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和您之间,还谈什么亏不亏的。我是想替您分忧。”

李绩把房契装入一个牛皮纸袋里,推给她,“春香,帮会得生存下去。那么多老弱病残需要赡养,长期下去,靠啥养活这帮失去乞讨能力的扈从。您不要忘了,您是帮主。帮会没钱,就会干出无法无天的傻事。到时,出了事,还得您出面摆平。摆平靠什么,归根到底,还不是钱嘛。”

“我收下王爷这份礼物。但是我有个条件。”

“说。”

“我不卖身。但,我本人,永远忠诚王爷您。另外,帮会的管理希望您能给予指导和帮助。”

“那没问题。我都答应。”

“还有,您回到府里,生活起居一切听我的安排。我不想让您受一点点委屈。我宠着您,我心甘情愿,不会让你负责任。因为,我的一切,都是您给的。让我好好孝敬您。”

李绩一下子明白了春香的想法,不就是让他回府就躺平吗。

躺平了。

多自在啊。

他坏坏的一笑,伸手在春香的鼻子尖上捏了一下,“我听您的,回府之后,只看书、喝茶、嗑瓜子、睡大觉,养花护草,玩鸟养鱼,会朋会友,看戏。喝酒。”

春香生性山花烂漫,见李绩一股脑的应承下来,高兴地在房间里蹦了八个圈,最后头晕,把持不住身体重心,一下子歪倒在李绩的身上。

李绩怕摔疼她,伸手一揽,顺水推舟般把一个芳华绽放的酮体拥入怀里。

“王爷,我有点头晕。”

她呢喃着,宛若一只小燕子。

王德从紫微宫回到明德宫,一路上琢磨着如何帮着王爷说话。

李治见他进来,笑着问道,“靖王爷心情好不好?”

“好个屁。好家伙,要不是我跑得快,连我也得被揍一顿。您说京城这帮官僚,非要把简单的事弄复杂。玛德,闲着没事干是不是。”

“公公消消气。王爷不敢打您的。”

“陛下,不是王爷不敢,他是心疼老奴。他说了,陛下登基不久,帝国百事待举,要是把老奴打伤打残了,谁来侍候陛下。那时,他对不起高祖和先帝。”

“哦,靖王爷就是菩萨心肠。处处替人着想,从来不为自己考虑半点好处。”

“可不是,听说他修建晋阳宫,打算改建成养老院。让那些孤单的老臣都到那里去养老。这可是一件好事。先帝想做而没能做的事,靖王爷给做了。听说,第二期工程已经完成。第三期配套设施工程正在启动。”

“好事,好事啊。靖王爷一心为朕考虑,为帝国考虑,他就是当之无愧的帝国好人。”

李治越说越兴奋,“朕要给他奖励,靖王府这么多年没有增加女佣了,公公,给太常寺说,遴选一批罪臣的女眷,充实靖王府。”

王德笑容可掬,大声道,“老奴替王爷谢主隆恩。”

“还有啊?”

李治愣了一下,接着问道,“靖王爷改建晋阳宫需要很大花销,让三京的大族出点钱,行不行?”

“东都、西都和北都三京,乃是名门望族集聚之地,每一个地方选出一些靠前的富豪,捐赠点银子,老奴看来,不过是牛身上拔一毫毛而已。还有啊,要不让那些大臣们也捐一点。帝国的府库多少出一点,这三个一点,虽然是杯水车薪,但是,多少能减轻靖王爷的经济压力。”

王德说话,面无表情,眼珠子他妈的动都不动一下。

李治沉思有一刻钟的时间,帝国府库里的钱有倒是有,但是,需要经过政事堂开会研究。

就不知道首辅大臣会不会同意。

要是有一人反对,这事就办不成。

不是说办不成有多大事,而是李治这个皇上的面子没法搁。

三京大户捐赠,也没大事。按照惯例,帝国每遇重大工程建设,都有让大族大户出钱的做法。

要当朝的大臣出钱,按理说,也是好事。必定有的人,将来退休了,要回到晋阳宫养老。晋阳宫不是靖王爷一个人的,是帝国的老干部活动中心,也是老干部康复中心。

王德见李治不表态,又低声安慰,“陛下作为一国之主,动用府库的钱款,我想不是什么大事。走程序,就走程序。最起码,褚遂良和长孙无忌两位首辅大臣不会打坝子。两个都是是先帝钦点的辅政大臣,长孙无忌还是您的亲舅舅。就这种关系,这件事十有八九能办成。”

“靖王爷一心为公,从来不为自己个人利益得失考虑半分。让其他大臣出点份子钱,不过分吧。所以,老奴看,这三种办法行。”

有王德撮合,李治胆子逐渐壮了起来。

“公公,您草拟个诏书,递给中书舍人们润色润色。要是意见分歧不大,那就提交政事堂会议研究。”

“这倒不难。老奴马上起草。有一件事,陛下是不是忽略了。”

“什么事?”

“就是朱府尹和李县令的案子,大理寺迟迟不予结案,马上中秋节就要到了,河南府和洛阳县的维稳问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引起民愤,盗匪再起,帝国的安稳局面就会收到冲击。和谐稳定的局面来之不易。为何因小失大呢。”

“王公公的意思是放人。”

“当然是放人。本来就是莫须有的罪名,何况李成高不在现场,朱允炆还在府衙里办公,他们都对此事一无所知。要是说,办了他们俩,真是有点冤屈。”

“那也不能说放就放。”

“那当然,对于主犯王一策还是要给予处罚的。处罚骨干成员就算了,这也好给靖王爷一个顺水人情。再说了,靖王爷和李成高可是至亲。弄不好,会把事情弄坏的。到时收不了场,陛下的面子也不好看。对于陛下立威,有不好的影响啊。”

“如何结案?朱府尹和李县令人在哪?”

“刑部大牢。”

“啊,不是说羁押在洛阳的吗。”

“陛下,不良人和刑部的人,可都是办案的高手。异地羁押,这样也符合办案程序要求。再说了,洛阳的官员,为何要在本地审理?”

“那就通知刑部,给予审理结论,放人了事。”

“好,老奴这就去办。”

王德说着,走到书案前,匆匆运笔。

不一会,两份诏书早拟完成。

给李治过目一下,就装入牛皮档案袋,准备启程京都,照本宣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