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锡常城镇化发展历程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苏锡常城镇化进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以小城镇建设为标志的农村城镇化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苏南数百万农民实现了非农转移。与此同时,“以工建镇”推动了小城镇建设,从而吸引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视察苏南时就说:“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50%的人的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里跑,而且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1983年地市合并之前,苏、锡、常三市包括建制镇、集镇在内的小城镇只有34个;到1992年,三市共有建制镇229个,集聚了近万家乡镇企业和约24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费孝通先生多次考察苏南小城镇并称赞“小城镇,大问题”,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村城镇化。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苏南乡镇企业又及时借助对外开放增添活力,保持了久盛不衰的发展势头,进一步带动了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促进了县(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由此带动县域范围内中小城市顺势发展。这一时期,江阴、昆山和张家港等一大批中小城市拔地而起,实力强大,使苏、锡、常三大市区相形失色。因此,如何增强苏锡常三大中心城市的“极化”能力,遏制下属的离心倾向,解决自身的“合法性危机”,一度成为这些中心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
2.以开发区建设为载体的城市现代化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苏南成为外商投资新的热点。苏南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先后建起了一大批各级各类开发区,为城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苏南开发区的孕育、崛起和发展,是邓小平“特区开发”思想在苏南的成功实践。苏南地区抓住机遇,主动接受上海辐射,通过统一规划,集中投入,高标准建设,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开发区建设之路。经过多年发展,开发区不仅成为苏南经济新的增长极,而且成为现代化的新城区,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发展。苏州新区开发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基于疏散老城区人口的目的(苏州老城区仅有14.1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超过3.8万人/平方千米),1992年开始成立开发区,初期6.8平方千米,3年内建成;1994年后苏州西部枫桥区25平方千米划入西区,后扩大到52平方千米,容纳人口40万。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于1994年设立,规划面积70平方千米,规划人口60万人,10年内已建成34平方千米,相当于新建了一个苏州城区;2004年又规划150平方千米,进行第二次中新合作,截至2007年已建成80平方千米,是一个高新工业园区,绿地覆盖率达34%,居住30万人。因此,苏南的开发区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开发”,它更包含了一种“城市(镇)开发”,它成为苏南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结点”,成为加快苏南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载体。苏南开发区的开发建设,是苏南城镇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这些依城而建的开发区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城市和城镇面积的扩展,大大加快了苏南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近20年来,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大中城市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城镇密集区与城市现代化区域。
3.以都市圈建设为龙头的城乡一体化阶段
21世纪初期,江苏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工业化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直接影响到江苏21世纪的发展潜力,影响到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这种判断同样适合于苏南。为了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南京、苏州和无锡等市按省城市工作会议做出的新要求,贯彻“强、大、优、美”的总方针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由此苏南城镇化进程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时间,南京、苏州和无锡等市所辖5个县,撤县建区,纳入市区,横在市县间几十年的行政管理围墙得以拆除。无锡市,曾是从无锡县分立而成的,三个郊县把这只“蛋黄”紧紧裹住。如今“蛋壳”一下打破,城市空间顿开,建设特大城市成为可能。实力雄厚、曾有“华夏第一县”美称的无锡县,被一分为三。如此大动作,不免使人有“切肤之痛”,但以发展眼光看,人们很快发现了区划调整带来的新优势——招商引资可以打无锡“市牌”,建设旅游景区可联手打“太湖牌”,发展特色更突出。行政区划调整,是苏南加快城镇化最有力度的一步棋,区划调整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加强城市聚集力、辐射力。当然,加快城市发展,不是“摊饼式”建设,是“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都市圈”是苏南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还有一举,就是破除“画地为牢”,将南京、镇江两市纳入有实力的“苏南板块”,一体规划,以区域群体强势,带动中小城市及城镇更好发展。不难看出,这一阶段苏南城镇化强调的重点发生了转变:从单纯强调加快小城镇建设,转变为强调加快大城市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并举;从兄弟城市平起平坐地发展,转变为强调区域互补,共同发展;从单项突进式发展,转变为“协调”、“一体”发展。与前两个发展阶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一阶段苏南不是走被动的城镇化道路,而是在对城镇化有了较高认识基础上,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政策引导,走主动推进的发展道路。近几年来,苏南城镇化已进入加速发展、快步提高的新阶段。仅以苏州为例,城镇化水平3年内年均提升3.7%,是历史上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从苏南的发展态势看,以小城镇为中介的城乡连接与发展,已呈现出一种城乡一体化趋势。它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小城镇为纽带,联结广袤乡村,形成城乡网络,将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逐步联成一体,将两者各类经济社会要素优化组合,由城乡工业一体化扩展到城乡流通一体化和城乡文明一体化,以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尽管目前这种一体化趋势尚处于初始阶段,层次和水平还有待提高,但它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苏锡常城镇化驱动机制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镇化发展步入正常的轨道,由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作用,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2002年城镇化水平已达39.1%,2006年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2.8%,城镇总人口已达5.78亿(含农民工进城的1.2亿)。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省份之一,劳动力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特别是苏南地区由于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乡村地区的城镇化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乡村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自下而上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
1.乡镇企业推动——成为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众所周知,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工业化是我国乡村地区城镇化的主导力量。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实现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同时在空间上形成非农产业的集聚,使农村聚落景观逐步向城镇景观转化。
目前,我国刚刚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最主要动力。小城镇随着工业的集聚逐渐成为综合性的社区中心,也是农民务工经商的理想场所。部分农民带着资金到小城镇落户,务工经商;部分农民则以亦工亦农的方式在乡村和小城镇之间摆动。这两部分人口都促进了小城镇人口的集聚。常住人口、亦工亦农人口(也称摆动人口)和暂住人口等构成小城镇人口的几大组成部分,并以前两类为主。亦工亦农人口和暂住人口随着经济发展的波动而波动。因而,可以说乡村工业化是经济较发达的乡村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例如,苏州市所属的乡镇企业在1980—1989年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05万人,其中进入各级乡镇工业的有50万人。到2005年底,苏州各县市共吸纳了全国各地农民工有260多万人,集中在苏州市区的有105万人。
1995年无锡县撤县改市,称锡山市,2000年撤销锡山市,设立无锡市锡山区、惠山区和滨湖区。1985年35个集镇建成区面积13.87平方千米,建成区平均规模仅0.4平方千米;到1993年集镇建成区面积达到59.60平方千米,平均规模达到1.7平方千米,年均递增20.0%。同期,无锡市区建成区面积增加29平方千米,年均递增仅5%左右。到2006年底,无锡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85平方千米,比1984年扩大了1.6倍,建成区人口增加到218.6万,其中市区吸纳农村人口82万左右。
苏南地区的城镇化在广泛的产业非农化基础上发展较快,乡镇企业对城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建制镇数量的迅速增加和人口的集聚以及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等方面。1980年苏锡常地区共有建制镇32个,1989年增加到148个,1992年、2000年末分别增至237个、334个。1991年,昆山、江阴成为苏南地区的“无乡市”,而1989年它们还分别下辖13个镇7个乡、17个镇13个乡。目前,苏南地区平均每42.1平方千米就有一个小城镇。从城镇密度来看,该地区1997年平均城镇密度达到每100平方千米1.92个,是全省平均水平(每100平方千米0.99个)的1.9倍。至1997年末,苏州市建制镇人口比1990年净增38.8万人,而乡集镇和村庄人口分别减少18.29万人、47.51万人。苏南地区的显性城镇化水平由1980年的20.97%增加到1987年的22.47%、1997年的35.11%,1981—1997年平均每年提高0.83个百分点。2006年苏州城镇化水平达到58%,成为全国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此外,乡镇企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生活条件特别是居住水平和住房质量,以及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城镇化。例如,苏州、常州、江阴、张家港、昆山199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200元、1318元、1050元、1144元和1350元;2001年分别为5473元、4430元、5577元、5510元和5510元,11年间分别增长了356%、236%、431%、381%和308%;2007年苏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已接近9500元。其二是促进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及小城镇综合功能的明显增强,村镇建设开始步入有规可依和依法管理的轨道。在苏南地区,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住上了别墅式的独院住宅。所有这些都标志着苏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2.大中城市的经济辐射成为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力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就是前述的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前后,表现为工业和人口的持续的、大规模的集中,城市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不断增多。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6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中出现了市郊化以及后来的超市郊化现象,即大批居民从城市的中心地带迁往郊区地带。这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的中心地带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另一方面,发达的现代交通工具,也为人们从城市移居到郊区提供了可能。这一阶段的区域发展模式表现为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增长停滞,城市周边区域不断扩增,卫星城市的居民区发展迅速,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带”发展较快。
苏南大中城市的辐射和支持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和动力。例如,乡镇工业发达的苏南地区发展,离不开上海、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大中城市的经济辐射和支持。在乡镇企业发展初期,大批知识青年下乡运动为乡村地区社队企业送来了一批宝贵的技术骨干,带来了知识、技术、信息和各种社会关系;日益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人、财、物的广泛交流和顺利流通提供了可能,也促进了城乡之间的联系。
改革开放特别是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企业的自主权扩大,加上中央提倡企业间的横向联合,促进了城市企业与乡镇企业的横向联合。此时的城乡经济联合按经济规律办事,平等互利。乡镇工业甘当城市工业企业的配角,拾遗补缺,城乡协作,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体。21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心城市现代化改造步伐的加快,苏南地区迈进了以大中城市为主导、以小城镇为纽带的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崭新时代。
苏南的城镇化是以工业化为根基的城镇化,苏南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互动并进的。这不仅有助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同步提升,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20世纪80年代,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建设;90年代开始,以园区为载体的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城乡壁垒逐渐打破,出现了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趋势;2002年苏南的城市规划开始了大调整,南京市城市规划面积占到南京市地域总面积的71%以上,首次超过了农村地域;无锡市周边13个小城镇并入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首次超过了小城镇;苏州市在中心城市扩容增量的同时,张家港、宜兴、常熟、吴江和昆山等城市群崛起,形成了南接太湖、北临长江,环绕大上海的新兴城市群。苏南特色的城镇化进程为苏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空间。
3.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小城镇人口增长和经济集聚的重要手段
根据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国民经济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规律性变化:第一产业的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例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到工业化基本实现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让位于第三产业,也成为就业的最重要部门,第三产业成为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重要部门。乡村地区在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后,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乡村工业开始从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向数量和质量并重的集约型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资本、技术排斥劳动力的现象,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但乡村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商业、服务业的繁荣,进而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增加了。小城镇在经济实力增强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周边乡村的辐射能力。
4.工业小区建设成为推动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的一大手段
由于“三就地”原则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分散工业化、城镇化政策所引发的问题日益突出,例如,大量高质量的耕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乡村环境因工业的分散而污染严重,企业因规模小而无法实现规模效益等,如果这种状况任其发展,将无法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质量将难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将难以提高,这与发展乡镇企业的宗旨背道而驰,因而对乡镇工业进行空间布局的调整成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地干部和群众的共识。尽管实现乡镇企业向城镇的集聚有多种途径(如向现有的大中城市集中即是其一,但这种大规模迁移目前还面临许多制约因素难以大面积推广),而依托现有的小城镇,建立工业小区作为乡镇企业适当集中的场所,成为较为现实的选择。
苏南城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农村内部工业化,农村人口就近进入新兴小城镇,并把旧城镇改造为工业城镇,城镇附近的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城镇户口,非农业人口近10余年增长迅猛。1990—2003年,苏州市的非农业人口增加了76%。
例如,张家港市塘桥镇2003年共有户籍人口28485人,户籍非农人口7210人;外来人口18000人,其中80%长期居住在城镇从事非农业劳动。总体城镇化水平达41.5%,预计近期每年城镇化发展速度将不低于3%,2010年预计达到65%。
乡村工业化过程,为乡村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使大量的乡村劳动力实现了职业的“非农化”,隐性城镇化人口增多。基本工业化的乡村,基础设施与居民生活方式也基本具备了城镇特征,只有户籍为农业户口,现在仍按农业人口统计,但实际上属于隐性城镇人口。据调查估算,2003年苏州市农村隐性城镇化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已超过60%,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0%。
通过工业小区建设,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地区人口和产业向小城镇的集聚,有利于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其综合功能和改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有利于乡村地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企业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更经济地配置基础设施,降低能源消耗,节约用地;有利于企业的专业化和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协作,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三废的统一治理和乡村环境质量的提高。总之,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有利于苏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容否认的是,苏南地区在乡镇工业小区和开发区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盲目性。如何实事求是地根据当地的条件,合理地确定开发区和工业小区的空间布局和规模,是城镇化的关键。全国许多开发区投入了相当的资金,占用了大量土地,却没有项目进驻,由此造成的投资浪费和资源浪费是惊人的。
5.外向性经济成为促进城镇化的新动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的进入不仅给苏南小城镇带来新的活力,而且苏、锡、常三市新市区的扩大主要是各种类型开发区、工业区的建设,使城市新区与老城区连成一片,外资投入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外资的进入对区域城镇化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使老城区与开发区联系更加方便。在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小区建设的同时,加快了城市边缘区的住宅建设,促使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变;二是创造了更多非农就业机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加速人口的乡城转移。三是外资的进入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为区域发展提供资金的同时,还带来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有益的管理经验,这将提高工业企业的竞争力,甚至改变市场结构,进而间接地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发展。
苏南90年来以来相继建设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80个,经过多来年的开发建设,开发区已经成为苏南自上而下型城镇化和外资型城镇化的主要场所和共同领域。表4-2反映了苏州、无锡、常州三个省辖市国际开发区的建设规模,目前已初步完善,促进了苏、锡、常三市建成区的扩大,特别是苏州东、西两大片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几乎是每10年增加一个老苏州城。苏州东片为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根据中新两国的合作规划,是1994年在苏州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用地总面积为70平方千米,一期先开发8平方千米,二期16平方千米,均已完成,目前实际建成34平方千米,实际上等于10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苏州西片称为苏州新区,1986年总规修编开始,称为“东城西市”,为了疏散老城区人口密度(4.2万人/平方千米),沿着大运河以东建住宅区,疏散人口5万~6万。1990年冬,成立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即西片),共6.8平方千米,按1万人/平方千米密度进行规划建设,3年内完成,作为苏州新城区。1994年规划重新调整,将枫桥开发区划入新区内,总用地面积达25平方千米,1996年又作调整,规划区扩大到52平方千米(但规划区内仅有30平方千米可作建设用地),一直到2002年初,整个苏州西片发展势头很好,规划区总面积又调整到223平方千米(城乡一体化区域),实际上可作建设用地仅有130平方千米,苏州新区实行与老城区“无缝对接”,在古运河上已建成14座桥梁,新老市区来往十分方便。近10年来,在苏州西城区还新建、扩建了34所大专院校占地360多公顷,为新区的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整个苏州新区(西片)现状人口50万人(其中暂住户口21万人),已完成开发、建成了60多平方千米,其中工业用地占31%,住宅用地占28%,科教文化用地占8%,绿地广场占20%,交通道路占13%,是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
(三)苏锡常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
苏锡常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城镇化过程明显过快,城市用地规模盲目扩张。在我国城镇化持续、迅速发展过程中,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城市发展、扩展速度是十分惊人的,仅仅用30—40年就形成了今天这样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的繁荣局面,在地理空间上,表现出城市的不断扩展、郊区用地集约化的城市连绵区、城市群现象。特别是苏锡常地区由于地理区位优越,接近上海大都市圈,与国内外的联系便捷,外国资本在本区的投入和开发力度大,使本区高度工业化、城镇化;而我国出让土地和划拨土地并存的二元用地市场,驱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新构造,由此产生旧城改造与郊区土地开发,导致城镇建设用地快速蔓延与城镇化快速发展。
1980—2005年,苏锡常地区的建设用地由1311.9平方千米增长到2005年的3728.7平方千米,是原来的2.84倍,城镇每年惊人地扩大93.0平方千米,其中2001—2005年建设用地增加量是1980—2000年的1.37倍,说明该区域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的大规模扩张。苏州市是该区域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各类开发区密集,仅市区的高新区、工业园区和旧城区规划面积就超过100平方千米,仅2001—2003年,苏州市区建成区面积由37.1平方千米增加到149.06平方千米,增加302%。吴江、江阴、昆山等县级市60%的重点中心镇镇区面积近20年都扩大了3~4倍,加上乡镇的工业开发区,集镇面积盲目扩大,严重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随着苏锡常地区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仍将继续扩大,农业与非农建设用地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2)区域城镇化过程中资源供给压力巨大,可持续发展难度大。作为一种开放的人文与社会空间组织系统,城市的成长发育及其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系统活动空间的扩张而变化。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现代城市的发展就是不可持续与平衡的,因为它们必须消耗能源、食物和资源,而且它们迅速地改变着所在地的生态平衡,人口密度越大,可持续性越小。
我国目前城镇化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快速城镇化地区每年所呈现的普遍性缺水、土地和能源供应短缺及其生态环境恶化现象,已引起了普遍关注。苏锡常地区快速城镇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质地,降低了土壤分解污染物的能力,加上人均土地、水资源、生活空间的减少,以及污染物数量和浓度的增加,使自然界的环境容量大大降低,生物多样性丰度也明显下降。以苏州、无锡为例,由于城镇用地的无限制盲目扩大,城镇人口、流动人口猛增,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地表水污染进一步加剧,苏州、无锡城区河道水质大部分为Ⅲ~V类劣质水。该区域的能源供应、水土资源供给与交通问题产生了巨大压力,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环境质量大大下降。对于经济发达的城镇化地区,土地资源减少危及生态环境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本地区投入产出率高,比我国中西部地区(按人均、地均的GDP)的经济效益、社会贡献较大,应当让这些地区工业化、城镇化高度发展,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社会财富,缺少耕地可以在农业市县互补;另一种观点认为,本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度发展,危及地区子孙后代的利益,以牺牲环境代价而取得的效益不足取,造成的耕地流失、水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将来会产生几代人难以解决的巨大危害。我们认为,经济发达地区应当强调“城乡统筹”的原则,结合实际适当放慢城镇化发展速度,适当限制城镇化过速扩展、盲目发展的局面,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促进地区经济健康发展。
2.城镇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目前,苏锡常地区乡镇企业仍处在竞争劣势,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日益下降,而以外资推动为主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苏锡常地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外资力量将取代原有乡镇企业成为推动城镇化的主要动力,预测苏锡常地区城镇化发展最明显、速度最快的地方将是以城市为依托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因此,未来苏锡常地区将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为推动力,吸引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市区,形成几个特大城市,城镇化模式将是以外资推动力为主的多元推动的模式。而苏南地区的一部分经济基础、经济实力较好的县级市,也完全有可能进一步吸收农村人口,发展成为中等城市;苏南的小城镇,将会呈现中心镇、特色镇、个别一般镇共同发展的格局。另外,苏锡常地区将会形成多种城镇化阶段并存的局面。一方面,是市区人口为追求生活质量而产生的郊区化;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县级市、中心城市的初级城镇化,形成分散与集聚并存的局面。
总之,未来苏锡常地区在城镇化推动力、城镇化空间及发展阶段等方面,都会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的力度和质量水平来看,苏锡常地区中心城市及县城(包括一些中心镇)将成为主要的城镇化集聚空间,而地区城镇化的经济推动力也由乡镇企业主导型转变为外资推动和民资推动等多种形式。未来苏南的城镇化模式,可以概括为:由农村地域型城镇化转变为城市地域型城镇化,由自下而上型城镇化转变为多元复合型城镇化,由高度均衡型城镇化转变为相对极化型城镇化,由单一城镇化转变为城乡一体化。
世界城镇化发展历史证明,城市只是阶段性的产品而非最终的成品。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苏锡常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特色是多方面、深层次的,但走向城镇化的“新苏南之路”仍处于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实践之中。具有苏南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其实就是一条探索之路,领跑之路。学习、借鉴苏南经验,以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思维、务实的态度,不断发现、研究、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