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洪水(第二更)

彭正大一声令下,就见十几个汉子涌了进来,这些人个个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练家子,唐宋身边的羽林军虽然个个武艺高强,但和这些水匪一样的大汉交起手来,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只能掩护着唐宋边打边退,最后灰溜溜的被人赶到那狗洞一样的隧道口撵了出去。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这些人简直是不可理喻!”唐宋怒气冲冲的叫嚣着,此刻他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头发乱七八糟,和街边的叫花子有得一比。偏偏又赶上现在天上雷雨大作,几个人都被淋成了落汤鸡。刚刚一番乱战,虽然有徐锦衣几人守护,还是吃了不少拳脚。再看徐锦衣几人,比他好不到哪去,一个个蔫不拉几的,哪里还有半分羽林军的风采。

唐宋带着几人回了汴河边临时搭的小破屋里,拿块干布擦了擦头发恶狠狠地说道:“今天这笔账老子给他彭正大、余得水记上了,早晚有一天要把他们从这汴河驱逐出去。”

想到这,唐宋心里又是一酸:他要真是个七品以上的大官还好,就算动用武力强轰,那伙人也不会这么目无王法。现在人家根本没把他当官看,说打就打,要完成治理汴河的任务,谈何容易!

“大人,你看这水势是不是不对劲啊。”徐锦衣扒在窗口瞅着外面对唐宋说道。

“这两天雨水多,河岸线高点也正常。真要是发洪水才好,淹死彭正大那群王八蛋!”唐宋气呼呼的答道。

“大人,情况不对,好像真的是洪水。”徐锦衣脸色惨白的呼道“真的是洪水!汴河要决堤了!”

唐宋一个精神从椅子上弹了起来,连忙把徐锦衣挤到一边,趴在窗户上一看,回头喊道:“快去疏散岸边的人,徐队长,把咱们的人都聚起来。还有你们,赶紧去通知南衙和宫里派人来,迟了,要出人命了!”

吩咐完这些,唐宋就冲了出去,对着河边还未察觉危险就快来临的人喊道:“快跑,洪水要来了。”

岸边的众人莫名其妙的纷纷扭头看向他,心道:汴河几十年都没发过水灾了,何况现在还是春季,虽说这两天雨水大了点,也不至于发洪水吧,这人看上去疯疯癫癫的,多半是个傻子。

唐宋见这些人不听自己的劝导,一狠心,咬牙对身后羽林军道:“打,你们过去,有谁不走就给我打,官家若是怪罪下来,一切后果由我自己承担!快去!”

一干城管领了命纷纷跑到河边按照唐宋的吩咐去做,在打骂之下有些人虽然仍不情愿也不敢反抗,但是大部分人看到越来越高的水势,纷纷感到了不对劲,急忙向城里跑去。

唐宋站在雨中看的心急,护城河已经快要满了,汴梁城地势低平,一旦洪水涌入,整个汴梁将毁于一旦。当下对着零零散散的羽林军喊道:“去通报消息的人呢!抢险的物资和人员还没到吗?”

“大人。”一名羽林军回答道“消息已经传到了官家耳中,官家正在派人过来。南衙那边,消息刚刚送到。”

他话音刚落,唐宋的耳边就传来一声轰鸣,唐宋回头看去,顿时脸色一片绝望。

汴河河堤,决口了。

开封府尹赵廷美正在大堂里审阅着上个季度的财政报告,去年年底汴梁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他皱着眉头在想怎么才能把这笔钱补上。就在这时,他的一名亲信忽然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对他说道:“魏王千岁,大事不好了,刚刚汴河转运使传来消息,暴雨不断,汴河要决堤了!”

“什么!”赵廷美听罢大惊,这决堤可不是闹着玩的,他马上吩咐道:“去,吩咐李符,让他马上带人去河边控制水势,孤现在就亲自进宫,告知皇兄。”说罢急急地走了出去,让人准备轿子。

看着外面越来越大不见小的雨势,赵廷美的心跳不断在加速:万一,要是有个万一,他这开封府尹必然难逃其责,到时皇兄一怒之下要问他的责他该如何是好?

轿子到了皇宫门口,赵廷美下了轿向那门卫问道:“官家可在宫中?”

“回禀千岁,汴河决口,官家已经带领文武百官亲自去督导了。”

“汴河……决口。”赵光义面色惨淡,看着汴河的方向。

南衙的人马还没到,皇帝的车驾先到了。风雨太大,赵光义在轿子里也看不清前方水患有多严重,心急之下直接从轿子里跳了出来,卷起裤脚奔向前去。一般文武大臣看的傻了脸,一句“万岁不可!”还未还出口,一个个也赶忙学着赵光义紧跟了过去。赵光义走到近处,洪水滔天之势,堤坝眼看就要撑不住。缺口处,只有一百多人在苦苦支撑,整个现场也只有不到一千人,其中还多是百姓。赵光义登时火冒三丈,身体瑟瑟发抖道:“赵承宗,去调你的禁军过来守坝。廷美呢?他南衙的人呢?”

“官家!洪水还在涨,这里实在不安全,官家若有个闪失,我大宋江山就完了!”

“是啊,官家,这里有臣等在,请官家速速退避!”

“请官家速速退避。”

“都住口!”赵光义指着前方抗洪的众人道“这里是我大宋的都城,若是这水势止不住,汴梁城和这城内几百万人的性命就完了。朕的都城和子民在这,朕哪也不去,朕要和汴梁共存亡。”

赵光义说完就不顾阻拦冲了上去,跪着的各个大臣面面相觑,最后一咬牙,一个个都跟着冲了上去。开什么玩笑,官家都上了,哪个还敢怂?

水面过腰。唐宋在水里泡了大半个时辰,只觉得浑身疲软,头昏眼花,他在的这处人手不足,看到打远处跑过来了一人,也看不清是谁。此时唐宋哪里管那么多,一把抓住那人袍袖道:“这里要撑不住了,快帮我一起磊沙土。”

“大胆!”

“住口!”赵光义看了看唐宋,心中一阵温暖。国难当头,连这么一个老乞丐都舍了性命投身抗洪,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保护这大宋的子民。当下扛起一袋沙土摞了上去,气喘吁吁道:“小兄弟,你今日为大宋做的一切,我都会记得,这场天灾过后,我一定封你做个大官。”

“屁!”唐宋只道眼前这人可能是朝中的官员,懒得理他,大口大口喘着气道“这些官军都是羽林军来的,水性不好,在这水里比你我强不到哪去,唉,要是下面那群孙子肯出来帮忙……”说罢,他看了眼已经驶进桥下,用铁锁固定的一艘艘船,叹了口气。

“啊!!!!!!!”

这边缺口刚刚堵上,另一边突然又炸开一处缺口,一名羽林军被冲入了水中。唐宋也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力气,夹着两袋泥土就堵了上去。稍一松口气,他又马上伸起手臂高呼道:“各位兄弟,只靠沙袋是挡不住洪水的,听我的,大家砍些树木或者木桩,先固定木桩再堆上沙袋,然后用土石封住,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唐宋这么一指挥,有些反应快的马上就去照做了。赵光义看着唐宋,默默在心里又为他记上一功。

果然,插上木桩后,情况变好了很多,只是这大雨始终不见小,依然让人紧张。

这边情况稍一缓和,赵光义便笑着和唐宋攀谈起来:“小兄弟,你这些学问是从那里学来的?似乎我大宋那些精于治水官员也不曾知道这巧妙的法子。”

唐宋靠在沙袋上,他浑身乏力,眯着眼睛,有气无力地说道:“这是以前我听一个老兵说的,长江发洪水的时候他们就是用的这些法子。”

“我怎么不记得长江什么时候发过洪水?”赵光义狐疑的在心里嘀咕道。

“太,太阳出来了!雨停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家这才注意到大雨忽的就停了,乌云散去,太阳重新照耀着大地,一道彩虹在水面上空出现,宛如通向天界的桥梁。

“真美啊。”唐宋这样想着,又眯起了眼睛,嘴角微微上扬。

“轰!”

又是一声巨响,就在离唐宋不到百米之外,洪水突破了堤坝和木桩沙袋,汹涌的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唐宋咬牙切齿的喊道:“大家别怕,雨已经停了,快找沙袋堵住缺口,我们能挺过去!”

那缺口处,一名士兵颤抖着声音说:“大人,已经没有沙袋了。”

唐宋闻言惊了一身冷汗,环顾四周,能用的沙袋都已被堆上了,现在真的是弹尽粮绝。唐宋呆呆的站在那里,最后,他狠狠的看向那个缺口,喊道:“各位,还有办法,没有沙袋就用我们的身体去挡!”

在场的人此时个个情绪激昂,当下许多人就吼叫着冲了上去,手拉着手堆成了一层又一层人墙。有的人爬到他人肩上去搭人墙被大水冲下来,就再爬上去。有的人则摔下来便再也没能起来。

两个时辰后,汴河外的通水渠畅通了,洪水也渐渐消了。救洪的人一个个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大口的喘着气。直到这时,才有人注意到皇帝的御驾就停在不远处,那些俊俏的小宫女还俏生生的站在那,可是皇帝人却没了踪影。那些老百姓顿时心里一沉。

奶奶的,咱们官家让洪水冲走了……

赵光义缓过了气,一班文武大臣围着他嘘寒问暖,他摆了摆手,慢腾腾的走回车驾,本来就黑的脸此时更是像块碳一样。

“赵廷美人呢?”

“回官家,魏王爷不在此处。”

赵光义冷着脸,又问:

“前几日,德玄向朕提议设置了汴河转运使,那人现在何处?把他给朕找来。洪水滔天,为何提前没有通知?朕要好好治他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