时把他的那些湖南老乡们一个个的都夸奖一番。或许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外国究竟是什么样子,所以也就讲不出个所以然。

“郭先生就要出使英伦,不知道有什么打算没有?”

“郭某这次出使,说句实话,就是两眼一抹黑,别的我也做不了,只有多看、多想,把值得注意的都记下来也就算是没有白出去一趟。”

李富贵两手一拍,“郭先生说得太好了,现在我们大清朝也是两眼一抹黑,等你们出去了,我们也就有自己的眼睛了,将来不管是打仗还是交涉就可以不做亮眼瞎子了。你只要把这件事情做好了就是大功一件,到时候我在太后面前为你请功。”

郭嵩焘长叹一声,“功劳郭某是不想了,只求将来不要有人刨我祖坟就好。”

看到他有些泄气李富贵急忙替他打气,“怎么着,受委屈啦?以后谁敢欺负你就报我的名字,告诉他们你是我罩着的。”

郭嵩焘看了李富贵一眼,一脸的苦笑。

“说起他们骂你是汉奸这件事我真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说我是汉奸吧我还真不敢推辞,可是你算哪门子的汉奸?再者说我顶了这么多年汉奸的帽子,也没见他们把我怎么样,为什么你不过是要出使西洋就激起这样的滔天巨浪?”

郭嵩焘在心里说:“我当然没法和你比,我是个士人,你是个流氓,虎兕出于柙,你做汉奸是理所应当,可是如果我越雷池半步那就是罪大恶极了。”可是这番话却不能向李富贵明言,他这次破釜沉舟原想干一番大事业,不过舆论的反击之猛烈也的确出乎他的意料,虽然他并不希望靠李富贵罩着,不过终究还是需要借用李富贵的力量,所以只好更委婉的说出了他的想法,“大人不是读书人,读书人的规矩自然套不到大人头上,可是嵩焘…”长叹了一声,郭嵩焘讲不下去了。

李富贵拍了拍他的肩膀,“出洋之前先到两江来,我让你好好看看外面的世界。”

郭嵩焘无言的点了点头。

“对了,你在北京也有好几年了,你倒说说看这个北京城里除了你还有谁能胜任这个大使的工作?英、法、美、奥、普、俄,需要六位大使呢。”李富贵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

郭嵩焘想了一下,这对外国感兴趣的人倒不是没有,但是说道有勇气站出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其实能够出洋的还是有几个的,但是郭某只怕他们不肯出去,恭亲王先前不也一直在请贤,可是谁能真的愿意身败名裂呢?”

李富贵笑了笑,“恭亲王请不动他们,可是我未必就做不到,人总是有弱点,我就不信他们都是铁打的。”

李富贵的语气让郭嵩焘不寒而栗,这次李富贵入京以后一个人都没杀,这让大家都把心提了起来,因为谁都知道李富贵做事最是出人意表,你觉得他要杀人的时候他反而看起来慈祥可爱,可是如果你稍有松懈,很可能他就在这个时候大开杀戒。郭嵩焘决定咬紧牙关,毕竟他在北京的朋友并不算多,要是这样就把他们给出卖了实在是于心不忍,“这出使一事最好还是自愿,否则他们不情不愿的到了外国反而容易坏事。”

李富贵对这话不以为然,他对这次派出的第一批大使并不抱多大的希望,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的在国外生活上一段时间,再把各种见闻整理出来就算完成任务了,其他的就随他们自己了。不过他也没有去逼郭嵩焘,毕竟他是第一个自愿走出国门的官员。“郭先生说得也对,那就先这样吧,先生随便收拾收拾就快点南下吧,北京的气氛实在能把人给憋死。”

起点中文网 www.cmfu.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