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南唐宝藏

八贤王见花郎不语,眉头顿时微皱,道:“怎么,你不肯接受此任务?”

听到这句话,花郎心中谩骂的更厉害了。

可心里谩骂之后呢,他必须露出笑脸来,说那里那里!

“怎么会,八贤王如此信任草民,草民就是肝脑涂地也要报效八贤王的。”花郎一直称自己草民,让八贤王略微有些不舒服,所以这个时候,八贤王道:“以后别草民草民的称呼,你花郎也是有皇上御赐金牌的人,要注意身份。”

花郎连连点头称是。

这个时候,八贤王将放在桌子上的两张纸推到花郎跟前,道:“既然你已经同意帮我们寻找宝藏,那这上面的东西你可以看了。”

花郎盯着桌子上的两张纸,心里扑通扑通的跳着,他已经没有返回的余地了,只有打开来看。

可是当花郎将桌子上的两张纸打开看到里面内容的时候,他顿时惊呆了,因为纸上面并没有写什么惊世的秘密,有的只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两首词。

一首是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一首是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这两首词皆是南唐后主李煜国破之后所作,虽然在李煜的那么多词中算不得最好的,可也是极具艺术水准的,花郎以前对诗词很是喜爱,自然也是看过李煜的这两首词,只是他却从来不觉得这两首词跟南唐留下的宝藏有什么关系。

将两首词看完之后,八贤王道:“得知南唐后主留有宝藏之后,我便命人查询了许多古籍,结果发现在李煜所留的手札当中,只有这两首词有特别标明,所以我想这两首词很有可能便是李煜留下寻找宝藏的线索。”

听完八贤王的话之后,花郎一脸凝重,可是心里却不由得长叹起来,因为他突然觉得八贤王说的话很是儿戏,他怎么能因为李煜把这两首词有特使标明,他便认为跟宝藏有关呢?

那李煜又不是笨人,岂会将宝藏的线索做的如此明显?

花郎虽然觉得八贤王的话很儿戏,可是却并未言明,只问道:“不知那李煜是如何标明这两首词的?”

八贤王好像早料到花郎会这么问,所以这个时候,他从身上掏出了一份手札,道:“你来看,这是从李煜之前住的地方搜到的,上面记载了他写的不少的词,其他词他皆只写上,并未又任何标明,可这两首词,他却记录的奇怪。”

花郎接过手札来看,发现这两首果真很是奇怪,其他的词记录的几位规范,可这两首词却是词牌名在中间,其他各句写向四周,就向是一颗石子丢进水中散发出的波纹。

这样记录方法花郎还是第一次碰到,只是花郎还是觉得不可思议,难道因为这两首词记录的比较奇怪,就认定跟南唐宝藏有关吗?兴许这只是南唐后主李煜太过无聊,所以就这样写的呢?

给花郎看过手札之后,八贤王说道:“这两首词和这手札就交给你了,希望你能够找出宝藏,让我大宋能够一举扫除边境威胁,当然,那宝藏必定还藏在金陵,所以你们少不得要去一趟金陵,因为此事事关重大,所以郑王柴容柄会跟你们一同前去,到了金陵,诸位可见机行事。”

八贤王这样说完,柴容柄连忙拱手道:“八贤王放心,有花郎帮忙,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找到宝藏的。”

柴容柄说完,花郎也连忙表示自己的决心,虽然他一点把握都没有。

见两人都如此信誓旦旦,八贤王很是高兴,道:“好,你们准备准备,本王与郑王就先离开了,你们什么时候准备好了,告知本王一声就行了。”

说完,八贤王便和柴容柄离开了侦探社。

却说他们离开之后,温梦很是好奇的拿起那两首词来看,可是她上看下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问道:“这两首词很特别吗?”

花郎耸耸肩,笑道:“并无什么特别的,这首临江仙是南唐被大宋攻城那年李煜所写,全词皆言恨,倚窗销愁,愁偏侵袭,望幕烟之低垂,对长空而惆怅,为国势朝不保夕而自伤。这首乌夜啼,则是南唐国破之后所作,算是南唐后主李煜对人生的感悟,但觉浮生若梦,不如醉酒。”

众人听完花郎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之后,不由得感叹起来,他们就算不是很关心国事,可南唐被灭,李煜悲惨的一生他们也是明了的,如今又看到了这两首词,不由得对李煜悲惨的一生惋惜起来,心里想着,也许李煜若真如词中所言的那样醉生梦死,倒不必为人世间的苦恼而烦了。

可人不可能一直醉生梦死的,所以当酒醒之后,他仍旧要为自己的身世涕零。

听完花郎的话之后,客厅是长久的沉默,沉默过后,花婉儿问道:“可这两首词真的跟南唐宝藏有关联吗?”

花郎也给不出答案,因为他从这两首词中只看到了一个末代帝王的悲伤,一点没有看到宝藏的影子来,但是八贤王和郑王他们又绝不可能空穴来风,所以花郎突然为此事苦恼起来。

夜已经来临,可花郎还是将包拯和公孙策两人请了来,他将八贤王对他说的那些话说了一遍之后,征询他们两人的意见。

包拯听完之后,立马言道:“若南唐真留有宝藏,我们一定要将这批宝藏找出来,这样一来,我大宋必可富国民强,一举灭到西夏大辽和大金,横扫宇内。”

突然听到包拯说出如此豪言状语来,让众人觉得很是吃惊,他们没有想到,不懂兵戈的包拯,心中竟然也隐藏着一股马革裹尸征战沙场的雄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