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华人首富

林嘉城老先生下飞机的时候就一个保镖兼医生,一个助理跟随。

老先生一身略有些显旧的青衣布衫,脚上则穿双布鞋,这样打扮搁在人群中,实难让人和江边打太极拳的普通中国老头分别出来。

老先生气定神闲下了飞机,有谁能料到,老先生旗下的集团正准备在欧洲展开一场空前的大战,一旦开展,战场可谓瞬息万变,可就在这个时侯,林嘉城老先生却悠闲的跑来骄海长江商学院参加五周年庆典。惟有熟知林嘉城的朋友知道,越是大战来临老先生越是悠闲自得。老先生这份镇定自若功夫别人学不来,而老先生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之深,之透也是学不来的。只不过这一次有些不同,该让林家的下一代独长大局了,他这个古稀老人,该退休了。

在林嘉城老先生心目中,长江商学院则寄托了太多和太过遥远的希冀。

市场经济,市场规律,呵呵,想想这些完全是用西方人方式描述出来的东西,而这书本上的规律,是否就等同现实的规律?故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老先生想,中国人的智慧绝不会比任何国家差。于是,林嘉城老先生办这么一个学校,其目的就是想聚集一批学者,一批工商界人士,让他们依据实践来探求这些问题,中国的问题,终究还是要依靠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长江商学院礼堂。老丁正襟危坐在后排,他身旁就坐着段天,则一脸的兴奋。

段天几乎是最后时刻才找到票的。

礼堂并不大,容纳大约千余人,长江商学院的五周年现在看来只是个小规模的聚会,但来的都是各界精英,老丁与段天所在的后面三排是旁听票,这些票是学院友情赠发给各大学MBA学院的。

老丁与段天没有彼此注意。他们的注意力都投在主席台那个瘦小、精干,面容慈祥老先生。

林嘉城先生开始演讲,声音不大,但很是清晰。

先是欢迎诸位的到来,然后,简要介绍长江商学院的发展历史,接着很快进入正题,从如何为人。如何为商侃侃谈起。

老先生非常自谦,自谓德行能力远超己者甚多。现在这般成就,其实多因大势,自己算是见证香港发展黄金时光,所做无非是没有浪费每次机遇罢了。

二十分钟后,主持人见老先生兴致正高,额外就增了一个交流环节,让听众传上纸条,有什么问的都写在纸条上。主持人是院长,与林嘉城老先生私交不错,因此敢自作主张做了这一安排。

林嘉城乐呵呵的解答工作人员递来的每一张纸条。这时候他的语言更显风趣、幽默,台上台下气氛非常好。

看时间差不多了,主持人暗示工作人员递最后一张纸条。

工作人员再递过一张,林嘉城接过一看,眼睛一亮,纸条是段天写的:

林嘉城先生您好。今天听您的演讲,切身感受世俗商人与商业大师之区别。

世俗商人追名逐利,片刻不弃;商业大师,则组合一切商业元素。如科学般精确,如艺术般美丽,人生之趣乐在其中,往往成就事业,利己而兼惠众人。

先生虽言长江商学院唯聚集一堂,探求中国商道,然长江商学院存在之本身亦有其意义,其学校之管理模式,学术之宽容兼并风气,视野之开阔,对国内其他高校发展有参考、借鉴之价值,您是中国最大的慈善家,对于医疗、教育不遗余力,我想请先生谈一谈对国内高等教育方面的忧虑。

楚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生?段天

段天在下面等得有些焦灼,因为是最后一张纸条,却还没见自己的问题,就算老先生拿着自己的纸条,自己请教的高等教育问题,似乎不对今日主题,不知道老先生是否愿意作答。段天正七上八下之际,林嘉城先生开始念纸条内容,正是他的问题,段天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来。

老丁注意旁边这位年轻人的紧张程度,小声问道:“是你的问题?”老丁看到段天写了纸条交给了工作人员。

段天点了点头,目不转睛的看着台上。

林嘉城说道:“我很同意这位同学对真正商人的注解。”

林嘉城没有套段天“商业大师”的话,是不想把自己也归为这个大师之列。

林嘉城继续说道:“人生亦是如此,结果只是刹那,我想应该享受过程。至于这位同学提的问让我谈一谈对高等教育方面的忧虑,这个我不好说。”

段天听到这心“咯噔”一下。

林嘉城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不好说是因为我不在其位,又在香港,对大陆这边的情况不了解,但这个问题我还是可以说上一两句,因为这个问题,每一个关心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华夏人都绕不过,我认为教育是一国发展之根本。我的忧虑主要几条,一是教育投入不足,提别民间投入;二是现行高等教育体制还有很多与现实不适的地方,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改进;三是对现代学生思想教育问题还是有问题……”

林嘉城先生来了兴致,侃侃谈了五分钟,段天笔记记得飞快,直至演讲最后结束。

接着就是照相,段天看一帮学生围上去要签名之类的。段天不喜欢凑这个热闹,只是远远的看着这位可敬和蔼的老先生,心中涌起了阵阵激动。

老先生生于忧患。见过国弱民贱的光景,报国爱民之心可谓拳拳,而如今四海升平,物质繁华,有谁知这内外忧患,迫在眉梢。

段天只看了一会,转身离去。他仿佛把老先生那股子精气神一股脑的吸纳到心海,走的甚至有些急促。他要赶回住所日夜赶工,把他的那个办学方案完整写出来,然后给几位师兄看看,征求多方建议再修改一番,再向林嘉城基金会提出申请,这样做比要现在这般周游四方直接的多,一想到这,段天心头就像正开着一列怒号呼啸的火车。浑然不再像过去一般患得患失,先做了再说。

老丁则没有走。他心头没段天那般激动,倒也有些急不可待。

他是赫赫有名的社会学教授,当副院长听说他已离开西北大学时就直言请他来学院做个兼职教授,所以下午的研讨会有他的份。

老丁对这个建议很有些感兴趣,毕竟能再执教鞭,不亦乐哉。

老丁心里的迫急,就想借副院长打他主意的机会怎么也见上林嘉城先生一面,为腾龙攀上这个关系,那可是大功一件啊。老丁心里这样想的时候,不禁哑然失笑了。什么时候,他老丁成了一个邀功的谄臣了。

这些日子来林晓每日早出晚归,这让林晓很有些回到过去打拼时候的光景。

在骄海有不少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林晓择其要看过来,也只是做了个走马观花,心头渐渐有了大概的想法。

林晓忽然发现这趟是自己少有的急功近利。

进入这个行业,目的是什么?

林晓转了一圈依靠现代科技有形物体之后。又回到这个无形问题上。

林晓开头起这个主意还是因为葛翁这个“老神仙”的牌子,因为不管其他,就是“葛翁中药店”这以老字号搞连锁,全国各地开花一样开下去。那就不得了,那也就在全国医药销售占上一席位。可仔细一琢磨,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若维持老店的特色,专营中药,利润恐要比那些名目繁多西药要低得多,况且若真的秉承医家悬壶济世的想法,利润还要微薄,可仅仅开成一个药店还真不甘心,真真是糟蹋了“葛翁”的这块牌子。

这种短暂的矛盾心理状态很快就过去了,虽然是个自己不太懂的行业,林晓很快还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开店不仅卖药,还是兜售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的养生文化。

现实情况是国人在日常健康投入少,病来治疗花费多,应该反过来,在葛翁老药店这里就是要把这些整过来,怎么讲?

人们应该花大钱买日常身心健康,这大钱摊在每一天其实也是小钱,而有什么病,到这来,不整那些黑心的天价,几角几块的药,花小钱一样治大病。同样的病,中药见效可能慢一些,但去根,比西药花费少,就会有名气。利润不在这,而在日常药膳,指导人们根据各自体制如何按时令进补、平抑,这个可为利润所在。

林晓这么一琢磨,心思就活络了,就应该和现有的轻预防重治疗的医院反过来,这样才不一样,而这样其实最对老百姓胃口。

林晓这样一想,恨不得横山的葛翁总店马上就能开张。

买房难,上学难,就医难,是老百姓口中叨念心里诅咒的新三座大山,林晓忽然想着这个人奋斗的前十年在解决房子的问题,莫非再一个十年就是解决就医难的问题?这个伟大而具有革命意义的想法只是在林晓脑海了一闪念,只是他虽然是商人,但却是老百姓的儿子,要坑骗老百姓的血汗钱,这事万万做不出来的。

林晓每日忙着考察,脑袋里不闲着,边想边随手写东西,回来就呆在房间里上网搜集资料,这一夜,林晓看着看着,屏幕忽然自动跳出一网页,林晓一看,吓得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

冯村,冯村啊,终于还是让世人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