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绩何等的精明。
虽不说他自幼跟着山神庙的师父学习相术,就是满脑子的前世史学常识,他也明白,攻击高句丽靠一场战役的胜败,是不可能一劳永逸的。
毕其功于一役,是李二理想上的想法。
总结历史经验,大战需要长久的准备,一战成胜,只是偶然。
此时的帝国,经不起折腾了。
帝国的长安城连续三年大旱,长安县、万年县、蓝田县鄠县、盩厔、武功、郑县、华阴等县区,匪患死灰复燃。
占山为王者,以及各路帮会,开始露头。
加上李二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实在是无法亲临前线。
大规模用兵,已经不现实。
李绩在张亮的府邸上临时休养,在一个晨曦微露的早晨提笔给李二写信。
因为,长时间的谈话,会影响李二的身体,他只好通过笔墨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余红端来一碗薏米粥,心疼地安慰李绩,“王爷,与皇上对话,措辞不要太激烈。您和他的交情很深,他可能更接受不了您的严厉措辞。”
李绩喝了一碗薏米粥,沉思一会,“余红,我不会直接否定陛下的想法。不过,我不赞成穷兵黩武。虽然,李二有一千个理由说自己是正义之战,但是,唐帝国的民众需要休养生息。打仗,打的是金钱。我看,帝国的府库已经入不敷出了。”
余红一伸手将黄麻纸铺开,“那就实事求是的写。发展是主要的,战争能打就打,不能打,也不要盲目东征。西域的战争,还没有停止,东西两线同步作战,务必造成兵力分散。要想集中优势兵力,精准打击高句丽主力部队,恐怕很难。”
李绩点点头,蘸好笔墨,就在黄麻纸上运笔。
“自古以来,战争都是残酷的。不仅要牺牲,还有损耗国力。特别是大军远征,必须储备一年以上的粮食、服装和草料,牛马车辆都无法运输这么庞大的数量。”
余红盯着李绩的笔头,看见他的手停顿一下,悄声道,“牛马车从小道上运输,费时费力,以小女之见,最好是利用船舰,在水上运输。”
“是啊,”李绩抬头看了一眼余红,佩服道,“水运,载货量大,且运输费用消耗小。东海沿岸,有我大唐缉私队护驾,加上渤海国海船的支持,直接从莱州、密州、登州起运,经过渤海海峡,运抵卑沙城、青泥浦、都里镇等港口。”
余红面色通红,兴奋道,“是啊,军需品储存在那里,可以直接从水路进入高句丽境地,保证战争需要。”
她猛地闭上眼睛,然后猛然睁开,“王爷,有了。”
“什么有了?”
李绩有点懵懂。
余红笑道,“我说的是负责造船的地方。”
“快说,我还记得那个回复陛下呢。”
“王爷,别急嘛。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
余红在张府的大殿里踱着碎步,七步之内,她莞尔一笑,“隋王朝末年,只有剑南道没有变民起兵;前些时东征,剑南道也置身事外,哪里居民富庶,富家上万户不止,应由他们负责建造船舰。”
“余将军,您可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好好,这下,可是解决了皇上的心病了。这造船的问题一旦解决,二次东征,也就有了完善的方案。”
果然,李绩的手书递到皇宫里,李二连续阅读三遍,接着,拍案而起,“好一个靖王爷,神人也。”
他大声喊道,“王公公,快去通知御膳房杀猪宰羊,把翠微宫的御酒搬出来,晚上在杏花村摆酒,我要犒赏诸位大臣。”
“扎!”
王德一弯腰,笑容可掬的给李二作揖。
“东征计划就这么定。传旨!”
李二在李绩的上书上,大笔一挥,签字批准。
说干就干,李二多年养成的习惯,就是勤政。哪怕病倒了,也常常带病处理奏章、批阅公文。
可谓是夙夜在公。
…
明日拂晓。
终南山。
翠微宫里暑气未消。虽然三伏天中伏过半,这秋老虎还是很厉害。
李二一身水洗绸常服,头发高高的挽起来,尽量显得干净利索。
武媚、小微姑娘、紫菱等人忙着给李二扇风,王德不敢怠慢,将一盆大冰块放在房间里。
紫菱身穿长衣,表情严肃地观察着李二的面色,心里谨记李绩的交代,他的面色一旦灰暗,就要马上实施急救。
自从她进了皇宫当御医,就一天没有消停过。不是查阅古籍,就是寻医问诊。
药方子收集有几百条,就是无法彻底根治李二的疾病。
除了按时催促李二服下丹药,就是用中草药泡水,让小宫女为李二沐浴。
李二终于起身,搁笔。
“王公公,传旨宫廷禁卫军总部!”
“是,陛下。”
王德接旨,一看,原来是作战指令。
李二派右领左右府(卫军第十六军)主任秘书(长史·正七品上)强伟,前往剑南道砍伐树木,建造船舰,大船舰有的长一百尺,宽五十尺。
急令剑南道、江南道沿江诸州,指定专人负责舰船制造和运输。
另派使节毕尚辉督运这些船舰,穿过巫峡,经江州、扬州,直驶莱州。
半个月的时间,李二带病办公。
从早到晚,不是接待京都的大臣,就是接访各州县的地方州长、刺史和县令。
一面指挥各地打井抗旱,一面安排民部、吏部等衙门赈灾放粮。
身体上的病痛,常常折磨他彻夜难眠。好几次李治服侍他喝药,他的头上都是大汗淋淋。
“孩子,回去休息吧。”
“雉奴,您得注意身体啊。”
“好孩子,您真孝顺。有您这种态度待我,我也就放心了。”
每当李二当面说着体己的话,他看着憔悴的李治,心里都是牵挂和不舍。
说是放心,壮志未酬身先死,他能放心的下吗。李二好几次在深夜哭醒。
武才人一刻不离其左右,每当这时,她都会心疼地为李二擦去眼泪。
然后,不顾李二疲弱的身躯,冬天里的三把火又烧起来,温暖着他的一片冰心。
凡人皆有一死。
这是时空轮回的结局。
能抢在死神降临之前,完成心愿,这就是李二此时的心境。
夜以继日的思考,马不停蹄地考察,几经周折和反复酝酿,李二终于完成帝国的政权结构重塑和东征高句丽二件大事。
接着前线传来捷报,李绩率领的东征军势如破竹之势,在高句丽获得十三战大捷。
最终捉拿住安市城的城主杨万春,等到凯旋时,亲自送给李二审问。
远征高句丽的战局进展顺利,李二觉得身体恢复尚可,就从终南山翠微宫,返回太极殿.
李二领着文武大臣从终南山进城,刚刚下榻玉华宫,门外传来一声惊呼:“报,陛下,大事不好。”
来人匍匐地上,以头抢地而哭。
众人不知何事,纷纷驻足耳视。
这时王德走进地上之人,悄声吩咐,“房小侄,你看啊,陛下刚刚从山南回宫,这还没有坐下,您能否等一会禀报。”
地上那人紫袍拖地,面带泪痕,“王公公,家父快不行了。已经禁食三日了。”
李二闻言,大惊失色。
本来喜兴的面色忽然暗淡下来,未等王德据实转告,身后忽然响起武才人等嫔妃的哭喊声,“来人呐,陛下昏厥过去了,眼神快不行了,快叫御医,快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