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蒸汽——机器时代的技术革命,并兴起了以电力为中心的技术革命。但是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还处在它的产生时期,还未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但是,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国门被打开,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仁人志士发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统治阶级内部也分化出洋务派和后继的维新党,拉开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大幕,中国近代科学随着西学东渐而发展起来。
闭关自守政策的破产和洋务运动的兴起
从明万历到清康熙的100多年时间里,经过同反对派斗争的曲折过程,西方的某些科技知识终于开始传入中国。但好景不长,世事多变。自雍正年间到鸦片战争的100多年内,清王朝又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对正在迅速发展的西方科学技术采取了视而不见的可笑态度,阻止了西方先进科技知识的继续传入。同时清王朝屡兴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在乾隆、嘉庆年间兴起了考证之风,一批学者为逃避现实而走上了校勘注释、考证古典文献的道路。乾嘉学派对文化的影响也许有某些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它影响了人们对自然的探索与研究,对科学的发展则起到了阻碍作用。
就在清王朝已日趋腐败衰落,却又以天朝帝国自居,拒绝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时候,英国在完成了工业革命以后,为推行对外扩张侵略的政策以确保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于1840年打响了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也随之侵入。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禁闭的大门,从此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鸦片战争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农民起义也以此为转机风起云涌地发展起来。面对清王朝内外交困的局面,在地主阶级内部分化出一批抨击时弊,主张改革的知识分子,如林则徐(1785—1850)、魏源(1794—1857)等人。他们主张为了“筹制夷之策”,必须“知彼虚实”,即要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魏源则提出了“师夷之长以制夷”的主张。然而,在当时中国社会能达到林则徐、魏源这样认识水平的中国人仍属于少数,他们的建议既未引起朝廷的重视,也没有得到更多人的响应。
随着形势的更为严峻,学习西方似乎势在必行。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之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以恭亲王奕和曾国藩、李鸿章等为首的一派,以“自强”“求实”为口号,主张兴办洋务。清政府在1861年1月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涉外一切事务,即“洋务”,由此开始了“洋务运动”。他们在理论上打出的旗帜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借师”(学习西方之技艺)以“助剿”(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实现“自强”、“求富”。“洋务运动”所要实现的具体内容包括:向西方购买船、炮、机器,雇佣外国技术人员,依靠他们的技术力量制造兵器船只,进而建置海军,操练新军,稍后又从军事部门发展到经济领域,兴办民用工矿、交通、电讯企业,设立同文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培训人员,并派人出国留学。
洋务运动持续了30余年,此间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在中国传播之广,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之多以及它对后来所产生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虽然这场运动,因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告终,但洋务运动的过程却使中国人真正看到了先进科学技术的力量。因此,在洋务运动失败之后,又出现了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一批主张维新变法的人物。他们宣称“变法则强”“守旧则亡”,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制,“富强为先”、“以商立国”的主张,康梁等人还亲自倡导在各地成立学堂、学会、报馆、书局。在清朝内部也分化出以光绪为首的支持改良变法的派别。
中国近代工矿企业的建立
从洋务运动以来陆续建立了一批近代工矿企业。首先是由政府官办的军工厂,如曾国藩于1851年最早建立安庆军械所,以后又陆续建立了江南制造局(1867)、金陵制造局(1865)、福州船政局(1866)、天津机器局(1867)、湖北枪炮厂(1890)。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又以“官督商办”形式,兴办了一些民用工矿企业,如轮船招商局(1872)、基隆煤矿(1875)、开平矿务局(1877)、天津电报局(1880)、上海织布局(1882)、汉阳铁厂(1890)等。
在这期间,民族资本也有了一定发展,陆续开办了机器制造、缫丝、纺织、面粉、火柴、造纸、印刷等近代企业。随着近代工矿企业的建立,也就引进了近代技术知识和装备。1865年江南制造局从美国引进了锅炉、蒸汽机作为原动机,还有其它工作机械,并建有汽锤车间。1866年开办的上海民营发昌机器厂,于1869年已开始使用近代车床。由于造船技术的传入,1865年在安庆制造了我国第一艘轮船,同年江南造船厂也有一艘轮船惠吉号下水。在60年代开办的上海江苏药水厂已可以制造酸和碱,70年代已开始制造肥皂。江南制造局在1890年开始设立炼钢厂,设有15吨酸性平沪一座,日出钢3吨。1890年建立的大冶铁矿,是我国第一座用机器开采的露天铁矿,而在这之前,1878年开滦煤矿已开始用机器采煤。至1908年,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的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已有近代化的高炉2座,50吨的平炉6座,各种轮机4套,加之有机械化的矿山,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钢铁联合企业。就钢铁冶炼技术和装备水平来看在当时世界上也是较为先进的。1876年开平矿务局建立,为解决煤炭外运问题、于1881年建成了唐(唐山)胥(胥各庄)铁路,同时还造出了一辆机车头,尽管许多部件如锅炉、车辆和车身钢材是进口的,但它毕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机车。
1879年,李鸿章从军事需要出发,在大沽北塘海口炮台和天津之间架设了一条长约40英里的电报线,并于当年5月开始使用。1881年我国正式开办的第一条陆路电报线路——津沪线,于12月投入使用。经10多年的修建扩展,到1895年已经形成了“殊方万里,呼吸可通”的电讯网,东到吉林、黑龙江,西达甘肃、新疆,东南达闽、粤、台湾,西南则可达广西、云南。1890年,中国第一家棉纺织工厂——上海机器织布局投入生产,表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棉纺织业诞生了。
新式学馆学堂和西学的传播
19世纪60年代以后,介绍和编译出版西方近代科技知识的学馆、学堂陆续建立。1862年,清政府决定设立同文馆。1862年在广州设立了“广方言馆”。1868年江南制造局则专门设立译书馆,聘请外籍教师传授科学知识,或与中国人合作共同编译出版科技著作。自咸丰三年(1853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近60年间,共有468部西方科学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版。在这同时,西方传教士也在中国设学堂、书馆、医院,传播各种科技知识,培养了一批我国近代早期的科技工作者。
此时,出现了李善兰(1811—1860)、徐寿(1818—1884)、华衡芳(1833—1902)等一批既能学习西方科技知识,又善于独创的近代著名科学家。他们为把西方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与外国人合作进行编译工作,传播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学以及各种技术方面的知识。李善兰一生花费很大力量从事翻译工作,还创造了不少名词术语,在今天依然沿用,如“代数”、“微分”、“积分”,等等。他独创了一种“尖锥术”,即用尖锥的面积来表示Xn,用求尖锥之和的方法来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他实际上已得出了有关定积分的公式。他在没有接触微积分的情况下,通过特殊的途径,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达到了微积分,完成了从初等效学到高等数学的转变。
1871年出版的《化学鉴原》是化学家徐寿编译的一部有广泛影响的著作,在国内曾风行一时。书中所涉及的元素64个,他提出的取西文名字第一音节造新字的命名原则,被一直沿用下来,例如纳、锰、镍、钻、锌、钙、镁等。徐寿和一些人于1885年前后发起创造了“格致书院”,在这里兴办科学讲座和科学讨论会,或进行一些化学的示范表演试验。
这些著名的科学家在多个领域里做出了贡献。1867年由徐寿和华衡芳等自行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次年又制成了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李善兰不仅翻译数学著作,他还和一些人共同努力,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近代天文学的知识。华衡芳于1873年则把地学名著赖尔的《地质学原理》译成中文出版,书中已开始介绍了达尔文的学说。从1895年开始,留学英国的严复(1853—1921)着手翻译赫胥黎的《进化论和伦理学》一书,1898年以《天演论》为书名分期刊登在严复自己创办的天津《国闻报》上。进化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不仅在于介绍了先进的生物学知识,而且为反封建主义、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
早期留学生的代表——从容闳到詹天佑
为向西方学习,洋务派在经过与顽固派几个回合的辩论之后,于19世纪70年代由国家正式派出留学生。在这之前只有教会资助的留学生和自费留学生。最早的由教会资助的留美学生为容闳、黄宪、黄胜三人。
容闳(1828—1912)1828年生于广东香山县南屏村的南屏镇。那里离澳门不远,是中国最早受到西方传教士文化影响的地区之一。1835年,七岁的容闳跟随父亲前往澳门,并于是年入读当时仍附设于伦敦妇女会女校的玛礼逊纪念学校(Morrison School),由独立宣教士郭士立(原属荷兰传道会)的夫人负责教导。玛礼逊学校是为纪念传教土玛礼逊博士而于1839年11月1日在澳门创建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学校迁到香港。校长勃朗先生(S.R.Brown)是一个美国人,耶鲁大学1832年毕业生。据容闳后来回忆,勃朗先生是一个极为出色的教师。容闳入校学习时,全校已有了五个中国孩子,容闳是第六个学生,也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孩子们在学校上午学习算术、地理和英文,下午学国文。容闳在那里读了6年书。1846年8月的一天,一个决定改变了容闳的一生。那一天,勃朗先生来到班上,告诉全班同学,因为健康缘故,他决定要回美国去了。他说,他想带几个学生跟他一起走,以便他们能在美国完成学业。如果有谁愿意跟他一起走的话,勃朗先生说,请站起来。这时,全班死一般寂静。容闳第一个站了起来。接着站起来的是一个叫黄胜的孩子,然后,又有一个叫黄宽的孩子也站了起来。晚上,当容闳把自己的决定告诉母亲时,母亲哭了。那时到海外去,很可能意味着生离死别。但母亲最终还是同意了。四个月后,容闳和黄胜、黄宽一起在黄浦港乘上了那艘驶向美国的“亨特利思”号帆船。那时候,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自己正在开创历史。到了美国不久,黄胜因病于1848年秋回国。两年后,黄宽亦转往苏格兰去学医,只有容闳一人留下来。1850年,他进入耶鲁大学,并在那里完成了学业。
1854年冬,容闳归国。他不仅带回了一张耶鲁大学的毕业文凭,而且还带回了一个梦想——一个日后影响了几代中国青年命运和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梦想。然而,回国后却报国无门,竟然经过了10年的蹉跎。1864年终经李善兰、华衡芳等介绍到曾国藩的安庆军械所工作,深得曾国藩的赏识,令其携巨款到美国购办机器。这些机器后来成为上海江南制造局的基本设备。容闳为推进派遣赴美留学生工作做了大量工作,并自告奋勇要带领学生出洋。1872年8月一批30人的幼童留学生被派往美国。这是由中国政府派出留学生的开始,以后又有派往欧洲的军事留学生。1896年清政府又派出了第一批13名留学生去日本,开始了中国的近代留日运动。自甲午战争之后,在中国则又掀起了全面的留学运动。这一运动反映着中华民族已经放下了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妄自尊大的思想包袱,是中华民族求进步、图生存的精神体现。留学运动促进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引起了知识分子治学态度和学风的转变,促进了教育的改革。许多留学生回国后使西方的科学技术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开花,从而也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詹天佑(1861—1919)就是通过考取容闳倡议的留美幼童预备班去美国留学的。他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广东南海。祖上经营茶叶生意,到了詹天佑父亲詹兴藩时,遇上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者的大炮把长期控制外销贸易的“十三行”轰掉了,在广州的外贸小商人,开始衰落,詹氏的茶行也随之破产。詹兴藩一家由广州迁往南海,一边读书,一边种田,以维持家计。1861年3月27日,太平军与清政府鏖战的炮火正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余烟未尽,詹天佑就在这时呱呱坠地了。
詹天佑12岁时,容闳向清廷建议选派幼童出洋赴美留学的“条陈”终于被批准,并指定容闳到香港主持“选送幼童出洋肄业”的招生工作。此时,詹兴藩有个同乡在香港经商,名叫谭伯村。他非常喜欢詹天佑。1871年春天,谭伯村特地从香港赶到南海,劝詹兴藩不要放弃詹天佑留洋的机会,说这是“洋翰林”,一辈子的“铁饭碗”。而詹兴藩迟疑不决,直到谭伯村答应把自己的第四个女儿(詹天佑的夫人谭菊珍)给詹天佑配亲,这事才算定了下来。
詹天佑在美国先后就学于威哈吩小学,弩哈吩中学,1878年又进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路工程专业,188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在这一年回国的120名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便是其中的一个。回国后,詹天佑怀着满腔的热忱,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却过分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1883年,詹天佑参加了中法海战,并表现出沉着机智、临大敌而不惧的优秀品质。
此后,詹天佑由老同学邝孙谋的推荐,几经周折,终于在1888年转入了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正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被湮没了七年之久的詹天佑才有机会献身于祖国的铁路事业。1894年由于他在铁路工程中的出色成绩,英国工程师学会选举他为该会会员。后来他担任了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于1909年终于建成了一条完全由中国自己筹资,不用洋工匠,完全由中国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自行勘测、设计和施工的铁路。当初外国人听说中国人要自己建造京张铁路,曾把它作为笑谈。事实回答了他们,铁路不仅胜利建成,而且实现了“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的工程要求。詹天佑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增了光。他为培养造就中国的工程技术力量花费了巨大力量,1921年他创建了中国工程师学会并亲自任会长。这是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个学会。他曾谆谆告诫青年工程技术人员:“勿屈己以循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偏私,圭壁束身,以为范则,不因权势而操同室之戈,不因小忿而萌倾轧之念,视公事如家事,以己心谆人心,皆我青年工学家所必守之道德也。”在对待业务工作上,他说:“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一蹴而就,非可永久,工程事业,必学术经验相辅而行,徒恃空谈,渐难任事。”詹天佑作为杰出的近代工程师而载入中国近代技术史册。
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维新变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也说明没落的封建帝国已经无力收拾这个烂摊子了。一个千疮百孔的老大帝国恰又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或许这也是我中华民族之宿命。当国门被打开之际,西学固然东渐,然而,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也开始影响全世界!晚清的洋务运动虽然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几个方面来看,都是彻底失败了,但从它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来看,洋务运动的作用还是应该予以肯定的。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如果追根溯源,在许多领域正是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的。而且,它在诸多方面所做的尝试,无疑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